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問題,開方子,南京環境質量定期把脈問診

Q:會商會是什麼會?

A:南京市生態環境局為提高全市生態環境開的會。

3月18日下午,錢鋒局長主持召開了全市環境質量會商會。張丹寧副局長、相關處室單位、各派出生態環境局開展圓桌對話,圍繞全市環境質量存在的問題和風險,分析原因,提出並共商解決方案,鞏固環境質量改善成果。


Q:會商會做什麼?

A:把脈問診 保持環境改善成果

會上,江蘇省南京環境監測中心通報了南京市今年累計(截至3月15日)環境質量狀況,並就下一階段環境質量形勢進行了預測;市環境監察總隊通報了各區(園區)汙染源在線監控情況,各參會單位根據環境質量狀況討論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進行集體會商研判,提出初步解決思路。


Q:會上解決問題嗎?

A:問題導向 為環境“寫病歷開藥方”

今年以來,全市環境質量狀況整體良好,但各業務處室、部門以及各派出生態環境局,重點針對空氣、水環境質量目前存在的問題,分別作出認真分析,預測未來狀況,就像醫生拿出的病歷,數據翔實,說得清、說得實。同時,以數據為根據,大家集思廣益,不僅要找出問題源頭,還要討論治理“藥方”。


敲黑板!局長有話說

“會商是為了適應新的工作要求、提出新的工作舉措,會商不是簡單的問題通報會,而是問題解決會、工作推進會、任務部署會,要真正拿出實際行動,配合完成好每次會商工作,確保會商出成果、見實效。”局長錢鋒說。

下面我們來看看討論了哪些環境問題吧~


聚焦大氣:治氣就要硬!


現狀分析

今年以來,全市空氣質量改善明顯。3月上半月,全市空氣優良率100%,同比增加20個百分點,優良率並列省內第一位;PM2.5均值36μg/m3,同比下降37.6%,與南通並列省內第2位。六項評價指標中,除臭氧上升12%外,其餘指標均有較大幅度下降。

截至3月15日,空氣優良率88%,增加27.2個百分點;PM2.5濃度44μg/m3,下降32.0%。六項評價指標中,除臭氧上升20.6%外,其餘指標均有較大幅度下降。


形勢研判

雖然今年空氣質量狀況開局良好,但也面臨著復工復產後,汙染可能反彈的問題,根據氣候預測分析,3月下旬,天氣晴好,氣溫升高,光化學反應氣象條件“適宜”,臭氧存在超標風險;3月27日至月底,有較強冷空氣影響過程,可能出現大風天氣,PM10存在超標風險。


對策措施

針對當前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新形勢、新局面、新問題,需要繼續加大工程治汙減排力度,提高科學治氣水平,不斷完善應急管控機制。

1、關注復工復產後各類汙染源排放變化及其對空氣質量影響,努力防範不利氣象條件下空氣汙染天數可能出現的爆發性增長。

2、提前實施南京市臭氧汙染防治方案,加強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VOCs和NOx排放的協同控制。

3、春季風力較大,需要加強裸土覆蓋、施工工地及道路保潔等揚塵管控措施。


聚焦水環境:水美金陵再加力!


現狀分析

今年以來,南京市水環境質量持續優良,3月份同比水質總體好轉。5個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100%,達標率100%;22個省考地表水斷面水質達標率為100%,水質優良率90.9%,無劣V類斷面;10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全部達到考核要求,達標率100%;10個城鎮內河中,水質優良的9個,IV類1個,達標率100%;7條省控入江斷面中水質優良的5個,IV類2個,無劣V類斷面;市控入江河流水質明顯改善,28條市控入江河流斷面水質優良的18個,17條入江河流斷面水質好轉1-4個類別。


後續治理

1、針對跨市界、區界河流,建立市級、區級水環境共治聯管機制,共同推進水質改善工作。

2、針對部分斷面水質不穩定問題,負責區域儘快排查原因,拿出整改方案,推動整治工作。

錢鋒指出,總體上看,今年全市水、氣環境質量均有所改善,汙染物總量持續削減。這反映出治汙工作有一定的成效,但也要清醒的認識,受疫情防控、春節假期等影響,人為活動強度明顯降低,城市機動車流量顯著減少、部分企業停產限產、工地全面停工等共同造成了本地大氣汙染排放總量減少,是今年以來全市空氣質量改善的根本原因。

他強調,對環境質量改善取得的成效要有清醒的認識,大家切勿放鬆警惕,要提前做好企業復工後可能出現的增產增排情況的預判與應對。從分析情況看,目前我市水環境方面已出現部分值得警惕的問題,相關部門和地方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儘快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空氣質量總體向好,但部分區要加大轄區綜合管控力度,完成大氣年度改善目標。下一步,我們要在環境質量改善的過程中,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找準問題,充分發揮生態環境局監測、預警的職責,推動精準施治。

(撰稿:王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