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车撞破东华门,也“撞破”了故宫的管理漏洞


私车撞破东华门,也“撞破”了故宫的管理漏洞


文|梁勇

3月16日晚,一男子驾驶白色小车顶开故宫博物院东华门,并强行驶入,导致一枚门钉及金属门销脱落。接报警后,警方迅速处置,将该人当场抓获。(3月16日 环球网)

故宫的价值自不待多言。全力以赴保护好故宫这个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故宫管理者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故宫受到驾车者鲁莽的冲撞,每个热爱中华文化的人都无比心疼。

故宫不是草原,可以让人肆意策马奔腾。故宫受到车辆冲撞,我们当然可以指责驾车者没有素质,没有规则意识,缺乏对文明的敬畏之心。但是如果故宫的管理,能够做到任何时候慎始如终百密无疏,即便再没素质的人,对故宫的安全也构不成威胁。

织密管理之网,对故宫进行最严格最细致的管理,做到百密无疏万无一失,是故宫管理应有之义。故宫管理愈严格,国家和人民愈放心。如果经常存在管理疏漏,经常有规则之中的例外,经常有不受规则约束的人,则故宫安全受到威胁的事件,难保不会再一次发生。多次不安全的小事件累计以后,难免不会铸成大错。

于1925年建立的故宫博物院,已经是世界最大的博物馆之一。故宫博物院成立近100年来,一代代故宫人为故宫管理制度的完善、故宫的安全付出了巨大努力。应该说,故宫在安全管理上的成绩有目共睹。尤其是2013年以来,故宫禁止外来车辆进入包括法国总统奥朗德的车辆的做法,更是得到了大家的赞许。

但毋庸讳言,当前故宫的管理仍然未完全做到百密无疏万无一失。近年来,故宫安全管理事故时有发生,让国人揪心。包括2011年故宫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被工作人员不慎压碎,包括多次出现私家车在故宫任意穿行等,暴露出故宫在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疏漏。

管理疏漏体现在有关管理规定不是一视同仁。比方说车辆管理的问题。故宫内车辆的存在对古建筑群安全构成隐患。2013年以来,故宫不让法国总统奥朗德车辆入内,给我们的感觉是,故宫内禁止任何车辆进入。事实上呢?故宫内不但有车辆,而且数量不少。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曾对媒体说,他计划率领一半员工搬出故宫,特别是撤出员工的800多辆私家车。因为“公共博物馆不能当私人停车场”。单院长还在政协委员提案里对员工和单位车辆撤出故宫进行了呼吁。但包括员工、单位在内的所有车辆禁入故宫之事,既不见相关规定,也不见具体操作。

管理疏漏还体现在有关规定执行不到位。今年1月,故宫发生社会人员开车进宫事件,引发争议。当时故宫博物院发表致歉声明说,“此次事件反映出我院在内部管理和社会服务中存在的短板不足。”

这次故宫东华门受到车辆冲撞,有网友质疑,故宫大门难道没有设关卡?这也太低估故宫的管理了。故宫大门不但设关卡了,而且是多重。到过故宫东华门的就会知道,东华门前一共有两道卡,两道卡距离大约相隔100米,位置均处在东华门大街上。

为啥两道关卡拦不住一辆车?因为关卡管理形同虚设。据媒体报道,一位经常来故宫东华门附近遛弯的市民表示,“撞门”事情发生前,故宫东华门前的第一道卡,经常不关闭,遛弯、跑步的人可以直接进来。不但第一道关卡不关,据该市民随手拍摄的照片显示,3月16日这天,东华门第二道关卡也没有关闭。由此可推断,当天有可能是因为两道门卡都没有关闭,所以车直接开了进来,撞上了故宫东华门。车辆面对两道关卡却似入无人之境,暴露出故宫管理未能慎始如终,存在执行不到位的问题。

故宫前任院长单霁翔曾说:看高跟鞋进宫都会心疼。这种心疼显示出故宫人对中华文化瑰宝的一种深厚情怀。但故宫的管理,光有情怀不够。还要有舍弃自己的方便、拿自己开刀的勇气,还要有一视同仁织密管理之网的责任感以及慎始如终、百密无疏的制度执行力。

厚重的故宫,也是脆弱的故宫。她再也经不起任何折腾和闪失。愿有关方面能从各种负面事件中吸取教训,举一反三,慎始如终地采取百密无疏万无一失的保护措施,将我们的故宫维护好、保护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