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城市發展史》 第27集 “冀東三枝花”的聲名遠揚

評劇、唐山皮影和樂亭大鼓這三個在唐山地區土生土長的藝術品種,以其濃郁的地方特色,長期以來被人們譽為“冀東三枝花”。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公佈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評劇、唐山皮影、樂亭大鼓榜上有名。

(一)評劇

《唐山城市發展史》 第27集   “冀東三枝花”的聲名遠揚

成兆才畫像(1874~1929)


評劇是流傳於中國北方的一個戲曲劇種,是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的劇種之一,位列中國五大戲曲劇種,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民間地秧歌和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冬,蓮花落藝人成兆才、杜知義(金菊花)、任連會等對蓮花落進行大膽改革,吸收其他劇種的藝術成就,發揚蓮花落的優點和特色。首先是劇本改革,在原有對口、拆出戲的基礎上,依照大劇種的劇本結構形式,改編成大型劇本,去掉劇本里的淫詞濫語,把活詞定為死詞;其次是音樂改革,大量吸收河北梆子、皮影、大鼓的調式和板式,溶入落子的腔調之中,形成了以板式變化為結構體式的有自己獨特唱腔風格的新劇種;最後是表演改革,聘請河北梆子演員來教授傳統戲曲的表演程式,使各個行當的舞臺動作進一步規範化。改革後的蓮花落改稱“平腔梆子戲”。

成兆才在任連會的幫助下,先後對《告扇子》《朱買臣休妻》《劉伶醉酒》《大劈棺》等大小劇目進行了改編和加工。伴奏樂器也在嗩吶、板胡、梆子的基礎上增加了三絃、笛子和全堂打擊樂,以真正戲曲的形式出現在舞臺上,轟動了四鄉八村。清宣統元年(1909年)成兆才成立的“慶春班”進入唐山,落腳小山永盛茶園,首演“平腔梆子戲”。此後,以永盛茶園為基地,在京劇和河北梆子藝人的幫助下,對平腔梆子戲進一步改革優化,是為評劇史上第二次大改革。唐山的工人和市民對這俗稱“唐山落子”的平腔梆子讚賞有加,“唐山落子”因此得名。此時,評劇這一新劇種已經形成,只不過未冠“評劇”之名罷了。


《唐山城市發展史》 第27集   “冀東三枝花”的聲名遠揚

“唐山落子”《桃花庵》劇照


當時的著名演員月明珠(中,任善豐)、任善年(左)、楊柳青(右,餘鈺波)

唐山落子受到冀東觀眾的普遍歡迎。蓮花落藝人頻繁往來於天津、唐山等一些大城市巡迴演出,把這個新興劇種傳遍整個冀東地區。1909年夏,成兆才、任連會等赴盛京,演出於全盛茶園。1917年正在天津演出的慶春班趕上發大水,戲園被淹,停止演出,遂乘船經“煤河”返唐。是年,永盛茶園園主王鳳亭置箱入班,更名永盛合班。1918年,永盛合班應邀到山海關演出,唱紅古城,譽傳關外。同年,永盛合班在山海關改名“警世戲社”,掛出了“唐山首創警世戲社”的牌子,後人稱其為評劇的第一個班社,標誌著這一新劇種己進入成熟期,由此成兆才作為評劇創始人的地位已經確立。

1919年,成兆才根據家鄉發生的楊三姐告狀的真實事件,編創了大型現代戲《槍斃高佔英》(後改名《楊三姐告狀》),在哈爾濱慶豐舞臺首演大獲成功。成兆才一生先後創作、改編了劇本100餘出,如《槍斃小老媽》《黑貓告狀》《安重根刺伊藤博文》等,尤以《楊三姐告狀》最為著名,久演不衰,成為評劇的代表劇目之一。成兆才就是以他的劇作把蓮花落演變成了蹦蹦戲,又從蹦蹦戲演進為評劇。為銘記成兆才對中國評劇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國家文化部、河北省、唐山市和灤南縣人民政府於1989年在成兆才的家鄉灤南縣共同投資興建了成兆才紀念館。

1935年在上海演出時,因為上演劇目多有“懲惡揚善”“評古論今”的新意,採納名宿呂海寰的建議,改稱“評劇”。1936年,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片《海棠紅》時,新聞界首次把“評劇”的名稱刊載於《大公報》,從此評劇的名字廣泛傳播於全國。

解放後,評劇進入了新的繁榮發展時期,唐山出現了高豔敏、範金亭、洪影、於豔秋、李憶霞等著名演員。2000年9月,由文化部藝術司、河北省文化廳、唐山市人民政府主辦的首屆中國(唐山)評劇藝術節在唐山市舉行。2001年9月第二屆中國(唐山)評劇藝術節升格為“中國評劇藝術節”,成為全國性文化活動。中國評劇藝術節的舉辦,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了評劇藝術傳承發展。

(二)唐山皮影

唐山皮影又名冀東皮影,是唐山境內最早的文藝品種,也是國內皮影戲中影響最大的種類之一。北宋末年,中原皮影戲傳入唐山境內,因以唐山地區樂亭、灤縣一帶的語言音韻為其音樂特色,故有“灤州影”“樂亭影”之稱。因其影人、道具是用牛、驢皮製成,故又通稱驢皮影。它是一種有著精美的雕刻工藝、靈巧的操縱技巧和長於抒情的唱腔音樂的綜合藝術,流行於京津冀及東北三省,是當地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表演形式。1996年,樂亭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皮影之鄉”。

唐山皮影是一種傀儡藝術。它的演出方法是臺前立設影幕(俗稱“影窗”),操縱演員在“窗”後操縱影人做各種形象逼真的表演,同時有配音演員的演唱,以及燈光、佈景、音樂、唱腔等藝術形式的烘托,活靈活現地刻畫人物,曲折生動地演繹故事,表達劇中人物的情感。

唐山皮影以唱功見長。有男女兩種聲腔,男腔高亢粗獷,女腔清脆婉轉,其曲調、板式風格獨特,唸白和唱腔極富地方韻味,影人雕鏤精細、造型優美,獨具風采。角色分為生、小(旦)、淨、大(花臉)、髯(老生)、醜、妖等行當,各行當有其獨特的造型唱腔和表演形式。唱詞格律多為“三趕七”“七字句”“五字賦”“大金邊”“小金邊”等,主奏樂器為四胡,其他伴奏樂器以拉、彈、吹民間樂器為主。

“一口敘說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說得就是皮影。唐山皮影戲的劇本俗稱“影卷”,有連演數十個晚上的連臺本戲,也有演一個晚上的“單出”戲,還有演十幾分鍾、幾十分鐘的童話劇和寓言劇。唐山皮影劇目多達數百出,代表劇目有《五鋒會》《楊家將》《二度梅》《白蛇傳》等。歷代皮影藝術家有李秀、高容傑、張茂蘭、齊永衡等。

18世紀末,清乾隆乙卯科進士、曾任殿前侍衛的楊德潤,在其家鄉樂亭縣新寨出資建立皮影班。從此,樂亭興起豪門大戶及民間合夥組建影班之風,使皮影藝術在競爭之中高潮迭起,促進了皮影藝術的提高和發展。1907年和1910年,樂亭史家翠蔭堂影班兩次出關,逐漸在東三省多個城市打開局面。1918年,樂亭皮影戲班進入唐山。隨著皮影戲影響的擴大,名家大量湧現,因地域和方言的差別,逐漸形成以灤河為界的東派、西派和長城沿線的北派。20世紀30年代,著名皮影演員張繩武、李秀、張茂蘭、孫品卿等20餘人,由崑崙、百代、勝利、寶利等唱片公司灌製了100多張唐山皮影唱片,有的影班還應邀去朝鮮和日本演出。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為使皮影戲更好地宣傳群眾、鼓舞群眾和服務於人民戰爭,中共冀東區黨委宣傳部於1943年組建了新長城影社,1944年冀東軍分區12團組建了抗日影社,隨後各縣也相繼組建了影社。影社編演了許多反映當時戰鬥、生活的劇目,如抗戰時期的《田玉參軍》《火燒潘家峪》《光明之路》《搶糧》《埋伏戰鬥》《國害》《春秋鏡》,解放戰爭時期的《白毛女》《黃河滅蔣記》《大晴天》《打錦州》《血淚史》《土地改革》《清算復仇》等,起到了鼓舞群眾革命鬥志的作用。

1948年唐山解放後,唐山皮影藝術得到更好的發展,影響所至歐美地區,促進了中外文

化交流。

《唐山城市發展史》 第27集   “冀東三枝花”的聲名遠揚

唐山皮影《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劇照


(三)樂亭大鼓

樂亭大鼓是中國北方地區較有代表性的傳統曲藝鼓書暨鼓曲形式,產生於樂亭縣,廣泛流傳於京津冀及東北三省等地。演出時,由一人自擊鼓板站立說唱,另有人分持三絃等樂器伴奏。自形成以來,名人輩出,流傳較廣,有較深厚的群眾基礎。

清代初期,樂亭城內凡自娛好樂之人愛唱“清平歌”,鄉間也流行散曲類小調。後以三絃配奏“清平歌”,遂悅耳動聽,較之舊曲大不相同,於是齊呼之為“樂亭腔”。之後,在伴奏上增添了鼓、板,在演唱形式上改“唱而不說”為“唱而兼說”。約在清嘉慶五年(1800年),“樂亭腔”進而形成“樂亭大鼓”。

清咸豐二年(1852年),樂亭著名說書藝人溫榮在樂亭大鼓的雛形“樂亭腔”的基礎上,大膽創造新板式“四大口”,改木板為鐵板,使樂亭大鼓以大三絃、書鼓、鐵板伴奏的演唱形式基本定型。到1900年前後,灤縣、樂亭一帶的藝人齊德望、戚用武等人又結合自己的特點做了一些改革,遂形成一支風格新穎的流派,從此樂亭大鼓分成東路(流行於樂亭縣)、西路(流行於灤縣、唐山一帶)兩種唱腔體系。

清末民初,樂亭大鼓進入成熟和興盛期。由於當時政治風雲的變化,城市書館日益繁盛,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開始要求衝破封建王朝的思想禁錮,許多桃色書目在書館表演中盛行。此時流傳到京津地區的樂亭大鼓,與樂亭本土的演出相比已有了明顯不同,特別是在反映民間生活內容方面,京津等城市地區表演多以表現煙花柳巷生活和才子佳人等題材為主,如《妓女悲秋》《妓女告狀》《大西廂》等,而一些熱衷於堂會表演的豪門望族,仍然延續著封建倫理綱常觀念,他們更喜歡錶現家長裡短、勸惡從善等內容的表演出現於堂會上,如《鞭打蘆花》《小姑賢》《朱買臣休妻》等。

《唐山城市發展史》 第27集   “冀東三枝花”的聲名遠揚

早期樂亭大鼓演出劇照


樂亭大鼓書目甚為豐富,計約有176部,其中長篇書《楊家將》《隋唐演義》《岳飛傳》《包公案》等31部,中篇書《回杯記》《瓦崗寨》《呼延慶打擂》等17部,段子《蘆花蕩》《雙鎖山》《白蛇傳》《西廂記》《王二姐思夫》《小姑賢》等107個,書帽有《耗子摔跤》《老財迷》《繞口令》等12個。

解放後,歷代樂亭大鼓藝人繼承發揚樂亭大鼓藝術,並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植根於冀東大地。2002年河北省命名樂亭縣為“民間藝術之鄉——曲藝大鼓之鄉”,2003年樂亭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2005年樂亭縣被評為“全國文化先進縣”。

來源|唐山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