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產業 迎考突圍

<table> 傳統產業 迎考突圍

肇慶企業搶抓時間,謀求逆勢上揚的機會。 王振宇 攝

/<table>

機械轟鳴,戴著護目鏡和口罩的工人在生產線上工作,數條五金配件生產線同時運轉……位於肇慶高要區的廣東省雄進金屬製品有限公司,又恢復了往日忙碌。

“我們復工比較早,加上廣東製造業恢復快,企業在原料採購、成品出貨方面均比較順暢,搶佔了市場的先機,訂單量比往年同期還多了一些。”公司副總經理郭文禮說,由於公司的儲備充足,加上反應快速,受疫情的衝擊很小。

截至3月18日,肇慶復工企業在崗員工人數達到16.5萬人,佔復工企業原有員工人數的81%,越來越多的機器開始轟鳴起來。雖然疫情給許多行業都帶來了創傷,但像雄進金屬一樣,肇慶不少企業也積極出擊,發掘防疫之下的新機會、新需求,全力化“兩難”為“兩全”,在危機中謀求轉機。

南方日報記者 李志穎

轉型觸“網”,旅遊行業積極自救

“景區規模小,一年大頭收入都依靠春節假期,而今年春節營收幾乎歸零。”對於經營城區一小型景區的黎先生來說,自春節以來的一個多月,每一天都是煎熬。

景區旅遊收入“腰斬”,而工資支付、貸款還息等各項硬支出壓得他喘不過氣。黎先生告訴記者,公司正在考慮變賣部分資產勉力支撐。他坦言,如果接下來的兩個月無法迎來轉機,他將決定另謀出路了。

疫情來襲,對於傳統旅遊行業來說無疑是冷鋒過境。景區關停、大型活動停辦、旅行團隊取消……全市旅遊行業備受衝擊。

對此,各大文旅企業或觸網上線或策劃預售,抱團取暖、積極自救的不在少數。

近期,由驢跡科技聯合廣東省旅遊協會免費開放省內18家A級景區的語音導覽,讓遊客們足不出戶實現景區“雲旅遊”,其中就包括星湖旅遊景區和星湖溼地公園。早在疫情發生初期,眾多旅遊景區紛紛組團,推出了“雲遊”服務,讓市民遊客通過手機足不出戶就可以逛景點、參觀特展。雖然“雲旅遊”暫時無法實現現金流收益,但是景區為疫情過後遊客回暖探索新思路。

疫情倒逼與旅遊相關服務的餐飲業全面從線下走到線上,很多餐飲商家第一道選擇題答案是“外賣”。經營著卜卜貝海鮮餐飲店的鄧女士將店內產品上線了美團外賣,並建立微信群推出優惠食材供應套餐。而中華茶樓則打出“線上+線下”組合拳,在酒樓門口推出“包點檔”。

與此同時,不少酒店提前推出產品預售、產品促銷等服務。比如星湖大酒店、硯洲島翰園精品民宿等推出限時搶購的客房套餐,將人們未來的旅遊住宿需求轉化為當下收入。

最冷的日子正在消退,隨著肇慶市生產生活秩序日漸恢復,一個個好消息開始傳來。

2月25日,星湖旅遊景區開始有序開放,不少戴著口罩的市民入園觀摩久違的美景。

3月11日,肇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出通報,餐飲服務業有序恢復堂食,這大大提振了旅遊行業的信心。

各大酒店早已摩拳擦掌等待曙光。“我們在大堂區域增設超聲波噴霧消毒器,嚴格做好消毒、清潔,堅持每日對所有傢俬、三缸、地面、玻璃、門把手、電梯按鈕消毒。”星湖大酒店負責人表示,該酒店自3月1日起,客房部、大堂吧正式復業。肇慶城區還有十多家酒店,在落實相關“19個必備”開業要求後,陸續開業。

需求轉換,“調船頭”轉產防疫物資

搭建一條消毒生產線需要多久?廣東好順歐迪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給出的答案是3天。

“潛力都是逼出來的,我在這行幹了30年,正常情況下做一個產品不可能這麼快。但在防疫戰時要求下,我們通過各方積極協調,實現了不可能的速度。”好順歐迪斯公司總經理曲維好感慨道。

好順歐迪斯原本是一家專門生產汽車內飾清潔和消殺用品的企業,疫情發生後,公司利用自身生產優勢,成為廣東最先一批覆工的企業。在市場迫切需求的情況下,公司3天內緊急搭建起了醫用酒精生產線。截至2月27日,公司復工滿月之時,每天產能可達17.6萬支氣霧酒精,主要用於車內消毒場景。

“我看到新聞說75%濃度的酒精對新冠肺炎病毒有消殺作用,立即調轉船頭進入新藍海。”曲維好表示,該公司有著多年電商平臺沉澱,利用數字化系統發現“車內消毒”這一塊缺失的市場信息以及未來的市場機遇。好順歐迪斯持有消殺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和危險化學品的生產資質,有著良好的轉產基礎。

通過電商營銷,好順歐迪斯在轉產後工廠的出貨量呈幾何倍數增長,最多一天銷售8萬筆訂單。“現在一天的銷量超過以往一個月的銷量。”曲維好感慨企業實現了危中求機。

“政府瞭解我們轉產的情況後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幫助我們招工,並且連續發函打通整個產業鏈的運輸通道。”曲維好說,上游的酒精供應商位於中山市,包材、紙箱、印刷等供應也分散在珠三角各個區域,沒有政府大力幫助企業打通物流運輸、原輔料、融資、用工等渠道,好順歐迪斯很難實現危中求機。

為了全力協助阻擊疫情,好順歐迪斯向高新區政府捐贈了多批醫用酒精,用於各社區進行疫情防控工作,對緩解部分疫情發生地區防控物資短缺狀況發揮了積極作用。

肇慶淶馨美體內衣有限公司同樣響應號召,依託原有設備、材料轉型生產口罩、防護服。

“公司決定轉產防疫物資的主要原因是響應國家號召,現在看來這次轉型讓我們看到了公司發展的更多可能性。”肇慶淶馨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瞭解到肇慶淶馨轉產的情況後,政府相關部門快速反應。肇慶市生態環境局高新區分局當即到企業瞭解生產流程,結合環境影響,直接告知企業豁免審批政策,可以先開工後補辦手續。

同時,肇慶淶馨也與高新區管委會協調,在外部產業鏈尚未完全恢復之際,對接肇慶錦盛輝煌生產的透氣膜和理想拉鍊生產的拉鍊,讓產業鏈在肇慶內部實現完整“閉合”。

2月24日,肇慶淶馨日產700件防護服和20萬隻口罩的項目已經投入生產。

大數據分析,賦能城市治理共同體

在桂城街道的碧桂園藍庭小區,居民有序通過熱成像測溫儀,掃描“悠美肇慶,疫情共治”平臺二維碼,刷臉後進入小區,“小區長”何燕能在旁為外地歸來業主介紹防疫措施。

“桂城街道是鼎湖打造城市治理共同體的重要試點。”該街道辦事處主任梁思穎介紹,由於桂城流動人口密集、老舊小區居多,不易於管理,對此,鼎湖通過發動廣大群眾等多元主體參與,運用智能管理創新治理機制,實現精細化管理的城市治理新模式,變自上而下的政府管理為上下結合的自我治理。

桂城在城市社區內實施三級管理制度。由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派出所所長擔任社區長,統籌開展工作;由區直掛點單位一把手擔任網格長,街道掛點黨工委班子、掛點黨員幹部和掛點民警擔任網格協調員,實行網格化、精細化管理。

網格內根據物業小區、無物業小區、自建房街區3種人地構成形態,分別設置小區長、街區長,並在有條件的小區、街區成立鄰里互助小組和臨時黨支部,形成治理合力。目前,桂城街道已在4個物業小區、4個無物業小區和1個自建房街區進行試點。

“居民常對我們說,鄰里互助小組是政府聯繫百姓的連心橋。”幸福裡小區居民互助組組長馮國幹表示,鄰里互助小組會對群眾上報的民生問題進行收集、梳理,通過“城市E+人”APP將巡查發現的問題、居民群眾反映的問題進行上傳,做好辦結事項的反饋工作。日前,幸福里居民反映小區門前的燒臘店經常傳出惡臭,馮國幹馬上將情況向網格協調員反映。

社區吹哨,部門報到。網格協調員在收到小區長上報的信息後,及時與各職能部門溝通,發揮屬地管理和服務的職責,要求燒臘店立即整改,並派駐工作人員跟蹤落實整改並及時反饋處理結果。

街道通過摸排小區、街區中的黨員幹部、熱心群眾,構建鄰里互助小組,並在小區、街區中進行公示和宣傳,方便群眾聯繫反映問題、溝通情況,讓人民群眾發揮主人翁精神,成為城市治理的最廣泛參與者、最直接受益者和最終評判者,形成城市治理的最大合力。

智能化管理是居民自治的有效補充。當前,該街道各社區各層級管理責任人,按照具體負責的網格對居民樓、自建房進行全面排查,已將每戶人的基本情況進行登記,並依託“悠美肇慶”錄入居民基礎信息。

鼎湖區政數局和公安部門以當前公安戶籍人口數據、“悠美肇慶”居民上傳數據、“四個一”排查等數據進行整合,建設人、地、物、事、組織數據庫,為下一步智慧管理打下堅實基礎。

“大數據管理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先進手段,我們要以建設智慧城市為抓手,利用大數據平臺,進一步推動社區決策科學化、風險防範前瞻化、社會治理協同化。”梁思穎表示,根據大數據分析,可以為各社區量身定做推出相關規管理措施,並真正做到社區“下單”,政府按需求“接單”服務。

修煉內功,將“暫停”當作調整期

除了搶抓疫情之下的特殊機會,肇慶製造業在原有技術基礎之上,持續推進轉型升級。

“我們在春節前儲備了不少原材料,加上今年很多員工因為疫情選擇留守公司,給生產線的調整提供了很大的空間。”肇慶宏旺金屬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慧丹表示。

宏旺金屬是肇慶市首家工業產值突破百億元大關的企業,主營冷軋不鏽鋼卷板、鈦金、磨砂等精加工核心產品,產品廣泛用於餐飲廚具、醫療器械、家用電器等領域。

近日,宏旺金屬利用多年來的關鍵技術儲備,成功研發試產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抗菌功能不鏽鋼。該產品經廣東省微生物分析檢測中心權威檢驗,對常見的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抗菌率均在99%以上,具備優良的廣譜抗菌性。

劉慧丹告訴記者,抗菌不鏽鋼新產品將成為該公司今年研發、生產和銷售重點。“公司在現有的生產規模基礎上,繼續增資擴產,鞏固在全國行業前列的位置,扛住疫情衝擊,繼續站穩第三個百億產值年。”

宏旺金屬提出,今年的發展目標不縮水,企業將在下半年上馬一臺二十輥軋機,配套光亮退火線、鈦金爐等不鏽鋼冷軋及下游精加工生產線,屆時公司產能將提升10%,確保年營收產值超過百億元。

同樣頂住疫情挑戰的還有肇慶的製造強企。最近,廣東風華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防控疫情物資訂單“接到手軟”。

風華高科生產的電容和電阻適用於紅外測溫槍以及通信設備,不少零部件已經用於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遠程醫療診斷和疫區通信建設。風華高科從1月28日開始組織復工復產,全力以赴做好產品交付和服務工作。

在做好防疫支援的同時,公司的戰略發展規劃仍舊穩步執行。3月12日,風華高科發出公告,該公司結合電子元器件市場發展趨勢及公司主營產品MLCC(多層片式陶瓷電容器)經營情況,為持續提升公司MLCC產能規模及優化產品結構,提升市場競爭力,擬投資75.05億元用於建設祥和工業園高端電容基地項目。

“疫情帶來了肉眼可見的損失,但同時也為積累深厚的企業帶來了調整和轉變的空間,如同修煉內功一般,肇慶企業可以利用自身的基礎以及疫情期間的一些利好政策,尋找轉型升級的機會,按下復工復產‘重啟鍵’之後,更要點亮發展轉型的‘快進燈’。”肇慶高新區發展研究中心張遜說。

樣本

政策幫扶助企業快速恢復產能

“這次疫情波及全球,誰恢復得更快,就更能搶佔市場的先機。”位於肇慶高新區的寶信金屬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寶信金屬”)總經理史申告訴記者,該公司主要經營面向北美以及歐洲市場的廚衛五金及水龍頭零配件。

寶信金屬於2月12日正式復工,目前企業產能已經完全恢復,員工到崗率達93%。

在復工準備工作初期,寶信金屬面臨三大難題:防疫工作怎麼做?人要怎麼回來?物料採購怎麼辦?

防疫工作怎麼做?高新區實行一把手掛點企業,“一對一”精準定向服務,寶信金屬在掛點領導的指導下穩當、及時達到復工標準,爭取到寶貴的生產時間。

人要怎麼回來?在春節期間,寶信金屬已經開始與員工保持密切聯繫,通過返肇專車等多種方式,復工不到半個月員工到崗率已經超過80%。

物料採購怎麼辦?與往年一樣,寶信金屬做好了節後生產的預期,在復工早期使用倉庫內的原料進行生產,隨著上游企業陸續復工,各地物流通道暢通,這一問題也迎刃而解了。

“這次國內的疫情防控力度有目共睹,客戶對我們訂單的交付還是比較有信心的。”史申說,廚衛五金的同行遍佈全世界,在德國、日本、韓國和東南亞都有不少實力強勁的對手,而中國本次疫情防控的力度和復工復產的速度都讓人咋舌,無疑提高了國外客戶對中國企業抗風險能力的認可度。

“但國際疫情防控形勢比較複雜,6月份之後的訂單暫無保障。”史申表示,目前已經出現部分客戶所在地生活生產停擺的情況,寶信金屬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

“市場開拓依然會繼續,但短期見成效很難,過於冒進也是不明智的。今年,公司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新產品和新技術的研發上,修煉好‘內功’才能在機會來臨時接住。”史申說。

寶信金屬之所以有修煉“內功”的底氣,背後是肇慶市和高新區兩級政府的大力支持。

生產安全有保障。體溫監測點遍佈園區,數字化健康碼管理效果顯著。寶信金屬在掛點幹部的指導下成立疫情防控工作指揮小組,專門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員工生命健康有保障,生產工作開展才能更順利。

政策幫扶“及時雨”。高新區及時將疫情期間企業扶持政策和中央減稅降費落實到企業,據介紹,僅社保和電費兩項減免就能為寶信金屬節省資金160萬元。讓企業能夠有更大的空間調整發展策略,在這個非常時期安穩修煉“內功”,為今後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據統計,肇慶高新區擁有投產工業企業近400家,規上企業209家,工業產值約佔肇慶的1/4。截至目前,高新區全部規上企業已經全部復工復產,72個在建項目建築工地也全面復工。

數讀

肇慶戰疫的金融力量

疫情期間,受上下游配套企業復工不足、復產推遲、訂單減少等影響,全市中小企業普遍面臨現金流不足、資金週轉困難、融資難融資慢等問題。肇慶積極協調工行、建行、交行、農發行等金融機構,運用好上級扶持政策,幫助企業爭取金融貸款、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等方式,解決企業資金難題。

今年1-2月份,肇慶市工業企業獲得金融機構發放貸款達32.37億元。截至3月11日,為53家企業辦理風險補償金和應急轉貸資金業務,金額7.05億元。對工業企業進行地毯式摸查,有323家企業新增融資需求119.59億元,已有52家企業獲得授信15.75億元,其中37家企業獲得放貸6.02億元。13家金融機構與風華高科、四會富仕電子等24家企業簽訂了113億元的授信貸款協議,交行向肇慶授信600億元。

肇慶有18家企業獲得人民銀行專項再貸款資金髮放的優惠利率貸款,授信7.40億元,已發放貸款2.77億元,其中14家工業企業獲得授信7.12億元,已發放貸款2.60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