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和莫言谁的影响力大?

青山绿水捕风捉影


不知道这些人有没有看过王蒙的书,有没有看过莫言的书。就随便乱骂。我觉得这是极度不负责任的行为。

如果说诺贝尔奖是西方价值观下的产物,那么请问屠呦呦的诺贝尔奖是不是也表示他成了西方价值观的拥护者?

我们现在学的科学,用的这些技术产品,难道是我们自己发明的?难道是我们自己创造的?难道不是我们向西方人学习来的吗?学习会了,就把别人撇开,骂别人,这难道是一个理性的人该说的话吗?

要搞清楚一点。艺术文学是全世界的,不是某个国家的。这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资源。哪里还分个什么中国的西方的。难道科学也要分一个中国和西方的吗?

莫言为什么得诺贝尔奖?还不是因为他的书很早就被翻成英文了,世界上早就有人读过他的书了。而王蒙的书可能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这不是很好理解吗?

但不管怎么样,这两位作家,都是很伟大的,他们为人类创造了永恒的价值。

根据评论,我补充一下:

1,如果把文学艺术全都理解阶级的产物,那我们也不要看外国的文学作品了,也不要看外国的电影了,也不要听外国的音乐了,外国的一切文化也不要接触了,那些都是害人的东西!

这样一来,跟夜郎自大有什么区别?

兼容并包才是一个国家,才是一个人的健康心态。唯有包容,才是真的自信!

2,我觉得,很多人没有搞清楚:科学和文化到底是什么。

我们觉得科学很客观,很公正,是因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的物理世界。

我们觉得文学等文化领域的东西很主观,是因为文学探索人类的精神世界,心灵世界,而这个就太复杂了,几乎没有定准。

所以得出结论,文学就是瞎扯,文学就是阶级的工具,文学就是权力的小丑。

这样去理解文学,去理解文化,真的太肤浅了。按这个说法,科学也可以是权力的工具,也可以随意被人玩弄,斯大林生物学就是例子。

其实,文学探索的是人类的生存意义问题,追求的是人性的根本价值。而这些探索,这些努力,是具有永恒性,因为我们都是人,都有着几乎相同的困惑和期望!

精神世界的东西,也是有普遍性的,不可能全是特殊的,个别的。

那些伟大的文学作品、哲学作品,虽过了几千年,几百年,都不断有人去读,不断激励我们,这就是明证!

3,关于民族性。如果说世界是一个大圆,每个民族就是一个小圆,个人就是一个点,没有点能不在圆中,都必须在小圆中,而小圆在大圆中,如此而已。

不同小圆之间也不是独立的,而是有交集的,这个交集部分就是普遍的东西,就是值得提倡的东西。

求同存异,就是我们的立场!

所以,民族性,不妨碍我们讲世界性,这是并存的。

不能只说文学有民族性,科学也有民族性。

科学有世界性,文学也有世界性。

4,科学背后的动力问题。

按照科学的原初理解,科学发现的动力是“好奇心”,是那种探索的欲望。这也是所谓的科学精神。

这种科学的精神,很快就脱离了科学研究,我们用各种各样的精神来替代科学精神。

比如: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冲动;

爱国的情操;

名利心;

权力欲;

仁爱心;

……

不管是以上哪种动力,都是对科学精神的伤害,其实也是对科学科技的伤害!

正因为如此,很多人才会说科技与科学不同,说科学精神与科学研究不同,但是这种区分根本上就是反科学的。

因为科学也是人学。只有在人性的指引下,科技的发展才不会脱离轨道!


存思游艺


王蒙先生的作品在早期的人民文学上读了很多,那时七六年高中刚刚毕业,在过去的那个时候叫社办企业上班,因为热爱文学让当时的领导订了一份此杂志,喜欢看的人当时并不多(也许是爱好的人当时少,而武林一类的杂孑却非常有市场,以后才有了“纯文学”这个概念)这样阅读这份杂志就成了我的专利,甚至邮送员送的时候都直接放到我的房间……而王蒙先生的作品那时就有了机会经常阅读,蒙太奇的创作说法也就是那时候种植在我年少的心中了,有个我的阿那阿木大叔的什么作品,我已经记不清了,那真是个美啊……等等。王蒙先生:他的写的都是积极的,正能量的歌颂的:“那个所有的日孑都来吧,用我们,青春的丝线来编织,编织成春天的蓓蕾”等等,四十年了,己经成了阳光老头的我:还有着深深

的记忆和落印。是的:莫言,不客气的说:他的获诺奖那就是一个笑料,也是西方政客的的收买和无聊的闹剧,更是抹黑祖国的别有用心,和王蒙先生去比,一个是地一个是天,一个高贵一个卖溅,不在一个层次,更不是一个道,一个只能一时,一个却会青史永远……


阳光老头拒聊


不说王蒙曾担任过文化部长,只说在中国文坛上对人民大众的影响力,我个人认为王蒙胜过莫言。

王蒙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给人以启迪和力量。尽管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他仍然取代不了王蒙的影响力。

就以昨天国家召开的授奖仪式大会上,我们看到,屠呦呦呦获得了国家最高荣誉奖励,那有人就会联系莫言为什么没授于奖励?国家考虑的是获奖者对国家的贡献,屠呦呦做到了,得到了中央政府的认可,也让国人信服。她即使没被授于诺贝尔奖,也一样会被国家授于国家最高荣誉奖。

王蒙没有被授于诺贝尔奖,可他的思想,他的操行、他的价值取向,对国人的影响力都要远远胜过莫言。王蒙发表的作品给人一种向上的正能量,对读者产生重要的引领作用,对提高国人的素质和爱国情怀是在莫言的作品中很少能见到的。

应该看到,不能以诺贝尔奖,特别是用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来衡量其人的影响力。特别是诺贝尔奖,已经离经叛道,背离了诺贝尔设立的该奖项时的初衷。诺贝尔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西方政治所利用,成了推行西方价值观的御用工具。我国所设的国家最高荣誉奖有自己的标准,那就是对国家在某个领域有特殊贡献的人,显然在文化领域王蒙的影响力大于莫言。


暑來寒往


王蒙和莫言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莫言的诺奖那里西方人的标准,莫言才多大年岺他今后的作品对国家民族的意义还须国人恃目以待,離盍棺谕定还早着呢,人民艺术家完全是文代自信的集中体现,那些评委们评价文艺作品根本不看你是中华民族的正能量还是否能骨,某些人更喜欢表观贪穷落后愚鈍的艺术形象,美其名日现实主义。五蒙自当年发表组织部里的年青人(?)以后车新疆,扎耕群众,落实政策焕发青春,始经坚持正确导问,始终坚守信念,初心不改,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当之无魂具有显明的导问性!莫言的诺奖和屠呦呦的诺奖更不可类比,屠老太太的成果属干自然科学,那个标准都是硬指标?据此授诺奖,授国家学誉也是当之无愧的!!!


牛牛11237


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而莫言的作品揭露的是民族野蛮,丑陋的一面,是为西方资本主义服务的。不值得一提。


从头到尾的时候


论影响力国内肯定王老更胜一筹了,他刚获得了共和国成就奖,证明了国家和人民对他作品的认可。

但莫言能在国际上得奖,证明其文笔也是不错的,毕竟各东方国家迎合西方口味的文章很多,也没见诺贝尔奖发给别人不是?

个人觉得,他俩最大的区别在于情商。

姜还是老的辣呀!

中国有句古话叫家丑不可外扬!写小说即使要扬也要扬得含蓄,抑扬顿挫,要充分利用语言的艺术把论点中和,别给任何一方难堪。从而既交代了事实又不得罪人,不落人口舌,两全齐美。在这点上莫言不如王老,只顾自己抒发胸臆,不照顾别人的面子,这种写法往小了说叫负面思想重,可偏偏文章被西方文坛那些以为能以此了解中国的人看重,还得了大奖,事情便因此闹大,上升到了不爱国层面了。



莫言和王蒙不是一条道上跑的车,一亇为西方文化执笔,肆意埋汰国人以挖掘阴暗来取悦西方,一亇为民族奋进鼓与呼,启迪国人的良知以为已任。二者的作品中都有歌颂和批评,但出发点和目的不同。要问谁的影响力大这样的问题,一点意义都没有。莫言在国外影响大,王蒙在国内影响大,站在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结果。


用户9534744585


有可比性么?没有!王蒙传递的是正能量,而莫言呢?以恶心中国人,丑化时代为能事,得了个可怜的什么奖,这算什么?只能是在西方人面前摇了摇屁股,甩了甩尾巴而已!不值一提!太影响大多数人的味口了!


用户平安一生70522


不禁诺诺地说点拙见!

王蒙现今前任文化部长,政治烙印明显,必须为现今社会和管理服务发声。得奖是文化界的代表,代表千千万万个中国作家,这叫代表!具有代表性而己!诸不能把千千万万个中国优秀作家每人都发奖吧!其中也代表了莫言等,顺理成章,为什么老拿爱国西方等来绑架摸黑莫言呢?发问一句,你真行吗?你真行,怎么不写一篇文章在各市县得个小奖呢?说明你还是不行,更有一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嫉妒心理!

莫言优秀作家,在中国历史上首次获诺贝尔文学奖之人,那不也是中国人值得骄傲自傲的吗?可总有些人,不懂楞要装懂,表明多么爱国,动辄就拿爱国绑架说事!岂不知爱国两字的含意,你有什么真本领能拿世界大奖?只能说明你什么也不是,而且也不分事理,只能凭感性粗浅的激愤和情绪化即冲动办事,而发表些不值一驳的妄言。所以说,很多国人就是这种里外不分的意识,把自己的血肉同胞,自己的精萃和华严盖以政治大帽乱扣,有些好赖不分,是非不明。让人心寒心痛!莫言这份沉甸甸的诺贝尔文学奖,也同样与杨振宁、贝聿铭,还有今天获奖的屠呦呦是一样有份量的吗?也是中国人的一份自傲吗!难道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是中国人的光荣,而莫言的获奖就是国人的耻辱吗?可想而知,国人的思维是多么南辕北辙,糊涂得一败涂地!竞产生这种指鹿为马的荒谬意识,那后果多么严重,本是国家和民族的骄傲和光荣,却被抹黑!那哪里还来得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呢?

另一点,文学是一把双刃剑!表达的是爱和恨,是多视角观察,具有前瞻性和批判性的。正因为这样,文学具有对现实的讴歌和批判性,如果只求十全十美,那就不叫文学,只有赞美诗,只有歌功颂德;而没有箴言和良药苦口了!

只有对文学有了解,才能正确对待文学作品及作家。不要把王蒙与莫言对立起来,各有所长,所处地位及社会代表性和影响不同罢了!两人都是中国文学璀璨星空的两颗耀眼的明星,都是中国人的骄傲和光荣!

希望中国各行各业多些这样明星,而不是蛙声一片!



远山L


首先他们的视角不同,看待问题的观点也不同,揭露反映的现象也就不同,表达抒发的情感自然就各异了!当然看待问题有客观、主观、还有宏观的差异,一个优秀的文学创作者都不该有狭隘的思想,这就好比鲁迅和郭沫若一样,他们都很优秀,但是谁更契合那个时代历史潮流呢?这个就不同了,郭沫若倡导白话文否定过去的传统文化可谓到了极致,就连做诗都用化学方程式,那当然是经不起历史考验的,再优秀的文化都有其精华也有糟粕,我们不能需要一种新文化而全盘否定一种旧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过去好多文人振臂高呼传统文化怎么怎么不好了,中国近代耻辱都是传统文化造成的,全面的否定传统文化那是不对的!

但是有人会问了,为何莫言能得诺贝尔文学奖而王蒙不行呢?因为诺贝尔文学奖是戴有有色眼镜看世界的,它是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来衡量世界,西方对外倡导的自由世界真的那么好吗?但是看看章莹颖的悲剧我们还能接受这样的自由世界吗?当然对于文学本身来讲他不应该为政治服务,他更应该为历史服务,当然他也需要为一个时代宣扬价值观,为一个民族的灵魂去歌颂和传承,我们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可谓是群星璀璨、百花齐放,但是也有一些不可能流芳百世的,当然独尊儒术在现在看来不也是有好多弊端吗?我们还是应该倡导多元文化,综其精华为社会所用才是符合历史潮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