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向孙权推荐了庞统,如若庞统加入孙权集团会改变三分天下的局势吗?

长安驿站


鲁肃向孙权推荐庞统,假如庞统加入江东集团,是改变不了三分天下之势!

第一、一个团体或一个单位甚至一个国家的走向与最高领导人的才智,谋略,方向有极大的关系。

第二:在赤壁之战后,周瑜新亡,刘备己有荆州江南四郡落脚之地,三国鼎立之势己具雏形,刘备一直以恢复汉室为已任,意图统一全国,奈何起步晚,资源少,兵弱将寡,即使把时间往后再延续到刘备己取益州,也难以施展,原因:

A,益州本土人士未必诚服刘备集团,这样会牵扯刘备精力,对刘备统一全 国的战略会有阻碍,后来也证实这一点。

B,谋士法正与刘备意趣相投,节奏合拍,怎奈早逝,还有后来的庞统。诸葛亮战略与刘备一致,但稳重有余,气度不足,在用人,攻城略地方面过于谨慎。

C,武将方面除了传说五虎上将外,其它能独当一面的将领寥寥无几。

D,根据地方面:荆州五分四裂,江夏孙权所占,北部南阳、樊城归魏。刘备就拥有了荆州的南郡以及江南四郡也是四面受敌,资源瓜分殆尽,所剩无几,益州号称天府之国,实际远不如江东,更别说与魏国的青,冀,幽……等州相比。

所以蜀汉集团保持后来的现状已非常不易了!

第三、江东孙权方面:早在庞統之前,鲁肃已向孙权进言,从鲁肃版的《隆中对》看:

肃见权,权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

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权曰:“今尽力—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

从中可以看出,孙权没有象刘备那样的伟大目标,孙权而与鲁肃一样的想法,能瓜分荆州部份领土,作为战略缓冲区,,能保住祖宗基业已不错了!

再看一看庞統

A庞统对荆州的地位与诸葛亮相反,不赞成为四分五裂的荆州争得头破血流,荆州是一个是非之地,有点与鲁肃合拍。另外赞成沿长江一线发展,或向北扩張,甚至取西川,这点未心可行。

B,庞统称"凤雏",这一称号是他叔叔封的,从后来他的发展经历看,有些言过其实。即使他加入江东集团,未必能左右孙权。

C,何况江东豪士族张昭之流会阻击,对孙坚之死和孙策之亡,都是江东本土豪强对孙氏的抗争。

而就实际资源来讲,孙权统一全国的条件比刘备好:兵强马壮,战将无数,人口物资,地理位置……可是最高统治者及主要谋臣只想守土之志!

第四、北方曹魏方面:

A,曹操及其继任者雄才大略,挟天子而令诸侯,占尽天时。

B,疆土广阔,物资丰富,人才济济。

C,也有难言之隐:以荀彧为首豪强士族帮助曹氏,但更拥护汉天子,要知道荀彧是曹操的张良啊!还有关陇集团司马氏与曹家貌合神离。

D,虽然北方大部份已平定,近在咫尺的辽东乌恒柔然也是肘腋之患,让曹魏心烦。何况还有一个天天喊叫恢复汉室、时刻要北伐的刘备集团。

如此看来,最有可能统一全国的曹魏集团也很难吞并吴蜀。

所以就当时局势、各集团高层的状态、战略等方面看,假如庞統加入江东,也不会改变三国鼎立局势。







狐羊树


首先,历史大势和方向不是任何个人可以改变的,只能说利用个人能力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三国鼎立之势有历史的必然性,不会随意被改变,从东汉末年的大乱到三国时期的相对稳定,是社会和百姓的觉醒和愿望。其次,庞统是三国时期的杰出人才,相当于目前的杰出智囊,确实有经天纬地之才,无论他在哪个阵营都会起到助推剂的作用。


轩轩猿剑


天意莫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