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父母,把钱财都过早地给了子女,然后却被子女抛弃不管,我们是否应该存点养老钱?

态度决定品质4


记得姥姥总讲一句话:“要饭还得有个戳棍儿地方,人老了没用了,不能把身家抖搂没了,那样真成废物了,人见人厌!”


如影相随6972


今天刚听了一个让人震惊的事,真事,就是以前我们家那幢楼的一个老爷子。老伴已经去世了,他就自己住着一套房子。儿子平时根本不回来,他就自己溜达到大街上买点东西吃。

因为有工资,他也饿不着。因为有房子,过得也凑合。

有一天,儿子来了,到他这里大吵大闹的,意思就是嫌他不给钱。

他把存折给了儿子。

过了一段时间,儿子又来闹,他又把工资卡给了儿子。儿子说以后 一个月给他二千块钱。因为他的工资还是很高的。二千也就是一小半。

他说也行。还能凑合,买馒头还是够的。

后来,儿子又来闹,说自己欠了一屁股债,让老头卖房子。

老头气得没法,干脆就喝农药死了。

你说,气人不!气人不!


Longsuixinyuan


天底下所有父母,对自己的儿女都是真心实意的,因为儿女都是自己亲生的,都是一个个含辛茹苦,一把屎一把尿,把儿女们拉扯长大成人的,对儿没有丝毫没有半点虚假。

我们这里有一对老年教师,生了四个儿女,经常轮流去望父母,老人家很感动,把一生所职蓄的65万,自己仅留下5万,其余每个儿女都分得了15万。

儿女们个个欢乐笑开颜,妈妈长爸爸短的,时隔不到半年,俩个老人父亲病了,住医院做手术,需要20万,儿女们没有一个,表态肯拿钱出来。

母亲再三说尽好话,每个人才勉强拿出2万元,加上自己5万,国家医保才凑合才过了这道关。

从这事例中说明,父母千万别把钱财提前分给儿女,摆放在自己身边自有自方便,给了儿女就成了儿女自己的钱。

希望老年朋友们不到万不得意,千万千万不要,提前分钱财给儿女,还是摆放在自己身边好。


靠山4


我坚持一个人不管怎么想,都不能没有自我,这样的父母,一般都是没有了自我导致的。

我也知道一些这样的父母,在我姐村里,一个是母亲,卖掉房子,拿卖掉的钱帮儿子买房子,然后投奔儿子,结果不到三年,由于跟儿子儿媳相处不来,回来了,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只好租房住,可谓十分凄凉。还有一个父亲更甚,早年做生意赚了不少钱,他有七个子女,四个是儿子,他把他的钱分四分,给儿子们置了业,然后四个儿子家轮流吃住,结果却遭四个儿子抛弃,女儿又不理他。

其实大多数这样做的父母都以为这样是为子女付出了一切,子女理应孝敬自己,可是他们没有搞清楚,人都是自私的。包括他们自己,正是因为以为自己投资子女,子女就应该回报自己的这种心态,压垮了子女的孝心,没有了自我的父母,无论你给了子女什么,最后都把自己完全依附到子女的身上。归根结底还是为自己着想,为自己着想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为自己着想的方式上,你因为给了他们自己的财产,他们就应该感恩戴德,怎样怎样的孝顺你,结果常常事与愿违,一开始他们可能还有感恩的心,对你好些,可是时间长了,这样捆绑式的关系就让人窒息,因为老人大多数认为我给了你这么多,稍不如意就会生气,矛盾就不断产生,最后就变成水火不容。

不是说留钱不留钱的问题,一个是缘分的问题,一个是老人要有自我,不要因为给了子女多少就要求他们怎样怎样,自己还是要比较独立,我的母亲她就没有什么钱,可是她得到大多数子女的尊敬,她把多余的钱也拿给了儿子,可是她不会去强求什么,不以此去绑架谁,哪怕她一无所有。她却没有令人窒息的感觉。所以独立的人格和个性很重要,很多的说法说的好听,做的时候不是那么简单。


好时光417


我徒弟的妈妈伺候过一个没儿没女没结婚的老太太,那个老太太把她的房子给了她要好的一个姐妹,当自己有病的时候,那个要好的姐妹确不管她了,那个老太太跳楼死了…我徒弟的妈妈那时正伺候那个老太太的阶段…可见人的想法决定生死…


平安保险公司工作者


老年父母自己有了一定的积蓄千万不能过早拿给子女,因为那是自己的保命钱。

如果是老夫妻单独一起生活,即使老人身边有些积蓄,做子女的无论能力大小都要对他们多加关照,以尽孝敬之心。如果是跟孩子生活在一起,老人不用负担生活费用,自已有些钱看孩子的经济情况,如有需要就拿出小部分给孩子做为生活费用也是应该的。

老人自已有多少积蓄不但不能提前拿给子女,而且不要让他们知道你们有多少积蓄。人心难料,又是现在的年轻人有超前消费意识,且又有攀比心理,如他们知道有多少积蓄,觉得又是他们养着你们,认为你们的钱没用,就有可能会想方设法套出你们的钱没有节制地乱花,让自已过得更开心更舒服的日子。

就是有着种种原因,老人一定要保管好自已的积蓄,尽管你们的钱最终也是孩子的,但只要老人还活着,那些积蓄就是保命钱。



原农机站职工


凡是有心的父母,都会给自己留下养老钱,绝不会把辛辛苦苦一辈子攒下的钱都给了子女。即便是给,也应该在身后世办完后,让子女去继承遗产。难道老人们始终就不明白这个道理吗?说起来很复杂呢,真是各怀心思,下面我不妨列举几种老人的心态。

心态一:人活一辈为了啥,不就是为儿女活着吗?

这种为儿女活的心态,恰是中国传统中最垃圾的思想观念,持这种观念的父母还真不少。我曾经没少见过这样的父母,他们活一辈子,几乎没有为自己考虑过晚年的生活保障。这种思想尽乎愚昧,越是到老体现的越明显,哪怕是儿女都不孝,他们也认了。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农村,持这样观念的父母太多了。这倒也印证了很多中国老人养老难的问题,为什么难?就因为他们把辛苦大半辈子攒的钱都给了子女。

心态二:不给咋办,难道眼睁睁看着他们受穷?

有些父母活的特别没有骨气,在他们年轻时不管多穷,都没有指望过自己的父母,但是等到他们辛苦大半辈子积累下一些财产时,都给了儿女。并且还有充足的理由,不给咋办?年轻人现在生活和工作压力多大啊,给他们不就减轻了他们的压力吗?可是谁曾想,越是出手大方的父母,晚年越得不到保障,因为他们的女儿在享受着自己的“幸福”生活时,绝不会可怜父母,这样的白眼狼可多呢。

心态三:为了讲究个面子,为儿女成家,倾其所有为儿女置办家业。

我身就有一个朋友,为了培养所谓的社会精英,不惜把女儿送出国留学,结果卖了一套房子。待女儿毕业回国了,又不惜找关系找门子给女儿安排了工作。待女儿谈婚论嫁时,男方提出条件,两个孩子结婚,我们拿三分之二房款,你们女方拿三分之一。朋友两口子算了一下,至少要拿130万,还得再花了30万给买一辆轿车。可是他们又拿不出这么多钱,只好朝亲朋好友借。我曾经接触过这个朋友的女儿,受过高等教育的她,在父母面前,话难听,脸难看,哪像是一个有文化的人,真让人无语。

心态四:没有骨气的父母,最后成了软柿子,到了晚年活的没有尊严。

由于从事家庭教育,我接触过很多家庭,看到有不少父母在儿女面前活的真是没有尊严。含辛茹苦把儿女养大成人,大学也毕业了,工作也有了,婚也给结了,到了还得给儿女去当免费的保姆和照看孙辈。遇到儿子(女儿)儿媳(女婿)不孝的,辛苦了半天得不到一个笑脸不说,每天还要倒贴钱。像这些老人活的是真一点骨气也没有,越老越成软柱子,生怕惹儿女们不高兴,怕他们动不了那天不养活自己,可是到头来呢,付出再多的辛苦,照样得不到赡养。

给父母们几点建议,或许对你们将来养老会有帮助。

1、要树立孩子成人意识,最多供养到大学毕业,而后必须要让儿女独立。

2、要给儿女钱可以,但不能超过自己手里资产的三分之一,以备养老之需。

3、不要指望儿女养老,真孝顺的孩子,一分钱不给照样养老,不孝的全给了照样不养。大不了去养老院安度晚年,让那里的护工照顾,还有一群老年伙伴呢。

4、老人手里拿的钱越多,儿女越不敢造次,因为怕父母百年之后自己得不到,自然也就为了得到遗产而对父母毕恭毕敬了。

5、老人必须要给儿女立规矩,谁对我们好,尽好孝道,对我们越好,将来分的遗产越多,让儿女去竞争表孝心去吧。

6、老人要学会投资理财,要舍得给自己花,把晚年的生活安排的丰富多彩会更健康。

总之,打破传统观念是当今父母必须要重点考虑的事情,绝不能过于溺爱儿女,越是溺爱越养不出好东西,临到了养成吃肉不吐骨头的白眼狼。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靠山靠水不如靠自己的骨气。


寒石冷月


的确,应该存点钱养老。现在,有一定数量的子女不太靠谱。父母给他们可以,但父母没有了,找他们要就麻烦了。老年人,应当为自己留条"后路"。不然的话,老了真就成了问题,真就没人管你了。不仅要留点钱,还应在其他方面也应当想到,留个心眼:



一是要有个"窝"才好。如果我们老了,没有一个住的地方就麻烦了!你住哪里?跟子女住在一起?这是不太现实的:儿女都没房子,还管你?就是管你,也有不顺心、不如意的时候,或者你看不惯我,我看不惯你!所以,自己一定要有个房子,住在一边,就少了许多许多的麻烦与矛盾。

二是要有个老伴才好。小是夫妻,老是伴。老了,情感方面,尽管减弱了,但相互照顾,相互扶持却增多了。有什么事,有什么麻烦,相互可以帮忙,可以解忧。所以,平常对老伴一定要好,要宽容,要包容,有点点事,不要计较。只有这样,你生活才会愉快。



三是钱要自己保管才好。这个问题,在开始说过,有钱一定要自己保管,不能完全给儿女,给了你需要时,找他们要,他们就拿不出了。他们找个借口说,钱已经用了,目前没有!不仅如此,还有一些不孝顺、忤逆的子女,根本不管你,还认为你是个"麻烦",是个"包袱",怎么不早死?这种人不是没有,而是还有一定数量!

所以,有钱最好自己管,房子也不能完全给儿女。同时,尽心尽力地关照好另一半,才可使自己的晚年生活少麻烦,少忧心之事。


HYF73


有条件的话,我们应该存点养老钱。因为,一,有些子女的不孝赡养需要防备。二,子女少,生活压力大顾不上父母。三,钱在当今难挣易花。四,只有自己存点钱养老最方便。五,要知道儿孙自有儿孙福,钱给儿女们再多也富不过三代,更别说普通人了。六,教训,谁有不如个人有,两口子有还隔着手。见于以上自已能存点钱对养老百利无一害!!!?


Luzhanxiao


(已被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