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固始张昆:严防死守,保卫社会的“小细胞”

早上6点,爱人已经做好早饭,是他最喜欢吃的鸡蛋炒米。吃完饭后,他就穿上白大衣,骑上电瓶车,急匆匆赶往社区的卡点。他是河南固始县詹大塘社区六里庙村第四卫生室医生张昆。

河南固始张昆:严防死守,保卫社会的“小细胞”


城镇小区、农村村寨是社会的“小细胞”,更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第一线。自疫情发生以来,张昆每天连轴转,连着40多天,跑遍三个卡点,对进出人员测体温、提供健康咨询,还要上门为重点检测人群测体温。

15年前,自张昆从郑州大学医学院毕业,就立志要为家乡的群众尽一份力。踏上从医之路后,他以高超的医术和热情的服务,受到了群众的肯定和赞誉。

3岁时,张昆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双腿有疾需要拄着双拐,但这一点不影响他守卫社区的决心。“我是一名医生,疫情当前,正是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义不容辞。”张昆说。

作为河南第一人口大县,固始县因毗邻湖北,有很多在鄂务工人员,疫情防控压力很大。疫情来袭时,张昆第一时间站了出来,与社区干部一起,冲在一线,沉在社区,走访排查疫区返乡人员及重点人群检测。

河南固始张昆:严防死守,保卫社会的“小细胞”


临近春节,从疫区返回的人员增多,疫情排查工作繁重。张昆每天与社区干部一起,一户户走访重点监测人群,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履行着一名医生的义务和职责。

作为医生,张昆24小时开机,只要接到紧急情况,立马赶往现场。1月25日晚,他突然接到社区干部电话,一户人家与新冠肺炎确诊者有过密切接触。

疫情就是命令,张昆立马赶到住户家里,排查情况以确保群众安全。第一趟去的时候,他们不理解,有很强的抵触心理,连门都不开。张昆隔门喊话,耐心给他们普及科普知识,讲解防控政策。最后对方仍不开门,张昆就默默在他家门口放了一个温度计,提醒他们测量体温。

第二天,张昆与社区干部又带着消毒液,上门来为该住户测量体温。该住户被他们的真诚和耐心感动了,态度发生很大改变,开始积极配合。

第三天,张昆再次登门,交代他们注意多通风、勤洗手、不要出门,并让他们签订了居家隔离承诺书。离开时,张昆还留下电话号码、加了微信,叮嘱他们身体有任何不舒服就联系他。

在卡口值守时,张昆发现一名青年发烧,就立即劝导他到发热门诊,然后一直协调、追踪,直到安排他住上院。张昆每天给他发微信,关心他的身体状况。

该青年住院后,为解决他的后顾之忧,张昆上门服务,为他的家人送口罩和消毒用品。不仅如此,他还每天询问病情,提醒他遵医嘱接受治疗。住院期间,他仍反复发烧,心理压力很大。张昆多次对他进行心理疏导,直到排除新冠肺炎,最终康复出院。

河南固始张昆:严防死守,保卫社会的“小细胞”


白天坚守卡点跑一线,晚上张昆加班到深夜,录入返固人员和重点人群的各种信息,确保信息及时上报。社区干部看到他那么辛苦,劝他歇一歇,多注意自己的身体,都被张昆婉拒了。张昆没有豪言壮语,只是朴素的一句:“我是一名医生,守护百姓的健康,是我的职责和使命。”

医护人员的勇敢逆行,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和鼓励。晚上,劳累一天的张昆回到家,上完网课的孩子就给他打来洗脚水。爱人也温柔地说:“我已经留好了米饭,明天早上还做你喜欢的蛋炒饭,既好吃又顶饿。”“此时就是我感到最满足的时刻!”张昆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就是张昆,始终以医者仁心的信念,忘我地奋战在抗疫一线。在河南固始的每个社区、每个村镇,还有许多有担当的村医,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疫情没能阻拦住他们走家串户的脚步,反而激起了他们逆行而上的勇气。他们扎根基层,默默付出,以血肉身躯构筑起社区疫情防控的坚固屏障。


河南固始张昆:严防死守,保卫社会的“小细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