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从官员到逍遥吃播,跨界诗人苏轼的多面人生

嗨,大家好,我是你们既搞笑又好学的大猴猴同学。



最近,网课老师有没有给大家伙布置背古诗作业呢?哈哈,猴猴我可是天天都在摇头晃脑的背诗奥,大家可以点猴猴头像,找到专辑“猴猴话诗词”,那都是猴猴的作业。

虽说是作业,猴猴我在背诗讲故事的过程中,越来越发现,其实古代诗人不像大家想的那样古板,无聊,相反的,有些诗人真的让你超乎想象呢,所以,从这期节目开始,咱们就来聊几位中国古代有个性,有故事的大诗人。


「人物」从官员到逍遥吃播,跨界诗人苏轼的多面人生


首先第一位,就聊聊最近猴猴刚在诗词节目里说过的,宋朝诗人苏轼,苏东坡。

传说在公元1037年1月,四川眉山有个叫彭老山的地方,本来鸟语花香,山清水秀的。忽然一下变成了一块荒芜之地,这是怎么回事呢?多年之后,村民们才弄明白,原来是大才子苏东坡降生了,把日月精华都吸走了。

当然啦,这只是村民瞎猜的。不过,苏家父子三人并称“三苏”,列入唐宋文学界top10前几名,史称“唐宋八大家”,足够说明苏东坡这家子确实不简单。

苏轼的爸爸叫苏洵,小时候仗着自己IQ高,家庭条件好,整日游手好闲,四处捣蛋。父母也拿他没办法,随他瞎折腾。直到后来他自信满满的去考试,然后毫无悬念的落榜,给了他自信心一次打击,再后来,苏洵的母亲生病去世,加上自己结婚生子,作为男人的责任感让苏洵一下子长大了:

我要努力,我要养家!

二十七岁,虽然晚了点,苏洵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再说苏洵的儿子苏轼,老爸发奋努力读书,努力考试的样子,确实给他和弟弟苏辙树立了很励志的榜样,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老爸苏洵总是在准备考试,和去考试的路上,没空招呼苏轼兄弟二人。养家的重担全交给了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头上。

双宝宝妈程夫人,变卖了自己的嫁妆首饰,一边做生意一边管儿子们,好在两儿子很棒,苏轼、苏辙兄弟俩小小年纪就博通经史,青年时期同中进士,同登金榜,轰动首都,比他们老爸有出息多了。可就在父子三欣喜若狂,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候,却从老家传来程夫人病故的消息,当真是五雷轰顶。

之后,苏轼就开起了跌宕起伏的做官生涯,因为学识好,苏轼做过皇帝日常秘书,苏轼担任过皇帝日常生活的秘书、中央政府的秘书长、国家级院士,负责为皇帝起草文件。然后,也是因为文采好,性格大条,写文章不谨慎,被当时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党利用,一场“乌台诗案”把他从神坛打落。之后新党王安石被打压,苏轼又被任用,然而,他对旧党的腐败看不过眼,进行了激烈的抨击,这下好了,又激怒了旧党,新党旧党都视他为眼中钉,于是苏轼只能选择离开,离开之后也是颠沛流离,居无定所。

据统计,苏轼这一生在14个州县当过差,足迹遍布全国各地。

这种过山车式的做官法,换一般人估计都要抑郁了,可是苏轼大概继承了妈妈程夫人的基因,性格乐观,外向,坚韧不拔。被贬后,哈哈一笑,拎起行李箱,开启了游山玩水模式。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时代,有趣,豁达,喜欢交友,喜欢旅游的苏轼,朋友圈居然有上千人。写首诗画幅画分享分享,没几天就几千赞。

刚刚我们说,论诗文才学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但是要论吃货,古代文学界,他当第二,没人敢当第一。

苏轼的旅游那真的就是逛吃逛吃,从天南吃到地北,从家常吃到诡异。

据说苏轼路过松林,还会捡起地下的松脂尝尝。而且每吃一样,还会写一写感想。他给自己写了一首《老饕赋》,也就是《老吃货之歌》,大概意思是:我吃食物,都要选最好的食材,最好的烹饪技术,最好的配料,比如螃蟹,要吃霜冻前最肥美的螃蟹的两只大螯。把樱桃放在锅中煮烂煎成蜜;用杏仁浆蒸成精美的糕点。蛤蜊要半熟时就着酒吃;蟹则要和着酒糟蒸,稍微生些吃。天下这些美味,都是我这个老吃货的最爱,吃饱喝足睁开眼,又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哈!

苏轼当时乌台诗案差点被打死在监狱里,后来皇太后,包括王安石都帮他求情,好不容易饶了一条性命,贬到黄州,也就是现在的湖北黄冈做小吏,大难不死的苏轼居然更新了这么一条动态: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意思就是:额,我这大半辈子为了一张嘴忙,老来仕途一塌糊涂。黄州的鱼真好吃啊,看见竹林就好像闻到了竹笋的香。说起来有点小惭愧,我当官这么多年啊,没做出什么成绩,公款吃喝倒是不少。

估计当时的皇帝宋神宗看到了,大概会想揍死他。

当然黄州还不算糟糕,60岁的时候苏轼甚至还被赶到了海南岛,那时的海南可不像现在,是人间天堂,那时海南就是原始丛林,还有土人出没,发配海南几乎和给判了死罪差不多了。

苏轼去的时候,几乎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的,甚至都跟家人朋友立下了遗言。

就是这样,苏轼去了之后,依然乐观,过的有滋有味,他像土著人一样动手搭茅屋,摘水果充饥,是不是很难想象一个经常出现在语文课本上的诗人,会过这样的生活。在没肉吃,馋的要命的日子里,苏轼就跟当地老百姓一起抓野味吃,兔子就不用说了,什么果子狸,蝙蝠,癞蛤蟆,老鼠,蛇,老饕都吃过,还好当时还没有新冠状病毒,要不然苏轼就要客死异乡了。本来嘛,海南岛没吃的,对苏轼来说还是挺煎熬的,直是苏轼吃到了生蚝,他发现了新大陆。

后来他在书信里特别叮嘱儿子:东坡在海南,食蠔而美,贻书叔党曰: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意思是说,海南的生蚝太好吃了!千万不要告诉朝廷里那帮人,跑海南来跟我抢,他们是要过来了,那我就没得吃了。


「人物」从官员到逍遥吃播,跨界诗人苏轼的多面人生


别看苏轼整天吃吃喝喝一副不务正业的样子,其实在他为官期间做出了不少政绩,在杭州,他与太守陈襄修浚西湖六井、沈公井,疏浚茅山、盐桥二河,筑西湖堤;在密州,他遇旱灾,祈雨,平息强盗;在登州,上书要求固定驻军,教习水军,加强海防建设;在颍州,修建颍州西湖、东西二桥;在扬州,取消面子工程芍药万花会,上书或准暂缓催收积欠,使久困之民得以温饱;在惠州,向太守建议捐资修建惠州东、西两座铁索桥;在儋州,他传学于海南学子,在此之前,隋、唐两个朝代长达 326 年的历史中,海南没有都出过一个举人或进士。

在烹饪方面,他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说中国名菜里有66道菜受到苏东坡的影响。比如“东坡肉”、“东坡饼”、“东坡肘子”、“东坡豆腐”等等,有些现在还是国宴菜。

而他在主业文学上,更留下了超过2700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是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现在,猴猴每次看到苏轼的诗词,脑海里总会浮现,一个胖胖的身影,露出自信的微笑,好像在琢磨诗句,又好像是在想什么好吃的东西吧。

好啦,本期咱们有关小可爱苏轼的话题就到这里,猴猴放了一些苏轼的资料到公号,老规矩,想看相关视频,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现代儿童教研社,关注后输入:苏轼,就能看到相关的视频啦。

。喜欢猴猴的同学,务必点赞、评论、转发 。给猴猴来点爱的鼓励吧。

最后,再说说咱们的 SLOGAN 百科知识轻松学,猴猴聊百科,让我们下次再聊,拜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