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0万人的英国出兵占领了距离1万公里阿根廷的马岛,为啥没占领仅400万人的爱尔兰?

万里之外AkLzz


有两大原因。

第一,爱尔兰岛有400万人。马尔维纳斯群岛才多少人?

第二,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居民几乎都是英国籍或英裔,本来认同感就倾向于英国,认为自己是属于英国的。而爱尔兰人对归属于英国却没有那么强的认同感。


唐律疏议


大英帝国不远万里跑到大西洋南边,去打一个只有1.2万平方公里的马岛,却不敢出兵占领近在咫尺的爱尔兰,主要原因只有两点:第一,英阿马岛之争,在英国看来是主权之争,超出了维护殖民体系的范畴,是必须打的仗;第二,不打爱尔兰是兔子不吃窝边草,而且这个窝边草也不好吃,吃了得撑死,就是想打也不敢打。


先说马岛,在英国人眼里,马岛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殖民地,虽离大不列颠万里之遥,但那就是英国的领土。阿根廷独立后,也将马岛视为阿根廷领土的一部分,不过英国人并不认可,认为那是西班牙人当年从英国人手里抢的,英国人并没有放弃对该岛的主权,阿根廷将西班牙人赶走,马岛自然就要还给英国。

不过,马岛与阿根廷也是近在咫尺,阿根廷自然不会退让,所以就将马岛问题诉诸联合国。但是由于问题太复杂,英国又是联合国五强之一,联合国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直到1982年,马岛战争爆发,英国人用实力维护了日不落帝国的最后一点尊严。

马岛问题非常复杂,是是非非,不好妄加评判,英阿双方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马岛,位于大西洋西南部,阿根廷称它为“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人则称它为“福克兰群岛”。该岛原本是个荒无人烟的岛群,由东、西福克兰岛和700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距阿根廷500公里,距英国本土1.3万公里。

16世纪,马岛被欧洲人发现,英国人认为1592年英国的航海家戴维斯是最先发现马岛的人,阿根廷则认为1520年麦哲伦探险队的葡萄牙人戈梅斯是第一个发现马岛的人。然而,阿根廷人的说法没有确凿的证据,缺少足够的说服力。而英国人发现马岛有文字记载,同时,1690年英国人约翰·斯特朗还对该岛进行了为期6天的考察。所以,英国人有足够的理由认为他们是马岛的真正发现者。


但是,英国人发现了马岛,并没有实施占领,1764年法国航海家布干维尔率先在东福克兰岛建立了居民点,第二年,英国人就占领了西福克兰岛,并开始向岛上移民。英国人曾要求法国人让出马岛,法国人自知不是英国人的对手,就将东马岛卖给了西班牙人。

1770年,西福克兰岛上的英国人也遭到了西班牙人驱逐。1771年,英国以战争相威胁,一度恢复了马岛上的居民点和军事哨所。但3年后,由于经济原因英国撤出马岛,马岛就落到了西班牙人手里。但英国人一直没有放弃对马岛的主权要求。

1816年阿根廷摆脱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独立4年后,阿根廷宣布对马岛拥有主权。

1831年美国以非法扣押在马岛海域捕捉海豹的美国的船只为由,派军舰摧毁了阿根廷在东福克兰岛上的居民点,赶跑了岛上的阿根廷军队和官员。两年后,英国人又来到马岛,一枪未发就把剩下的阿根廷官员驱逐出岛,夺回马岛。因为当时的大英帝国如日中天,阿根廷人惹不起,只能抗议几声,也不起什么作用。

英国从阿根廷人手里夺回马岛后,向岛上派遣了官员,并向岛上移民,就把马岛划入自己的领土。



二战后,大英帝国风光不再,已经衰落。而阿根廷在二战中不仅没遭到战争的破坏,还利用二战中立国的身份捞了不少好处,战后发展很快,成了南美第一强国。国力的此消彼长,让阿根廷人有了底气,就又产生了收复马岛的想法。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阿根廷国内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阿根廷军政府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决定放手一搏,收复马岛。

虽然当时阿根廷可以说是广交天下英雄,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关系莫逆,与西方许多列强混的也不错,加尔铁里甚至自称是“美国的儿子”,但大英帝国怎么会把这些放在眼里呢?

果然,加尔铁里错误地估计了英国维护领土主权的决心和意志,也高估了自己在美苏法等国眼里的重要性,开战仅70多天就被打得满地找牙。74天的马岛战争结束,撒切尔夫人在英国人气高涨,加尔铁里则因战败辞职,第二年就遭到了逮捕和审判,身陷囹圄。

与阿根廷声索马岛主权不同的是,爱尔兰人是爱尔兰岛上的土著民族,是很早就移民过来的凯尔特人。

历史上,英国也多次入侵爱尔兰,12世纪,英国人就从罗马教皇那里取得了对爱尔兰的宗主权。1542年在大不列颠岛上率先搞宗教改革的亨利八世成了爱尔兰国王,尽管爱尔兰人也奋起反抗,但由于实力悬殊,不得不向英国人屈服。

1845年因为马铃薯歉收,爱尔兰岛爆发了大饥荒,许多爱尔兰人面临着饥饿和死亡,但英国政府却无动于衷,并不把进口美洲的粮食发放给灾民。受灾期间,爱尔兰居然还成了粮食出口国。大批爱尔兰人在饥荒中死亡,或逃往美国。

这场大饥荒,使爱尔兰的人口锐减过半,同时也就激发了爱尔兰的民族意识的觉醒。爱尔兰开始了民族独立运动。

1916年,都柏林爆发了“复活节起义”;1919年,爱尔兰议员拒绝在英国下院任职,组成了自己的爱尔兰议会,并以“爱尔兰共和国”名义发表了独立宣言;1921年,英国政府被迫与爱尔兰达成了“英爱条约”。条约承认“爱尔兰自治邦”的地位,但未允许北方六郡加入“爱尔兰自治邦”(即北爱尔兰)。

由于在那场大饥荒中种下的仇恨,二战时,爱尔兰保持中立,并与德国眉来眼去,拒绝向英国政府提供帮助。参加英军的爱尔兰人回国后也遭到了逮捕和审判。英国对此,只好睁一眼闭一只眼,这才避免了爱尔兰倒向德国。否则,对英国来说,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二战结束后,英国殖民体系崩溃瓦解,爱尔兰便趁机独立。1949年宣布成立爱尔兰共和国,并退出英联邦。

那么,英国为了马岛一个弹丸之地,都肯劳师远征,为什么就让爱尔兰独立了呢?

其实也没有太多的原因。二战刚结束,英国已是千疮百孔,无力一战。这是其一。

其二,爱尔兰在二战中保持中立,可以说是“养精蓄锐”,同时英军中还有数量众多的爱尔兰军人,他们绝不会拿枪去打自己的同胞,即便是战,英国也无胜利的把握,弄不好北爱也保不住。

其三,爱尔兰虽然只有400多万人口,但爱尔兰裔在美国却是第二大族群,他们与喜欢从商的犹太人不同,爱尔兰裔美国人都有着极高的政治热忱,许多人都成了美国的政治精英,甚至好几位美国总统都有爱尔兰血统,比如肯尼迪、尼克松等。


所以,不论是出于削弱英国的政治考虑,还是出于民族感情,美国都会倍加袒护爱尔兰。事实上也是如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就大力扶持爱尔兰。有美国撑腰,英国就算是有心恢复对爱尔兰的统治,恐怕也没有那个胆量了。


燕北林丛


题主的问题是:6600万人的英国出兵占领了距离1万公里阿根廷的马岛,为啥没占领仅400万人的爱尔兰?

英国不也没占领旁边的欧洲大陆吗,相比于面积只有8.4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500多万的爱尔兰岛,和英国隔着浅浅海峡的欧洲大陆更加诱人。

欧洲是世界第六大洲,总面积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7亿多,欧洲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整个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大约占到了总面积的6成,同时欧洲大陆河网密集,水量充沛,并且河流间还有运河相连组成了四通八达的水上交通网,也能作为灌溉用水。

欧洲可耕地面积有3亿公顷,如果按照每公顷粮食产量1.5万斤来计算,欧洲大陆每年的粮食产量可以达到4.5万亿斤!!!

所以,拥有了欧洲大陆,可以让英国再次成为世界第一帝国,

而且,大英帝国登陆欧洲大陆非常容易,英吉利海峡最窄处只有30公里,爱尔兰岛距离不列颠岛还有20多公里呢。

虽然欧洲物产丰富,可是英国没这个实力啊。

英国人口大约是欧洲大陆总人口的1/10,让英国以一敌十有点难了。而且,欧洲大陆有很多强国,英吉利海峡对面就是强大的法兰西共和国,英国和法国曾经有过百年战争,拿破仑时期英国甚至差点被拿破仑给困死。再往东就是德国,德国实力更在英国之上,一战二战的时候英法两国联合起来都干不过德国。最东边是俄罗斯,俄罗斯曾经是欧洲宪兵,欧洲大陆最能打的国家,不要说英国,整个西欧加一块都不见得是俄罗斯的对手。

所以,英国在历史上只能当欧洲大陆的搅屎棍,避免欧洲大陆被某一个强国统一起来,而不是想办法统一欧洲大陆!

英国也不是没有侵略过爱尔兰,但目前爱尔兰岛的北部还是英国的领土呢,实际上早在12世纪的时候爱尔兰岛就遭到了英格兰的入侵,那个时候不列颠岛还没有被大英帝国统一起来。

到16世纪,爱尔兰成为了英国的一部分,但是爱尔兰人一直没有放弃反抗争取独立,尤其是十九世纪中期爱尔兰岛爆发了大饥荒让这种小岛减少了1/3的人口更让爱尔兰人恨的不行,因为就在爱尔兰大饥荒的时候,大英帝国不仅没有对爱尔兰提供援助,还从这里进口了大量食品,进一步导致了饥荒的恶化,所以从那时候起爱尔兰人对英国就更没有向心力了。

1916年,爱尔兰爆发反对英国的复活节大起义,经过5年的抗争,到1912年12月6日,英国被迫接受爱尔兰岛南部26个郡成立爱尔兰自由邦,1937年爱尔兰自由邦宣布成立共和国。

所以,爱尔兰岛不仅被英国侵略过,而且被他统治了好几百年。只不过在爱尔兰人的反抗下终于成功取得了独立,虽然北部地区仍是英国的一部分!

所以,如果英国一直有能力镇压爱尔兰人的反抗,现在爱尔兰整个岛还仍然是英国的一部分!

再说马岛!

马岛之所以一直是英国的一部分原因也是如此,如果上个世纪80年代英国和阿根廷之间的马岛战争英国战败,现在马岛肯定是阿根廷的一部分,可惜阿根廷打败了,那可不就还是英国的一部分吗?


历史风暴


英国在1982年远征万里占领了马岛,和阿根廷兵戎相见,但是和英国毗邻、仅有400万人口的爱尔兰却脱离了英国的统治实现独立,这也是很奇怪的现象。

(英国航母)

英国当年要打阿根廷,既是因为马岛的战略地位在西大西洋非常突出,也是因为英国的海外领土主权不容侵犯,英国当时事实占据马岛,而且认为马岛的主权属于自己,阿根廷贸然侵犯,即便当时的英国并不强大,只有几艘搭载着作战半径不大的轻型航母,却依然在撒切尔夫人的拍板下和阿根廷开战,因为英国认定自己的主权不容侵犯。



而爱尔兰的问题是很复杂的,爱尔兰和英国本土有着很深的矛盾甚至说是仇恨,当年一场爱尔兰大饥荒差点让爱尔兰人灭族,所以他们无数次反抗英国政府的统治,甚至发展了爱尔兰共和军这样被英国政府定义为的恐怖组织的民族武装,最终英国知道无法靠武力征服爱尔兰人,只得允许了爱尔兰的独立。


标枪毒刺


两者是两码事。

英国国家的领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最早的英国包括今天的英格兰和威尔士,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英国军队占领了苏格兰和爱尔兰,对其实行殖民统治,1770年。英国吞并苏格兰,1801年。英国吞并爱尔兰。这样,英国国土包括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岛及附属岛屿,面积31万平方公里。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英军占领爱尔兰岛,对爱尔兰人进行血腥屠杀,许多爱尔兰人流亡美洲,爱尔兰人口由150万人迅速下降为85万人,爱尔兰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独立运动高涨,1905年。爱尔兰新芬党制定奋斗目标是建立爱尔兰共和国,随着英国在一战中的衰落。1921年,爱尔兰岛中部和南部的26个均成立了爱尔兰自由邦,1937年成为独立的爱尔兰共和国,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六个郡保留在英国,称北爱尔兰。

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阿根廷附近,其主权在近代由西班牙,英国,阿根廷几次易手,英阿双方声称对其享有主权,岛上有近千名英国居民。1982年,出于国内政治需要和控制油气资源,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派兵占领马尔维纳斯群岛,随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派兵夺回该岛,打败阿根廷军队。

英国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维护英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和地位,控制该海域的油气资源,确保英国在世界上的二流国家地位,努力挽回英国的进一步衰落。至于英国为什么不占领爱尔兰?目前来看,英国已经没有实力,没有条件占领爱尔兰了。




谷老师


英国原来是一个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靠着工业革命成了日不落帝国,在全世界原来有很多的殖民地,现在虽然没有大的殖民地了,但是在亚洲和美洲还有一些小岛屿,马岛就是其中的一个。在1982年的时候阿根廷政府想收回马岛,因为这个岛屿原来就是阿根廷的,当时阿根廷国内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于是阿根廷总统便想通过收回马岛来转移国内矛盾,这样就和英国兵戎相见,当然当时英国的首相是撒切尔夫人,这是一位出了名的铁娘子。人们都以为二战之后英国已经没有任何军事实力了,但是英国还是派出了航空母舰以及很多军舰远征马岛。在这个岛屿上是没有发生多少战事的,因为岛上的守军总共也就几十人,这些人根本没发生像样的战斗就直接投降了。

当时英国和阿根廷的战斗主要发生在海上,阿根廷主要是靠空军和导弹,实际上也集成了英国的一艘战舰,但是这些武器都不是阿根廷自己生产的,这些武器是来自美国的,后来美国和英国站在一起,切断了对阿根廷的武器供应。缺少了精确制导空空导弹的阿根廷空军,就丧失了战斗力。导致英国方面把阿根廷给打败了,由于美国的帮助英国最终取得了马岛战争的胜利。

但是爱尔兰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爱尔兰原来也是英国的一部分,不过是一个松散的联邦,这里一直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文化和民族传统,和荷兰以及威尔士完全不同。也就是说爱尔兰一直没有被英国同化,在历史上也多次和英国开战,在近代还出现了爱尔兰共和军,当然英国是这种军队为恐怖组织,爱尔兰的抵抗组织在爱尔兰国富迈克尔克林斯的指挥下不断对英国当地的官员发起暗杀行动,导致英国在当地的殖民统治无法实行。最后英国被迫承认了爱尔兰独立,当然这其中也爆发过多次的战争,虽然爱尔兰军队没有取得大胜,但是当时英国国内也比较疲弱,无力清剿爱尔兰共和军。虽然最后迈克尔克林斯遭到暗杀,但是爱尔兰也最终取得了独立。

现在英国面临着脱欧问题,前首相特雷莎梅警告英国有再次分裂的危险,因为苏格兰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苏格兰也是一个民族和文化相对独立的地区,如果英国硬脱欧,苏格兰也是非常有可能会独立的。爱尔兰之前发生的事情可能在苏格兰再次上演。


四十五度历史


英国参加占领过爱尔兰300多年,最终在20世纪初被迫同意南爱尔兰独立,而以新教徒为主的北爱尔兰继续留在英国。马岛全名为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在1883年明确了对该岛的主权。同时,从西班牙殖民者独立的阿根廷也称对马岛具有主权。英国与阿根廷在1982年爆发了“马岛战争”,最终英国赢得了战争,继续统治马岛。

日不落帝国时期的英国领土

从12世纪开始,英国就开始了对爱尔兰的武装政府。等到了1542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成为了爱尔兰国王,爱尔兰开始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到了20 世纪初,爱尔兰爆发了大饥荒,英国不仅没有对爱尔兰进行赈济,反而加紧搜刮爱尔兰,引发了爱尔兰人的武装反抗。1919年,英国与爱尔兰之前爆发了“英爱战争”。第一次大战刚刚结束,英国并没有能力对爱尔兰进行全面的武力镇压。于是,英国允许爱尔兰南方的26个郡成为自由邦。而北爱尔兰6个郡以信奉新教的英国人为主,则继续留在英国。

等到了1937年,爱尔兰自由邦正式独立成为爱尔兰共和国。1949年,爱尔兰废除了英国国王为爱尔兰国家元首的惯例。北爱尔兰6个郡继续留在英国,也给英国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现如今,英国的国名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尽管北爱尔兰6个郡以新教徒为主,但天主教徒一直希望北爱尔兰能够脱离英国,加入爱尔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英国一直面临北爱尔兰分离势力的武装反抗。成龙大哥的电影《英伦对决》背景就是北爱尔兰分离势力再次试图进行武装反抗。此外,在英国脱欧的问题上,北爱尔兰的地位也成为了了英国与欧盟的最重要分歧。

马岛全名为马尔维纳斯群岛,主要由东福克兰岛、西福克兰到以及其他200多个岛屿组成,总面积12200平方公里,人口仅3000多人。在大航海时代,英国人就在马岛建立了殖民据点。后来,英国人先后打败了荷兰人、法国人,将整个马尔维纳斯群岛纳入其殖民地体系。现如今,马岛上面的3000多名居民,绝大多数为英国人。马岛距离英国直线距离超过10000千米,距离阿根廷仅为几百千米。阿根廷在1820年刚刚独立的时候,就称对马岛拥有主权。1982年,阿根廷试图用武力收复马岛。结果,在整个西方世界的帮助下,英国打败了阿根廷,保住了马岛。

欢迎大家留言,你认为马岛应该属于英国还是阿根廷?


美国观察室


英国人对近在咫尺的爱尔兰没有想法?

太天真了。看看英国人的全名: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就能懂得英国人对爱尔兰岛的觊觎之心。

历史上,英国人孜孜不倦的打爱尔兰的主意,时间跨度足足有着上百年。这里心疼一下爱尔兰。被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人惦记那么久,心中肯定不是个滋味。可能爱尔兰人也会想,为何天天祷告,上帝还那么远,英国人却那么近?

不过,爱尔兰人却不像阿根廷人那么怂。骨子里的骄傲让爱尔兰人并不是很看得起被外人夺得了帝位的英国。所以面对大英帝国的侵略,不屈的爱尔兰人用顽强的意志坚守了自己的国土。虽然北爱尔兰被占领,但是毕竟还保存了自己的主体性。

而阿根廷人与盎格鲁撒克逊血统的爱尔兰人比起来,就差了不止一点两点了。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日不落帝国的终于可以看到日落了。

但是,英国虽然失去了大片的殖民地,但依旧在世界各地保留了部分岛屿型的殖民地。

而现在领土和领海日益重要的情况下,阿根廷那点实力在英国眼中,还真的不够看。

那么为何阿根廷在自己家门口的战争还败的那样彻底呢?

战争意志并不坚定。

马岛战争其实并非是民族主义作崇,而是军政府祸水东引的结果。

原本阿根廷军政府觉得虽然自己的实力不怎样但英国也早已经不是那个英国。在自己家门口的战争,胜率还是蛮高的。

就这样头脑一热,阿根廷军政府就把英国人给赶了出去。

接下来的事情就众所周知了。经过短短数周的战斗,英国人狠狠教了一下阿根廷怎样做人。

很多人不解为何英国人千里迢迢也要死磕阿根廷,而对近在咫尺的爱尔兰却放过一马。

其实很简单。

英国人曾经是想将爱尔兰纳入版图,然而这种事正常情况下需要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当然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存在的是一方以强大的实力压倒性的摧毁对方。显然,英国在失去日不落帝国桂冠的时候,已经丧失了这个能力。

但面对阿根廷,仅仅是占领一个岛屿。海军实力远超阿根廷的英国皇家海军,解决起来还是问题不大的。

更何况,美洲仅仅剩下这么一块地方,而且还发现了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英国人怎么可能说放弃就放弃?


Crazy历史


个人认为,不是英国不想占领仅有400万人口的爱了,而是英国知道,他根本就征服不了爱尔兰的人心,而英国出兵打马岛战争,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马岛之前就一直被英国所掌控,第二个原因是,马岛的战略地位特殊,下面 小柳带大家仔细来分析一下;

爱尔兰

英国在历史上,曾经多次派兵入侵过爱尔兰,但在爱尔兰人的坚持抗争下,英国军队始终无法完全控制爱尔兰,爱尔兰人为了反抗英国的统治,甚至发展出了爱尔兰共和军,与对抗英国军队的入侵,他们之间打了很长时间的战争, 这也让英国知道,他们无法靠武力,来征服爱尔兰人,最终被迫允许了爱尔兰独立,由此可以看出,并不是英国不想占领爱尔兰,而是他们征服不了爱尔兰人的人心;

马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

英国当年之所以要打马岛战争,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因为,马岛之前就一直被英国占领,可是当时的阿根廷政府,为了缓解国内矛盾,便把矛头指向了马岛,希望收复马岛,来缓解国内的紧张矛盾,可英国不同意了,在英国看来,马岛就是一块无主地,谁先占到就是谁的,显然,英国认为是他先占领的,况且,英国早就将马岛纳入了自己的版图,阿根廷的出兵行为,在英国看来,无疑是侵略行为,所以,当时的撒切尔夫人,是以阿根廷侵犯英国领土主权为理由,决定出兵向阿根廷开战的;

英国出兵的第二个原因是,英国在马岛附近海域,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这对于英国来讲,无疑是发现了宝藏一样,谁先占领马岛,也就意味着,谁就拥有马岛附近海域的油气开采权,英国显然不愿意失去这一机会,这也是英国为什么 要出兵马岛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说,英国为了马岛附近海域的资源,也要不远万里的出兵,打这场马岛战争。

关注小柳聊聊兵,更多精彩内容观看!

您的一个点赞 !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小柳聊聊兵


1、现代国际社会中,一个国家的行为受到了联合国及其他国家的监督,别说英国,即便美俄两国在涉及到他国领土也会再三考虑,避免影响自己本国形象

2、相比于领土扩张,现在的国家更注重自己本国经济科技民生的发展,如果随意占领他国领土,除了引起其他国家的敌视,还会拖垮自己的经济,所以虽然墨西哥多次想加入美国,美国就是不同意。

3、英国二战之后势力一落千丈,各种问题频频出现,自身难保无法顾及其他

4、二战之后,西欧处于美国的领导,虽然英国曾经是美国的宗主国 但是在国家利益面前,美国会限制英国在西欧的势力发展,维持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