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比刘备年龄大,为什么刘关张三人都叫他四弟?

红云文化社


事实上,这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乌龙”事件。

在《三国演义》第七回,赵云出场的时候,曾有“少年将军”的描述

这一年是公元191年,公孙瓒被文丑追得马失前蹄,险些丧命。“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此人便是赵云。他“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

结果,到赵云将死之时,又变成“七旬”老将了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死前,不止一次提到过,赵云赵子龙已经是七旬老将了。而他死的这一年是公元229年,也就是说赵云从191年至229年,这38年时间里,便由一个“少年将军”变成了“七旬老将”。

而且,“七旬”老将赵云,甚至比刘备还要大,毕竟出生于公元161年的刘备,即便活到229年,也不过才68岁而已,跟“七旬”老将,尚有两年差距。至于关羽、张飞就更不用说了。


赵云虚报年龄?

如果要硬解释的话,那只能说赵云出场时,长着一张娃娃险,所以虚报年龄,心甘情愿做了个弟弟。后来刘备等人一死,他就不装了,直接将自己的真实年龄晾了出来,大声宣布:“你们才是弟弟”。


实际上,《三国演义》中,这种前后矛盾的事情还是挺多的,比如长板坡杀个“七进七出”的赵云,与文丑也只是打五六十合未分胜负,而关云长斩颜良、诛文丑可没那么费劲。大概作者当时想的只是,“少年将军”还没成长起来,只能与当时的名将文丑打个平手了吧。


在正史的记载中,很多历史人的生卒年都是不详的,只能靠文字记载来进行推测。

比如在《三国演义》中号称五虎上将的“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除了马超外,其他四人的生年都是很难查证的。

而历史上的刘关张也并未结拜,更不要说“四弟”赵云了。


水一白聊历史


赵云比刘备年龄大,为什么刘关张三人都叫他四弟?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最初是小说《三国演义》里记载的故事,述说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刘备成为赵云为四弟,其实是按照赵云是第三个投靠刘备的有实力的武将,刘备想要拉拢赵云,故意摆出这样的架势来,这样就是放低自己的身份,从一处可以说明,我刘备对赵云是以兄弟来相称的,兄弟可以说是一种感情。

就比如说,二个称呼就可以看出感情有多深,兄弟和哥们,我有一个哥们和我有一个兄弟,他们哪个好听,当然是兄弟好听,哥们只能说明他们是酒肉朋友,或是其他关系,找你办事,给你办一次事,就是哥们,哥们相称只不过是对他一种称呼,你的哥们通常是怎么给你办实事。


有可能今天是哥们,明天就不一定是哥们。哥们其实就是朋友称呼儿子,感觉哥们比较可亲而已。

而我们称呼别人兄弟,兄弟是用心来交的,兄弟有事,其他兄弟都会帮忙的,兄弟他们几乎都能办事实的,今天是兄弟相称,明天和以后都会是兄弟,兄弟我们只是说异性兄弟。

刘备是用一种方式告诉赵云,我们是兄弟而已,但是现在是君臣关系,我对你只不过是以兄弟的待遇来看待事情的,所以说,赵云不敢叫刘备为大哥,这就是一种称呼而已。

刘备叫赵云四弟只是一种称呼,而赵云没有刘备大,这就是古代一种尊敬,赵云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永远无法达到刘关张之间的关系,因此他很明智地保持称呼。


史海闲聊


以刘备收买人及拉拢人心的高超手段,既然能做出摔孩子的事,选择与赵云结拜这样一个惠而不费的手段,从而彻底将赵云之心收至麾下,也并非没有可能。但是,为何赵云这位四弟却从来没有将刘备还有其余二人尊称一声大哥、二哥呢?

后世诸多赵云的粉丝,曾因为桃园三结义中没有赵云而颇感遗憾,刘备主动找赵云结拜,赵云成了他们三人的四弟,然而赵云仍然将三人没有称之为大哥、二哥、三哥,其实回归到《三国演义》本身,这件事也是极为正常的。

第1个原因

赵云与其他三人年龄差距较大。根据小说中所写,桃园结义发生在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爆发之后,当时的刘备已经28岁,根据一些史料记载,张飞、关羽二人出生于公元161年,所以当时三人年龄差距只有5岁,他们与兄弟相称实属正常。

再来看看赵云的年龄,《三国志》中记载,赵云登场是在公元191年,当时赵云受人举荐前去投靠公孙瓒,登场时是一个身长八尺,威风凛凛的“少年将军”。中国古代对于男子的称呼十分严谨,男子15岁之时会举行“冠礼”,他们的身份就转变为了成人,不会再以少年相称,所以当时赵云的年纪,最多不会超过15岁。

由此可以推论,他们三人称兄道弟之时,赵云顶多只有8、9岁,按照古人的这个年纪差距,都已经算是赵云的父辈了。这个时候即便刘备与赵云是真心结拜,碍于年纪差距,这声大哥也是叫不出口的

第2个原因

赵云追随刘备较晚。刘备开始创业是公元184年,根据《三国志》记载,赵云投靠刘备是在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200年。这个时候刘备距离自己组建创业班底已经过去16年之久,武将有关羽、张飞,文将有孙乾、糜竺等人。

赵云加入这个队伍,他只能算是一名新员工,毕竟凡事都讲一个先来后到。虽然他在刘备麾下建立了显赫功勋,但是与那些老人相比,他跟随主公的时间与别人相差甚远,自然不会与刘备三人兄弟相称。

第3个原因

其实正史之中压根没有桃园结义,所以赵云更不可能与其他三人与兄弟相称。其实在《关羽传》、《张飞传》中,都未曾提到过他们三人结拜为兄弟一事。史书中只这样写道“寝则同床,食则同席”,他们几人情同如兄弟,但是未曾结拜。

更何况“义结金兰”一词,出自南宋年间的《世说新语》

不难发现赵云应该是公元159年出生的,而刘备出生于延熹四年,也就是公元161年,而从桃园三结义时的描写不难得出,关羽比刘备小一岁,张飞比刘备小5岁。同理,按这个年龄推断可用得出,赵云是要年长于刘关张三兄弟的。

这样一来就比较尴尬了,总不能说刘关张三人因为意气相投而与赵云结拜,然后大家的位置就随之变化,刘备顶替关羽的位置成了二弟,关羽成了三弟,张飞成了四弟,而刘备身为主公,怎可居于赵云之下,因此这些人自然不肯与赵云结拜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对于为什么喊他四弟也不难看出来,喊他四弟也是不可能的事情,论情谊,论年龄都不可能

感谢您的阅读,如有不妥之处,还请见谅


清鹤唱史


首先是赵云的低调,关张性格鲜明,又是刘备的结拜兄弟,如果抢在关张前面会引起二人不满,吕布就是例子,年龄确实比刘备大,叫刘备贤弟而一直引起张飞不满,关羽没有张飞火爆,但兄弟一样的想法,只是不表达出来,如果赵云也是直接按年龄,中途就会和关张产生很多不必要的误会。

其次是赵云有自知之名,毕竟三人结拜为先,先入为主,赵云能够从一个公孙瓒的偏将成为刘备核心集团人物,他已经很满足了。就没有必要去计较太多。

再就是赵云心细,前期以借将身份在刘备军中呆了一段时间,应该一定程度摸清了刘关张性格,出于陌生和礼貌,刘关张也不好直接问年龄,更加上赵云相对而言面相比刘关张年轻。也许赵云后来干脆不说年龄,自认比三人小,再或者直到刘备取了两川定国上户口,赵云实际年龄就水落石出了。


富元制作


刘关张是一起白手起家的,感情比起跟赵云要更加深厚。刘备叫赵云四弟只是一种姿态,赵云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永远无法达到刘关张之间的关系,因此他很明智地保持称呼。

有个故事,说马超投降刘备后,刘备也做过这样姿态。马超是公侯出身,因此自视甚高,也就大咧咧地直呼刘备的表字。关张知道了后十分不满,找了一天特地来陪着刘备。马超超常过来跟刘备打招呼,却猛然看到刘备坐在帅椅上,背后关张全副盔甲肃然而立。马超吃了一惊,问道:关君侯何故如此?关羽说刘备首先是主公,然后才是兄长,礼不可废也。马超悚然而惊,从此不敢慢了礼数。

这个小故事估计只是民间传说,因为马超投降刘备之后,关羽一直镇守荆州,直到败亡。其实他们两人可能根本没见过面。但是故事却很有道理,君主可以放低姿态来笼络下属,作为下属却要摆正自己的身份,不然会被教做人。如果刘备真的是把赵云当做义兄弟,那么为何不设坛正式结义?

其实刘备对赵云如何,很容易看出来,五虎将里就只有赵云最后封侯,魏延都比他早。当然,跟赵云本身的能力有关。。。自身武艺超群,






双双双影视


赵云是在蜀汉建兴6年(公元229)年去世的,而在蜀汉建兴4年,赵云力战五将就有“忆昔常山赵子龙,年登七十建奇功”的诗句,邓芝还祝贺说:“将军寿已七旬,英雄如昨”,所以即使按这时赵云七十岁来算,他应该寿七十二而终的。由此倒推赵云应该出生于公元157年。而刘备生于公元161年,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那么赵云应该比刘备大4岁,比诸葛亮大24岁。

把赵云叫做老四是《三国演义》里面的说法,历史上可不是这样。三国演义毕竟是一部小说,有许多虚构的地方,犯点这种疏忽也是可以理解的


朴实的青年


从他们相识的时间上讲赵云是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后才跟随刘备的,并且赵云和刘关张没有正式结义,只是刘备爱惜人才,欣赏赵云的才能,从公孙瓒那里将赵云挖过来!所以赵云跟刘备的感情更像君臣关系,而关羽张飞跟刘备的感情不光是君臣关系,更多的是介意兄弟之情,要不然也不会在关羽被吕蒙斩杀后,刘备不顾蜀国的安危,硬是要为关羽报仇,攻打东吴最终在夷陵大败,让蜀国遭受巨大的损失!


sunnyf888


赵云的年龄,是三国一大谜题。很有意思。

其实赵云比刘备关羽张飞好几岁。

赵云出山时,还只是个少年人

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瓚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原文说的很清楚,少年将军!顶多也就十七八岁嘛。年纪再大点就不能叫做少年了。

此时刘备多大年纪呢?已经三十好几了。

刘备刚起兵的时候,是二十八岁。六七年以后,他在公孙瓒手下,对抗袁绍。赵云就是在此时认识刘备的。赵云十七八岁,而刘备已经三十四五岁了。刘备比赵云大了十七八岁!

看来赵云作为四弟是稳稳的,年纪最小嘛。三国演义也一直是这样安排的。

直到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赵云阵斩五将。

书中写到,赵云此时已经70多岁。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因为赵云的同龄人诸葛亮此时才49岁!

诸葛亮比刘备小了整整20岁。赵云比刘备小十七八岁。所以,赵云只比诸葛亮大两三岁,可以说是同龄人。

那么诸葛亮49岁的时候第一次北伐,赵云怎么可能70多岁呢!?

这是三国演义的一个大漏洞。赵云出场时,年纪写的太小了,最后一战,年纪又写的太大了。当然,作者这样写,也是写了突出赵云的英勇,大家不必或许较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