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掃踏青,切記病毒並未“休假”

民政部辦公廳近日就做好2020年清明節祭掃工作發佈通知。通知鼓勵通過網絡祭掃、網上時空信箱、小規模家庭追思等方式,降低實地祭掃人數及祭掃活動聚集感染風險。通知提出,暫停祭掃服務或限制性提供相關殯葬服務的地區和機構,要向當地群眾充分做好政策宣傳和解釋工作,對確因特殊原因提出實地祭掃需要的,可提供遠程視頻祭掃等服務,滿足合理需求。

每年仲春與暮春之間的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綿延至今的優良傳統。同時,清明又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令,融匯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為一體,具有特殊的精神內蘊。其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記憶,促進民族凝聚力和認同感的獨特價值,是國家十分重視這個節日的原因。自2008年起,清明節正式成為我國法定節假日。由此,自古有之的清明祭祀踏青習俗,有了法律層面的保障。

唐代詩人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宋代理學家程顥“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的詩句,寫出了清明節的兩大內涵,既有祭祀清淡淒涼的心境,又有踏青不負時光的韻味。總之,讓清明彰顯醒思價值,積澱家國情懷,則是清明節的應有之義。

今年清明節,正值疫情防控關鍵時期。一方面武漢疫情形勢依然嚴峻,湖北以外省份雖然出現向好態勢,有的乃至“雙清零”,但截至3月17日24時,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55例,當日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2例。一方面全球疫情多點爆發,疫情輸入風險並未消除,防控疫情還是一個重中之重的工作。

無疑,庚子清明節的正確打開方式,首先是落實分區分級差異化管理要求,高風險地區暫緩開放殯葬服務機構祭掃服務,暫停組織集中祭掃、集體共祭、骨灰撒海等集體性活動,對辦理安葬業務的逝者親屬適當採取時段、人數限制措施。中、低風險地區,對骨灰安葬(安放)高度集中的場所、相對封閉的室內祭掃場所以及容易形成人員聚集的服務項目,不開放或延後開放;對具備開放條件的,則要做好控流量、防聚集、強防護、保安全等工作,環環相扣、落實落細。

其次要大力推行綠色低碳祭掃,抵制迷信行為和低俗祭祀用品。提倡文明祭掃,摒棄陳規陋習,做到孝敬而不異化,節約而不鋪排,環保而不汙染,文明而不擾民。對較為分散的農村公益性墓地及歷史埋葬點,要壓實鄉鎮(街道)及村(社區)責任,安排專人負責清明節期間祭掃活動安全管理,避免祭掃群眾扎堆聚集。切記,病毒沒有“休假”,而且非常狡猾,一點都大意不得。這次抗疫,因公殉職人員,以及截止目前累計死亡病例3237例,還有重症病例2622例,付出的沉重代價,容不得我們掉以輕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