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首《小松》什么深意?

一绿浮芳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可惜的是作者自以为“凌云”之时,已然丧失了松的风骨

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是唐朝诗人杜荀鹤《小松》中的末句,前一句说松树小的时候长在深草丛中,被埋没看不出来;现在才发现长得比蓬蒿高出了许多。而这句的意思就是世上的人不认识这是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等到它已经长成了才承认它的高大。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背后的深意

这是明显的托物喻人,讽刺当权者没能慧眼识才,世人目光短浅;更以松自比,终于从平庸中脱颖而出,大器成矣。

“言为心声”,写景状物,不过是个借体,实际上就是为了突出喻体,这是一种文学作品里常见的表现手法,立意深远,表达含蓄,能够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这方面的古诗很多,比如最典型的唐•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作者以“松”自喻,说自己才高,却数年无人赏识,也是不无道理。实际上他可能比那“始道高”的松更惨一些: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他出身微寒,相传是杜牧的出(被逐)妾之子。数次应试不第,长期置身于九华山。但他才华横溢,是晚唐著名的诗人,语言通俗清新,浅显平易,被后人称为“杜荀鹤体”;犹擅宫词,有“宫词为唐第一”之誉。他曾写过《春宫怨》,以宫女的不幸比兴自己怀才不遇,诗中“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一句被赞为“杜诗三百首,尽在一联中”;他自称“以诗为业”,有影印宋蜀刻本《杜荀鹤文集》三卷存世。

杜荀鹤一生苦求官职,考一次又一次不中;又一次又一次干谒求人举荐,从他写的诗里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郊居即事投李给事》;“苦吟无暇日,华发有多时”《投李大夫》;“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投长沙裴侍郎》,要我看,这里的“投”和“求”差不多;可惜的是,一首首投出去,都是石沉大海。最后是“投”到了皇帝身上,皇上专门送名礼部,才得以第八名进士;后来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充翰林学士。昔日苦求不得,一朝得势,这首《小松》倒也是比喻恰当。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后续——“凌云”了的杜荀鹤已然失却了“松”的风骨,依然为时人所弃

杜荀鹤从“小松”成为“凌云木”,得益于杀死唐昭宗,以“禅让”夺权唐哀帝的“屠夫皇帝”——后梁朱温,那是个滥杀无辜的残暴皇帝,在位六年就被亲儿子杀死。杜荀鹤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觐见,却吓得浑身发抖,汗如雨下——老天也是有意,居然配合他“无云而雨”,于是朱温让他作诗,要说杜荀鹤还是有才,吓成那样也没把诗才忘掉,“同是乾坤事不同,雨丝飞洒日轮中。若教阴朗都相似,争表梁王造化工”一挥而就,歌颂这“太阳雨”是因为“梁王”您有造化才下的,哄得皇上高兴,专赐一桌酒席,才有了后来的一系列进士入仕升迁之路。据说见过皇上,回到旅店的杜荀鹤后怕不已,腹泻不止,差点死了;这官求得也真是不容易。

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千险万苦求来的,不用白不用,不用太可惜?还是为了报复当初人们对他的不重视亦或瞧不起?所以,杜荀鹤当了官之后,一幅小人得志的样子,“恃势侮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杜荀鹤谄事朱温,人品更属可鄙。时人以与之交往为耻”,“遘重疾,旬日而卒”(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

结语

这就是《小松》里“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背后的深意和最后的结局。杜荀鹤才华过人,早期被埋没,是名副其实的松:坚韧不屈,顽强向上,不折不挠;及至后来,“凌云”之时,早已没有了“松”的风骨,比之蓬蒿不如。

留言:这就是我hyg陌上花开,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回答,十分感谢您的阅读!不足之处,欢迎指正!谢谢!


hyg陌上花开


《小松》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一首小诗。原文如下: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绝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若要深刻理解一首诗的含义,要了解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诗人在作这首诗时的处境和心绪。

动荡晚唐,坎坷仕途

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封建王朝之一。但自安史之乱,唐王朝逐渐衰落,藩镇割据、农民起义、吏治败坏、社会动荡。乱世之中,不乏真英雄,奈何识才之人却寥若晨星。

历史的车轮来到了公元846年前后,诗人杜荀鹤出生了。此刻,距离唐王朝的覆灭只剩下短短六十年了。诗人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出生微寒。杜荀鹤早年在九华山读书求学。虽然年轻时就才华横溢,曾多次赴都城长安应试,却屡屡不第。

后朱温为其“打点关系”杜荀鹤于公元891年得中进士。此时诗人已经45岁了。而后又因政局动荡,杜荀鹤得第后第二年,复归九华山。朱温后来授予杜荀鹤翰林学士,但杜荀鹤此时已是风烛残年,授官后不久,就去世了。

杜荀鹤才华横溢,在诗坛享有盛名,其诗自成一家。杜荀鹤对宫诗的造诣极高,除此之外,杜荀鹤的诗常常也反映了吏治败坏、人民疾苦的社会黑暗的现实。

杜荀鹤仕途坎坷,虽晚年得志,但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闲居于九华山,终究是壮志未酬。这首《小松》是杜荀鹤为了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而作的。

时人不识凌云木

《小松》的大意为:小松刚冒出土,小得可怜,淹没于野草之中。后来,小松渐渐地超出了蓬蒿。可世人仍不识这小松将来会长成高耸入云的之树,直到长成后才认识到这是凌云之木。

很明显,诗人是在借松写人,有两重含义。

第一,赞扬了小松顽强的精神。虽然刚出土时,比野草还微小,但仍是“刺头”,一个劲地向上生长。小松的“小”只是暂时的,它终将长成凌云之木。

第二,讽刺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识有才之士。许多能人志士一腔报国热情付之东流,如千里马骈死于槽枥之间,小松没于蓬蒿之中······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果喜欢,请点赞支持!

评论区属于你们,欢迎留言,一起讨论讨论!


追寻远方的诗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绝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小松》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类用一个物品为题目的诗,有一个总名字,叫“托物言志”。这首诗就是这样的。

读这类托物言志的诗,首先要了解写诗人的生平经历,才能知道他要表达的意思。

生活在晚唐的杜荀鹤,出身寒微,(有人说他是杜牧岀妾的后裔,所谓岀妾,就是被休了的妾。)

虽然杜荀鹤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总之,怎么考都考不上,报国无门,一生潦倒。

埋没深草里的“小松”,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这首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诗中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

最后这两句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

如果有人看不起你的时候,你可以暗暗的念念想这句诗,给自己心灵安慰。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虽然才华横溢,但由于出身贫穷而不受赏识的愤懑以及不满之情。


烟花三月09


这首诗讽刺了当时不能慧眼识珠的那些人,也歌颂了顽强的精神,是出身贫寒人才的呐喊。这首诗的作者是晚唐的杜荀鹤,诗的名字是《小松》,原诗是: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诗歌写了一棵刚刚冒出头的小松,但是小松毅力顽强,拼命长大,可是无人辨别出来,而和野草一样看待,直到长成凌云之木才知道这是大财。

诗歌借物喻人,写出了人才地位若不高,很可能被埋没,也讽刺了不能识别甚至埋没人才的统治者,而诗歌也赞扬了小松的生命力之顽强和不服输之精神。这也是出身地位的作者个人的写照和自白。




无心随墨


这首《小松》当作于诗人微末时,以不太起眼的松树自比,感叹目光短浅之人,不知道有朝一日小松也可成栋梁之才。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是也。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当时深深埋在草丛中的小松树,不知不觉已经比蓬蒿还要高了。世人大多没有认识到这小小的松树将来也会称为栋梁之才,直到他长成参天大树,才说它伟岸。


杜荀鹤其人

杜荀鹤(约846~906),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人。出身寒微。相传他是杜牧的儿子,杜牧在会昌末年任池州刺史时,妾程氏有孕,为杜妻所逐,另嫁杜筠而生杜荀鹤。


早年读书于九华山,据说7岁时已露峥嵘。曾数次应考,不第。当黄巢起义后,他在家乡幽居十多年,过着耕读生活。得第后次年,因政局动乱,复还旧山,田頵在宣州,很重视他,用为从事。田頵起兵叛杨行密后,曾派他到大梁与朱温联络。受朱温器重。田頵败死,朱温表荐他,授翰林学士,但不久就死了。由于他晚节投靠朱温,有损清名。


他以“诗旨未能忘救物”自期,对晚唐的混乱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颇多反映。是晚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著有《唐风集》(十卷),其中三卷收录于《全唐诗》。


附杜荀鹤名篇《山中寡妇 / 时世行》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殘陽暮里酹江月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出自唐代杜荀鹤的《小松》。

  《小松》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刺头”的“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必然由小转大。不是么?——

  “而今渐觉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渐觉”。“渐觉”说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谁“渐觉”的呢?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时观察、比较,才能“渐觉”;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成长的人,视而不见,哪能谈得上“渐觉”呢?故作者笔锋一转,发出深深的慨叹: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

  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LivePD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荀鹤的《小松》。全诗为: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待高。其大概意思是:树树小时候仅能在浓密的草丛中出一点小头,如今才发现长得比蓬蒿还要出头了。世人不认识这将来会是高入云霄的参天之材,一直要等到它真正高入云霄的那一天,人们才知道称赞它长得高。

作者出身寒微,虽然年纪轻轻就才华横溢,但由于种种原因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作者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写了这首诗,实则是通过这首诗来一个借喻,把自己此时比喻是一棵刚出蓬蒿的松树,他认为将来他必将成为高耸云天的大树,只是没有被世人发现罢了。这才是后两句诗的真正深意,表达了作者有屈才之感、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世人都是“有眼不识泰山”的世俗眼光!


覃南朝


世上的不认识这是将来可以高入云霄的树木,一直要等到它已经高入云霄了,才承认它的伟岸。此句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以松喻人,诗人虽才华横溢,但受限出身,不受赏识,报国无门,以诗抒情,表达内心的怀才不遇的愤懑,。


不长肉的大叔


好好好,

成功了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不成功,成了阿Q式安慰。

小小少年不可量,

大大大人早晚当

现在头角才峥嵘,

豪气却己吐万丈。


默玄吟雷


《小松》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借松写人,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生动逼真 ,表达了诗人虽然才华横溢,但由于出身贫穷而不受赏识的愤懑以及不满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