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s20怎么样,灰色好看吗?

用户7864931936503


从去年到今年,采用双曲面屏幕的旗舰越来越多,曲率也出现过大到接近 90° 瀑布屏,一时间似乎人人都是「小三星」了。

但是从三星自身来看,自从 S7edge 之后,曲面屏的曲率却几乎每一年都在减小,到了 Galaxy S20 这一代,手感上几乎已经与 2.5D 玻璃无疑,只有从边缘能看出一点曲面屏的影子。

我试着与去年的旗舰 Galaxy Note10+ 对比了一下,发现屏幕在曲率上是真的变小了。曲率上的变小一度让我怀疑边框是不是会变宽,仔细对比了之后发现和 Note10+ 还是差不多,肉眼上难以分辨。

Galaxy S 系列和 Galaxy Note 在设计语言上一直有一个不同的点,前者整体更圆润,而后者整体更方正。S20 系列无论是从最小的 S20 到最大的 S20 Ultra 都延续了这样的设计风格。

可能 Note10 这一代在边框控制上已经到了三星当前的极限,S20 系列并没有比之有明显的缩小,或者说区别在肉眼上难以察觉,最大的不同就是 R 角上 Note 系列要硬朗很多,以及进一步缩小了前置摄像头的打孔。

去年的 Note10 系列就在当时以小打孔而闻名,但到了今年工艺技术上大家都在进步,Note10 系列也不够看了,S20 系列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减小了前置摄像头的孔径,并全部采用了和 Note 系列一样的居中打孔。

似乎三星终于发现了前置「药丸双摄」并没有什么卵用,这次在 S20 系列全部采用了单摄打孔,包括最高端的 S20 Ultra

注意,我要开吹三星 Galaxy S20 系列了。

我不是一个星粉,对三星也从来没有什么信仰,三星吸引我的只有对全产业链控制带来的堆料能力,以及自从三星 Galaxy S6 突然丑小鸭变天鹅的设计进化。

我从前年开始连续购买了 Note 9 和 Note10+ 两代三星旗舰,由于工作的原因其实多数时候我并不会经常自己购买手机,每次掏出真金白银那就是真的真的喜欢了。

接下里我要说的就是——为什么三星 Galaxy S20 是目前最值得掏钱的旗舰。

但是从三星自身来看,自从 S7edge 之后,曲面屏的曲率却几乎每一年都在减小,到了 Galaxy S20 这一代,手感上几乎已经与 2.5D 玻璃无疑,只有从边缘能看出一点曲面屏的影子。

我试着与去年的旗舰 Galaxy Note10+ 对比了一下,发现屏幕在曲率上是真的变小了。曲率上的变小一度让我怀疑边框是不是会变宽,仔细对比了之后发现和 Note10+ 还是差不多,肉眼上难以分辨。

Galaxy S 系列和 Galaxy Note 在设计语言上一直有一个不同的点,前者整体更圆润,而后者整体更方正。S20 系列无论是从最小的 S20 到最大的 S20 Ultra 都延续了这样的设计风格。

可能 Note10 这一代在边框控制上已经到了三星当前的极限,S20 系列并没有比之有明显的缩小,或者说区别在肉眼上难以察觉,最大的不同就是 R 角上 Note 系列要硬朗很多,以及进一步缩小了前置摄像头的打孔。

去年的 Note10 系列就在当时以小打孔而闻名,但到了今年工艺技术上大家都在进步,Note10 系列也不够看了,S20 系列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减小了前置摄像头的孔径,并全部采用了和 Note 系列一样的居中打孔。

似乎三星终于发现了前置「药丸双摄」并没有什么卵用,这次在 S20 系列全部采用了单摄打孔,包括最高端的 S20 Ultra。

由于手上没有 S20,所以对 S20 家族里这款最小巧轻便的型号没有多少概念,还是更多说一说 S20+ 和 S20 Ultra 这两个大家伙。

去年的时候常说三星在摄像头上打磨数年还是小底有点不思进取,今年三星就疯狂堆上了堪称恐怖的规格,但同时也带来了副作用——变重了。

S10+ 的 175g 到 S20+ 变成了 188g,带来了更大电池和镜头模组等进化,但整体厚度还是控制在了 7.8mm,和去年的 S10 系列相当,而 S20 Ultra 由于摄像头模组更大更厚,电池也更大,厚度和重量都出现了较大膨胀,一跃到 8.8mm 和 221g,拿在手里是一份沉甸甸的份量。

考虑到数以亿计的人可以接受 iPhone 11 Pro Max,那这个重量的问题似乎也不大,而在我看来比较明显的桎梏是超声波指纹。

在光学屏幕指纹早已不输给实体指纹的今天,选择超声波指纹的三星看起来有点「冥顽不灵」。

超声波指纹的好处是不用像光学指纹解锁时要闪你一下,以及略微湿手时也能够成功解锁。但这点好处换来的是反应永远比光学指纹要慢一拍,每次解锁都让人觉得是不是卡了一下。

好在其实 S20 系列在解锁速度上还是有一点进步,对比了我手里的 Note10+ 之后,发现每次都是 S20 系列要略快一步,有进步总是好的。

对了,记得把指纹提示与息屏显示改成始终显示,这样能最大提升在息屏状态下的解锁成功率。

和将按键全放置在左侧的 Note10+ 不同,这次电源键和音量键又回归了右侧,而且电源键的位置非常舒适,拇指很自然的就能够到,一改 S10 系列被诟病太高的缺点。

如果你问 Bixby 键哪里去了,长按电源键即可唤醒。短按电源键和音量减依旧是截图,长按则会唤出关机菜单。三星也察觉到了这并不太方便,实际上也引导了用户使用通知栏快捷按钮来唤出关机菜单。

毫无疑问,这是市面上最好的屏幕

如果把去年 Note10+ 的屏幕换成 90Hz,那我觉得这款机器在今年依旧有着一战之力。从 Displaymate 等专业显示器评测网站的结论来看,三星已经连续数年掌握市面上最好的 AMOLED 屏幕。

可惜去年 90Hz 的流行一下子把用户们的口味养刁钻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高刷新率屏幕逐渐发力。到今年,没有高刷新率的手机已经很难理直气壮把自己加入旗舰手机的阵营。

在 Galaxy S20 系列上,三星也很赶趟的上了高刷新率,屏幕还是 Dynamic AMOLED,只不过后面加上了 2X 变成了 Dynamic AMOLED 2X,这很简单直接的明示了在 S20 系列上三星带来了 2 倍速驱动屏幕,刷新率直接飚到了 120Hz。

不得不说 120Hz 带来的快感可以从眼睛进入并充斥着你每一个毛孔,配合 One UI 2 (实际版本 2.1)带来的新的动画,三星终于能在系统上让人舒适一回。

可惜的是,尽管屏幕 6.7 英寸的 S20+ 和 6.9 英寸的 S20 Ultra 分辨率高达 3200x1440,但是 WQHD+ 分辨率和 120Hz 刷新率这两项特性却不能共存,三星可能是考虑到了对耗电的影响从而关闭了这个选项,但我想如果能给用户选择会更好,可能有人就不在乎耗电只想要最极致的屏幕体验。

既然只能二选一,那 WQHD+ 和 120Hz 怎么选?我个人会更喜欢 120Hz 模式, 因为在接连使用 90Hz 的屏幕之后,我的眼睛已经很难再回到 60Hz 的屏幕了,况且选择高分辨率的话对已经用了几个月 Note10+ 的我并没有任何新鲜感。

S20+ 和 S20 Ultra 的屏幕观感依旧极为出色,根据 Displaymate 的数据,全屏幕点亮下最高可达 828nits,局部亮度甚至可以超过 1300nits。

去年在评测 Note10 的时候,同事木斯老师起的第一个小标题叫做「Note10 的大部分惊艳感,都来源于这块屏幕」。去年的 Note10+ 如果排除掉刷新率的话,的确可谓是当世无敌,而今年的 Galaxy S20 依旧在指标上独孤求败,还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这次堆上了更大的电池,双扬声器与「咚咚咚」的马达也不缺

S20 系列的听筒和 Note10 系列一样隐藏在顶部边框的边缘几乎看不到,但是却取消了 Note10 系列顶部的发声孔,其实我很爱 Note10 系列这样的小细节,就像后置摄像头边缘还有一个用于改善收音的麦克风一样。

无论是 S20+ 还是 S20 Ultra,这样的细节设计都变少了,减少的开孔进一步增加了整机的一体性。实际上 S20+ 和 S20 Ultra 的双扬声器效果还是挺不错的,开到最大音量并未出现破音等现象,音量也相当大,让整个机身都有轻微的震颤。

能给手带来同样感觉的还有振动马达,除了最小的 S20 采用的是 Z 轴线性马达外,S20+ 和 S20 Ultra 都采用了方形的 X 轴线性马达,从形状上看和 Note10+ 上的应该是一颗。

从手感上说,S20+ 和 S20 Ultra 的振动手感与 Note10+ 别无二致,振感短促而清脆,而且对比小米和一加等产品来说,感觉上更加紧致密实,从我个人来说更喜欢这种振感,不过整体上量不太大。

对我来说,好的振动马达就是如此,无论有多少人说到手关振动,但我总认为振感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魔力,比如在桌面上长按进入主屏幕设置时,没有那「咚」的一下就是感觉不一样。

三星S20+ & S20 Ultra评测:120Hz和100倍变焦,仍是安卓阵营最高水平

02-27 21:30

阅读 14万+

分享到

注意,我要开吹三星 Galaxy S20 系列了。

我不是一个星粉,对三星也从来没有什么信仰,三星吸引我的只有对全产业链控制带来的堆料能力,以及自从三星 Galaxy S6 突然丑小鸭变天鹅的设计进化。

我从前年开始连续购买了 Note 9 和 Note10+ 两代三星旗舰,由于工作的原因其实多数时候我并不会经常自己购买手机,每次掏出真金白银那就是真的真的喜欢了。

接下里我要说的就是——为什么三星 Galaxy S20 是目前最值得掏钱的旗舰。

份量满满的配置规格,以及同样份量的手感

从去年到今年,采用双曲面屏幕的旗舰越来越多,曲率也出现过大到接近 90° 瀑布屏,一时间似乎人人都是「小三星」了。

但是从三星自身来看,自从 S7edge 之后,曲面屏的曲率却几乎每一年都在减小,到了 Galaxy S20 这一代,手感上几乎已经与 2.5D 玻璃无疑,只有从边缘能看出一点曲面屏的影子。

我试着与去年的旗舰 Galaxy Note10+ 对比了一下,发现屏幕在曲率上是真的变小了。曲率上的变小一度让我怀疑边框是不是会变宽,仔细对比了之后发现和 Note10+ 还是差不多,肉眼上难以分辨。

Galaxy S 系列和 Galaxy Note 在设计语言上一直有一个不同的点,前者整体更圆润,而后者整体更方正。S20 系列无论是从最小的 S20 到最大的 S20 Ultra 都延续了这样的设计风格。

可能 Note10 这一代在边框控制上已经到了三星当前的极限,S20 系列并没有比之有明显的缩小,或者说区别在肉眼上难以察觉,最大的不同就是 R 角上 Note 系列要硬朗很多,以及进一步缩小了前置摄像头的打孔。

去年的 Note10 系列就在当时以小打孔而闻名,但到了今年工艺技术上大家都在进步,Note10 系列也不够看了,S20 系列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减小了前置摄像头的孔径,并全部采用了和 Note 系列一样的居中打孔。

似乎三星终于发现了前置「药丸双摄」并没有什么卵用,这次在 S20 系列全部采用了单摄打孔,包括最高端的 S20 Ultra。

由于手上没有 S20,所以对 S20 家族里这款最小巧轻便的型号没有多少概念,还是更多说一说 S20+ 和 S20 Ultra 这两个大家伙。

去年的时候常说三星在摄像头上打磨数年还是小底有点不思进取,今年三星就疯狂堆上了堪称恐怖的规格,但同时也带来了副作用——变重了。

S10+ 的 175g 到 S20+ 变成了 188g,带来了更大电池和镜头模组等进化,但整体厚度还是控制在了 7.8mm,和去年的 S10 系列相当,而 S20 Ultra 由于摄像头模组更大更厚,电池也更大,厚度和重量都出现了较大膨胀,一跃到 8.8mm 和 221g,拿在手里是一份沉甸甸的份量。

考虑到数以亿计的人可以接受 iPhone 11 Pro Max,那这个重量的问题似乎也不大,而在我看来比较明显的桎梏是超声波指纹。

在光学屏幕指纹早已不输给实体指纹的今天,选择超声波指纹的三星看起来有点「冥顽不灵」。

超声波指纹的好处是不用像光学指纹解锁时要闪你一下,以及略微湿手时也能够成功解锁。但这点好处换来的是反应永远比光学指纹要慢一拍,每次解锁都让人觉得是不是卡了一下。

好在其实 S20 系列在解锁速度上还是有一点进步,对比了我手里的 Note10+ 之后,发现每次都是 S20 系列要略快一步,有进步总是好的。

对了,记得把指纹提示与息屏显示改成始终显示,这样能最大提升在息屏状态下的解锁成功率。

和将按键全放置在左侧的 Note10+ 不同,这次电源键和音量键又回归了右侧,而且电源键的位置非常舒适,拇指很自然的就能够到,一改 S10 系列被诟病太高的缺点。

如果你问 Bixby 键哪里去了,长按电源键即可唤醒。短按电源键和音量减依旧是截图,长按则会唤出关机菜单。三星也察觉到了这并不太方便,实际上也引导了用户使用通知栏快捷按钮来唤出关机菜单。

毫无疑问,这是市面上最好的屏幕

如果把去年 Note10+ 的屏幕换成 90Hz,那我觉得这款机器在今年依旧有着一战之力。从 Displaymate 等专业显示器评测网站的结论来看,三星已经连续数年掌握市面上最好的 AMOLED 屏幕。

可惜去年 90Hz 的流行一下子把用户们的口味养刁钻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高刷新率屏幕逐渐发力。到今年,没有高刷新率的手机已经很难理直气壮把自己加入旗舰手机的阵营。

在 Galaxy S20 系列上,三星也很赶趟的上了高刷新率,屏幕还是 Dynamic AMOLED,只不过后面加上了 2X 变成了 Dynamic AMOLED 2X,这很简单直接的明示了在 S20 系列上三星带来了 2 倍速驱动屏幕,刷新率直接飚到了 120Hz。

不得不说 120Hz 带来的快感可以从眼睛进入并充斥着你每一个毛孔,配合 One UI 2 (实际版本 2.1)带来的新的动画,三星终于能在系统上让人舒适一回。

可惜的是,尽管屏幕 6.7 英寸的 S20+ 和 6.9 英寸的 S20 Ultra 分辨率高达 3200x1440,但是 WQHD+ 分辨率和 120Hz 刷新率这两项特性却不能共存,三星可能是考虑到了对耗电的影响从而关闭了这个选项,但我想如果能给用户选择会更好,可能有人就不在乎耗电只想要最极致的屏幕体验。

既然只能二选一,那 WQHD+ 和 120Hz 怎么选?我个人会更喜欢 120Hz 模式, 因为在接连使用 90Hz 的屏幕之后,我的眼睛已经很难再回到 60Hz 的屏幕了,况且选择高分辨率的话对已经用了几个月 Note10+ 的我并没有任何新鲜感。

S20+ 和 S20 Ultra 的屏幕观感依旧极为出色,根据 Displaymate 的数据,全屏幕点亮下最高可达 828nits,局部亮度甚至可以超过 1300nits。

去年在评测 Note10 的时候,同事木斯老师起的第一个小标题叫做「Note10 的大部分惊艳感,都来源于这块屏幕」。去年的 Note10+ 如果排除掉刷新率的话,的确可谓是当世无敌,而今年的 Galaxy S20 依旧在指标上独孤求败,还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这次堆上了更大的电池,双扬声器与「咚咚咚」的马达也不缺

S20 系列的听筒和 Note10 系列一样隐藏在顶部边框的边缘几乎看不到,但是却取消了 Note10 系列顶部的发声孔,其实我很爱 Note10 系列这样的小细节,就像后置摄像头边缘还有一个用于改善收音的麦克风一样。

无论是 S20+ 还是 S20 Ultra,这样的细节设计都变少了,减少的开孔进一步增加了整机的一体性。实际上 S20+ 和 S20 Ultra 的双扬声器效果还是挺不错的,开到最大音量并未出现破音等现象,音量也相当大,让整个机身都有轻微的震颤。

能给手带来同样感觉的还有振动马达,除了最小的 S20 采用的是 Z 轴线性马达外,S20+ 和 S20 Ultra 都采用了方形的 X 轴线性马达,从形状上看和 Note10+ 上的应该是一颗。

从手感上说,S20+ 和 S20 Ultra 的振动手感与 Note10+ 别无二致,振感短促而清脆,而且对比小米和一加等产品来说,感觉上更加紧致密实,从我个人来说更喜欢这种振感,不过整体上量不太大。

对我来说,好的振动马达就是如此,无论有多少人说到手关振动,但我总认为振感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魔力,比如在桌面上长按进入主屏幕设置时,没有那「咚」的一下就是感觉不一样。

核心配置方面就很简单,国行全部是骁龙 865 处理器+X55 双模 5G 基带。目前我手里这台 S20+ 的配置是 12GB+128GB 的,似乎目前国行只有这一个配置,S20 Ultra 是 12GB+256GB,国行还有一个更高配的 16GB+512GB。

什么,你问跑分?那太低级了吧,三星还需要跑分来证明自己吗?

为了应付更耗电的 120Hz 和 5G 网络,S20 系列的电池明显又更大了些,S20+ 的电池是 4500mAh,S20 Ultra 的电池则达到了 5000mAh,实际续航还不错,第一个出厂版本三星续航都不会崩,但是 120Hz 会降低一部分续航。

快充方面,S20/S20+ 支持 25W PPS 快充,S20 Ultra 支持 45W PPS 快充,但是所有的型号都只配备了 25W 充电头。目前来看其实并没有购买 45W 充电头的必要,虽然前期充电更猛,但 S20 Ultra 应该是优化了充电曲线,25W 和 45W 在总时间上几乎是一样的。

实测下来 25W 与 45W 充满的时间都在 60 分钟左右,如果按照 25W 来看的话已经很快了,这个 45W 有点虚。另外传统艺能的无线充电和无线反充当然也还在。

你们老是说拍照挤牙膏,这次三星挤了一管

后置摄像头的升级可以说是三星 S20 系列重中之重的升级,我们先看一下 S20+ 和 S20 Ultra 的摄像头规格。

Galaxy S20+:1200 万主摄(f/1.8)+6400 万长焦(f/2.0)+1200 万超广角(f/2.2)+ToF 景深

Galaxy S20 Ultra:1.08 亿主摄(f/1.8)+4800 万潜望式长焦(f/3.5)+1200 万超广角(f/2.2) +ToF 景深

相比之前打磨了数代 1/2.55 英寸底的 1200 万像素主摄,这次三星在摄像头方面的提升是非常华丽的,S20+ 采用了类似双主摄的架构,1200 万像素主摄虽然像素数没有增长,但 cmos 的尺寸从 1/2.55 增长到了 1/1.76 英寸,正式进入了大底阵营。

6400 万可以用于变焦时裁切,实际上也保留了全像素模式,同样也是 1/1.7 英寸的大底,可以看做是 GW1 的增强版。

超广角规格则和之前的主摄类似,1200 万像素,1/2.55 英寸,提供手机中少见的 120° 超广角,视野最大,当然透视变形也是最厉害的。

S20 Ultra 就更厉害了,主摄堆上了 S5KHM1,和卖给小米的那颗型号并不相同,但同样是 1.08 亿像素和 1/1.33 英寸的规格,支持 9 合 1 模式 1200 万像素等效 2.4μm 大像素。

潜望式的长焦是 4800 万像素,1/2 英寸的底,最大能够支持 100 倍数码变焦。超广角和 S20+ 同样是 1/2.55 英寸底,1200 万像素。

之前不是一直说三星的主摄是「祖传」吗,这次三星以下来个狠的,直接堆到市面上最强。

不过要说明的是我手里的还是工程机,并不能代表最终上市的效果,实际上韩版已经更新了一版 OTA 进一步优化了拍照效果,相信在国行上市之后实际的拍照体验会比我手里这台更好。最近时间比较紧,如果之后有机会的话能出一个拍照专项评测就更好了。

从 Galaxy S20 系列上来看,升级主要集中在了高刷新率和摄像头这两点,对于综合素质本来就很强的三星来说,此举更像是查漏补缺,如若不是 WQHD+ 分辨率和 120Hz 目前还不能同时打开,三星 S20 系列几乎已经是目前最完美的手机。





科技北极光


买什么颜色 反正都要带套


古先森家电人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三星S20是今年当之无愧的安卓旗舰之王,我通过以下几个原因做解答

工业设计

  1. S20机身宽度为69.1mm,而厚度为7.9mm,4000毫安时大电池情况下
  2. 机身重点163g的重量以及圆润过渡的腰线,整个机身显得相当轻薄。即使长时间单手操作,也不会有疲惫感
  3. S20依然采用传统的挖孔曲面屏设计,但是却将此前的部分细节设计改动不少。三星S20在提升硬件配置的同时,也将手机的握持感同步提升。
  4. 背面设计采用的是类似矩阵式设计,背面看起来非常整洁美观

硬件配置优势

  1. 三星S20采用的是三星自己最新的AMOLED 2X超感官全视屏,采用6.2寸的屏内开孔技术,分辨率高达3200×1440支持HDR10+ ,支持120hz刷新,第六代大猩猩玻璃,目前手机上最好的屏幕
  2. 4000毫安时大电池,支持屏内超声波指纹解锁,支持IP68级的防尘防水,最后1.5米水中侵泡30分钟,还支持双扬声器
  3. 处理器采用高通骁龙865,支持SA/NSA双。模5G芯片,6400万像素的摄像头,支持8K视频拍摄,30X超视觉变焦,内存组合采用的是12+128G的 使用是LPDDR5+UFS3.0缓存组合,支持WIFI6高速上网

S20这次有多个颜色

  1. 灰色,蓝色,粉色
  2. 女士可选择蓝色,粉色
  3. 男士可选择灰色,蓝色

如果是男士选择灰色肯定没错的


没伞的男孩


我预定的黑色 S20 Ultra 5G

其实现在不换也可以,note9还可以用一但是看着S20 Ultra 大幅升级忍不住了,明天可以拿[呲牙]


earthspark


入手了,挺不错但是电池要一天两冲,颜值很高。


城橙


三星Galaxy s20。无论是从外观配置。绝对是目前安卓阵营的顶尖。也是三星在2020年发布的第1款s系列旗舰产品。就是性价比不高,价格有点贵。但是我始终认为一分钱一分货。做工精致。配置一流。绝对代表当今安卓手机的巅峰之作。你准备入手一台吗?


汪氏航拍


女的粉色,男的蓝色


黑液红酒


昨天已拿到s20u, 首批只有黑色,不过这只是心里作用,这么贵的机器,应该用手机壳的,所以,颜色也不是特别重要吧,况且,黑色沉稳,也不错......




云中漫步的贾哥


三星s20配置很高,就是价位不便宜,你可以看看它通过鲁大师的跑分数据。


瑞雪迎春66


高级灰色当然好看,但是这个问题都是要看自己的审美价值来进行消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