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北大,借錢上哈佛的農村女孩,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高考後,學子們迎來的是什麼?是一場渡劫後的狂歡,還是一朝努力落空的失落?

韓寒說:“高考結束了,馬上又將會有這麼一群孩子,迫不及待的扔下書包,去聚餐、通宵上網、旅行、KTV、閒逛、狂歡、認為自己終於解放了。殊不知,你們離開的,就是天堂。”

在應試教育為主流的大時代背景下,似乎考試已經成為了考核一個人功過是非的標準,而高考,更是考試中最為漫長的一個環節。“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學海無涯苦作舟”種種句句,都是對於當代學生們的激勵,目的只有一個:考上更好、乃至最好的大學!

眾所周知的是,中國最好的兩座學府都在北京,一所是清華大學,一所是北京大學。自古以來,從那裡走出了許許多多各式各樣領域的人才,他們有的為我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有的名動全世界,讓全世界看見了華人的力量。

拒絕北大,借錢上哈佛的農村女孩,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這兩所學校,是全中國學子夢寐以求的地方,是高考夢結束的地方,也是人生夢開始的地方。

但是你聽說過曾經拒絕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的學子嗎?她就是詹青雲。而她拒絕北京大學錄取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她有眼不識泰山,而是為了更遠的學府——哈佛大學。為了順利就讀於哈佛大學,這個農村女孩甚至貸款了整整一百萬,來圓自己的“哈佛夢”。

拒絕北大,借錢上哈佛的農村女孩,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借錢也要讀哈佛!

拋開哈佛博士生的名號不談,詹青雲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普通女孩。

她出生於貴州的小農村,父母是老老實實地種了一輩子地的莊稼人,家中的收入只能維持全家人的溫飽,沒有多餘的錢再去培養詹青雲的興趣和學習。

父母對於自己的女兒也沒有抱過多的希望,僅僅只是覺得,只要女兒以後過得安穩不愁吃喝,人生也就算是圓滿了。

但是詹青雲不一樣,她是個極有野心的姑娘。生活在小農村裡一輩子,就像父母一樣碌碌無為,做這世界上七十億人口分之一,她是不願意的。

父母形容詹青雲說:“她很要強。”

確實如此,詹青雲骨子裡天生就帶著那麼一股子倔勁兒,天生安排她在這個貧窮又平庸的農村家庭長大,她不服,偏要逆天而行。

父母種莊稼沒錢給她上興趣班,她就自己出去打工兼職,風裡來雨裡去,做過飯店的服務員,曾經被人家摔過盤子指著鼻子罵過,她為了不扣錢,能忍;做過外賣員,騎著不熟練的小電動車,在寬闊的大路上與自行車相撞,自己撞得頭破血流,她不叫一聲痛。

工資好不容易拿到了,她省吃儉用的攢著,不捨得花一分錢,攢夠了,立刻就給自己報了班學英語,她是在拼命完善自己

由於父母的原因,家裡總是搬家,連帶著詹青雲也轉了有好幾次學。她本不是一個別人口中的天才,她的智慧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彌補的。因此轉學對於詹青雲來說,影響很大。

拒絕北大,借錢上哈佛的農村女孩,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她的課程總是因為沒完沒了的轉學學得斷斷續續,最後期末成績一出來,她居然是全班的吊車尾,這讓她很難過。

是很難過,但是詹青雲絕對不會因此沮喪。吊車尾就吊車尾吧,不能夠吊一輩子!

詹青雲立刻下了苦心好好學習,她簡直是班上最為刻苦的一個學生,每天第一個到教室,坐在位置上就打開了書本;每天放學又是最後一個走,就連校工都要鎖門了她才肯離開。

就在這種努力之下,詹青雲的學習成績真的突飛猛進,2008年,她被香港中文大學錄取。

唸完大學後,詹青雲仍然覺得自己的成績還遠遠不夠成為人上人。

她選擇了讀博,當時有兩個選擇擺在她面前,一個是北京大學的博士,一個是哈佛大學的博士。詹青雲當然想去哈佛深造,可是留學的鉅額費用又要從哪裡來?

詹青雲想了很久,最後決定貸款100萬出國去哈佛,要讀就讀最好的!

拒絕北大,借錢上哈佛的農村女孩,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現狀如何

詹青雲這個名字被如今的大多數人所熟知,是在《奇葩說》這檔節目裡。

在熒幕上,她是機敏而乾脆利落的辯手,邏輯清晰,話語有條不紊,經常將自己的對手說得啞口無言,而她引經據典,毫不慌亂。這一切,都是因為有她豐厚的知識儲備量做抵。

她說:“使唐僧成為唐僧的,不是經書,而是那條取經之路。”

她說:“那些曾經是我悲傷過的一切,也是我最熱愛的一切。”

她說:.....

作為哈佛大學畢業出來的高材生,她不是德不配位的,而是名副其實的,在場上打辯論時,幾乎 每一個對手,都有被她反駁到詞窮的情況出現。

拒絕北大,借錢上哈佛的農村女孩,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而她的表現也讓觀眾們非常認可,很大一部分觀眾甚至封她為女神。

在節目現場,薛兆豐教授談到詹青雲貸款整整一百萬去讀哈佛這件事時說:“她窮不窮呢?我認為她是貧,不是窮。我們許多年輕人都是貧,貧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你年輕,你還有很多很多的獲取收入的時間。”

詹青雲的確不窮,她豐富的閱讀量讓在場所有辯手都驚歎不已。李思恆說:“青雲姐姐,你的底薪就是我高薪的極限。”

如今的詹青雲從哈佛大學畢業後,已經將一百萬債務全部償還清楚,她現在是一名優秀的律師,一百萬對於她來說,早已經不是天方夜譚。

拒絕北大,借錢上哈佛的農村女孩,世界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

她的才華遠遠不止一百萬,而她的身家,也要比一百萬多得多。

曾經的苦難已經是詹青雲人生的過去式,就像浪潮一樣,大落大起,波濤洶湧,最後又歸於平靜。那些苦難的傷疤結了痂,就會開出最美麗的花。這是詹青雲一直相信的,也是她一直去做的。即使這個世界曾經對她並不友好,但是她還是做到了——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