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版業復工率近八成,上海書展預計如期舉辦

上海出版業復工率近八成,上海書展預計如期舉辦

3月12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舉辦。會上對外透露,截至目前,上海各出版單位已推出59種疫情防控相關選題,其中9種出版物已正式出版,並在網絡平臺免費向社會發布。上海市出版業復工企業數達2147家,整體復工率近80%。

對於每年備受上海市民乃至全國和國際讀者關注的上海書展,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徐炯表示,按計劃,今年上海展將於8月12日~18日舉辦,目前為止,上海書展籌備工作並未停滯,因為疫情緣故,部分內容將適時調整和重新佈局。

上海書展推動線上線下聯動

“從目前全國疫情形勢向好的趨勢看,我們希望上海書展正常舉辦,我們也按照正常舉辦的節奏安排籌備工作。”徐炯表示,目前正在做幾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招商和招展工作。初步計劃在3月底之前做好前期準備,4月份啟動招展工作。6~7月份完成參展合同的簽訂。招展中我們力爭儘可能多的集聚新書和好書,特別是能在上海首發的新書,同時要儘可能多的匯聚全國各地的優質閱讀活動資源,這是我們正在積極做的一件事情。

推動上海書展線上線下銷售的聯動非常重要,每年的上海書展因主會場面積有限,書多佔用的空間很大,讀者都不太滿意。近兩年書展上顯現新的動向。大家也在思考,是否要在現場呈現展示那麼多的書?好多讀者到現場挑選好圖書後,實際上是在網上購買。根據目前公共衛生的要求、讀者觀展體驗舒適度、安全的需求,將會對參展單位提出相應要求,希望他們少帶書,儘量多帶重點書就可以了。減少書的佔地面積,盡度量給讀者多留一些活動空間,讓大家體驗更好。

徐炯表示,今年希望吸引更多的傳統書業以外的企業,如吸引互聯網企業,參加上海書展。剛才講到這次網聚活動的“中央舞臺”,如B站、趣頭條、喜馬拉雅,都是新興的互聯網企業,他們跟書有或多或少的關係,但是從傳統的定義上看,不屬於傳統出版企業。給傳統書業注入互聯網基因,需要更多、更積極的跨界合作。今年書展希望引入更多這樣的合作伙伴,促成傳統出版發行企業跟所謂外行企業之間更多的合作和互動。

“閱讀的力量”鼓舞市民

2 月12日,上海書城長寧店率先恢復營業;2月27日,上海書城恢復正常營業;3月初,上海新華傳媒旗下各區新華書店、上海書城共42家復工開業。

徐炯介紹,疫情期間,上海市委宣傳部(市新聞出版局)組織協調本市新聞、出版、發行和網絡文化平臺、新媒體等業界資源,打造了“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2020 特別網聚活動。截至目前,每晚8點直播活動的“中央舞臺”從最初的4家平臺拓展到目前的11家。“數據顯示,健康主題成為網友讀者最關注的內容,張文宏醫生首場直播網上觀看超過227萬人次,‘中醫力量’超過189萬人次。”徐炯表示。

上海市各出版單位也策劃出版了抗疫選題,並免費向社會發放抗疫讀物。其中,《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電子版在上海發佈、書香上海等平臺發佈後,下載量全網累計突破 159.8萬,社會反響良好;紙質版首印80萬冊,免費贈送給上海市民和武漢方艙醫院入住患者,並已授權波斯語版、英語版等。

對於每年備受上海市民乃至全國和國際讀者關注的上海書展,徐炯表示,按計劃,今年上海展將於8月12日~18日舉辦,目前為止,上海書展籌備工作並未停滯,因為疫情緣故,部分內容將適時調整和重新佈局。“從目前全國疫情形勢向好的趨勢看,我們希望上海書展正常舉辦,我們也按照正常舉辦的節奏安排籌備工作。”

作為微利服務行業,實體書店受疫情影響較大。“尤其是中等規模的連鎖書店,在營業收入大幅下滑、現金流危機、租金成本和用工成本等壓力下,經營遇到困難。”

對此,除了書店積極採取自救措施外,政府管理部門、出版單位等各方也共同施策。首先,保持和加大原有的上海市扶持實體書店發展政策和專項資金,一如既往繼續推出扶持實體書店發展《引導目錄》和專項資金。

其次,近期上海市委宣傳部出臺了支持文化企業發展的政策。除共性政策外,還有專門針對實體書店、印刷發行企業的政策舉措。徐炯表示,針對實體書店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有關部門還將進行調研梳理並開展協調工作,推出更多一對一、有個性的扶持政策,“包括鼓勵、推動相關場地方,對疫情期間實體書店所發生的場租費用給予減免;對支持抗擊疫情、推動產業發展的相關經營活動、研發活動,給予重點扶持等。”

推出16項文化市場免罰清單

近日,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聯合印發《文化市場輕微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免罰清單》,將文化市場領域16項輕微違法行為納入免罰範圍。這是繼 2019 年上海市司法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應急局聯合出臺《市場輕微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免罰清單》後,上海市出臺的第2份免罰清單,也是文化市場領域全國首個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

《文化免罰清單》自2020年3月1日起實施,將為文化領域各類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新業態、創新型企業提供更寬容的制度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同時,規定行政執法單位對免罰的輕微違法行為責令改正,及時採取批評教育、指導約談等措施,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清單規定,文化市場主體發生符合規定情形的16種輕微違法行為免於行政處罰,涉及出版、印刷、旅遊、娛樂場所、藝術品經營、互聯網上網服務等多個子領域。具體包括:設立從事藝術品經營活動的經營單位或者其他經營單位增設藝術品經營業務,未依法到文化行政部門備案,首次被發現的;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未懸掛《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首次被發現,且能當場按規定懸掛的;音像出版單位未依照條例的規定送交樣本,首次被發現的;單位、個人從事出版物出租業務未備案,首次被發現的等等。

2019年,《市場輕微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免罰清單》適用不予處罰案件700餘件,覆蓋上海市各區,涉及廣告、合同、食品、消防等多個領域。《文化免罰清單》延續了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規定行政執法單位對免罰的輕微違法行為,除責令改正外,要及時通過批評教育、指導約談等措施,精準幫扶企業,促進經營者依法合規開展經營活動。

©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