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詞,景物描寫以高和遠為主要特徵,盡顯毛澤東的胸襟與眼界

毛澤東,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他以戰略家的膽略和氣魄,領導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戰勝一個個困難,衝破一個個艱難險阻,奪取一個又一個鬥爭的勝利。他胸懷的寬廣、目光的遠大,不僅僅體現在政治抱負上,在詩詞創作中也多有體現。

這首詞,景物描寫以高和遠為主要特徵,盡顯毛澤東的胸襟與眼界

寫於1935年10月的《清平樂.六盤山》這首詞,集中體現了他的這種胸懷的寬廣和目光的遠大。詞中,毛澤東所選擇的意象,都具有“”和“”這兩個特徵。

《清平樂.六盤山》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毛澤東寫這首詞的時候,紅軍長征已快要結束了。過六盤山是1935年10月7日,12天之後,由他率領的紅一方面軍便勝利到達陝北的吳起鎮。六盤山位於寧夏固原縣西南方向,最高峰海拔3500多米,這是紅軍長征途中翻越的最後一座高山。

這首詞,景物描寫以高和遠為主要特徵,盡顯毛澤東的胸襟與眼界

長征快要結束,這雖然是一個階段性勝利,但毛澤東心情並沒有因為這個勝利而輕鬆,以他的胸懷與格局,他想的是更長的革命道路,需要面對的是更復雜的鬥爭。因此,這首詞的筆調顯得很凝重,表達出更沉重的思考。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詞的首句,毛澤東便把目光投向高遠,極目遠望,高高的天空,淡雲朵朵,望著南飛的大雁,直到看不見為止。

高遠的天空,融入天邊的大雁,毛澤東之所以選擇這兩個意象入詞中,是因為這兩個意象含有高和遠的詞性特質,更符合自己思考長遠的主觀思想狀態,主客觀的高度吻合,讓自己所要表達的思想有了客觀附著物。

這首詞,景物描寫以高和遠為主要特徵,盡顯毛澤東的胸襟與眼界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這一句,表達的是毛澤東堅定的信念,決心和勇氣。這裡的長城,具有象徵意義。一是代表長征的目的地———陝北。從上下句的關聯性來分析,屈指行程二萬,自然應該是這一象徵意義。但是,從毛澤東具有寬廣的偉人胸懷角度分析,這一句的象徵意義絕不僅僅限於這個層面,更大的象徵應該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建立強大的人民武裝,推翻反動政權,建立新中國這一更偉大的目標。

長城,在毛澤東的這首詞中並不是實指,而是取它的象徵意義。“不到長城非好漢”,意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既表達出豪邁的英雄氣概,又體現出誓言一樣的堅定信念。

這首詞,景物描寫以高和遠為主要特徵,盡顯毛澤東的胸襟與眼界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站在高高的六盤山上,看風捲紅旗獵獵,毛澤東的胸中,自然會有豪情在湧動。這一句,雖然是寫實,但仍具有很強的象徵意義。紅旗,象徵著這支紅色的武裝力量,經過萬水千山的長途跋涉,即將到達目的地,這支紅色的火種,必將形成熊熊的燎原之勢。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長纓,長長的繩子。此句中比喻為革命的武裝力量,典出《漢書.終軍傳》“願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意思是說,我願用這根長繩把南越王擒綁過來獻給閣下。蒼龍,這裡指兇惡的敵人。全句意為:如今我們己經擁有一支革命的武裝力量,不知什麼時候能把敵人徹底消滅?

這首詞,景物描寫以高和遠為主要特徵,盡顯毛澤東的胸襟與眼界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雖然是一個設問句,但它表達的卻是肯定的語義。這種表現形式在古詩詞創作中比較常見。例如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詞《憶江南》中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詞中的設問即是肯定語,意為美麗的江南實在令人回憶。毛澤東這首詞中的設問,表達的就是肯定的語義,意為我們今天己經擁有了自己的武裝力量,最終,一定會戰勝敵人的!設問語句能產生比肯定語句更大的藝術感染力。

高高的天空、遠飛的大雁、遙遠的長城以及六盤山的高峰,選擇這些具有高和遠特徵的意象進入詞中,是毛澤東這首《清平樂.六盤山》最顯著的特點,營造出曠遠、幽深的詞的意境。“一切景語皆情語”,選擇哪一類意象入詞,表面上看是個個人喜好問題,實則還是由性格特徵決定的。是作者胸襟、抱負與格局的體現。站的高,看的遠,這就是毛澤東,這就是毛澤東的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