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心理諮詢行業機會大不大?

理查德泰森20


應該不會大,本來消費群體不會受到疫情影響,受到直接影響的又沒有意識或者消費不起


二T花兒


很大!

一看你就是聰明人。這個疫情能把最有耐心的人憋瘋,不用說普通人了。

各種人都會遇到心理問題。

醫務工作者,政府保障部門,包括各職能部門,交通,警察,志願者等等,心力憔悴,精神緊張。

老人擔心孩子,丈夫擔心老婆,孩子們倒是高興了,不用上學多高興啊😄。可是在家裡跟家長又產生矛盾,本來就不願意守著父母,這下子好咯,天天待在一起,玩的更不自由。

最痛苦了是天性愛玩好動的,這呆在家裡比死都難受😄。吹個牛皮都找不到人聽。結果是幹啥啥沒勁,看誰誰都煩。想運動吧,一個人沒人陪,玩幾下就夠了。想喝酒吧,喝酒不吹牛,喝的是憂愁。喝不了幾口就喝不動了。最後被逼無奈,進了頭條,變成文字奴,直到如今無法自拔!常常寫到半夜兩三點。如今成了惡習,怎麼也改不掉了😭。奮筆疾書,每日更新,一個半月掙了三位數大錢,0.01元!結果卻害瞎了眼睛,憋出了痔瘡!唉,太不值了。

真的需要有人給心理指導一下。

最慘的開飯店旅館的,和遊戲廳電影院的。顆粒無收,欲哭無淚,生不如死。疫情結束,意味著人生也快要結束。有貸款和負債的更慘,疫情沒有打倒,一生的事業可能終結!跳樓的心都有。中國是吃的王國,有多少人在依靠餐飲業生活啊?幾萬億的資產收入化為泡影。他們是多麼需要人來安慰和心理調節啊!

很多夫妻關係也是到達崩潰的邊緣,本來很多都是湊乎著過日子,每天見不了幾面,眼不見心不煩,倒也和平。這下子天天在一起,想躲也躲不了了,往日積攢的矛盾,就在大家的極度心煩中,可能瞬間爆發。

大人憋的煩,看見孩子光玩不學習,火氣就可能發作出來,孩子玩的不痛快也是煩,心說又不是我不想學習,我有什麼辦法呢?家庭矛盾也是時有爆發。

總之就是各種煩,生活完全顛倒了,要想再恢復到疫情之前,還真是不容易。

這些都需要有人來指導,調解,調理。這不,我本來想好的十點半睡覺,NN的又到了快一點了😄!

所以,心理諮詢師肯定比過去有了多三倍的機會了。這是個因疫情受益的行業之一吧。


愛球愛股愛生活


不會的,心理諮詢本來就是一個比較冷門的事情,跟疫情沒有什麼太大關係。

第一、國人的生活習慣裡沒有心理諮詢。

就像喝醉酒的人不認為自己醉了差不多,很多心理有問題的人,不會覺得自己有問題,及時覺得有問題了,也不會想到去做心理諮詢。大家及時是身體病了,多數人還是習慣能扛就扛。

第二、沒錢

我相信沒有幾個人對2020年的經濟會感覺樂觀。日子會越來越難過,即使國家在通過各種方式扶持企業發展,但是最終受益的都是大型企業,大部分小微企業和上班族的日子都很難過,收入都會受到很大影響。能保證日常開支就不錯了,哪還有錢用於聽起來就很費錢的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

相信大家對這個行業的瞭解基本都是通過影視,最大的感受是什麼?貴,按秒收費;看不到效果,談話治療,怎麼看怎麼像忽悠人;沒安全感,動不動就催眠,讓你迷迷糊糊吐露內心。這些都不接地氣,國人看個感冒都恨不得醫生拿出一堆數據來分析才放心。

第四、忙,沒時間

越有錢的人越閒,越窮越沒心理問題。這就是國情啊,最大概率出現心理問題的基本都是又忙又沒什麼錢的白領,社會基層人士。怎麼可能有時間花費大量錢和時間去做治理。


還是那句話,國人中有大量的人存在心理健康問題,但是心理諮詢從來都不是剛需,不會因為一場疫情而改變的。


大啵嘶


我也是個心理諮詢師,談點自己的看法吧。

首先說一個行業的機會問題。好多人講到行業的機會,常常會提到疼點的話題,我習慣用群體注意力,因為感覺這詞更貼近更生活些。當我們把自身需求的關注點投放到心理健康上的時候,這個行業的機會才會真正到來。

其次說一下心理諮詢的現實。對我們中國人來說,心理諮詢這詞是舶來品,大家接受上,有情感上認知上的偏差,更有生活習慣上的不適。至少當前階段,說明國外的方式沒有適用我們的國情。

再次說說心理諮詢的需求基礎。從古至今,她一直都在我們身邊,父母、師長、發小、閨蜜等等這些社會關係一直都在扮演著心理諮詢師的角色,個人也講究,自我修煉,幫助我們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她也是社會分工,社會關係發展到一定階段所必需的。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我們自身的不足,對於說教,越來越多的人會亂說亂教,而另一部分跟你親近的人,越來越不敢說教。心難安,自身現實問題會暴露的越來越多。

最後,就是這次疫情對這個行業的影響。這次是群體衛生事件,一兩個月的時間,改變了我們原來的生活狀態,有多少經歷了大起大落恐懼、焦慮、憤怒及喜悅等等,這必然也會帶來群體性的心理問題。這一點來說,此次疫情,必然會刺激這個行業的發展。

但是,重點還是在這裡,一個行業的長期發展,多數不是一個事件就能猝效的。她需要一定規模生態系統的構建和完善,既要有需求群體的注意力投放,從業人員自身的修煉,也要外在環境的包容與壓迫,更要有動態兼容的良性互動循環生態圈的形成。

說了這麼多,好像針對這個題目啥也沒說。簡單點總結吧:此次疫情必然增加了這個行業的機會,但是這個行業的規範化發展還早的很,她不是也不應該是一個快餐產業。


無火之焱


網絡上直接的體現就是,1月22日,也就是武漢封城的前一天,微信指數上,“心理”兩個詞的搜索量出現井噴式上升,進一步顯示可能越來越多的人主動在網上尋求心理幫助。

疫情之後,心理行業的發展趨勢會是什麼樣子呢?

疫情過後大眾會更加關注自我的身心健康,關注婚姻家庭、親子關係和自我精神的發展。疫情之後,應該會有更多人選擇做好自我;長時間的隔離,可能也會使一部分人重新審視自己與社會、自己和家人的關係,從另外一個層面來看,也可能會導致更加家庭問題的產生和解決。

這些情況可能提高了大眾對心理的需求,特別是對線上心理服務的需求。

隨著復工的延遲,面對面諮詢減少,可能對一些線下小的諮詢機構有很大影響,對專職心理諮詢師的經濟受影響。長期來看專業的諮詢師有更好的發展。


心理的點點滴滴


任何事情都是以價值而論,心理諮詢也一樣,如果說心理諮詢能有效的能解決人們心理普遍存在的問題,那麼心理諮詢的價值足以會讓這個行業崛起。

所以,心理諮詢這個行業的機會大與不大不是取決於疫情的存在與否!

而是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是有真金不怕火煉的功夫,其次是從業人員是否具備真正為人解憂的慈心。

有此兩點,心理諮詢行業必將造福於蒼生,想不火?難矣!



道和術1818



個人的體會和建議,並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為啥這麼說呢!

因為本來的數據統計可以看出,就是沒有疫情目前的心理問題出情況的還是蠻多的,但心理諮詢行業一直沒有火爆起來,主要原因有以下:

1、人們的認知水平。

比個不恰當的例子,人們對心理諮詢行業,更多的是像對待保險一樣的,有一種對搞情緒,雖然大家並沒有直接說出來。

就家裡的話,有人感覺情緒不高漲了,大部分認為這是一種矯情,不用管自然就好了。

2、人們的消費水平

目前很多人對於收費的項目總是抱著一種不好的情緒體驗,心理諮詢行業自然是運用專業的知識幫助別人解決問題,並沒有免費的,大家對於收費的都會持質疑的態度,更有甚者會認為是騙人。

3、政策的扶持

目前的心理諮詢行業完全都是一些協會在主持,並沒有官方的直接扶持消息,也讓其可信度不高,人們並不是興趣很濃。

4,最重要的一點,人們生活並沒有到小康水平。

人的需求是逐步上升的,在溫飽階段,自然不會提到更多的精神追求。

目前大部分家庭還是處於溫飽水平,可談心理滋潤!

如有不妥,敬請諒解,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樂活xuda


長期以來,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對心理方面的問題重視不夠,基本處於空白和遲滯狀態,感覺有點諱疾忌醫的味道。

政府方面可能有一定顧慮,認為過多的心理問題會映射社會矛盾,暴露某些不和諧的因素,降低大家的幸福感,所以有意無意對此忽略或遲滯。

大眾在觀念上存在許多誤區。要麼將其歸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範疇,要麼認為只有精神類疾患才會需要心理諮詢和治療。

最近這些年,這些情況有很大的改觀。

其實,無論是類似本次疫情這樣的大範圍事件,還是零星發生的極端個例,心理方面的傷害都不容忽視,雖然它不像其他後果那樣劇烈、明顯、瞬時,但總會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下凝固結焦,最終會影響整個社會穩定地運行。

至於題主的問題,個人是這樣看的,這次疫情會促進心理諮詢行業,但作用是很有限的。

首先,像開始說的那樣,咱們在這方面才開始起步,政策法規,理論研究,輿論環境,民眾認知,專業培訓等諸多方面還不算成熟,簡單說,大環境還不夠給力。

第二,經濟層面的制約非常大。

雖然現在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已經有了質的飛躍,但壓力也不小。心理諮詢治療的費用不是一般情況一般人願意選擇的開支項目。習慣上還是會“拖一拖,忍一忍”。

第三,目前心理諮詢治療行業本身存在一些問題。

比如,整個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道德素質並不十分理想。行業標準、資格認定、考核程序還不太規範和全面。

當然這都是我比較保守的看法。題主若有興趣從事這一行業,完全不用考慮閒人的嘴碎。


春來未來


無論在何時,心理諮詢行業的機會都是很大很大的,而在疫情下面,專業的心理諮詢處理情緒情感障礙,處理急性應激障礙,處理創傷後應激障礙……變得急需而突出……

真正存在的問題是心理諮詢師的專業和專職能力不足,導致低職業能力的諮詢市場氾濫,人們對心理諮詢行業有了更多不好的看法……

所以,作為心理諮詢師

1修自己的心性品質

2修自己的專業質詢能力,知識和技術

3找尋自己適合的市場板塊,兒童或成人,個案或團體,有的放矢地切入其中

4謙卑下來,允許自己更多的接納和學習



樂培心理張老師


國內心理醫生這塊的缺口太大,也可能跟國人的習慣有關。總覺得去看心理醫生是一件不太好的事情,我們這麼大的人口基數,這些年發展這麼快,人的焦慮不安和因為社會節奏和快速成長的財富都不平衡。加之現在的年輕人開始越來越重視心理健康問題,所以疫情過後的心理輔導以及社會本來就潛藏的巨大需求都會讓這個行業有著非常大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