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隨便和北京人聊天,北京人能和您侃個三天三夜不重樣的


千萬別隨便和北京人聊天,北京人能和您侃個三天三夜不重樣的

在外界看來,北京爺們兒似乎就該是這個樣子:

能說、會道,一張開嘴就根本停不下來。

用文雅的詞兒來講,叫口若懸河,知識淵博;

用糙點兒的話來說,這就叫貧,能侃!

並還冠以一個稱謂——侃爺!


千萬別隨便和北京人聊天,北京人能和您侃個三天三夜不重樣的


雖然有些人感覺這算是對北京人的一種偏見誤讀,

但是多數北京人卻對“侃爺”的定位非常受用,

甚至引以為傲。


千萬別隨便和北京人聊天,北京人能和您侃個三天三夜不重樣的


在北京,如果你不能侃,

那可能是泡不上姑娘,找不到飯碗。

“侃爺”在京城成其氣候是有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的。


千萬別隨便和北京人聊天,北京人能和您侃個三天三夜不重樣的


首先,北京男孩打小兒生活在皇城根兒,天子腳下,

大事小情瞭解的多,知道的快。

人呀,一旦自身信息量夠,傾訴欲必然就會旺盛。

在這樣的周遭環境里耳濡目染多年,

北京男孩都自帶一身“侃爺”氣質:

多知多懂,能言善辯。

千萬別隨便和北京人聊天,北京人能和您侃個三天三夜不重樣的


先不說別人,就說說大磊子身邊的事。

前幾天,和幾個北京哥們開語音玩遊戲,

也忘了是誰開頭,聊起了創業

老三:“要幹就幹個大的,

小得溜的沒勁!接就接那種上百萬的項目!”


老四:“嘿!什麼話。上百萬也叫項目?

上個禮拜我剛在洪都拉斯簽了個單子,

一出手就是上千萬,這還只是一期工程!”


千萬別隨便和北京人聊天,北京人能和您侃個三天三夜不重樣的


老三:“不對吧?前天我還聽老五說你上禮拜在通縣呢,

怎麼一撒丫子就到了洪都拉斯了?”

老四一陣豪爽地大笑:“老五他懂個屁!”

您聽這陣仗怎麼樣?沒嚇著您吧。


千萬別隨便和北京人聊天,北京人能和您侃個三天三夜不重樣的


聽北京侃爺聊天,您就必須打足十二分的注意力,

要不隨時會在城門樓子和胯骨軸子之間產生誤會。


千萬別隨便和北京人聊天,北京人能和您侃個三天三夜不重樣的


其次,北京做為文化之都,首善之區,

聚集著一幫文化界的精英大咖。

他們掌握話語權,同樣熱衷於神侃,

並且會產生巨大的社會效應,將侃爺文化推而廣之。


千萬別隨便和北京人聊天,北京人能和您侃個三天三夜不重樣的


王朔感慨生活的煩惱:

“好了,遭人嫉妒;差了,叫人瞧不起。

忠厚了,人家說你傻;精明瞭,人家說你奸。

冷淡了,大夥說你傲;熱情了,群眾說你浪......”


千萬別隨便和北京人聊天,北京人能和您侃個三天三夜不重樣的


矮大緊(高曉松)自嘲生活的變故:

“我覺得男人一定要坐牢,5個月太短,沒有用,

7個月太長,就6個月正好。”


北京侃爺的精髓,

就在於用最一本正經的腔調描繪最逗比的段子,

並以此來闡述生活中最人艱不拆的奧義或是最不著邊際的目標。


千萬別隨便和北京人聊天,北京人能和您侃個三天三夜不重樣的


再有就是北京話的表達方式因其語調、

咬字發音的獨特性,自帶親切、幽默之風。

用北京話與他人溝通,即便是共商大計,

也有種什麼都不當回事的即視感。

這種輕鬆詼諧的腔調背後,藏著的卻是不易察覺的古道熱腸。


千萬別隨便和北京人聊天,北京人能和您侃個三天三夜不重樣的


搭一段北京出租,

您可以從的哥那裡瞭解到房價的漲幅空間、

政府的工作報告、國外的大事小情;


千萬別隨便和北京人聊天,北京人能和您侃個三天三夜不重樣的


吃一次北京小吃,

您可以從鄰桌的大哥那裡瞭解方圓十里的拆遷動向,

世界局勢的冷暖炎涼。


千萬別隨便和北京人聊天,北京人能和您侃個三天三夜不重樣的


在北京侃爺嘴裡,

以將喜馬拉雅山脈炸開一個缺口,

讓印度洋的海風盡情吹進青藏高原,

使她變身無數個沃野千里的魚米之鄉;


千萬別隨便和北京人聊天,北京人能和您侃個三天三夜不重樣的


在北京侃爺嘴裡,龍蝦和蟹棒都吃噁心了,

就想去農村體驗生活,吃點小米稀飯。

總之,沒有什麼話題是北京侃爺們說不出的,不能聊的。


千萬別隨便和北京人聊天,北京人能和您侃個三天三夜不重樣的


北京侃爺的誕生,離不開京城800年建都史的豪氣;

北京侃爺的成長,離不開“十億國民九億侃,

還有一億在發展”的環境。


北京侃爺是博學幽默的,北京侃爺是寬厚祥和的,

您說這樣的北京侃爺,雖然貧是貧了點,

又有哪個不喜歡他們呢?


來都來了,就別走了

關注“四九城大磊子”,關注咱四九城的那些人和那些事

千萬別隨便和北京人聊天,北京人能和您侃個三天三夜不重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