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不能成为一种习惯,凡事有度,过多成灾”,你怎么看?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我认同这个观点。

善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庸之道的重要内容。做人应以善为本。只有善良,才能广交朋友,孝敬父母,关爱儿童,和人们互助团结,共建和谐社会。

和任何事物一样,善良也应有度。要分清好人和坏人,好事和坏事,要有原则。对于好人,应该扶危济困;对于坏人,一分钱都不能给。不能一味地善良而成为习惯,否则,会害人害己,甚至造成灾难。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大衣哥朱之文,就是因为过于善良,使村里人借钱由少到多,得寸进尺,形成习惯。稍不如意,便非但不感恩,反而多方诋毁。大衣哥以巨资換来了对自己的伤害,还使受助村民滋生了不劳而获的坏作风。

我也曾经有过这方面的教训:多年前,有一户村民,妻儿常年有病,家庭困难。他拉着利息东借西借。我那时手边有一点小钱,和他关系不错,经常借给他钱,一二百,三四百,最多的是五百元。不算利息,也不让他写借条。这些钱他断断续续的都还了,只有那500元他说元不得,后来干诡说没借。区区几百元,不还也就罢了一一可能是他借钱借的多,忘掉了这钱。我也有错,没让他写借据。为此事虽未争吵,朋友关系却断了。“亲弟兄明算账,”这句俗语真没说错。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过犹不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些民间俗语,都有一定的道理。我们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但不能做不分是非,没有底线,不讲原则,一味行善的人。




天下第一愚768


首先我想说善良不该廉价,每个善良的背后都是一种善意和善举的付出,其中也夹杂着一种美好的愿望。但过度的善良就是“傻”、是“蠢”会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去无耻的利用和践踏,会让善良的人身心受到伤害。

现身说法举个小例:这些年我一直在一家工地做工,工地上有一老乡,因为他和老板是亲戚,所以他们在工地上不但开有一小卖部而且全家都在工地上班。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所以我们的关系自然不会错。

一天受他们相邀说:他们家谁谁今天生日,晚上让我去他们那里整(斟)点。既然是过生日,我觉的空着两只手扛着一张嘴去总是不太好。于是我到附近村庄的一个点上买了两条大鱼,掂了两并二锅头就去了。

他家六口人包括一两岁的孙子和孙女,一年到头这个生日那个生日,还有头痛脑热磕磕碰碰的,他们都会给我说,当然每次我都不会空手去。虽然这样我也乐此不彼。

虽然他们家开着小卖部,但我却很少在他们那里买东西,因为我不想让他们为难。必经我们关系在那搁着,都是一些小东小西的东西,他们是收我的钱或是不收我的钱?再或者收多少?我不想欠别人这份人情,再说,让别人为难自己也会难为情的。

后来一次意外的交集让我改变了之前所有的想法,原来这一切都是我一厢情愿的偏念,别人只当我是人傻钱多的白痴。

一次我实在没法了去小卖部买了一提卫生纸,我问多少钱?女主人说16。男主人说:进价15,你还给15吧。他家儿媳妇说:17。一两块钱之差在谁也都不是什么事,于是我很爽快的用微信叮咚就转了17元过去,那边叮咚一声就毫不犹豫秒收了。

回到宿舍我才发现我的舍友用的是和我刚买的一样的卫生纸,我不禁多嘴问他多少钱买的?他说:15元,前天在咱工地这小卖部买的。

我真想对老乡全家说:呵呵!拜拜!

人之初性本善,但愿有一天我的善良会成为社会的一种习惯,成为人性的一种善解。愿世界充满善良充满爱。





姿影婆娑L


善良,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从来不会成为过错,无论在何时何地面对何人。

古人说过,“人之初,性本善”,善良,在小时候,是每个人都具备的特质,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的改变,有的人便趋利避害。

曾经有一个朋友问我,说她刚刚上班不久,工资也不算高,但是表弟特爱找他借钱,数额也不大,每次乱花,有去无回,昨天表弟再次向我开口,如果是你,你会借他吗?

我回复他,第一次找我借,若不还,第二次再借的话,我会直接给他一点,不需要还,但是跟他说明情况,不会再借……

因为救急不救穷,而且古话说得好,一斗米的恩人,一担米的仇人。

上面那位朋友,他善良,因为这是他的本质,表弟再三借钱,他只是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拒绝,是体现优柔寡断,并非善良。

一定要保持善良,这会使你心安理得,但也必须明辨是非,分清情况,才会使自己落落大方!



丽言励语


人应该善良可以成为一种习惯,但善良要有锋芒而不是软弱可欺,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伸出援手。但对于那种没有感恩之心,甚至恩将仇报的的人,应及时停止善心。

善良很尊贵,不能滥施,如果救蛇一样的恶人会反受其害。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太多,让行善之人苦不堪言。

善良要有度,看什么样的人才能发善心,对于自私得寸进尺的人,也不要容忍。

我单位有个同事中风了,长期住在医院康复疗养,因她老公不会做吃的,去探望時发现她吃得太差,后来去探望都带些吃的东西给她。

有次她养母问我:“能不能每天送顿饭?”当時觉得她太过份了,她有丈夫,儿子,兄弟姐妹,现在要求外人送饭,真的把别人的善良同情心,当成好利用的资源。此后我就很少去了,觉得这家人太不懂道理了。

生活中我始终认为要与人为善,我相信善有善报。但一定要有锋芒,不要让人认为你软弱可欺,善良是要适度,不能泛滥成灾。





崇文重教


其实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有种被深深击中的感觉。有感而发,下面是我内心真实的想法。


我是一个善良的人,

我也是个软弱的人,

每次看见流浪狗从我跟前溜过,

我只能心里生出一种悲凉和怜悯,

然后走掉,

我给不起它一个家,

我也不能把它送去流浪动物收容所,

我不知道这个地方在哪;

我是一个善良的人,

我也是个胆小的人,

我不敢发声表达我的想法,

怕被反驳,

这种滋味,

就好像做错了事一样内疚;

我是一个善良的人,

我也是个不成熟的人,

我没经历过社会的残酷,

人间的黑暗,

没尝过什么世态炎凉,

人间的冷暖,

我保持着简单到幼稚的想法,

很容易感动,

很容易流泪;

我是一个善良的人,

我也是个懦弱的人,

我不懂得拒绝我不愿意做的事,

不懂得推拒我不想帮的忙,

我怕我因此会被讨厌,

会被不喜欢,

所以我总在委曲求全,

活得很累;

我不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我也不敢与人争辩唇枪舌剑,

我不敢明确表达我的不喜欢、不情愿,

我习惯了等车时站在最后面,

我习惯了走路时低着头,

我习惯了沉默,

我习惯了不被注意,

我习惯了当一个老好人,

我习惯了吃亏,

久而久之,

我成了别人眼里的小透明。

善良是宝贝,

善良不是负累,

善良是盔甲里面的柔软,

善良不是接纳所有不公的吸盘。

善良是当世界对你温柔的时候,

你能对它报以感恩,

善良是当你遇到不公的时候,

你能对它予以反击,

善良不等于软弱好欺,

善良也不仅仅是悲天悯人,

善良是你与生俱来的宝贵特质,

应该变强大来守护它,

而不是将它那样暴露在日光下,众人前,

任人索取。

锋芒可以是态度,

可以是脾气,

可以是特长,

可以是思想,

可以是能力,

甚至可以是外表。

锋芒是武器,善良的武器,

让别人知道,

我很美,

但你不能轻易伤害我,

因为我有刺。


搞笑人气精选


与人为善,慈悲为怀。善良要有棱角,不能成为一种习惯。什么事都得有底线,如果忍让不分对象,只管付出,就不是善良……

善良要有态度,善良是仁慈,对一个好人仁慈是积德行善,对一个坏人仁慈是助纣为虐。

善良要有原则,你若有求必应,对方就会得寸进尺,时间久了,你所有的付出,都会变成理所应当,你的一次拒绝,就会被怀恨在心。

善良要有底线,帮一次,帮两次,不能一味的帮下去,要大胆说不,不会拒绝的善良,会让对方变的贪得无厌,变本加厉,对你一味索取。

不要让自己的善良变成了软弱,不要让自己的善良,成为别人使唤我们的资本,善良不能是一种习惯,凡事有度,过多成灾!





西边是河


本来也打算最近写一篇类似这个问题的文章,那就先来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好了!


  • 一个总是很善良的人,慢慢的就会活在别人的期待里,而这种期待是很累的事情。就比如你在工作上,是一个老好人,每次同事让你帮忙,你都无条件的帮助他,一开始他可能会感激你,但久而久之他就习以为常了,觉得这就是你应该做的事情。如果之后但凡你有一次没有帮他,那他就会只记得你没帮他的这一次,之前帮过他的无数次就会被抹杀掉。
  • 另外现在这个社会太过善良的人也不利于生存。我觉得我身边儿那些能坐到领导层的人,基本都有脾气,该批评别人的时候丝毫不留情面,越是这样的人越能得到老板的重用,因为他震的住场。反观那些善良的人,做的活儿多,却很可能得不到老板的重用,只能当好一颗好的螺丝钉。
  • 还有就是当你习惯了一直善良,你自己也会被一直困在善良的枷锁里,我觉得这是最为致命的。就好比你一直是个善良的人,如果做了一件可能不那么善良的事儿,自己都会有负罪感、愧疚感,从而导致每次你都必须要给到别人帮助才会是正常的。我觉得来自于自己对自己的这种要求,才是最可怕的,因为你已经把善良深深烙印在了自己脑子里。

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否则就是懦弱。在前段时间热播剧《安家》里,一个好心人收留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亲戚,还给她在自己房子旁搭了一件屋子,可这位亲戚把自己的一大家子都叫到了那件屋子里住,甚至于之后亲戚孩子上学的钱都是好心人出的。但最后好心人他们准备卖房子的时候,亲戚那一家却不同意,要给他们5000万才搬走,可房子明明就不是他们的啊!

所以我希望你做一个没那么善良的人,

该拒绝的时候拒绝,即便不好拒绝,也不能无条件的去一直帮助别人,你的善良于自己会成为枷锁,于他人会成为习惯。

(以上)


班阿姨


我原则上同意“善良,不能成为一种习惯,凡事有度,过多成灾"这句话的。为什么是原则同意呢?因为善良应该成为一种习惯,但是也要有度,没有原则没有是非的善良,有的时候会变成恶。

善良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不善良的人,对于在自己眼前发生的天灾人祸会熟视无睹,没有悲天悯人之,没有同情怜悯之心,这样的人一旦失去正义之心会变得非常恶毒,非常的不择手段。会见死不救,会极度自私自利。即使获得一时的成功,最后天也不会容忍这样的人的。

善良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因为善良是从心出发的一种行为,这种习惯也决定了这个人即使走一些弯路,但不会走到邪路上去的。养成善良习惯的人,一定是一个好人,一定能从善如流。

善良一定要有原则,对敌人,对邪恶的势力一定不能善良,对这样的人和组织善良就是助纣为虐。善良也一定要有度,从来都是”帮急不帮穷“,对于有些人,不能无限度的善良,否则的话不仅帮不了他,还让他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毁了这种人的一生。

善良也不是被人欺负的借口,常言道:”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只要善良的人坚持原则,是非分明,不做烂好人,坚持自己的做人底线,就能避免被人欺负和利用。

常言道:”相由心生“善良的人,一般被形容成慈眉善目。面相都是慈善的,和蔼的。每一个人都应该让善良成为一种习惯,但也要注意度,要有原则的善,要有是非的善。这样的话善良就会带来富贵,善良就会有好报的。

有人可能不同意我的看法,请留言反驳。同意的请点赞关注,我会把更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分享给大家。


勇谈生活


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

凡事都要有度,要适可而止,善良也一样,要有原则和底线。真正的善良,不是有求必应。不是恻隐无度和懦弱愚蠢。

你的善良,必须要有点锋芒。否则就成了软弱。

善良,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善良是优点,但不能成为你的弱点。心软是慈悲,但不能成为你的卑微。

善良,要有底线。你若好到毫无保留,对方就敢坏到肆无忌惮。慷慨大方换来得寸进尺,一次拒绝换来百般怨恨。

善良,要有原则,否则。你的在乎,会被视若无睹。你的帮助,会造就贪得无厌。你的付出,会被当做理所当然。

如果你习惯了吃亏,如果你不懂拒绝别人。如果你经常忍受委屈。

你会发现,属于自己活得越来越窝囊。人就应有点脾气,过分善良其实是一种傻。它会让你丢失自己的价值,活得越来越不像自己。

有时候,我们真的不必那么“善良”。生活不是用来妥协的,日子也不是用来将就的。你也有权尊重自己的内心。

你表现得越卑微,幸福就会离你越远。只有挺直了腰板,世界才会给你属于你的一切。

记住一句话: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你的善良过了头,就缺心眼。你的善良过了度,就是软弱。

有棱角的善良才是真善良,你的善良很贵,别轻易浪费。


挥墨染情殇


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品质就是善良,因为心地善良的人,不是在取悦别人,而是在取悦自己,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内心也得到了满足;善良,会让自己内心平和,安宁,也会让自己感到幸福。


真正善良的人,不是因为帮助了别人,就总是期待回报,善良的人,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善良,是一种美德,也是自己给自己的一种心安理得。但是,我认为,善良,需要带一些锋芒,我们的善良并不是无处安放,要用在正确的地方。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人善被人欺”,有的人,你对他好,时间久了,他就会把你的善良认为理所应当,不再珍惜;有的人,过河拆桥;有的人,帮则是好,不帮则是各种诋毁。


我亲身经历过,她需要你帮忙的时候,会甜言蜜语,但事过以后,便爱搭不理,对这样的人事不过三,懂得拒绝,不要认为不好意思,为难,这世间,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就是互敬互爱,礼尚往来。


没有谁天生就是软柿子,没有谁天生就该为谁好,永远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做一个有棱角的善良人,学会拒绝,不用站在所有人的角度去考虑,那样太累了,但我们依然要做善良的人,这种善良要带些锋芒,带些锐气,带些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