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買書、藏書?

鵬友程


我覺得第一個問題是“多此一問”,而第二個問題,卻很有價值。

01

為什麼買書?這個問題,價值何在?

你想呀,既然我要看書,我不買書,怎麼看書?只有我自己知道想看書,沒人會送到我面前的。

當然,或許你還會覺得可以借、下載電子版,甚至有很多其他的方式。但這些方式,反倒是挺麻煩的。
特別是對於上班族,到哪借書呢?下載電子版,也不是所有書都能下到。
而買書,卻不同了,只要你想買的書,基本都能買到,各大圖書網站都有賣的。

所以,有句話很正確:花錢,有時候是最節省時間的事!

02

為什麼要藏書?這說來話長了

我以前是個“囤書黨”。應該每個讀書的人,都有過這種癖好,彷彿自己囤書越多,就顯得自己越有文化。
而我特別特別喜歡一句話:酒肉穿腸過,佛祖在心中。書,讀過,扔掉或賣出去,就好了。知識留在腦海裡,這就足夠了。
以前,我無法理解這種情況,直到我囤書囤了500多本後,我發現:好佔地方啊!

家裡就那麼點地方,一平米好幾萬塊錢呢?500多本書就佔了好幾平米~心疼我交的房租,原來都給囤的書交了~

所以,果斷調整讀書價值觀,讀書,寫作、思考,然後將價值不怎麼高的書,或者我讀完後,感覺不會再有新知的書,賣到、捐出去。
這樣,反而我讀書效率還上升了。為啥?
因為,一本新書,我看完後,我知道它將會被我淘汰,所以,我就會“榨乾”這本書的精華,一次性圈榨完,一點知識價值都不剩。
這樣的讀書效率,反而比囤書時,要高的多。這就是讀書的新體驗,希望對你有參考哦。
更多讀書小技巧,可以點擊我頭像,在我主頁,左下角-個人提升-高效讀書方法。我就是靠這20種高效方法,3年讀完850本書的。僅供你參考。
我是千城,讀完1000本書,走過1000座城。歡迎【關注】,一起讀書、寫作、賺錢!

在下千城


這個問題問得好,因為問出了我買書和藏書的目的。

我的答案是:買書是為了讀書,因為“書是醫憨的藥”;藏書既是為了隨時讀、長遠讀,還是為了建立屬於個人且將來屬於社會的“業餘作家書屋

”。

我家祖祖輩輩都是“掌犁尾巴的”,到我父親名下,總算像模像樣地讀了幾年書(五年私塾)。可等我初“醒事”時,家中也早已片紙皆無,因為私塾裡沒有書本可發,連父親手抄的《三字經》、《增廣賢文》等讀物也被別人“一借永不還”了。兒時只知好玩,不曉收藏,小學課本一俟學完便拿來疊成“菱角”給“扳”光了。上初中、高中,多是“學工學農學軍”,自然沒什麼課本和書,整個一“無產階級”。不過,有一句話還是時刻記在心裡落實在行動上的,那就是父母親和爺爺經常告誡我的口頭禪:“書是憨頭的藥”。因為我出生“土”、生性笨拙,不讀書勢必更笨,多讀書才能補缺,像烏龜一樣不停地爬以趕上比我聰明的眾人。

豈料一旦養成愛讀書的習慣,便真地讀進去了,離不開書了;一旦讀進去了,便在書裡邊汲取了用之不竭的營養,“吃”進了不少“治憨的藥”,還想跟著寫書的人“快樂讀寫思”,以至立志當一名為老百姓代言的“業餘作家”。

至於藏書,我卻並非為藏而藏。儘管這個世界上,特別是我們中國,歷代不乏、當代多有藏書家,可我並不想效仿他們,再說我也沒這個實力和能力去搜羅那麼多書籍。我只想朝一個“底層業餘作家書齋”的主題與目標,力所能及地去覓去藏“目標書籍”。

具體而言,我之藏書,最先是讀過了就捨不得了,既捨不得書籍,也捨不得我在書裡邊所做的標記與點評。隨著讀的書越來越多,藏的書也越來越多,讀書的間隙看著結伴成群並肩林立的它們,就生出了將它們的“同類同族”予以搜齊,藏以備讀的慾望。

不過,我的藏書主要還是為了讀;而讀書是為了“醫憨”和壯大自己,同時像作家們那樣寫書;寫書則並非為了名和利,而是為了不枉過此生,力求人生在世走一遭,把“走路”的經驗教訓留給後人和社會。

我相信人們買書都是為了讀,藏書都是為了把讀過用過的書收藏起來,用以長期研讀和留給後人及社會。這是“大同”。而我的“小異”,則附帶為了一個讀過思過之後的“寫”,為寫而買而讀而藏,兼及後人。


草根作家呂


我是專買舊書的!前些年的舊書特別便宜,一塊錢三本,如此這樣,讓我走上藏書之路。現在也有幾千冊書了。公元二000年的滕王閣舊書市場,有一次我去得早,可書販子比我去得更早,書販子收到《人民畫報》70年至87年共216本(冊),我從書販子(他姓彭)手中花3塊錢一本全部買下,計650元左右。書販子快樂死了,轉手就賺了我300多塊!3個月之後,七十年代的《人民畫報》大漲價了,有的一本就能賣到200塊!那個姓彭的老闆每次見到我,就要後悔一番!而我就每次都甜一回!這就是買書的樂趣!





用戶5444316434


我為什麼買書?有三個原因。

第一:因為有看書的習慣。

在一年半之前,我和許多人一樣,沉迷於手機,深陷於各款手機遊戲和抖音之間不能自拔,

後來我養成了看書的習慣,就慢慢遠離了手機。每天總要看幾頁書,要不然不自在,久而久之自己的書不夠看了,就愛上了逛書店,有事沒事總愛去書店裡溜達溜達,同時也買一至兩本自己愛看的書。



第二:因為興趣買書。

我對一些年代久遠的舊書比較感興趣,正好我工作的地方蘇州,有幾條古街老巷,在古街老巷裡有舊書店。我偶爾會在休息時,去老街逛逛,去舊書店裡淘舊書。

我在舊書店裡經常發現一些絕版的,市面上基本沒有賣的的舊書,每次我都會買幾本自己感興趣的舊書。



至今我已淘到了《毛澤東選集》一二兩卷和《中國古代思想史》《春秋戰國時期的儒法鬥爭》四本書。

第三:為了投資。

買書看,我覺得是投入成本最少的投資,它不僅可以使我們自己受益,還可以使我們的家人受益。

因為書不僅僅是幾頁紙,更是知識的儲存罐,隨著社會的發展,許多書籍將會停印,並慢慢的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中,這不僅僅是書本的消失,更是知識的消亡。



所以我將看過的書保存好,既可以讓知識傳承下來,也可以讓我的家人,甚至子孫後代從這些傳承的知識中受益,還省了一筆購書費。

這不僅僅是我買書的目的,更是藏書的目的。


無偽雜談


我買書、藏書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喜歡讀書,即使在當今紙媒日衰的時代,我依然認為只有讀紙質書才是真正的讀書人。我讀書並非是附庸風雅,而是因為在我小時候,娛樂媒介匱乏,看小人書是當時不多的樂趣之一。那時我父母雖然工資不高,但很支持我們讀書,小人書攢了一大紙箱,但後來都不知去向,如果留到現在那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呢。我記得自己四五歲時不認字,總求哥哥們講講,但他們總不耐煩,所以逼的我不得不去多認字,慢慢的我就能自己讀小人書了。後來家長又給我訂了《兒童文學》《少年科學》等刊物,讓我們開闊眼界。再後來這些書已經滿足不了我的讀書欲,但那時候新華書店裡的書也很匱乏,幸好父親教書的師範學校有圖書館,我家鄰居郭阿姨是圖書管理員,我能很方便的進出,借了書就記在我爸的名下。經常地,我就坐在圖書室的地上看書,那時候圖書乾淨得很,沒有少兒不宜的東西,什麼《林海雪原》、《海嘯》、《紅巖》之類的小說居多。古人云:書非借而不能讀。其實也是因為那時候家裡沒有太多的閒錢去買書,能借就借。可我從小就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要買一屋子的書,有自己的書房,書房設計上落地的書架,擺滿自己喜歡的書。後來自己工作掙錢了,我每個月都要去書店買書,而且只買人民文學出版社和譯林出版社出版的正版書,買書後,還要蓋上新華書店的章,在扉頁上寫購書的時間地點,有時還會寫幾句感悟,總之做足了藏書人的虛張聲勢。就是在談戀愛期間,最喜歡的禮物就是書,讓對方頓時覺得我這位女朋友與眾不同,十分的高大上,愣是讓一個對書不感興趣的人成了以後買書的行家裡手,而且也讓他能夠時時的對外炫耀自己家藏書很多。想來每個愛讀書的人都和我一樣,只要遇到好書就會在第一時間據為己有,不知不覺也積了很多書。而且我還很喜歡去舊貨市場去淘書,是真的能夠淘到一些品質很好的舊書。以後我沒了,傳給孩子的唯有這些書了。


筱筱霓裳


我買書是為了當時能看書,我藏書就是為了隨時能看書,這兩者可是有區別的。

01

我為什麼要買書



小時候我就喜歡看書,那個時候家裡沒錢,怎麼辦呢?只有借書看了,借一天就是一元錢。

這就是窮人家的孩子,把吃飯的錢省下來看書,為了能夠用少量的錢看更多的書,我就會很快的看完一本書,然後看下一本。

那個時候,我是在農村學校,只有賣文具的店裡有書可以借,而且還是一些故事書,就像金庸和古龍這樣的大作家寫的武俠小說,那個時候我也是一個小說迷。

現在網絡發達了,到處都可以看書,看書也比較方便了,手機就可以看書。 後來覺得手機看書太傷眼睛了,於是就開始買書看。

當時只要是自己喜歡的書,就買回來放著,就這樣陸陸續續買了幾百本書籍。

後來,有一天朋友到我家玩,問我這些書都看完了嗎?我說沒有,當時我想到一個問題:我買了那麼多書,而且每次買書可能就是憑著當時的興趣買回來了,但是真正看完了,能夠消化這本書中的知識,又有多少呢?

喜歡買書的朋友,你們有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呢? 一本書沒有看完,又買了一本,結果就把沒看完的舊書丟在一邊,開始看新的書籍。

最後發現,家裡到處都是書,吸收到的知還特別少。如果你是租房子,會覺得每次搬家都太麻煩。

電視劇《新三國》裡面有一個片段:

一天,魯肅和諸葛亮來到周瑜書房議事,剛開始幾個人都不說話。魯肅看了一下週圍,就開口對周瑜說:“公瑾啊,這是你的書房嗎?” 周瑜說:“是。”魯肅又問:“既是書房,為何不見一冊書?”周瑜回答:“讀一冊,燒一冊,故而無書。”諸葛亮說:“公瑾此言,在下聽來倍加親切。”

為什麼諸葛亮和周瑜的書房都沒有說,就是因為他們看書是記在腦袋裡,而不需要放書在書房裡。知識是無形的,書本是有行的,我們要把有形的東西轉化成無形的東西。

一個人的文化,並不是在於你買了多少書,而是你是否把這些書看懂了,所謂“物盡其用”,意思就是把書籍要充分利用,一點也不要浪費裡面的知識。

02

我為什麼藏書




有的人喜歡收藏古董,因為有價值。

我有一個朋友喜歡買黃金,總是在低價買回來,再高價賣出去,這樣可以賺錢。這也是因為黃金有價值。

那為什麼有人喜歡藏書呢?

藏書是因為這本書有價值,所以才喜歡收藏。

就像我們經常會看到某個大作家,家裡有很多書籍,甚至用一個書房來裝書。

那是因為別人一生都在創作,以寫作為生。

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如果你不是一生只寫作,你沒有必要收藏那麼多書籍,你只需要收藏一些有價值,你需要反覆閱讀的書籍,也就是所謂的好書。

什麼是好書呢?

臧克家說:“讀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

好的東西我們都值得收藏,就像很多經典名著,如果你只是讀一遍,你可能很難理解書中的意義,所以你需要反覆的閱讀。

而且有的書籍屬於成套的,這樣的書籍就有一定的意義和價值,可以用來收藏。

即使收藏起來的書,你也要隨時去翻閱,而不是把它束之高閣。 知識是活的,不是死的,所以書籍也是如此,你需要去讀它,去看它,讓它為你所用,才能發揮它最大的價值。

所以,喜歡藏書的朋友,不要什麼書籍都收藏著,因為世界上好書太多了,收藏在腦袋裡,才是最有用的。



買書是因為你真正喜歡看這一本書,藏書是因為你真正想要反覆研究這本書。

我是檸檬,歡迎關注 ,如果你也喜歡買書、藏書,請為這個問答點個贊吧!

檸檬心屋


我自1977年工作後即喜愛逛書店,那時只有新華書店,多文史哲類書。幾十年來大約有近萬冊書了。買書,即快速瀏覽,有興趣的內容即慢慢讀。幾習慣每到一處出差,總喜歡逛一下當地書店,淘一兩冊心儀的書,很有快感。不逛書店不買書,總覺得“渾身不適”……


洪老師83048470


你為什麼買書、藏書?答:喜歡。記得有人說過:買書容易藏書難,只為興趣不為錢。小時候家裡窮,買不起書。只好弄點牙膏皮、銅絲、藥瓶去廢品店賣,賣個分角的去小人書即連環畫攤點上去看一本兩本書。大一點就去圖書館看,口袋裝幾張紙和鉛筆,看到好的句子就趕緊記下來。一直看到下午回家吃飯。那時我記得一家人一天吃兩頓飯的很多。高中畢業下鄉時,我記得唯一帶著就是兩小箱子書和棉被。每天繁重的勞動回來後,唯一的樂趣就是油燈底下讀書。

回城就業工作後,有三十多元錢工資後,買書就是我最大的願望和嗜好。可能是買書的原因造成了我一生不好菸酒茶。上大學期間,為省錢買書,只吃8分錢一碗的清湯麵,號稱陽春麵,從不捨的吃1角6分錢一碗的肉絲麵。買書也只是挑著買,一般買工具書作品選為多。只是有點對不起書,我一般不用書櫃放,都是放在木箱裡,看時一本本找。因為媳婦不喜歡看書,有一年給我賣了一些,叫我又買回來,也引起我暴怒,這也是我倆發生戰爭最嚴重的一次。古人說過,唯女子和小人難養也。我多想1⃣️生有間自己的書房,可媳婦至死不答應。這也可能是我至今沒有出名的原因之一吧。因為一個偉大人物的背後一定有個支持你的賢惠的知書達理的女人,我就沒有。沒法,為孩子,為了和諧社會只能苟且偷生了。胡亂一說,大家見諒。





行在路上8


小時候家裡書很少 也買不起書 家長也不給買書 因為怕耽誤學習 學校也不讓看課外書 偶爾和同學借了本書,看的入神,中午午覺睡不著就偷偷看 被老師收掉了,那邊書名至今還記得,叫《魚的旅行》。後來直到考上大學才能自主地看課外書,耽誤了很多,要是早有一定的閱讀量,在人生的關鍵選擇期也許更有自己的主見,而不是隨波逐流到如今。我覺得書不一定要收藏,因為時間萬物終究是無法據為己有的,看書在過程,在感悟,把書潛移默化地就融入了自己。


每文79692529


我覺得這問題問得有點扎心。

1)有些人可能會說,我買書當然是為了看書,其實也不一定,有很多人買書就是為了買書。

我記得我以前的時候,每次去書店看到封面好看的書就想買回來,買回來之後就壓箱底了,根本就不看。

現在雖然理性了一點,但是還是會忍不住想去買,就像大家講的“剁手族”一樣。特別有活動的時候,上次的書還沒看,又買了一大堆回來。

這個問題得慢慢改吧,目前最重要的還是先明確自己的讀書目的,儘量挑選自己有用的書來讀

2)我不懂什麼叫藏書,如果把這些書都藏在家裡也算的話,我覺得我實在是不想搬走這些書,所以藏了。

其實,藏書,對於我的的理解是,對這些書愛不釋手,經常讀,經常用書本的知識解決問題才算是藏書。

所以,目前我是做不到的。

3)無論買書還是藏書,我覺得發揮讀書的最大作用才是對書本的最基本尊重,對自己最好的回報。

讀書,讀書,讀的是書,做的是事情,把知識用於解決實際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