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为什么不让印度人上欧洲战场拼消耗呢?

用户674466434566666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大家如果去过新德里,就知道市中心有著名的印度门。

这个印度门纪念的重点,就是一战战死的印度军人,高达74187人。

一战英国的特点就是,殖民地军队大量投入战场,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都是倾巢而出。

而人口高达数亿的印度,也有数量庞大的殖民地军队。

这些军队的军官一般都是英国人,但士兵都是印度人。

这些印度大部分不是印度教徒。因为印度教徒比较温和,宗教让它们不要杀生,甚至吃素。

所以,这些印度殖民地军队的士兵,多少骁勇善战的锡克族人或者穆斯林。

一战爆发以后,印度军团并不被重视。

然而,随着战争异乎寻常的惨烈,英国本土白人军队遭受极大的损失。

由于兵力严重不足,英国被迫派遣印度军团上阵。

直到战争结束,前后有高达100万印度殖民地军队进入了战场。

为了防止印度兵可能的造反,他们以师或者旅为单位使用,分别派遣到欧洲大陆、地中海、伊拉克、北非甚至东非战场。

虽然英国人对印度兵的战斗力不信任,但印度军团也是广泛作战的。仅仅杜康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印度军队,就有五六十万人。

到了战争结束,印度士兵战士7万多人,负伤十多万,伤亡总数高达20多万人。

印度士兵的角色,是最典型的炮灰。


虽然印度人为了英国死伤20多万,但对方仍然对他们非常歧视,认为印度人是二三等公民。

一战期间,英国为了筹集军费,在印度加大搜刮力度,导致本来就贫穷的印度人民四处反抗。

1919年4月的加连瓦拉园惨案发生。当地印度民众有1.5万人游行,反对英国人增加税收,同时要求印度独立。

准将雷金纳德·戴尔突然下令对群众开枪,造成上千印度群众死伤。

如此屠杀骇人听闻,然而英国认为戴尔为英雄,付给他可观的酬金以示嘉奖。

印度人民哗然,反英浪潮再次开始。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爵士将其爵士头衔归还给英国,抗议“在印度作为英国臣民的无助处境”。他不想要“与耻辱不一致”的“荣誉勋章”。

至于派到前线的印度士兵,本国人认为他们是愚蠢的军人,为了奴役他们的英国人送死。

印度士兵里外不是人。

这恐怕是军人最大的悲哀。


萨沙


敢让印度人打仗?1962年印度兵的表现没看到吗?印度兵只能在所于绝对优势时虎假虎威,凑个人数,比如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进北京,只要有打败仗的可能就会一哄而散,根本不敢指望。别说把他们送欧洲去打德国人,就是日本打到印度来英国人都没敢指望印度兵守城,英帕尔战役打了两年还是英国人自己打的,攻击缅甸打通中国国际交通线是把中国人空运到印度再装备美式武器后再反击的,在印打仗都没敢指望印度人。印度人只会非暴力不合作,这招对对文明的英国人是管用的,对付法西斯可不灵,德国日本都会教会印度人如何服从。印度人有很多都等着日本人来解放他们帮他们建国呢,其实印度缅甸泰国这些国家的人都是欢迎日军的,他们都是谁强就投降谁,根本不会帮着英国打仗,一接仗就会叛变。这几国的二战鬼子坟都修得很好,他们很尊重鬼子,相反中国远征军坟墓他们不挖了就算不错了。他们仇恨任何非占领他们的国家。


海中岩haha


印度人在那种烈度战争中没法坚持的,基本都是战场辅助力量,英国人也怕他们防守一段防线很快就会被突破~看看二战投入到对阵双方的印度人吧~只能当当维持殖民地,在欧洲战场就是后勤警戒任务


张亮kkk


事实上,印度士兵就像一战华工一样,属于被西方世界淡忘的一个群体,虽然他们都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是西方社会和舆论是不会主动去纪念和宣扬他们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超过一百万印度士兵为英国而战,其中74,000人丧生。印度军队远离家园,为大英帝国而战,并在法国,比利时,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加里波利,巴勒斯坦和西奈等地区战斗,但他们的故事和经历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



英属印度军队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力量,来自不同的宗教背景,包括旁遮普穆斯林,锡克教徒和印度教徒。许多新兵都是半文盲或非文盲,并没有留下丰富的日记,诗歌和回忆录。

虽然许多人的工资是每月11卢比的适度工资,但很大一部分士兵认为他们有责任为战场上的部落,种姓或社区带来荣誉。根据“武术种族”的理论,许多人是从印度北部和西北部的农民战士阶层招募来的,旁遮普这个今天遍布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地区贡献了一半以上。

1914年,当印度作为帝国的一部分加入战争时,共有150万名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缅甸和斯里兰卡的人被招募进入英属印度军队。同年秋天,拉合尔和米拉特分区共有约24,000人抵达马赛,几乎立即被派去填补由于陷入困境的英国远征军造成的重大伤亡而形成的线路间隙。

大多数印度军队在美索不达米亚服役,包括7,000多名军官,287,000名其他军官和293,000名非战斗员“追随者”,如搬运工和劳工队。在1916年4月29日长期围攻之后,这些人中约有10,000人被俘,并遭受了严重的暴行,许多人没有活下来。




印度军人伤亡率最高的是加里波利,在这里,3000名战斗人员中有1,624人被杀。受伤的印度士兵在英格兰南部海岸的医院得到照顾,但医院场地周围都是铁丝网,以防止其与当地居民混在一起。

到1918年11月,除了那些已经服役于1914年8月的战斗人员外,还有大约82.7万印度人作为战斗人员入伍。总共有超过1,105,000名印度人员被派往海外; 138,000到法国,657,000到美索不达米亚,144,000到埃及和巴勒斯坦和更小的特遣队到亚丁,东非,加利波利和萨洛尼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