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這首《小松》什麼深意?

一綠浮芳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可惜的是作者自以為“凌雲”之時,已然喪失了松的風骨

小松

自小刺頭深草裡,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是唐朝詩人杜荀鶴《小松》中的末句,前一句說松樹小的時候長在深草叢中,被埋沒看不出來;現在才發現長得比蓬蒿高出了許多。而這句的意思就是世上的人不認識這是可以高聳入雲的樹木,等到它已經長成了才承認它的高大。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背後的深意

這是明顯的託物喻人,諷刺當權者沒能慧眼識才,世人目光短淺;更以松自比,終於從平庸中脫穎而出,大器成矣。

“言為心聲”,寫景狀物,不過是個借體,實際上就是為了突出喻體,這是一種文學作品裡常見的表現手法,立意深遠,表達含蓄,能夠增強表現力和感染力。這方面的古詩很多,比如最典型的唐•虞世南的《蟬》“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

作者以“松”自喻,說自己才高,卻數年無人賞識,也是不無道理。實際上他可能比那“始道高”的松更慘一些:杜荀鶴(約846—約906),字彥之,自號九華山人。他出身微寒,相傳是杜牧的出(被逐)妾之子。數次應試不第,長期置身於九華山。但他才華橫溢,是晚唐著名的詩人,語言通俗清新,淺顯平易,被後人稱為“杜荀鶴體”;猶擅宮詞,有“宮詞為唐第一”之譽。他曾寫過《春宮怨》,以宮女的不幸比興自己懷才不遇,詩中“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一句被贊為“杜詩三百首,盡在一聯中”;他自稱“以詩為業”,有影印宋蜀刻本《杜荀鶴文集》三卷存世。

杜荀鶴一生苦求官職,考一次又一次不中;又一次又一次干謁求人舉薦,從他寫的詩裡可以清楚地看出這一點:“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窮人”《郊居即事投李給事》;“苦吟無暇日,華髮有多時”《投李大夫》;“男子受恩須有地,平生不受等閒恩”《投長沙裴侍郎》,要我看,這裡的“投”和“求”差不多;可惜的是,一首首投出去,都是石沉大海。最後是“投”到了皇帝身上,皇上專門送名禮部,才得以第八名進士;後來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充翰林學士。昔日苦求不得,一朝得勢,這首《小松》倒也是比喻恰當。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後續——“凌雲”了的杜荀鶴已然失卻了“松”的風骨,依然為時人所棄

杜荀鶴從“小松”成為“凌雲木”,得益於殺死唐昭宗,以“禪讓”奪權唐哀帝的“屠夫皇帝”——後梁朱溫,那是個濫殺無辜的殘暴皇帝,在位六年就被親兒子殺死。杜荀鶴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覲見,卻嚇得渾身發抖,汗如雨下——老天也是有意,居然配合他“無雲而雨”,於是朱溫讓他作詩,要說杜荀鶴還是有才,嚇成那樣也沒把詩才忘掉,“同是乾坤事不同,雨絲飛灑日輪中。若教陰朗都相似,爭表梁王造化工”一揮而就,歌頌這“太陽雨”是因為“梁王”您有造化才下的,哄得皇上高興,專賜一桌酒席,才有了後來的一系列進士入仕升遷之路。據說見過皇上,回到旅店的杜荀鶴後怕不已,腹瀉不止,差點死了;這官求得也真是不容易。

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千險萬苦求來的,不用白不用,不用太可惜?還是為了報復當初人們對他的不重視亦或瞧不起?所以,杜荀鶴當了官之後,一幅小人得志的樣子,“恃勢侮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杜荀鶴諂事朱溫,人品更屬可鄙。時人以與之交往為恥”,“遘重疾,旬日而卒”(清•潘德輿《養一齋詩話》)。

結語

這就是《小松》裡“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背後的深意和最後的結局。杜荀鶴才華過人,早期被埋沒,是名副其實的松:堅韌不屈,頑強向上,不折不撓;及至後來,“凌雲”之時,早已沒有了“松”的風骨,比之蓬蒿不如。

留言:這就是我hyg陌上花開,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和回答,十分感謝您的閱讀!不足之處,歡迎指正!謝謝!


hyg陌上花開


《小松》是唐代詩人杜荀鶴的一首小詩。原文如下:

自小刺頭深草裡,而今漸絕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若要深刻理解一首詩的含義,要了解詩人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及詩人在作這首詩時的處境和心緒。

動盪晚唐,坎坷仕途

唐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盛的封建王朝之一。但自安史之亂,唐王朝逐漸衰落,藩鎮割據、農民起義、吏治敗壞、社會動盪。亂世之中,不乏真英雄,奈何識才之人卻寥若晨星。

歷史的車輪來到了公元846年前後,詩人杜荀鶴出生了。此刻,距離唐王朝的覆滅只剩下短短六十年了。詩人杜荀鶴,字彥之,池州人,出生微寒。杜荀鶴早年在九華山讀書求學。雖然年輕時就才華橫溢,曾多次赴都城長安應試,卻屢屢不第。

後朱溫為其“打點關係”杜荀鶴於公元891年得中進士。此時詩人已經45歲了。而後又因政局動盪,杜荀鶴得第後第二年,復歸九華山。朱溫後來授予杜荀鶴翰林學士,但杜荀鶴此時已是風燭殘年,授官後不久,就去世了。

杜荀鶴才華橫溢,在詩壇享有盛名,其詩自成一家。杜荀鶴對宮詩的造詣極高,除此之外,杜荀鶴的詩常常也反映了吏治敗壞、人民疾苦的社會黑暗的現實。

杜荀鶴仕途坎坷,雖晚年得志,但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閒居於九華山,終究是壯志未酬。這首《小松》是杜荀鶴為了抒發懷才不遇,壯志難酬而作的。

時人不識凌雲木

《小松》的大意為:小松剛冒出土,小得可憐,淹沒於野草之中。後來,小松漸漸地超出了蓬蒿。可世人仍不識這小松將來會長成高聳入雲的之樹,直到長成後才認識到這是凌雲之木。

很明顯,詩人是在借松寫人,有兩重含義。

第一,讚揚了小松頑強的精神。雖然剛出土時,比野草還微小,但仍是“刺頭”,一個勁地向上生長。小松的“小”只是暫時的,它終將長成凌雲之木。

第二,諷刺當權者目光短淺,不識有才之士。許多能人志士一腔報國熱情付之東流,如千里馬駢死於槽櫪之間,小松沒於蓬蒿之中······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果喜歡,請點贊支持!

評論區屬於你們,歡迎留言,一起討論討論!


追尋遠方的詩


小松

唐•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裡,而今漸絕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小松》是唐代詩人杜荀鶴的一首七言絕句。

這類用一個物品為題目的詩,有一個總名字,叫“託物言志”。這首詩就是這樣的。

讀這類託物言志的詩,首先要了解寫詩人的生平經歷,才能知道他要表達的意思。

生活在晚唐的杜荀鶴,出身寒微,(有人說他是杜牧岀妾的後裔,所謂岀妾,就是被休了的妾。)

雖然杜荀鶴年青時就才華畢露,但由於“帝裡無相識”(《辭九江李郎中入關》),總之,怎麼考都考不上,報國無門,一生潦倒。

埋沒深草裡的“小松”,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

這首詩借松寫人,託物諷喻,詩中字裡行間充滿理趣,耐人尋味。

最後這兩句詩中對小松的描寫,精煉傳神。

如果有人看不起你的時候,你可以暗暗的念念想這句詩,給自己心靈安慰。

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雖然才華橫溢,但由於出身貧窮而不受賞識的憤懣以及不滿之情。


煙花三月09


這首詩諷刺了當時不能慧眼識珠的那些人,也歌頌了頑強的精神,是出身貧寒人才的吶喊。這首詩的作者是晚唐的杜荀鶴,詩的名字是《小松》,原詩是:

自小刺頭深草裡,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詩歌寫了一棵剛剛冒出頭的小松,但是小松毅力頑強,拼命長大,可是無人辨別出來,而和野草一樣看待,直到長成凌雲之木才知道這是大財。

詩歌借物喻人,寫出了人才地位若不高,很可能被埋沒,也諷刺了不能識別甚至埋沒人才的統治者,而詩歌也讚揚了小松的生命力之頑強和不服輸之精神。這也是出身地位的作者個人的寫照和自白。




無心隨墨


這首《小松》當作於詩人微末時,以不太起眼的松樹自比,感嘆目光短淺之人,不知道有朝一日小松也可成棟樑之才。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是也。

自小刺頭深草裡,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當時深深埋在草叢中的小松樹,不知不覺已經比蓬蒿還要高了。世人大多沒有認識到這小小的松樹將來也會稱為棟樑之才,直到他長成參天大樹,才說它偉岸。


杜荀鶴其人

杜荀鶴(約846~906),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池州人。出身寒微。相傳他是杜牧的兒子,杜牧在會昌末年任池州刺史時,妾程氏有孕,為杜妻所逐,另嫁杜筠而生杜荀鶴。


早年讀書於九華山,據說7歲時已露崢嶸。曾數次應考,不第。當黃巢起義後,他在家鄉幽居十多年,過著耕讀生活。得第後次年,因政局動亂,復還舊山,田頵在宣州,很重視他,用為從事。田頵起兵叛楊行密後,曾派他到大梁與朱溫聯絡。受朱溫器重。田頵敗死,朱溫表薦他,授翰林學士,但不久就死了。由於他晚節投靠朱溫,有損清名。


他以“詩旨未能忘救物”自期,對晚唐的混亂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頗多反映。是晚唐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


著有《唐風集》(十卷),其中三卷收錄於《全唐詩》。


附杜荀鶴名篇《山中寡婦 / 時世行》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髮焦。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後尚徵苗。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徵徭。

殘陽暮裡酹江月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出自唐代杜荀鶴的《小松》。

  《小松》借松寫人,託物諷喻,寓意深長。

  松,樹木中的英雄、勇士。數九寒天,百草枯萎,萬木凋零,而它卻蒼翠凌雲,頂風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雲巨松是由剛出土的小松成長起來的。小松雖小,即已顯露出必將“凌雲”的苗頭。《小松》前兩句,生動地刻畫出這一特點。

  “自小刺頭深草裡”——小松剛出土,的確小得可憐,路邊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沒在“深草裡”。但它雖小而並不弱,在“深草”的包圍中,它不低頭,而是“刺頭”——那長滿松針的頭,又直又硬,一個勁地向上衝刺,銳不可當。那些弱不禁風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敵的。“刺頭”的“刺”,一字千鈞,不但準確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點,而且把小松堅強不屈的性格、勇敢戰鬥的精神,活脫脫地勾畫出來了。一個“刺”字,顯示出小松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暫時的,相對的,隨著時間的推進,它必然由小轉大。不是麼?——

  “而今漸覺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類中長得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腳底下,可現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當然更不在話下。這個“出”字用得精當,不僅顯示了小松由小轉大、發展變化的情景,而且在結構上也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結果,也是未來“凌雲”的先兆。事物發展總是循序漸進,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從“刺頭深草裡”到“出蓬蒿”,只能“漸覺”。“漸覺”說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誰“漸覺”的呢?只有關心、愛護小松的人,時時觀察、比較,才能“漸覺”;至於那些不關心小松成長的人,視而不見,哪能談得上“漸覺”呢?故作者筆鋒一轉,發出深深的慨嘆: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這裡連說兩個“凌雲”,前一個指小松,後一個指大松。大松“凌雲”,已成事實,稱讚它高,並不說明有眼力,也無多大意義。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樣貌不驚人,如能識別出它就是“凌雲木”,而加以愛護、培養,那才是有識見,才有意義。然而時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這個“識”字,故詩人感嘆道:眼光短淺的“時人”,是不會把小松看成是棟樑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於“時人不識”,而被摧殘、被砍殺啊!這些小松,和韓愈筆下“駢死於槽櫪之間”的千里馬,不是遭到同樣悲慘的命運嗎?

  杜荀鶴出身寒微,雖然年青時就才華畢露,但由於“帝裡無相識”(《辭九江李郎中入關》),以至屢試不中,報國無門,一生潦倒。埋沒深草裡的“小松”,不也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




LivePD


這兩句詩出自唐代詩人杜荀鶴的《小松》。全詩為:自小刺頭深草裡,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待高。其大概意思是:樹樹小時候僅能在濃密的草叢中出一點小頭,如今才發現長得比蓬蒿還要出頭了。世人不認識這將來會是高入雲霄的參天之材,一直要等到它真正高入雲霄的那一天,人們才知道稱讚它長得高。

作者出身寒微,雖然年紀輕輕就才華橫溢,但由於種種原因屢試不中,報國無門,一生潦倒。作者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寫了這首詩,實則是通過這首詩來一個借喻,把自己此時比喻是一棵剛出蓬蒿的松樹,他認為將來他必將成為高聳雲天的大樹,只是沒有被世人發現罷了。這才是後兩句詩的真正深意,表達了作者有屈才之感、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

世人都是“有眼不識泰山”的世俗眼光!


覃南朝


世上的不認識這是將來可以高入雲霄的樹木,一直要等到它已經高入雲霄了,才承認它的偉岸。此句借松寫人,託物諷喻,寓意深長。以松喻人,詩人雖才華橫溢,但受限出身,不受賞識,報國無門,以詩抒情,表達內心的懷才不遇的憤懣,。


不長肉的大叔


好好好,

成功了

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

不成功,成了阿Q式安慰。

小小少年不可量,

大大大人早晚當

現在頭角才崢嶸,

豪氣卻己吐萬丈。


默玄吟雷


《小松》是唐代詩人杜荀鶴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借松寫人,詩中對小松的描寫,精煉傳神,生動逼真 ,表達了詩人雖然才華橫溢,但由於出身貧窮而不受賞識的憤懣以及不滿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