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日本公佈的新冠肺炎(COVID-19)的就診流程?

尹訪玉


日本的醫療水平在世界上都是位於前列的,在這次疫情中也給中國伸出了援手。我想不論歷史怎樣,在面對一些問題的時候,我們可以暫時放下一些分歧等,畢竟人們的發展還是很需要合作互相幫助。應該相信日本的醫療水平,他們的就診流程應該是科學有效的。


小冉愛看歷史


日本公佈的這份新冠肺炎(COVID_19)就診流程,提倡的輕度感冒症狀患者,不應該自行去醫療機構問診,宜在家靜養。如擔心自己感染新冠病毒,則以電話問診作為優先考慮方式,只有年老及慢性疾病患者,才應及時正確的就診。

從這份流程本身來看,優點是明顯的,第一是在目前的嚴峻疫情下,這種方式無疑會大大減輕對醫療體系的壓力,便於政府把這種有限的資源集中用於確診病例的救治方面;

第二是防止問診患者,作為一個還未發現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大家都不知情的情況下,把這種病毒傳播給他所密切接觸的所有人,造成更大的疫情擴散;

第三,老年及慢性病患者的及時,正確就診,這個“正確”二字也應該解讀為,首先以電話問診的方式,症狀上先確定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然後醫療機構以最保險的方式,接運患者住院隔離治療,既可以做到對患者的及時救治,又減少浪費醫療資源,可以保證患者最小程度的疫情擴散幾率。

從正面看這個流程,無疑是一份三全其美的治病防病的措施,但是在這種三全其美的表象背後,卻隱藏著相當大的隱患:

其一,正值春季的日本,這個緯度帶上的感冒病毒活躍期,無疑會造成流感、普通感冒的大量患者人群,大家都在家裡靜養。在這種情況下甚至可以保證,會有相當數量的新冠病毒感染者,被掩蓋其中而誤診漏診,一方面不受限制的繼續傳播擴散疫情,另一方面也延誤了患者的最佳救治期,增加救治成本,還可能造成死亡病例。

其二,電話問診,一方面要考驗患者的表述能力,另一方面患者的症狀反應可能不同,更重要的是,缺失了醫學檢測、醫生臨床檢診斷這個關鍵的過程,誤診的概率就可想而知了。至於那些老年患者,慢性病患者的電話問診,也大大的增加了對當事醫生責任感、醫療水平和臨床經驗的考驗,誤診的概率依然會相當高,這無疑還是一個疫情擴散的危險因素。

毫無疑問,日本發佈的這份,新冠肺炎(COVID_19)就診流程,在擁有了那些優點的同時,也具備了這兩項致命的缺點,而一旦這些缺點的因素不幸成為現實,它的危害和日本將要為此付出的代價,也很可能遠遠大於那些優點,所節約的那點成本了。





鐵嶺鋒


2月17日下午,日本厚生勞動省公佈了新型冠狀病毒相關諮詢與就診的標準。

普通人而言,如37.5度以上的發熱症狀持續4天以上,或出現強烈疲憊感、呼吸困難症狀時,應向全國各都道府縣內設置的“歸國者、接觸者諮詢中心”諮詢。

公佈大致標準,是為了防止輕症患者湧入醫療機構導致診療功能受損,同時也是為了儘早發現和收治重症患者。根據公佈的諮詢和就診大致標準,若出現發燒等感冒症狀,則要求該人勿去上學或上班、避免外出並每天記錄體溫。除老年人外,有糖尿病、心力衰竭、呼吸系統疾病等基礎疾病者、透析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劑及抗癌藥的人容易變成重症,因此要求若症狀持續2天左右就應進行諮詢。兒童因現階段並沒有容易變為重症的報告,要求按大致標準做出應對。為安全起見,對孕婦則建議儘快諮詢。無論何種情況,都要求諮詢之後,再前往諮詢中心推薦的醫療機構就診。

對此,做得還不夠,據觀察,日本民眾的防範意識不強,很多人不戴口罩。雖然戴口罩能在多大程度上防止病毒傳播尚無定論,希望增強防範意識。特別是在乘坐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時,應該戴好口罩,儘量降低細菌傳染幾率,避免參加人群聚集的活動。

在傳染病之前,人類真是多麼的脆弱。希望能順利渡過這一關!


韻和昆


據日本共同社3月3日消息,日本國內3日新確診19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包括遊輪“鑽石公主”號乘客和船員在內的感染者累計增至999人。大分縣確診首個病例。

共同社稱,日本各地方政府通報的新增感染人數分別為:北海道2人,東京都1人,神奈川縣1人,愛知縣9人,京都府1人,大阪府2人,兵庫縣2人,大分縣1人。


在較早前(3月2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週一表示,日本將在3月10日左右宣佈第二批措施,以防止肺炎病毒的傳播,並減輕其對經濟的損害。安倍表示,政府將採取足夠的措施,包括利用2700億日元的預算儲備,幫助中小企業應對任何資金短缺問題。


而更早前(2月25日),日本針對新冠肺炎的防控對策大致如下;
1、為最大限度減少今後日本國內的確診人數,當下是最重要的時期,因此政府要求企業加強推進在家辦公和錯峰上班機制。

2、此外,若擔心自己被感染,不和相關機構事先諮詢就到醫療機構問診會加大病毒感染風險,因此呼籲民眾如果感冒病症較輕,以先在自家靜養為原則,同時要避免到容易感染的場所。同時要謹記,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容易出現較重病症,要儘早接受正確治療。

3、政府基本方針稱日本國內現狀為“當前國內多個地區突發出現感染來源不明的確診患者,一部分地區也發生了小規模集聚性感染”。因此指出,為了將感染擴散扼殺在早期,防止聚集感染的擴散非常重要,若能採取徹底的措施,儘可能抑制患者的增加速度,對抑制疫情擴散有著重要意義。

4、此次對策還有一大目的就是將疫情對社會及經濟造成的衝擊降到最小。雖然目前無法要求全國統一中止一切活動,但也要求活動主辦地區和企業參考專家會議提出的建議,“在對感染擴散的可能性、會場的狀況進行考慮後,重新商討活動舉辦的必要性”。

5、針對口罩供應量不足的問題,政府要求相關機構對包含消毒液在內的相關商品進行增產和平穩供給,也呼籲消費者和事業單位冷靜對待,不要以過度囤貨為目的購買或生產。


歸納一下其實大意就是大家儘量別出門,一定要出門儘量別同時出門,一定要同時出門儘量避免接觸,一定要接觸儘量做到消毒,萬一出現發熱、疲憊等症狀為了不在醫院變成“病毒人肉彈”請先在家中電話問診,電話服務中心的服務人員會根據電話諮詢病患的病情描述決定是否向醫療機構進行介紹,醫療機構現有傳染病床位約1800張。


那麼其實從以上信息我們可以得出幾個結論:

首先、日本政府因奧運等因素對本國此次疫情的防治工作過分謹慎,且未參考中國疫情防治經驗,導致“鑽石公主號”淪為“病毒培養皿”,同時國內疫情沒有控制在源頭,如果說沒有參照尚可原諒,可是武漢封城的前車之鑑擺在當道竟然都沒有引起日本政府及其他國政府的重視,不得不令人質疑所謂的民主制度在應急管理上的短板和弱點;

其次、“鑽石公主”號郵輪下船遊客僅接受一次檢疫,導致後續接連出現假陰性患者確診,這給本就防備不慎的日本國民帶來的安全隱患要遠遠大於所謂自由所帶來的歡愉;

第三、經過武漢疫情我們知道本次肺炎不僅是對病毒學、傳染病學等醫學學科的考驗,更是對基礎醫療體系的考驗,目前我們能看到的日本所做出的舉措其實都有非常大的商榷空間。尤其電話問診一項非常容易出現漏診誤診等情況,而如果出現漏診誤診,那麼潛在病患就變成了一個又一個的隱形播毒機,雖然我們目前看到的數據顯示日本的疫情遠好於韓國,但是相對於武漢我覺得日本現階段的疑似病例應該已經到了發病期,而如果在接下來兩週沒有出現爆發可能情況尚有控制空間,但是如果下面這段時間出現爆發,按照日本的人口密度來看很有可能會造成遠比武漢慘烈的疫情。


雖然肥兔並不喜歡日本,可是在這次疫情期間著實被日本民眾感動了幾下子,所以其實肥兔也希望日本政府能上點心,不要為了所謂經濟發展和麵子問題讓日本民眾受到塗炭。


以上。


鷹派種花兔




概括一下上面的流程圖的內容,現在能接受基因檢測的是以下四種情況:

  • [(發熱)或(呼吸器症狀)] 且 (與患者親密接觸)
  • [(發熱)且(呼吸器症狀)] 且 (疫區曝露史,或與有疫區曝露史的人親密接觸史)
  • [(發熱)且(呼吸器症狀)] 且 (有必要住院的肺炎症狀)
  • 醫生綜合診斷,懷疑感染。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普通人,沒有接觸史,只有當發熱、呼吸器症狀以及有嚴重的肺炎時,才有可能接受有關的檢測,這個檢測的標準無疑是非常非常非常高的。仔細看過這個標準之後,你也會明白為什麼實際上日本到目前的檢測數(以及到目前為止的確診人數)依然這麼少了。

怎樣評價?毫無疑問,這樣的標準一方面會造成大量的漏診,這些沒有被確診的患者有可能導致更大規模的社區傳播;另一方面,這樣高的標準也有可能會讓一些輕症患者直到發展為重症才能被確診。


無非一壺濁酒


首先允許我簡單介紹一下這個流程的大意:

——為了防止患者湧向各級醫院,建議患者首先要在家觀察情況,保健所設置了專門的窗口接受諮詢。

——如果發燒等感冒症狀出現,請不要放假上學或上班外出,在外出之前,要求每天測量並記錄體溫。

——如果普通人出現感冒症狀或 37.5℃ 以上的發燒,持續 4 天以上,感到強烈的倦怠或呼吸困難的,請撥打相關電話尋求幫助。(實際上,普通人如果並非密切接觸者,只有當出現了發熱+呼吸道症狀+嚴重肺炎才能接受核酸檢測。)

——除了老年人之外,患有糖尿病、心臟病等疾病的人、正在接受抗癌或透析治療的患者(和孕婦等),在發燒等症狀持續2天左右的情況下,請撥打相關電話尋求幫助。

我們可以大致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日本暫時難以有效容納一下子新增的諸多新冠肺炎患者,面臨著醫療條件的限制,醫療設備的緊缺,進一步凸顯了日本應對突發醫療事件方面的短板。

——如發現感冒發燒症狀,建議自我治療,跟“早發現,早治療”相悖而行。

——感冒發燒持續4天以上且出現明顯症狀的,才可以到醫院接受治療,這對民眾的生命健康是十分不負責任的表現。

——老年人等身體免疫力低下人群,症狀持續兩天可以向醫療機構尋求幫助,我們不難看出,日本沒有去考慮患者心理,患者有時候並不會主動尋求幫助。尤其是現在的特殊時期的表現,政府方面不夠重視,民眾缺乏健康知識將會極大影響日本的疫情狀況。


影視玩家NB


日本公佈的這份新冠肺炎(COVID_19)就診流程,提倡的輕度感冒症狀患者,不應該自行去醫療機構問診,宜在家靜養。如擔心自己感染新冠病毒,則以電話問診作為優先考慮方式,只有年老及慢性疾病患者,才應及時正確的就診。

從這份流程本身來看,優點是明顯的,第一是在目前的嚴峻疫情下,這種方式無疑會大大減輕對醫療體系的壓力,便於政府把這種有限的資源集中用於確診病例的救治方面;

第二是防止問診患者,作為一個還未發現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大家都不知情的情況下,把這種病毒傳播給他所密切接觸的所有人,造成更大的疫情擴散;

第三,老年及慢性病患者的及時,正確就診,這個“正確”二字也應該解讀為,首先以電話問診的方式,症狀上先確定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然後醫療機構以最保險的方式,接運患者住院隔離治療,既可以做到對患者的及時救治,又減少浪費醫療資源,可以保證患者最小程度的疫情擴散幾率。

從正面看這個流程,無疑是一份三全其美的治病防病的措施,但是在這種三全其美的表象背後,卻隱藏著相當大的隱患:

其一,正值春季的日本,這個緯度帶上的感冒病毒活躍期,無疑會造成流感、普通感冒的大量患者人群,大家都在家裡靜養。在這種情況下甚至可以保證,會有相當數量的新冠病毒感染者,被掩蓋其中而誤診漏診,一方面不受限制的繼續傳播擴散疫情,另一方面也延誤了患者的最佳救治期,增加救治成本,還可能造成死亡病例。

其二,電話問診,一方面要考驗患者的表述能力,另一方面患者的症狀反應可能不同,更重要的是,缺失了醫學檢測、醫生臨床檢診斷這個關鍵的過程,誤診的概率就可想而知了。至於那些老年患者,慢性病患者的電話問診,也大大的增加了對當事醫生責任感、醫療水平和臨床經驗的考驗,誤診的概率依然會相當高,這無疑還是一個疫情擴散的危險因素。

毫無疑問,日本發佈的這份,新冠肺炎(COVID_19)就診流程,在擁有了那些優點的同時,也具備了這兩項致命的缺點,而一旦這些缺點的因素不幸成為現實,它的危害和日本將要為此付出的代價,也很可能遠遠大於那些優點,所節約的那點成本了。


寶哥影音娛樂匯


日本厚生勞動省公佈了新型冠狀病毒相關諮詢與就診的標準


有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的疫情防控,至今採取邊防措施,但現在日本國內多個地區,不時地發生傳染途徑不明的罹患者,對於部分地區已掌握小規模群體罹患的狀況。目前,還未確認出有大規模感染擴散地區。

為了早日平息此次的疫情,防止群體傳播至下個群體是極其重要關鍵,必須實行徹底有效的防控措施。同時,實行防控感染擴散措施,儘可能地抑制罹患者的急速增加是今後控制日本國內感染擴散的觀點上起重要意義。目前正面臨今後日本國內罹患者大量增加時,整備針對重症者的醫療提供體制等的準備時期。
切實掌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狀況,國家、地方政府、醫護人員、企業、全體國民團結一致,必須進一步地推進防控措施。
現在正是,今後日本國內健康受害可控制在最小限度的關鍵時期。在此,敬請各位國民充分理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的特徵,實行正確的防控措施。同時,徹底厲行洗手,遵守咳嗽禮節(咳嗽或打噴嚏時,使用口罩、紙巾、手帕、袖子遮住口鼻),如有感冒症狀時,避免外出,不得不外出時務必佩戴口罩。

有如下症狀的人請向“歸國者及接觸者諮詢中心”諮詢。・有感冒症狀及持續4日以上發熱,體溫超過37.5℃。 (包括必須持續服用退熱劑的天數)・嚴重的身體乏力(疲倦感)及喘不上氣(呼吸困難)。※ 老年人以及有基礎疾病的人如果持續2日左右有以上症狀。在中心的諮詢結果,如果是懷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則會向您介紹專門的“歸國者及接觸者門診”。請戴上口罩,不要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去看病。

就我個人看法而言,前期日本一直在先保經濟還是先保人中徘徊,但是隨著數據的越來越不好看,東京奧運會的舉辦也被肺炎影響所以日本資本迫不得以只好開始實施相關政策。但我們也看到了相關資本也是十分不情願的進行著(依我看如果還不趕快執行,遲早人財倆空)。

我估計這屆奧運會是很難辦下去了。


逗比豆泥


第一,日本疫情確實嚴重。目前,日本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338例,成為除我國以外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日本首次出現院內感染情況;新冠肺炎感染範圍已擴大至11個都道府縣……而且日本的新冠病毒疫情有點特殊:多達5個地方出現了與我國無直接關係、且不知感染途徑的確診病例,已經開始進行第二代、第三代傳播,但日本還沒有找到源頭和途徑;確診病例中有很多出租車司機,出租車司機活動範圍很大、密切接觸的人多,給防控工作帶來很大難度。

第二,日本必須高度重視。新冠病毒的厲害程度,世界各國已經看到,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引起高度重視,日本必須高度警惕。日本在防控新冠病毒方面有自己的優勢,也有不少短板:比如醫療資源缺乏,沒有全國體制,還有夏季奧運會舉辦之前的一系列準備工作和活動。要乖自己乖,要巧自己巧,日本的防控工作必須自己做好,好在日本政府已經意識到,“日本國內疫情進入了新局面”,日本政府正在加緊採取行動。

第三,國際社會應該給予日本應有支持。新冠病毒是個新事物,人們現在還沒有搞清楚它的來龍去脈、前世今生;而且日本的新冠病毒比較特殊,目前還沒有找到源頭和途徑。所以,需要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的幫助。疫情無國界,防控疫情不能像有的西方國家一樣幸災樂禍、落井下石。只要日本需要,無論物資還是醫護人員,有能力幫助的國家和組織,應該自覺自願伸出援助之手。

第四,日本必須要有戰勝疫情的信心。病毒可怕,但比病毒可怕的是人的恐慌心理。信心比黃金重要,面對目前尚沒有新冠病毒“剋星”的現實,日本既要發揮自身醫療技術水平世界領先的優勢,也要吸取其他國家抗擊新冠病毒的先進經驗尤其是教訓,既要挖掘內部潛力,也要敢於從外界“拿來”。不管新冠病毒如何厲害,最終必定乖乖地臣服於人類,乖乖地回到它該去的地方,不要再危害人類。世界相信日本,日本更要相信自己


橋的那邊


現在能接受基因檢測的是以下四種情況:

[(發熱)或(呼吸器症狀)] 且 (與患者親密接觸)

[(發熱)且(呼吸器症狀)] 且 (疫區曝露史,或與有疫區曝露史的人親密接觸史) [(發熱)且(呼吸器症狀)] 且 (有必要住院的肺炎症狀) 醫生綜合診斷,懷疑感染。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普通人,沒有接觸史,只有當發熱、呼吸器症狀以及有嚴重的肺炎時,才有可能接受有關的檢測,這個檢測的標準無疑是非常非常非常高的。仔細看過這個標準之後,你也會明白為什麼實際上日本到目前的檢測數(以及到目前為止的確診人數)依然這麼少了。

怎樣評價?毫無疑問,這樣的標準一方面會造成大量的漏診,這些沒有被確診的患者有可能導致更大規模的社區傳播;另一方面,這樣高的標準也有可能會讓一些輕症患者直到發展為重症才能被確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