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自來水太髒,我要喝礦泉水!


國內自來水太髒,我要喝礦泉水!

作者/詩意流彩

排版/冉小小


01


你自私的樣子,真醜


昨天,#女子被隔離堅持要喝礦泉水#的微博上了熱搜,看得人一肚子火。


上海浦東某隔離點,一個被隔離的女子表示,國內自來水太髒,自己三天沒喝水了,要特警給她送礦泉水,否則就活不下去。


隔離區的飲食儲備是充足的,也一直有開水供飲用,女子的特殊要求顯然不能讓特警接受。


被拒絕後,女子試圖衝闖出去,被特警攔住。面對特警的規勸,女子還理直氣壯地說:“隔離區也要保障人權吧!”這擺明了是雞蛋裡挑骨頭給特警添堵!


這一視頻在網上傳播出去後,千萬網友炸開了鍋:


國內自來水太髒,我要喝礦泉水!


“人權不是特權,你是回來求助的,不是回來當祖宗的。”


“建設家鄉你不行,千里送毒第一名。”


“工作人員穿著防護服一天不喝水不去廁所,你跟他們要礦泉水?……”


更讓人氣憤的是,這樣自私的人不止一個。


長期定居美國,無事居美貢稅,有事回國治病的黎女士;


國內自來水太髒,我要喝礦泉水!


隱瞞國外旅居史,憑一己之力毀掉河南一億人努力的郭某鵬;


國內自來水太髒,我要喝礦泉水!

質問管控人員“我歐洲回來的,就這待遇 ?”的意大利回國華人。


國內自來水太髒,我要喝礦泉水!

從國外回來就自我感覺優人一等,把祖國當保姆,你們自私的樣子,真醜!


俄國作家西比利亞克說:“如果一個人僅僅想到自己,那麼他一生裡,傷心的事情一定比快樂的事情來得多。”


自私的人,習慣於唯我獨尊,結果卻是畫地為牢,最終困住了自己。


02


自私背後,是無原則的縱容和妥協


熱播劇《安家》中,老嚴夫婦的遭遇,令人心酸不已。


夫妻倆開著包子鋪,起早貪黑十多年,攢下了三百多萬。兒子要結婚,夫妻倆拿出全部存款給他們買房。


房子裝修好,他們歡喜地去新家,卻被親家拒之門外。兒子也只敷衍地說了句:“你們先回去,我有空去看你們。”


國內自來水太髒,我要喝礦泉水!

在自己掏錢買的房子裡,卻只是個不被歡迎的客人。


看到這一幕,很多人心疼老嚴夫婦,罵兒子沒良心。然而,自私的不孝子後面,是一對沒有底線的溺愛孩子的父母。


老嚴夫婦的口頭禪是:

“一切都是為了孩子。”他們把最好的給了孩子,卻唯獨忘了教會孩子感恩。


電視劇《幸福一家人》中,有一個扎心的場景至今歷歷在目。房天憶質問父親:


“你知道醫院裡面有多少人實力比我還差嗎?


他們就靠著自己的父母,出了門之後什麼都不用怕。


而我比他們還努力,就因為他們有背景,我在他們眼裡永遠就是個賣面老闆的兒子,所以我只能忍!”


國內自來水太髒,我要喝礦泉水!

明明是把兒女當做寶貝捧在手心裡的,卻被兒女當做負債人追討。孩子的自私,不是一天兩天養成,背後是父母無原則的縱容。多少父母把孩子捧在手心裡疼,到頭來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是父母錯了嗎?父母的愛沒錯,錯的是無原則無底線滿足和妥協,讓孩子把父母的愛當成了威脅父母的籌碼。當孩子認為父母為他做任何事都理所當然,孩子的慾望就更加難以滿足,到頭來,全社會都要為他買單。


作家劉墉說:“孩子不懂珍惜,是因為他變成了籠子裡的鳥,天天等著你喂。他無法獨立,覺得你欠他的,你到時候就該喂他。”


少一些無底線的滿足和妥協,多一些換位思考。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讓他內心既能裝下自己,又能容下全世界。


03


孩子有同理心,未來到底有多贊?


寒假期間,武漢大學生郭嶽,回老家後被確診為新冠肺炎。“因為從武漢回來,我擔心傳染給他人,就準備把自己隔離14天。”面對採訪,他說得最多的就是怕傳染給別人。


國內自來水太髒,我要喝礦泉水!


出院隔離期間,知道奶奶擔心他,他每天都跟奶奶視頻,讓她放心。當他接到醫院的電話,詢問他可否為一名感染者捐獻血漿時,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這種處處為人著想的同理心,令人心生溫暖。


美國杜克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做過一項關於同理心的研究,他們用了20年時間,跟蹤、記錄了700多個孩子的成長過程,最終發現:有同理心的孩子,才有美好的未來。


孩子的同理心,蘊藏在日常的點滴小事當中。


1、看見孩子的感受,孩子才能重視別人的感受


一位朋友說,小時候,媽媽不小心,把她最喜歡的一個陶瓷水杯打破了。


媽媽立即向她道歉,並承諾再買一個新的給她。可是,她還是很傷心,不停地哭。


國內自來水太髒,我要喝礦泉水!

這時,媽媽默默地把她抱到懷裡,問她:“你心愛的杯子碎了,你很難過,是嗎?”她哭著點點頭,那一瞬間,朋友發現,孩子的心情一下子好了很多。


引導孩子看見自己的感受,孩子日後也會習慣看到別人的感受,感同身受,讓孩子更暖心。


2、換位思考,在言語中體現


換位思考聽起來抽象,其實可以通過日常的言語給予適當引導:


“那個小朋友想玩你的玩具,你不讓他玩,他是不是有點難過呀?”


“如果你跟小朋友打招呼,小朋友不理你,你感覺怎樣?”


在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的交往中,父母多關注一下孩子的表現,尋找談話契機,引導孩子逐漸學會理解別人的感受,對孩子同理心的培養很有幫助。


很多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可以和孩子分析一下故事角色的情緒和感受。也可以跟孩子玩角色扮演的遊戲,讓孩子通過遊戲學會理解他人。


國內自來水太髒,我要喝礦泉水!

在生活中引導,在故事和遊戲中啟發,孩子會慢慢學會換位思考。


3、同理心,需要小心呵護


同事的兒子發現家附近有一隻流浪貓,心生憐憫,瞞著父母每天從家裡“偷”食物去喂貓。


時間一長,同事覺得蹊蹺,就問他總拿食物出去幹嘛。他告訴同事:“有一隻小貓沒有家,也沒有東西吃,很可憐。媽媽,我能把小貓領回家養嗎?”


同事一聽急了,指著兒子大聲訓斥:“不行,我們家的地方這麼小,怎麼能養貓呢?再說了,流浪貓不僅髒,還可能渾身細菌,會傳染疾病的,你不要再去餵它了。”


聽到媽媽這番話,兒子充滿期待的眼神一下子熄滅了。他憋著嘴,低著頭,和小貓說了一聲再見,轉身消失在茫茫人海中,留下失落的媽媽和嚎叫不斷的流浪貓。


國內自來水太髒,我要喝礦泉水!

或許那位媽媽可以換一種方式,肯定孩子同理心的同時,和孩子一起出謀劃策,想一個好的方法安置流浪貓。


孩子的同理心需要呵護,用冷冰冰的語言呵斥和拒絕,傷害的不僅是孩子的心,更是那寶貴的同理心。


疫情大環境下,人人需要同理心,醫護人員在前線作戰,民警徹夜維護治安,他們的辛苦程度毋庸置疑。多一些理解,少一些無理要求,你自私的樣子,孩子看在眼裡。你有同理心的樣子,孩子同樣能看到眼裡。從小種下同理心的種子,讓溫暖,在愛中傳遞!


End


作者:詩意流彩,文字相伴,渡人渡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