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自己的大学最满意的是什么?最不满意的是什么?

射手座外语


今天介绍一下山西长治一所县城里的大学,他就是沁县师范,现在的大名叫长治学院沁县师范分院(以前一直都是中专,2002年升级为专科,挂靠长治学院)。曾几何时,沁师荣耀三晋,而今即将离开沁州大地,沁师将永远成为记忆中的最美大学。



对于这所独一无二的县城师范大学,满意也好,乱喷也罢,说出你最满意的和最不满意的那些年的那些事,一起追忆往昔峥嵘岁月,一起回顾曾经的同窗师友情,共同展望沁师美好未来。




最满意的那些事

1、校风学风严谨



虽然说他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师大,但是学校整体校风正(偶尔也有这样那样的绯闻),图书馆看书学习的人实在是多,穿着打扮普普通通,甚至有点邋遢淘气,当然也有一些情侣结伴同行。总体来说,校风学风严谨,教师教授治学也是稳扎稳打,具体沁师独具一格的特色。

2、环境清雅幽静


因为沁县是“北方水城、美丽沁州”,得天独厚的天然气候,沁师位于县城红旗街49号,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太热,交通便利,校园内花园林立,草木葱葱,煞是清静优雅,特别适合学习。

3、升学就业不差

作为一所普通的专科学校,加上地理位置不佳(县城),各种资源都处于中下等,但是他能一鸣惊人,可见他实力惊人。其中突出的就是专升本连年拔节,中文系谓为榜首。除了专升本升学率不错,就业也不错,考公入编教师事业单位人员也是连年有余,一年赛一年。

最不满意的那些事

1、封闭式管理


因为师范,因为安全,因为阴盛阳衰,不得已而为之的封闭式管理也是无奈啊。可是毕竟是学生,“县城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想出校门转转也是那么难,哎!

2、粗话家常便饭


沁师的学生来自于长治周遭的沁县、武乡、沁源、黎城、屯留以及高平晋城等地,方言不同,五味杂陈,沁县普通话是官方语言,还有粗话也是如此,虽然说不好听有点难以接受,有时候觉得委屈,但是沁师就是这样,粗话横行,老师也不例外,直白直接,就是不会绕弯子!

3、食堂单调乏味

学生餐厅就那么几个,有一个大餐厅,还有两三个小窗口,学生选择的余地不大,便宜实惠倒是,但是口味太重,基本上没有什么特色,土豆白菜是主打,实在是难吃,不吃又没办法。


才华不减当年


我对我的大学还是有很深的情怀的。我当时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毕业。现在已经毕业了7年了,但一直很想念母校。

我最满意的地方并不是因为她是一所名校,而是她的学习氛围。我至今一直感谢我选择了这所学校。我在大学期间,身边所有的同学每天都是除了学习就是学习。有的忙于看雅思托福,有的忙于考软考等等证书。在这种环境下,我也不得不每天背着书包往返于自习室和寝室之间。这样的学习生活培养了我的学习能力。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已经不是那个高考全校第一名扬全镇的那个人了。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虽然我现在是一位普通的职员,但我很满意我的状态,我坚信功夫不负有心人,不断努力终会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但也有不满意的地方,学校就是一个官场的缩影。本来是为学生服务的辅导员机构,却愣是一个喜欢摆官架子,各种刁难不乐意。为这样的工作者感到羞耻。



武汉老白


我刚刚来到大学时跟千百万即将迈入大学生活的人一样,我们想像着偌大的校园里有绿树成荫的走廊,有能让我们挥洒汗水的鸟巢式的体育场,有让我们一起傲游书山词海的花园式图书馆。但是到了大学后,我才发现我的期望好似有些理想化。我的大学很小,甚至跟我高中不相上下,我有些失落。带着这些许失落,我迎来了军训。我们大学是有国防生的,所以我们学校的军训也更能体会到军营里的铁血风情。我们军训跑三千米,军姿训练一小时,等等这些训练并没有让我们这些大学生叫苦叫累,我并没有因为同学在军训上的坚持让我对我们大学重拾信心,但是一次军训结束的晚上,我彻底对这所大学产生了敬佩之情。 那天晚上我军训完后去图书馆,发现图书馆里坐满了人,其中有一些是刚下训的大一新生。我一瞬间突然发现我的大学里竟然有这么多志同道合之人,有这么多拼命苦学之人,那天晚上我是怀着激动的心在图书馆里做了两个小时的。我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感到骄傲,我也会厉兵秣马,同千万大学生一道,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而不懈奋斗!


鬼谷子的局


最满意的是遇见了自己的老公,一起考了同一所大学的研究生,最不满意的是和身边的同学们接触少了些,还有宿舍的老鼠蟑螂很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