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漢朝的軍制沿革來分析大將軍何進和驃騎將軍董重的實力對比

從漢朝的軍制沿革來分析大將軍何進和驃騎將軍董重的實力對比褪去了太后的光環的董太后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無助老婦,她從未象現在一樣感覺到自已的渺小和無能,在以男性為主宰的皇權體制內,她只不過是個附庸。

而她寄以厚望視為救命稻草的侄兒驃騎將軍董重已是自身難保。

董太后這個婦道人家精明卻不聰明。

她原將孫子劉協封為陳留王,董重封為驃騎將軍,一手抓政權,一手抓軍權用以抗衡何太后母子和大將軍何進這步棋原本是對的。

從漢朝的軍制沿革來分析大將軍何進和驃騎將軍董重的實力對比她錯就錯在錯估了形勢,高估了自已的實力,最愚蠢的還不是這些,而是過早的和對手翻臉,翻臉也就算了,還過早的打出了自已的底牌(吾命驃騎將軍斷汝兄首如反掌耳!)

不知道她是否僅僅是衝動,即便是衝動也是缺乏一種基本常識的衝動。

我在此就不揣鄙陋,簡單介紹一下何進和董重一個大將軍,一個驃騎將軍的區別,分析分析是否真如董太后所說的讓一個驃騎將軍斬下一個大將軍的腦袋真的如她所說那麼易如反掌。

從漢朝的軍制沿革來分析大將軍何進和驃騎將軍董重的實力對比遠的不說,漢武帝有個大將軍衛青想必大家都知道,他這個大將軍的職位實際上就是全國武裝力量的實際負責人(當然最高領導人是漢武帝)

從漢朝的軍制沿革來分析大將軍何進和驃騎將軍董重的實力對比 這個大將軍的職位是武帝有鑑於他的蓋世奇勳和與武帝的親密關係(武帝皇后衛子夫的弟弟)而對他無上的褒揚和莫大的恩寵,也是至高軍權的象徵。

自那以後,大將軍一職一般由皇家貴戚裡才幹傑出者出任,這個位置上的人不但有能力而且和皇帝的關係非同一般,地位在三公(太尉(大司馬),丞相(大司徒),御史大夫(大司空)之上。

從漢朝的軍制沿革來分析大將軍何進和驃騎將軍董重的實力對比如果說大將軍一職西漢開國以前就已設立,(劉邦的大將軍是韓信,他也是西漢政權實際上的第一任大將軍。後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落了個沒下場,自那以後大將軍非皇帝貴戚至親才能擔任,外人不得過問,實在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如上文所說的漢桓帝的岳父後死在太監手裡的竇武就曾出任大將軍,漢順帝皇后的父親梁商,哥哥梁冀(就是先立衝帝,又立質帝,後毒殺質帝迎立桓帝的跋扈將軍)也先後出任大將軍,都是非親即貴之人。

大將軍這一名號早已遠遠超出職位本身的意義。

從漢朝的軍制沿革來分析大將軍何進和驃騎將軍董重的實力對比而驃騎將軍應該是漢武帝首創(由於本人才疏學淺,有不同意見的朋友希望指正)。而且這個職位是專為一個人而設,不錯,這個人就是剽厲風發,擊如閃電的另一戰神,武帝的利劍快刀,大將軍衛青的外甥霍去病,這麼算下來也算是武帝的親戚。

雖然比不上衛青親近,但由於武帝太過於喜愛這位後起之秀,特為他設驃騎將軍一職,僅次於大將軍,同樣位列三公之上。

大將軍,驃騎將軍之下還有車騎將軍,前後左右將軍,雜號將軍等等。

漢家的將軍制度大抵如此。

到了唐朝,始有二將合併,稱為驃騎大將軍,是為武裝部隊除皇帝以外的最高首腦。

好了,我們這就知道了制度的等級,軍人以服從上級命令為天職,按漢家制度,驃騎將軍隸屬於大將軍。

回到本文的兩位主人公身上,董重這個驃騎將軍無論從身份(何進是國舅)還是職位上都在大將軍何進之下。

這是名份,再來說實力。

何進是名副其實的大將軍,從靈帝身邊一步步爬到了大將軍這個位置,依仗和靈帝的特殊關係(靈帝的大舅子)積累了龐大的人脈關係,不但是全國武裝力量的首腦,僅其實際掌握和控制的禁軍就是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

何進的權力大得連靈帝都不得不有所忌憚。

從漢朝的軍制沿革來分析大將軍何進和驃騎將軍董重的實力對比於是在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在西園另招萬人丁壯組成一支軍隊,以分何進兵權。設八校尉。分別是:上軍校尉,小黃門蹇碩。

中軍校尉,虎賁中郎將袁紹。

下軍校尉,屯騎校尉鮑鴻

典軍校尉,議郎曹操。

助軍左校尉趙融。

助軍右校尉馮芳。

左校尉,諫議大夫夏牟。

右校尉,淳于瓊。

史稱"西園八校尉",除蹇碩外都是一時之俊傑,人中之龍鳳,尤其袁紹和曹操後來竟成為逐鹿中原,爭霸天下的一代嫋雄。

我上回講過,靈帝由於是旁枝入繼大統(桓帝無子,他由父親留給他的解瀆亭候的爵位上被生不出兒子的竇妙皇后和他父親竇武迎入京城繼了桓帝的位),所以對權力有種天生的防範和警惕,竇太后死後,他拉著自已的生母董太后,舅舅董寵(由於假傳詔命被處死),表哥董重湊起了孃家幫底,何皇后做了皇后以後獨尊後宮,經不起她的軟磨硬泡,硬是把她的哥哥從小黃門一步步提拔到大將軍這個位極人臣的位子。

隨著何進勢力的不斷坐大,靈帝多疑善猜的心理障礙日趨嚴重,才有了前面那一出,而且派了自已最寵信的宦官,十常待之一的蹇碩擔任這支禁軍之外的新生軍隊的最高負責人,前軍校尉。直接聽命於靈帝,節制其餘七校尉,連大將軍何進也得唯命是從。

一個皇帝落得只能信任幾個太監,於其說是自已的悲哀,還不如說是國家的悲哀。

靈帝是用牽制平衡之術,不能讓蹇碩何進任何一方坐大(加之蹇碩畢竟是個太監,上不得檯面),所以即便如此,何進對軍隊尤其是禁軍有很大的控制權和影響力。

靈帝臨死前,蹇碩為鞏固自已的地位,欲借靈帝之手除掉何進卻沒想到被何進反殺。

靈帝死了,蹇碩也死了,西園其餘七校尉連同他們部隊全部隸屬何進統轄。

這就是何進的實力。

反過來再看董重,他是在靈帝死後被張讓段珪硬拉進董太后集團湊數的,他的背景和何進比差了一截(一個過氣的太后的侄兒,什麼鬼?)臨時封了個驃騎將軍,相比何進而言,他在軍中可以說是毫無根基。

根基的培植靠的是能力和機會,時間和歲月……。

就這毫無根基的董重還被他姑姑董太后在和何太后的拌嘴中被當做炫耀的資本一塊重要的籌碼被過早的拋出。

如此看來,董太后懟何太后的那一句"吾敇驃騎將軍斬汝兄之首如反掌耳"不啻於無腦式的潑婦罵街,一手不差的牌被她打得稀爛,還沒過上驃騎將軍癮的董重只為她這一句,落得個身首分離,禍及滿門……。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