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定投,堅持了兩年依然虧損,應該放棄嗎?

財經宋建文


基金定投也需要擇時,就像股票一樣,很多人錯誤理解把錢交給專家理財的的理念,認為只要把錢交給專家理財就萬事大吉。

覆巢之下無完卵

根據樓主的觀點,應該是投資權益類基金,也就是股票型基金或者是混合基金,股票型基金是通過投資股票來獲得收益的,一旦股票市場趨勢是下跌的,基金也是大概率虧損的,很少有基金能夠逆勢盈利。

股市在15年見頂以來,近幾年股市整體趨勢是下跌的,尤其是科技股下跌幅度更大,很多股票價格是腰斬再腰斬,上證綜指從最高5100多點一路下跌到最低2449點,基金不可能清倉減持,必須持有最低倉位,股票型基金最低倉位在80%左右,又缺少可對沖機制,在一個調整的勢態下,股票型基金只能是看著股票下跌而無能為力,虧起來因為是驚人的,15年調整以來不少基金連續虧損每年都在20%左右,一下子從明星基金經理淪落為墊底的經理。基民如果在15年選擇定投,可能是一路抄底,一路虧錢,就是晚一年抄底,也是虧錢居多,賺錢概率很少,除非持有部分的白馬股大消費類基金,可能能夠獲得部分收益。持有科技股的基金,虧損是非常慘重的,虧損50%的概率是存在的,

以18年為例,A股不管是上證綜指還是創業板指數跌幅都是巨大的,成為熊冠全球的市場,不僅僅投資者損失巨大,就是基金也是損失慘重。

18年在可統計數據的2139只股混型開放式基金中(剔除今年新成立的基金),主動股票型基金全線盡墨,沒有一隻基金取得正收益,最大跌幅超過40%,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為-19.02%,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為-11.88%。

A股最大特點是牛短熊長

A股有一句俗語是耳熟能詳的,那就是牛短熊長,牛市來的時候是牛氣沖天,任何人都是股神,都可以賺錢,可是下跌的時候,也是不分青紅皂白的,絕大部分個股都是跌了再跌,看不到底部,也就有了老手死於抄底的說法。

股指從5100多點調整以來,有多少人喊出牛市的聲音,又有多少人論證各種底部,可是各種底都被輕易擊穿,從3100點附近開始就有人論證股市有韌性,可是股指最低跌到2449點,目前依然在3100點以下,

股市牛短熊長在於制度改革沒有得到投資者認可,在積極股市政策刺激下,投資者蜂擁而來,快速推漲股市,結果是在各種利空打壓下瘋牛結束,陷入漫長陰跌。沒有幾個人可以準確預測市場底,陷入屢抄底屢套人的結果。

這樣的市場是不適合不分青紅皂白的基金定投的,不分時機的定投只會不斷增加虧損,因此定投也需要擇時。

定投基金需要擇機擇時並判斷未來熱點演繹

基金定投並不能盲目,需要選擇一個恰當實際參與,A股具有政策市的影子,誰也不能否認,而政策底與市場底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個差距並不確定,因此當政策底出現的時候,最佳抄底時機尚未到來,需要繼續等待一段時間,讓股市繼續跌一點,

真正市場底並不容易判斷,因此採用基金定投還是一個較好的方式,等同於股市的分步建倉。

基金種類繁多,投資標的風格不同,有消費基金、戰略科技基金、白馬股基金、中小盤股基金、大盤股基金等等,而股市不可能齊漲齊跌,基金收益可能千差萬別,不符合市場熱點的基金可能會跑輸大盤,不能給投資者帶來良好收益。

抄底基金定投也需要判斷未來市場的熱點切換,A股特點是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的熱點,像最近幾年的白馬股就成為市場的風向標,漲幅驚人,但最近白馬股紛紛暴雷,既有道德風險,像康得新等,也有業績地雷,像東阿阿膠、涪陵摘菜,還有雙重利空的大族激光,未來家電和大消費等白馬股估計還又會有業績增速不如市場預期的情況發生,白馬股漲幅巨大估值位於歷史高位,抄底大消費白馬股需要慎重。

未來市場熱點可能在科技成長股和大金融,但是按照我個人觀點不管是科技股和大金融上漲空間多不會很大,可以進行定投,但規模不適宜太大。

如果不能確定未來市場熱點切換,那麼就乾脆選擇指數基金,指數基金能夠取得平均收益,巴菲特就十分的推崇。


杜坤維


很多人對基金定投都不是真的瞭解,財說得明白對基金定投的瞭解,首先是來自於自己的經驗,一次才是來自於這些年的研究和學習。所以在後來的培訓教育裡,我就非常強調學員必須自己親自做基金定投,哪怕每個月100元,一定要保證能夠投資10年以上。

01,經歷

如果要做好基金定投,沒有真正的經歷過牛市熊市,沒有真正的經歷過大虧損和賺大錢,很難體會到要做好基金定投的兩個基本原則。

我在2004年開始做的基金定投,當時是非典結束後大半年,股市有起色感覺挺不錯的,但是沒多久股市就開始掉頭下跌,直到2005年年中的時候跌穿了1000點。可想而知,那一年多的定投,是越虧越多。

不過幸運的是這一次煎熬的時間不太長,到2006年初的時候我的虧損就慢慢減少,甚至盈利了,到2007年年初已經翻倍。後來越長越高,所以在那短短的兩三年裡面,不但經歷了熊市的煎熬,也經歷了牛市的瘋狂。

2008年年中開始的基金定投,我經歷了更長時間的煎熬,一直到2014年之前,在那段時間裡面,大部分時候是虧損的。還好堅持的下來,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上半年的那一輪短時間牛市又讓我獲得了不錯的回報。

所以兩年的定投出現虧損,在看來真是小意思。因為我的第3輪定投是從2016年初開始的,到2018年底其實也沒賺錢。但是經過了2019年已經賺錢了。

02,原理

真正經歷過這一段時間的定投,才能真正弄明白定投的意義。

舉個例子,如果現在已經定投兩年了,發現自己的賬戶居然還虧損20%,很多人會對此感覺到十分無奈。

但是虧損20%就說明了基金目前的價格是過去兩年你所定投的基金平均價格的80%。可能過去兩年一直定投,你的基金購買成本是平均一元,而現在的基金價格0.8元,所以虧損20%。但假如你繼續按照0.8元的價格買入,一段時間之後,你的基金平均持有成本就從一元慢慢的下降。

如果沒有出現這一個虧損,未來基金價格在一元的時候你是不能賺錢的,因為你的購買成本就是一元。

但正是因為出現了虧損,你不斷的買入,平均成本下降,所以當基金價格在一元的時候,你反而能賺錢了。

所以基金定投過程當中的虧損其實是好事。

“財說得明白”,這裡用簡單的語言,把理財的東西說得清楚明白。已經發表的文章,包括房產,基金,銀行理財,黃金等,有些熱文已經收錄在菜單裡,請你關注,在後臺查看菜單。


財說得明白


2011年女兒上初中,開始每月500元基金定投,計劃到女兒上大學就贖回(2014年,女兒高中,每月再定投1000元)。每年查看收益,都是負數,被老公諷刺無數次,說存銀行還可以保本,多次叫我贖回,我沒理會,繼續定投。眾所周知,2015年牛市來臨,我的定投基金最高收益300%,可惜自己依然沒有贖回,結果就股災了,但贖回時也有100%多。你可以查看你的基金收益排名,如果沒有大問題,而且資金也不影響你的生活的情況下,可以再堅持一年看看,也許明年行情好轉了呢?


cqddzxh


定投的基金只要不是太差的基金,那麼暫時的虧損不用擔心。我自己是2018年初開始買基金,對應的上證指數是3100多點,那時剛好趕上快速上漲的週期,一週就賺了六七個點。可是後面一路下跌,2018年最多的時候虧了20%多。

可是我還是堅持定投,然後現在上證指數才2900多點,可是我買的基金今年漲幅有50%多,兩年下來,年化收益率還是有15%左右。所以我認為如果購買對了基金,虧損也只是暫時的,後面行情穩定了,它會遠遠跑贏指數的。

而對於理財,我建議的理財方案是,不要將所有資金都拿去買基金,而是將你的資金分為三份,分別投資於以下三種理財產品:

1、投資股票

如果個人空閒時間比較多的話,學學炒股也是可以的。很多人平時不炒股,然後等所謂的牛市來的時候才炒,可往往是這樣的人炒股虧得最多的。

因為股票市場是一個投機市場,你想不花點時間研究,想賺錢基本不可能。 平時多花點時間瞭解股票市場,那麼經過幾年的積累就可以達到一定的水平。要是運氣好,遇到一次牛市,或許炒股就可以讓你直接實現財務自由。

所以要是有足夠多的時間,學習一下炒股也是可以的,期望10%以上的收益也不是那麼難。炒股的話主要是做價值投資,放長線,因為平時上班沒有太多的時間關注。

2、定投公募基金

定投公募基金,目前市場上公募基金已經有幾千只,要找到好的基金,是得花點心思。 可以從基金排名靠前的基金篩選。

基金主要有股票型,混合型,債卷型和貨幣基金,風險逐漸減小。 股票型基金,風險比較大,但收益相對也高些,所以適合風險承受能力強的人投資。如果風險承受能力低,可以考慮投資一些混合型和債卷型基金。

如果還年輕,風險承受能力強,可以重點投資股票型基金, 購買基金應該採用定投方式,這樣可以降低風險。 因為基金都會有一個漫長的回調期,如果一次性買入就會導致可能在回調的過程中虧損比較大。

定投一般兩週到一個月投一次比較合適,太頻繁或是週期太長都不好。 基金一旦定投後,就是虧損也不要急著賣,一般基金都是能跑贏指數的。

3、存銀行定期存款

除了炒股和購買基金,可以將部分資金用於購買銀行定期存款,做到年化4%左右收益就差不多了。這部分的資金主要是為了平時急於用錢,所以定存個六個月還是可以的,到期了再次定存。

通過以上理財方案實現存款年化收益10%左右,實行起來也容易。 所以如果你現在買的基金要是真的不行,那麼還不如早點把它換掉,買進好的基金,你的收益才有保障。

大家好,我是月牙亮投,如果您關注基金理財信息,歡迎點贊關注,我會定期分享這方面的信息!


月牙亮投


千萬不要以時間來作為你定投的方式,這是非常錯誤的一個理念。

就拿目前的指數型基金來說吧,許多人在幾年前開始定投指數型基金,到目前虧損連連,而導致了放棄定投。這就是非常愚蠢的。

首先,指數型基金都是根據大盤的指數而產生盈虧的,2-3年前是一個熊市前期的走勢,指數一路下跌,自然導致基金的收益下滑。

這個時候你不僅應該繼續定投,而且還是應該堅持!

因為對於股市來說,有熊必有牛市常態,也就意味著你在熊市下跌過程之中,定投堅持的越久,你獲得的成本會越低,未來到了牛市,你回本的速度就越高,甚至盈利的空間就越大。

其次,你一定要明白定投的含義。

定投並不是以時間為規劃的,要以空間和盈利。簡單的說,你虧得越多,你應該越堅持定投,而當你獲取的利潤非常大,達到了100%,甚至200%以上的時候,其實才是應該停止定投,等待下一個好週期到來的策略。

最後,定投兩年了,還是虧損是正常的,因為沒有到你賺錢的時候。基金的好處就是免去了你選股,以及判斷方向,位置的煩惱。

但是需要做到的是堅持,一是堅持定投,二是堅持到收益最大化到來的那一天。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感謝你的點贊和支持。








琅琊榜首張大仙


按現在的市場行情,如果你定投基金兩年了還是虧損的,我認為你確實應該放棄這支基金了。

今年的基金收益都非常好,很多偏股型基金年收益率都超過40%,如果從2018年開始進行基金定投,即便2018年虧損幅度比較大,到現在幾乎99%的人都應該是盈利的。

我是從2017年年底開始基金定投的,到現在差不多正好兩年的時間。2018年期間,基金定投虧損最高達到10%左右,全年大約在8%。進入2019年之後,股票市場回暖,基金定投從2月份開始‘扭虧為盈,到目前為止,兩年總盈利30%左右,如果你這兩年堅持定投,我想大部分人收益率應該都在這個水平。


如果你現在仍然處於虧損狀態,只要你中間沒有間斷定投,說明你購買的基金確實出現了問題,這種情況下,沒必要抱著一隻垃圾基金不放手,最好的方法就是賣出或者更換為其他基金。

基金定投又稱為懶人投資,主要就是佔用精力比較少,非常適合工薪族投資理財,但是基金定投也有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項,如果操作不當,投資虧損也是難免的。

第一,在選擇基金上,基金定投必須選擇一些波動幅度大的產品,因此偏股型基金是基金定投的首選,像貨幣基金、債券基金等是不適合基金定投的。

第二,偏股型基金又可分為主動管理型基金和被動管理型基金,兩者在投資上也是有區別的。如果投資主動管理基金,投資者可以不用對基金進行干預;如果投資的是被動管理基金,投資者需要適時干預,比如在合適的時候進行止盈。

第三,投資者在選擇基金的時候,也有一些小的技巧,對於主動管理型基金,最好選擇一些時間長,年平均漲幅比較高,熊市期間回撤幅度比較小的基金;對於被動管理型基金,最好是選擇一些寬級基指數基金,比如滬深300指數基金,創業板指數基金,中證500指數基金等等,如果選擇行業指數基金,最好對該行業有所瞭解。



總之,偏股型基金也是風險非常高的投資,利用基金定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範風險,但是短期看,虧損的幾率仍然是非常高的,投資者需要多瞭解一些關於基金定投的知識和技巧,除了利用基金定投,還可以通過投資多支基金來分散和防範風險。


互金直通車


我個人不建議放棄。

現在這個年頭掙錢不易,定投兩年還不掙錢只是賬戶虧損,如果割肉虧損出場,那就是真金白銀的損失,賣出以後就一定能找到掙錢的基金嗎?

 

定投了兩年仍然虧損,首先應該靜下心思考,自己對所持有的基金是否充分了解,當初為什麼選擇這隻基金,買的基金是否過多,分析基金投資策略,是否在投資前制定了嚴格的投資方法,投資過程中是否認真執行,投資過程中現金流是否一致充足,現在持有的基金是否真的充分了解,是指數基金還是股票型基金,或者債券型基金等等。

 

經過認真的覆盤、回顧,重新制定操作方法。不知道你的基金持有數量,沒辦法細緻分析,如果持有的基金是寬基指數,那就無腦定投,因為指數是長期上漲的,如果是某一行業指數基金要簡單瞭解下行業情況,視情況制定買入金額(如果行業沒什麼前景就要考慮了),股票型基金裡的成分股,在淨值大跌就要多買入,佔有更多的基金份額。定投也不是一股腦的設置成定投就萬事大吉,採用的是每月定投還是每週定投,定投是定期定額還是定期不定額,(定期不定額就是定投的時間不變,但是在某些定投時間段基金淨值降低時加大投資額,就可以獲得更多的基金份額),市場不會一直下跌,基金淨值總會上漲,關鍵是在上漲前不斷減低持有成本,才能有更多機會讓基金獲利。

 

基金的投資的期限是越長越好,3到5年最佳,中間出現了差錯可以及時修正,不斷的實踐才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基金和買賣基金的操作策略。

 

望您早日找到適合自己的路,獲得更多的基金份額,早日收益!



財知理財


放棄。

通過股票改變命運的方式很簡單,等!最近一次牛市在2015年,現在2020年了,猜一下牛市還需要幾年?待到牛市來臨,然後找只基本面沒有太大問題股票一直拿著就可以了,激進者甚至可以加槓桿進行操作,盈利則加倉,一次牛市只要抓住三分之一就足夠你改變命運!


頭狼金油


看你買的基金類型,如果是股票基金,我建議止損。

任何基金的最佳買入時機,是基金募集成立的期間。當基金封閉期結束,建倉完畢正常運營時,它的淨值永遠大於1。反過來說,就是如果這個時候你去買基金,其實是用100%的現金,買到了小於100%的價值。

舉例說,如果這個基金運營時淨值做到1.07,那麼你就是隻買到了93%的價值,相當於虧損了7%。

如果只是買入時虧損,還可以靠後期分紅,優秀的基金組合賺錢。若是持有高發展行業,長時間持有,肯定能賺錢。那麼一直虧損的原因在哪裡呢?

問題就出在基金運作上。基金內部的運作,可以變的花樣太多。

有人說,基金就是一隻永不需要出貨的低資金成本老莊股。因為有些基金管理人會偷偷用我們公募基金的錢,替換掉他們自己的"老莊股"。儘管賬面面值是一樣的,但是流動性就差很多了。

在這裡,我們先來解釋一下,什麼叫做老莊股。你就能明白這裡面的門道了!

老莊股,就是用較大資金將股份炒高,但出貨困難的個股。這些個股在市場好時,不怎麼長,甚至會大幅下跌,一旦被老莊股套住,基本都是損失極大。說難聽點,大多數時候,我們買基金就是拿錢幫人家填坑,讓被套的資金從坑裡逃出。買到這樣的基金,怎麼能不虧呢?


金牛財商


指數基金的定投幾乎沒有任何懸念,堅持下去一定會回本賺錢;主動型偏股基金,今年大漲,如果沒有回本,那更要換倉了。

2019年的基金行情異常火爆,上證指數從2440點上漲到2908點,漲幅達到19%,這意味著A股基金的寬基指數至少應該是20%以上的漲幅才合理;而今年主動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收益率平均在40%以上,從整體的賺錢效應上來看,基金投資大獲全勝。

首先,說說我個人投資的案例,兩年前定投的一隻滬深300指數基金,從收益率-10%到收益率+20%,中間經歷了A股的下跌這點,從下圖可以看得出一路下跌,而我是一路繼續買入,沒有別的原因,我只知道是堅持定投最終會讓我從中獲利。

今年第一季度A股的強勢大漲,果然沒讓我失望,大家從圖中可以看到我賣掉的時間點居然算是最高點,後續的幾個月一直在震盪下跌,我選擇了在基金不再低估的時候賣出,等待下一次買入機會或者選擇其他被低估的標的繼續買入。

其次,在今年的行情中,除了寬基指數基金行情大號,主動型偏股基金更是陷入瘋狂,如果你買的主動型偏股基金沒有回本,那隻能說該主動型基金的持倉太爛,不如早點放棄。

今年已經有幾隻偏股基金的收益率衝擊100%的漲幅,其他基金的漲幅也是非常喜人,因此如果你定投的偏股型的基金還處於較大虧損的狀態,那真的要好好考慮下了。

今年偏股型基金大漲,主要原因就是公募基金抱團取暖,據不完全統計,公募基金的重倉股票排名前十的股票分別是貴州茅臺、中國平安、五糧液、格力電器、立訊精密、美的集團、瀘州老窖、恆瑞醫藥、招商銀行和長春高新這十家公司。

最後,總結下我們今天的分析,基金定投的週期不是固定的,短週期可能是1年左右,長週期可能是5-7年,我們在定投的過程中需要抓住幾個重要進行關注:

  1. 寬基指數基金的定投,忽略時間的維度,只考慮基金的估值,基金不在處於低估區域時,同時判斷股市行情是否大熱,同時滿足以上兩個條件果斷賣出該定投的基金。
  2. 主動型偏股基金的定投,重點觀察股市行情和持倉個股的變化,近些年公募基金呈現出抱圈取暖的節奏,重倉的股票一旦上漲或者出現行情,該基金一定會有好的收益。
  3. 基金定投不是死拿,買賣的時間點要果斷,該買就買,該賣就賣,不後悔自己的決斷。

以上就是我對該問題的分析和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到題主及更多的人。


點贊❤️❤️和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我是杜耶,價值投資的佈道者

關注 ,和我一起慢慢變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