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人才成就企业精彩

方大杭萧钢构科技有限公司投产1年零3个月,实现产值2亿元;2015年新材料公司成立,4年来,该公司年产值从4000万元跃升至4亿元;方大清洁能源公司自2017年7月开始上马煤粉锅炉,至今实现产值4.1亿元。这是来自山东能源淄矿集团方大公司下属3家新兴产业公司的数据。

方大公司去年实现产值30亿元,新兴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方大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白国伟告诉笔者,这3家公司之所以有如此强劲的发展势头,和他们打破常规,引进特需人才密不可分。

引才,拿下1.4亿元大订单

现任方大钢构公司市场部副部长的贾承桥就是该公司引进的专业型人才。没来公司之前,贾承桥在中国山东电建第三工程公司任市场部部长。在了解到贾承桥的个人情况后,方大钢构公司党支部书记宿连新多次上门和他沟通交流,诚邀他加盟。

“来方大钢构公司后,公司不仅给我24万元的年薪,让我享受年底分红,还将整个装配式产业市场开发的重任交给了我,这待遇是我在其他公司所没有的,让我很感动。”贾承桥说。

实力强劲的贾承桥没有辜负公司的厚望,才来公司不久,就为公司带来了不斐业绩。当他打听到国家创新中心(威海)招标项目信息后,就下定决心要拿下这个大订单。经过多次协商洽谈,方大钢构公司最终从17家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拿下了钢材总量2万余吨、总产值1.4亿元的大订单。

在拿下国家创新中心(威海)项目订单后,贾承桥和同事们又马不停蹄地拿下了钢材总量700吨的青岛海天中心部分项目,钢材总量1400吨的中冶集团在印度尼西亚建设的钢厂项目。不到1年时间,贾承桥就为方大钢构公司承揽下近10个工程项目,产品应用于高档酒店、写字楼、大型工业园区、综合性学校等多个领域。

惜才,拓宽管材市场空间

“近年来,由于新产品的不断研发更新,员工、管理人员和技术性人才与发展需求不匹配,成为制约新材料公司发展的瓶颈。”方大公司副总经理、新材料公司总经理王晓华说。

为此,该公司把目光投向引进特需人才上,管材研发人才李淑明是新材料公司物色已久的人选。

因为特别看重李淑明,王晓华提出让李淑明享受新材料公司副总经理的待遇。李淑明的加盟,让新材料公司新产品研发如虎添翼。自2019年4月加入公司以来,在李淑明的主导下,该公司研发出了适合油田市场需求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衬管材。在此基础上,李淑明与同事合作又先后研发出了电厂煤仓衬板、保温内衬管等产品。其中,保温内衬管与胜利油田合作实现了量产。

在引进产品研发人才的同时,该公司还引进了市场销售人才。具有25年销售经验的王玉忠,在加入该公司后,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还为公司带来了先进的销售理念。“集装箱管道冷冻技术”是王玉忠开发的新项目,在他的带领下,该公司能够生产出合格的冷冻剂管材,并与北京一家客户达成合作协议,合同金额达3000余万元。

在特需人才的驱动下,该公司聚力拓市场、抓销售,先后与神华集团、兖矿集团、同煤集团等大型煤企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在进军大企业、开发大客户、承接大订单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重才,为了煤炭绿色燃烧

方大清洁能源公司由煤粉事业部和锅炉事业部两部分组成,其中锅炉事业部人才十分短缺。为引进特需人才,2017年,在锅炉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王波进入该公司领导的视线。

王波曾在岭子煤矿电厂、许厂煤矿电厂担任过工程师,又在淄博汉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担任过副总经理。2017年7月,他作为特需人才被该公司引入,被委以技术主任工程师的重任,主要负责锅炉专业。针对当时锅炉能力达不到用户需求的实际情况,他对锅炉烟气系统进行了改造,将锅炉运行周期由原来的1周增加到4个月,满足了用户的需要。

2018年6月,煤粉事业部成立。当时生产的煤粉指标超标,王波提出要安装高分子脱硝系统。在他的指导下,原计划投资120万元的改造项目,只用50万元就完成了。项目投用后,达到了环保排放标准,并一次性验收成功。

去年,在王波的指导下,该公司又对许久未投入使用的罗村供热站进行改造,通过新上一套SCR脱硝装置,不但成功通过环保部门验收,而且脱硝剂成本降低50%。自王波加入公司以来,已解决生产技术难题10余项。

“目前,我们公司有1个煤粉厂和3个供热站,王波在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的同时,还要为使用公司煤粉的30余家客户提供技术服务,从而确保煤粉的正常销售。截至去年11月底,我们已销出煤粉31万吨。”该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杨士勇说。

扫码在手机端打开页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