新西兰的森林教育:我们都是自然的孩子

图&文 REED


在2020年2月29日,我作为实习老师,参加了绿野·森林学校2020年的首次YES! Event:Tawhananui Regional Park 的一日营。本次活动也是为了庆祝每年3月3日的世界野生动植物日(World Wildlife Day),从生物群落(Biome),生态系统(Ecosystem)和栖息地(Habit)这几个基本概念出发,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的重要意义。


出 发


巴士从东区出发,在北岸胜利大会师后,我们向着目的地 Tawhananui,前进!


Tawharanui 是新西兰第一个综合性的自然保护区,综合了可持续农业、公共休闲和本地物种保护的功能。2002年成立的 TOSSI(Tawharanui Open Sanctuary Society Inc, Tawharanui 开放保护区协会)做了大量工作,包括森林和湿地恢复、濒危物种的重新引进、动植物监测、病虫害管控、害畜防治、苗圃和步道开发,等等。这里有一个小小的悬念,Tawharanui 保护区内重新引进成效最显著的是什么动物?它也是新西兰航空(Air New Zealand)新近出炉的代言“人”哦!耐心看完文章,你会知道答案。


我们今天主要的目的地是生态步道,重头戏是了解植物和动物生长、生活所必需的要素。张老师先是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几个基本概念,让小朋友和大朋友们了解到植物栖息地的四大要素——LAWS, 然后给大家布置了任务:每人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动物,去发现它健康成长快乐生活都需要什么,最后总结出动物栖息地的几大要素。


探 索


小朋友们选择的小动物都是鸟类,并且在题板上画了出来(你知道为什么都是小鸟吗?)。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小朋友。一个是森林学校的老学员Jaycee,她的画一看就功底很深,寥寥几笔勾勒出灰胸绣眼鸟(Silvereye)的神韵,脚下的树枝更为整个画面增加了动感。我觉得完全可以作为鸟类图鉴的插图了。


新西兰的森林教育:我们都是自然的孩子


另一个是这次活动中年龄最小的小朋友 Eve,只有四岁半。她画了两只鸟,一只是头发长长的妈妈鸟,翅膀张的大大的,护着身下的宝宝鸟,非常有爱,她说妈妈鸟是宝宝鸟的生存要素。我觉得她说得非常有道理。


新西兰的森林教育:我们都是自然的孩子


在林中步道行进时,我们不时停下来,观察眼前出现的鸟类,倾听它们的鸣叫,或清脆,或嘹亮,或低沉。最常见的,是 Tui,簇胸吸蜜鸟,名字就来源于其叫声,tui~tui~ ;钟吸蜜鸟(Bellbird)的声音最好听,顾名思义,声音像铃铛一样清脆动听;卡卡鹦鹉(Kaka)发出“卡~卡~”的声音低沉嘶哑;中间还以为看到了新西兰鸠(Wood Pigeon,华人俗称为林鸽), 因为它背对我们盘坐在树枝上,颜色和体型居然都有些相似,最后还是通过它脖子下面小小的白领结确认其实是Tui。


新西兰的森林教育:我们都是自然的孩子


除了观察鸟类的栖息地,张老师还简单介绍了一些新西兰特有的植物,Makuna、 Kanuka、Kauri。还有一种胡椒树,毛利人拿叶子来泡茶喝的,直接吃可以止痛消炎。我尝了一点,确实有点像胡椒,吃着有点辣辣的药味,过了好久嘴里还有点热。但今天的主题是生态系统和栖息地的整体认识,并不是具体观察某种植物或动物,而且一日营的时间太短,我们都觉得很不过瘾。


新西兰的森林教育:我们都是自然的孩子


好在森林学校会定期组织这样的主题活动。张老师说,学习要既见森林,又见树木。我理解,我们不仅要了解宏观概念,也会学习从微观入手:如何观察一棵树,如何观察一只鸟,如何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 ......


不只是自然课

出了森林,用完简单的自带午餐,张老师又像变魔术一样拿出一副自制卡牌,里面有动物栖息地的几大要素(与在他的诱导下,孩子们自行讨论出来的结果一样),以及在新西兰生态系统中扮演生态工程师的Pest(害虫,害畜)。


新西兰的森林教育:我们都是自然的孩子

* 配图仅为孩子题板示例,非最终讨论结果

家长们站成一个大圆圈,小朋友们从家长处抽牌,集齐栖息地的必需元素。抽到 pest 的人要去找张老师做十个蹲起跳。这简直是打着自然营旗号的体育营!而且一轮之后家长和小朋友还互换角色!有个最“幸运”的家长抽到了4次 pest!40个蹲起跳瞬间清空了她的血槽!Mr Know A Bit,我看你不仅是 know a bit,还是 do a bit~~

新西兰的森林教育:我们都是自然的孩子

新西兰的森林教育:我们都是自然的孩子


时间过得太快,该往回走啦,路上看到了很多短翅水鸡(Pukeko),是一种野生的水鸟,据说是1000年以前从澳大利亚飞过来的。对新西兰的某些地区来说是有害物种,因为它经常会破坏本地鸟类的幼鸟和巢穴,偷食粮食。


新西兰的森林教育:我们都是自然的孩子


然而——最重要的往往是“然而”,有一种濒危物种,跟它长得很像,千万不要搞混了。这就是之前的小小悬念:Tawharanui 保护区重新引进的濒危物种是什么呢?


新西兰的森林教育:我们都是自然的孩子


就是南秧鸡(Takahe),它长得像是肥壮版的 Pukeko,也有红色的喙和蓝紫色的胸脯,但是体型更大,脚略短,不会飞。之前因为莫图塔普岛(Motutapu Island)上短翅水鸡数量过多,政府组织猎人前去捕杀,结果不小心就误杀了4只南秧鸡,对于当时全球种群数量仅有300只的南秧鸡来说(Motutapu岛上有21只),可谓损失重大。2014年重新引进takahe 后截止 2017年,Tawharanui 保护区生活着12只健壮的成鸟。


很遗憾,我们没有在这一天邂逅takahe。毕竟在数百公顷的土地上,偶遇是非常难的。这时张老师又开始诱惑大家,如果有专业设备加持,那么亲眼一见这比大熊猫还少的物种,就极有可能了!去年森林学校的孩子们不仅参加了海岛保护区上南秧鸡的放归;更在一次 YES! Camp 中,借助无线电追踪设备,仔仔细细地端详了 takahe,并集体创作了折纸诗。


新西兰的森林教育:我们都是自然的孩子


张老师说,自然带给我们无限启发,音乐,美术,诗歌,科学等等在大自然中汲取养分的例子数不胜数。他希望,森林学校的孩子在自然中的玩耍,也会有跨界收获。我深以为然,并在心里默念,我的孩子快快长大吧,长大了就能独立参加 YES! Camp了,有那么多好玩的事!


如果你的孩子年满八岁,我真诚地向你推荐森林学校4月学生假期期间的 YES! Camp.


回来的路上,每个人用一个词来总结今天的感受: happy,exciting, fun, fruitful, good, enjoy,knowledgeable..... 我的总结词是:AGAI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