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二年級了不願意學習,不在乎老師批評。該怎麼引導他呢?

一葉l怎知秋


孩子不願意學習的原因有沒有找呢?是家長批評的多了,孩子叛逆,還是孩子自身的原因?找到原因再解決問題。疫情在家上網課,大點的孩子都老想玩,別說一個二年級的孩子了!這個時候孩子不學家長急,就會劈頭蓋臉的一頓批評,孩子叛逆就和家長對著幹。我的建議是:先和他做朋友,和他聊聊天,在聊天中問他為什麼不想學習?理想是什麼?然後告訴他不學習也可以,但是理想就不能實現,無論長大做什麼現在都要好好學習才能實現。這樣慢慢的引導他,還要多鼓勵,多誇他,然後慢慢的獎勵他。相信會好的。希望對孩子都多點耐心和信心。 不知道我的回答是否能幫到你。


茗青369369


提供的信息還不是特別多,比如說姐姐的孩子的居住環境成員有哪些?

有哪些家庭成員,位置在什麼地方,什麼樣的學校等等。

現在疫情,如果孩子有這樣的想法,那就不要對他太過客氣了,想呆在農村也不是什麼壞事,那就現在開始,每天去找事情養活自己,沒找到事情就不要吃飯,生活的苦就必須安排現在開始學習了,沒必要勸他非要去學校學習。讓他自己說服自己才是王道。個人估計家庭給他的生活比較富足,孩子沒有能體會到生活的不易,這是目前比較流行的失敗教育典型案例,孩子雖然還很小,但並不是不安排他分擔家務的理由,建議從現在開始說服家庭所有成員,統一實行一樣的標準來教養孩子,任何人為孩子說情都是在迫害孩子的成長,只要有一個人不遵守,孩子不可能被很快糾正過來。孩子的自我心理定位說明了他在家裡生活比較安逸,地位不低,這是有違人倫的,孩子必須是家裡地位最低的人,他應該為家裡所有成員服務,而不是被所有人保護起來,這不利於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


造夢小兵


可能有很多學生的家長會感覺這個假期並不好過,太長的假期讓孩子在家裡無所適從,學校通過網絡遙控,顯然也達不到預期效果。於是各種問題紛紛出現,比如不愛學習、不在乎批評等等。

應該知道的是,這些問題的出現一定是長時間影響造成的,因此,必須要從源頭開始,培養孩子的興趣,學習興趣、對待生活的興趣、參與社交的興趣,甚至是玩的興趣。

可能我們作為家長的會感覺,打也不是,罵也不是,怎麼管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那麼,怎麼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呢?

一、家長的幾個錯誤做法

1.簡單粗暴地管孩子

事實上,有很多家長都是簡單地管孩子,每天孩子回家,家長只是說你要學習,趕快寫作業等等。

沒有情感交流的簡單粗暴地命令,孩子長期是反感的,尤其在孩子本來就已經到了學習的臨界點了,這種反感就會更加嚴重。

2.只抓住孩子的過去的錯誤不放

孩子在漫長的學習中,都需要家長細心的陪伴。但是家長往往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實現這種陪伴。一旦回家,可能就記住了孩子不愛學習的場景,久而久之就形成不好的印象。

這樣會造成孩子厭學的假象,一旦有了這種印象,根據吸引力法則,往往孩子大概率會變成你最不希望的樣子。

二、怎樣引導孩子

1.先確定一個小目標

和孩子約定好,每天必須完成的是什麼,什麼是底線。比如你的第一個階段的目標是,晚上六點之前必須寫完一科作業,並且把這個任務寫在家裡的記錄本上,和這一週的幸福指數相關,比如買東西,週末吃飯等等。

等孩子能夠獨立完成這個小目標以後,再陸續完成以後的目標。這是完成了第一步。

2.參與到孩子的學習生活中去

顯然,達到第一條這個目標只是很淺層次的。孩子在學習上聽不聽話主要取決於家長在學習上和他有多大聯繫,家長在學習上有多大的發言權。

如果家長只是說你必須學習,那麼家長逐漸會與孩子的學習生活剝離。最後,孩子大概率會不聽話。所以,家長要積極參與孩子的學習。比如,替孩子或指導孩子整理自己的學習用具,翻看檢查孩子白天學習內容,記錄學習狀況等等。當然,這些活動,還是需要第一條你進行的情況,否則孩子還是會反感。

3.重視多樣化學習

小學的教學內容比較少,對於孩子來講,有很多任務其實很短的時間就能完成。但是,卻存在很多不完成作業的情況。這主要是孩子本身不想完成。

那麼就涉及到一個基本問題,那就是學習不好玩,孩子就不愛學。因此,家長要把學習的內容擴大、拓寬。比如,語文要把字練好,練好了字孩子就愛寫字,愛寫字就有炫耀的想法,於是對學習語文有了意想不到的興趣。再比如,給孩子買多種多樣的課外書,讓孩子在數學以及科學中找到興趣,這樣他在抽象的學習中會與課外的知識找到結合點,就會有充足的幸福感。

總之,孩子的教育是複雜的,需要長期堅持,希望你能在教育中收穫快樂。


觀語文


知識來源於生活,然後再應用到生活中去。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到處都有知識的存在。因此,如果孩子不願意學習千萬不要強硬逼迫,而應該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從孩子身邊的事情中尋找知識點,引導孩子利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比如在農村的孩子,現在人們都在積極備耕,需要買化肥、種子,買來的東西可以問問孩子買的是什麼牌子,什麼作用,價錢是多少,逐步引導孩子自主學習語文的意識,也可以根據物體的單價,可以讓孩子算一算買來物體的總價;算一算付出多少錢、花掉多少錢、應找回多少錢等等。讓孩子明白學數學的重要,讓孩子意識到只要生活就需要學習知識,慢慢地孩子就回對學習感興趣了。另外,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家長要積極配合老師把知識化繁為簡,可以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給孩子多出一些同一類型的作業,為孩子多多指點一下,當孩子有了進步,取的成績以後,家長要多多鼓勵和表揚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把學習當成一種快樂,孩子便會主動學習了。


貴在得法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分析厭學的原因。

不少家長對於孩子不好好學習存在兩個誤區:一是認為孩子的問題是遺傳的,而是認為孩子是主觀上不想好好學。這是錯誤的。學生出現這些問題本質上能學習能力發展不夠造成的。而學習能力的發展水平和其他各種能力一樣,都不是遺傳的結果,而是後天教育環境影響的結果。在各種教育環境因素中家庭教育環境影響是主因。因為學習能力形成的關鍵期是在孩子出生後到上學前,這個時候社會環境和學校環境尚不能對孩子的成長構影響。

其次,採取有效措施。

首先不要灰心,不要著急,二年級的內容還比較好趕上。具體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第一,要給孩子好好談談,不一定要談學習,談談孩子上課、對老師、對同學的一些看法,學校的一些情況,從側面瞭解孩子對學習的態度。分析一下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學習。有的學生上一年級時不知道考試的紀律,還不緊不慢地做其他的事,有的還跑去上廁所等,說明學生對一些情況不瞭解,做為家長要把這些事情告訴孩子,告訴他如何遵守紀律,如何上好課,如何做作業,如何有好的學習習慣等。

第二,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可以給他講故事時,講到感興趣的地方讓他自己看看拼音是不是會讀,字不否認識,並鼓勵他,數學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學會。比如,吃飯時讓他擺碗、筷,看他是否根據人數擺好,再問一下如何再來幾個人需要增加多少碗筷。孩子有一點進步就及時鼓勵,不要拿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

第三,給孩子自信,否則你整天在家裡說孩子學習不好,孩子自身慢慢也認為自己就是不好,也沒學習的動力了。

最後,家長要家要少批評,即使批評也不要太直接,同樣一件事,換一種孩子易接受的話,啟發引導孩子對學習有興趣,相信孩子會有改善的。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中高考數理化


缺少社會的毒打。

他說將來要留在農村,建一個房子,就自己住在那裡。很有可能是因為看了李子柒的視頻,覺得那種田園生活超級棒。每天發點小視頻就可以瘋狂賺錢。

我覺得對這種孩子,你可以帶他好好體驗下農村風光。沒網沒外賣沒快遞,時不時忍受很久都見不到一個人的痛苦。每個月就給最最基礎的生活費,讓他自己去看發視頻能賺錢,打遊戲能賺錢不。

很多時候孩子不願意學習,是因為他自認為有更輕鬆的路,他以為這是他獨特的發現並沾沾自喜。你站在成人的角度去勸說他,他很可能覺得你思維固化,為人死板。

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體驗了。什麼?你說這個太耗費心力了,大人沒時間。但是我覺得,花三個月時間去換回一個認清現實的孩子,實在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


每天給娃讀點貨


這個我們家長也要反思的,是不是在平時的生活中孩子會經常收到指責,只是指責沒有懲罰,讓他覺得誰批評都無所謂。可能缺失了榮譽感,我們可以在他做對了一件極小的事情的時候給予鼓勵甚至獎勵,讓他走獲得感,有成就感,慢慢地改變。


生活的巖色


家長要發現小孩優點,儘量不要吼他,錯了就同他一齊改正並表楊,每做一件事如他有錯敗感,就和他說我相信你一定會做得到的,多用鼓勵的語言


用戶8609818595810


這個就是小時候父母沒有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造成的。現在二年級了,想養成愛學習的習慣需要引導,但是一定要先陪伴,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就應該先做到。並且要每天都陪伴,直到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才行。


沒事偷著樂8459


多講點勤學習的成功人士的故事教育和激勵孩子,特別是那些較有成就的書畫家。對孩子而勤表楊,每看到孩子有點成績了就要及時表揚。受到了表揚後的孩子必定會有所改變,也可以鼓勵孩子練練書法和繪畫,孩子做得好,適當給些物質獎勵,比如零食和現金,我的兩個孫是這樣教育的,以前都不愛學習,現在較愛學習了,而且都寫得一手好字,這和他們父母的努力教育分不開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281ed6901da641bf8c00a41be935dda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