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留守儿童问题?缺少父爱母爱对孩子有多大影响?

老张和小王的快乐生活


留守儿童问题在农村是有普遍性的,始终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根本没有把孩子的教育放在首位,只知道挣钱,孩子刚几岁,就给他准备买房子的钱和结婚的钱,忽略对孩子的教育和陪伴,不懂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也是财富。许多留守儿童在缺少父母的关爱情况下,产生自卑心态,自我封闭,甚至辍学。殊不知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家有父母的陪伴,在学校有老师的教育,这才是美好的童年时光,望在外打工的父母应该把孩子接到身边,陪伴关心爱护,让他们愉快的渡过幸福的童年。


00OOO7


很多偏远山区,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生活条件差,教育资源匮乏,没有就业岗位。一些人为了生计,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很多老人和孩子被迫留在了老家,就出现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这样的群体。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问题,跟社会资源分布不均有关系。

上一年因为电视剧《都挺好》,引起了人们对“原生家庭”的热议,很多人都觉得家庭对人生有着巨大影响,尤其父母的爱对个性形成至关重要。

成长中有父爱母爱的滋养,孩子大多会开朗活泼、善良勇敢、自信。缺失爱的孩子,多数孤僻敏感、胆小自卑、冷漠。为什么说性格决定命运,因为性格影响着人际关系、影响着择偶观、影响着事业发展。


阳光下的灰



心梦4666


留守儿童对孩子的伤害非常大,小孩子没有父母的陪伴很孤独,对大人们的信任也会降低,在一个没有爱的家庭长大,孩子长大后也很难懂得如何去爱别人,对父母也会疏远,长期以往没有亲情的陪伴孩子也很容易叛逆


74小迷糊78



手机用户6448405427


为了养家,外出打工,骨肉分离,那来幸福,留守儿童,社会问题。


55669476581莫名其妙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由其我们山区农村更是,家家户户基本为了生活都普遍外出务工。家里就剩下了老人和孩子,对于孩子的教导就成了老人们以往的教育方式,相仿七八十年代时候的我们一样,没有当今童年时的生活习气,有的只是自己小时候的压郁、和放牛和找猪草的生活作方。很多时候回到家,他们迎接自己的也只是当没那回事的一样,根本没有父子和母子团聚的那种亲切感。更多的时候甚至感觉他们对爷爷奶奶还更为亲切一些,我们在他们心里,感觉除了要钱时,其它时候都跟形同陌路。所以我个人觉得,农村留守儿童是我们这辈打工人最不想和最不愿丢弃的生活,只是如今农村生活有太多的不易,我们不得也,才每次以含泪的方式告别,留给孩子的除了抑郁和自闭,更多的是我们的父爱和母爱。






北方的郎161765506


谁都心痛自己孩子,也是生活所迫父母没本事把小孩过上好生活!条件好的没父母愿意把小孩放老家生活的,小孩需要父母的陪伴,我们没让你过上幸福生活开心成长,是父母对不起你们,什么都是父母的错!请原谅父母,爸妈永远都爱你们!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


珠漂打工生活日记


很可怜,对整个人生影响很大。

1、父母的关爱长期缺位对孩子感情造成伤害。大家知道,父母也是为了谋生才远离孩子去打工的。说到底也是无奈之举。但是父母长期不在家,一般留守儿童都是爷爷奶奶照看,老人家尽管是隔代亲,但永远代替不了父母的爱。特别是孩子生病的时候,可能老人家连怎么去医院都有困难,容易拖延病情。孩子渴望的一个温暖怀抱,渴望睡前故事的讲解,渴望父亲高高举过头顶,渴望妈妈的一碗热汤面,都成了奢侈,心理得有多少失落啊,认为妈爸不亲我了 心里低落 影响正常学习生活和成长。

2、父母长期不在家对孩子学习造成监管缺位。孩子需要学习辅导监督,但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做不到也不会做,这样孩子容易自抱自泣 当然,也有自强不息的孩子,但是少数。很多孩子下课就去网吧,虚度光阴,觉得读书也没什么意思 本来自律能力就差,马放平原,开始无所谓了,靠父母电话督促也什么效果,答应的好好的,其实心里已经无所谓,这样孩子无法正常完成学业,也只好早早去打工了。

3、有时候会造成孩子学坏。没有人管,没有正确的引导,树立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跟闲散人员混在一起,很容易被带坏,据统计,留守儿童参与的犯罪活动很多 其实也很无辜 就是没人告诉他们对与错 是与非,稀里糊涂的犯了错。可惜也可怜。

总之 有条件的父母,能和孩子一起生活就一起吧,孩子不需要电话那头的问候,也不需要物质无序的补偿,他们需要的是妈妈的温柔体贴 需要的是爸爸宽厚的肩膀依靠。

祝福孩子们健康成长,祝福离家打工的父母早日回归。


老刘的3次方


留守儿童,留在家里的孩子,缺少了父母的爱和温暖,他们缺衣少食,隔代的爱是代替不了父母的爱,他们从小都在思念盼望中长大,有的心灵有阴影,长大了走入社会要好好的培养,才能对社会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