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从不吼孩子的老妈,是怎样炼成的?


像这样不吼孩子的妈妈,几乎非常少……就连最最最顶级的育儿专家都很少有做到这样的吧?


所以,一个不吼孩子的妈妈到底应该怎么炼成呢?

1、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孩子。

如果把自己真的当成孩子,和孩子一起疯一起闹,那么孩子做出什么事情,妈妈就都会变成可以理解的一方。我儿子小时候,我没少吼叫他,每次吼完之后,就非常后悔,不应该这样对待孩子。但是看到孩子做的事情之后,又不得不开始大吼大叫……

尤其是让孩子吃饭,让孩子干什么,他坚决不去的时候,更是让我非常无语。这个时候,我就想,没事没事,他还小,他是你的孩子,你站在他的角度想想。


2、深呼吸!

深呼吸真的时候缓解各种情绪不适的一个最好的方法。特别特别的重要。妈妈们再遇到熊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别生气别生气,先深呼吸,深呼吸,想想怎么用套路把孩子给套路上,让他沿着你的规划走,而不是你生气被他牵着鼻子走……当然,孩子还是自己的娃,该心疼必须要心疼,但是该严厉页必须要严厉!尤其是触犯了原则性问题的时候,必须要让孩子知道错了!



3、转移注意力!

我没看见!我没看见!我没看见!——在心里默念。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到其他事情上,不要过多的关注孩子调皮捣蛋,把屋子弄乱这样的事情。在这些事情上,尤其不建议对孩子大吼大叫,反而孩子把屋子弄乱,是在探索,是在冒险。家长过多干预可能会影响孩子探索欲望。尤其是下面这几种情况,千万别生气,而是要和宝宝一起处理干净,告诉他下次怎么玩~~可以单独给他整理一个空间让他去浪……



总之,不吼孩子的妈妈,都是通过孩子不断的犯错让妈妈成长起来的。上面的三种方法是尽可能在极大程度上缓解妈妈的愤怒情绪……希望有用!


如果您觉得有用,就点个关注吧~~我是一位职场妈妈,喜欢读书、写作、古筝!坚信以身作则,才能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着它笑,它会回复你以笑容!我对宝宝没有任何抵抗力,宝宝们看到我也很喜欢,经常在大街上走着,就被宝宝喊妈妈...大家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晨儿妈Tina 也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家家安宁——育儿路上咱们一起前行!

Tina育儿


吼孩子是不对的,我想大部分妈妈都知道。但是能不能做到就是另一回事了,能做到不吼孩子的,恐怕也是少数。

先说自己和身边的几个例子。

我是个急脾气,生娃之后,尤其是有了二宝,长期劳累,睡眠不足,没有自己的时间,可能也有体内激素分泌失衡的问题,脾气暴涨,经常烦躁,易怒。

这种情况下,哥哥“欺负”二宝,或者因为抢玩具发生哭闹争吵,我经常会吼孩子。吼完看到他委屈的样子,心里也会难过,但每次一遇到这种情况就控制不住。我弟妹是个脾气很温和的人,她有个两岁的儿子,一直以来是自己带娃。我从没见过她吼孩子,跟她相比,我觉得自己对孩子真的不够好,常自责,想去改变。

前几天,我跟她取经,她却告诉我,她以前也会经常吼孩子,甚至也会的屁股。经过一段时间的刻意练习,才能做到现在不吼孩子的。

我们先来看看,吼孩子有什么危害?

吼孩子危害很大。对孩子的心理上会造成伤害,吼孩子时,孩子的大脑会进入逃跑机制,这时候讲道理孩子是听不进去的。

而且大人在大吼大叫,自己的情绪没控制住,也不会讲出客观的道理,这就不是有效沟通,除了让自己更加生气、失望、自责之外,对孩子也会造成很大伤害。

带给孩子的伤害还有以下几个:

1、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模仿对象。父母吼孩子,孩子就会学习到,久而久之,孩子脾气会很大,发脾气时也会大吼大叫。

2、孩子长期受到大吼,长大以后可能会胆小怕事,对好性格的养成是不利的。

3、孩子长期被吼,心理受到伤害,会变得不愿意跟父母沟通,对家长变得冷漠。

当孩子犯错时,千万不能再吼孩子,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

孩子的成长过程肯定会有大大小小的情况出现。有时候刚收拾好的卫生,孩子一下弄乱了,拖着疲惫的身体又要重新来一遍,这时候肯定是生气的。家里两个孩子,经常吵架,抢玩具,大喊大叫,作为父母,你在做饭,或者在工作,这时候肯定也是生气的。

还有很多情况,发生这些情况的时候,我们只能大声吼孩子吗?3个步骤,让你冷静下来,不再吼孩子。

1、不管发生任何情况,先给自己心理暗示,要做个不吼孩子的妈妈。心理暗示很重要,做好心理准备,这样,再难看的画面,也能接受了。

2、当你看到眼前让你很崩溃的情景时,先保持深呼吸,告诉自己冷静。人在发怒时,智商为零。那时候没有理智,大吼能够有助于我们发泄情绪。

但是我们情绪是发泄了,对孩子造成的伤害确是不好弥补的。所以一定要冷静。

3、冷静一分钟之后,这时候心情已经平复了,再去跟孩子询问刚才是什么情况,客观冷静的去解决。告诉自己,每一次进步都是对自己的提高。

我知道这样很难,因为我一直在尝试。总有尝试了一段时间,突然有一次控制不住的时候。但是亲爱的,请放松,世上没有个妈妈,是不经过学习就能成长的。

我们可以给自己正向反馈,如果自己又做到一次,就给自己奖励。好习惯是养成的,不吼孩子也是可以不断训练的。

我们都想做个温柔的优雅的妈妈,而不希望自己成为让孩子听到声音就害怕的妈妈。为了我们的目标,不断的练习吧,过程会很难,但是如果做到了,就是一个很大的提高。

一个不吼孩子的妈妈,对家庭对孩子都是好处多多。

从现在开始,努力练习,做一个不吼孩子的妈妈。

我是俩娃妈,专注于分享科学接地气儿的孕产育儿经验和知识。如果觉得我的分享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我。有问题可以私信,我们一起交流。

清泉育儿


经过了几个月的努力,我已经学会不吼不叫陪孩子了。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大崽三岁半,小崽四个半月。我记得很久之前,有一次我在做饭,我大崽要我陪着玩,我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发那么大的脾气,我对着她大吼大叫,她越哭越凶。

我们两像两个困兽一样,你不放过我,我不让着你。我想不通自己当时为什么会对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发那么大的脾气。

后来有一天,我发现我崽生气的样子跟我一模一样。我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必须要做出改变。我开始不断地学习。



1.阅读育儿类的书籍

父母是孩子的复印件,父母怎么样,孩子就是怎么样的。

所以我阅读了不下20本育儿类的书籍,可是书中的方法很难坚持去做,到了实际的生活中,我还是原来那个样子。

动不动就对着孩子大吼大叫。

那么难道阅读书籍,学习知识也没有用吗?

我发现我可能太焦虑了,太想要教育好孩子,反而忘了自身内在的需求。



2.修炼自己

怎么修炼自己呢?就是放弃自己的受害者心理,全心全意地去爱孩子,无条件的爱孩子。

那怎么做到呢?通过阅读心灵成长的书籍,让自己保持正念。去感受生活的小确幸,当我觉得自己大部分的时候都生活在幸福中的时候,我看孩子们好像也越来越可爱了。

原来她们泼个牛奶,我都会生气,后来一想,这就是成长的过程啊!谁都会犯错,为什么不给她们成长的机会呢!

3.改善亲密关系

为什么改善亲密关系,对于教育孩子有作用呢?

因为不管是在何种环境和文化中,亲密关系都是人们生活幸福感和情绪满足感得重要来源。

当我能从伴侣那里得到足够的满足感和爱,我的内心是充盈的。

所以我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会气定神闲。

人要么就处在爱中,要么就是处在恐惧之中。

当我处在恐惧中的时候,我就特别害怕孩子犯错误,害怕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孩子。

而当我处在爱中的时候,我是自由的,孩子也是自由的。


夕月和晨风


作为孩子的妈妈,我曾经也有让我的孩子惧怕到心惊胆战的一面,有一段时间对孩子大吼大叫就像一个死循环的程序一样入驻了我的家庭,弄得我们一家疲惫不堪。因为吼叫孩子,孩子愈发的叛逆,愈发的爱哭,导致我和先生对孩子越来越没有耐心,尤其是听到孩子的哭声,简直令人抓狂,咬牙切齿的告诉孩子不要再哭了,嘴里还说出各种威胁孩子的话,我感觉我都有点抑郁了,孩子也很压抑,睡眠质量也不高。面对着可怜的孩子和无法排解自我的父母,我们很快就意识到任由眼前的这一切继续下去有多危险。别人说多少自己不做都无济于事,关键还是要自己行动起来。


阅读可以改写人的生命轨迹

为了改变我和孩子剑张弩拔的关系,我首要想到的是买书回来学习,准备从头开始学习育儿知识。幸运总是降临在有行动的人身上,我得到了伟大的教育家蒙台梭利撰写的《童年的秘密》这本书,它就像吸铁石一样,紧紧的吸引着我,让我享受着久旱逢甘霖的滋润。看了没多少,就二十页的时候我自己内心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生儿的娇嫩身体被粗暴地碰到一些粗糙的物体,那些不留意的成人用那双无情的手抚摸她”。我脑海里浮现的是孩子刚出生时,因为头胎没有经验,在医院里可怜的宝宝一直啼哭不停我却不知道如何以对,还把他很放心的交给护工来照料。现在偶尔打开以前的视频,一下子就能看明白孩子当时的需求是什么,懵懵无知的我,连孩子奶粉过敏身上起荨麻疹这么大的事情我都没有发现,只知道孩子一直哭闹不停。蒙台梭利让我知道面对最信任最亲近的人,我的孩子有多么的无助与可怜,我从来心中只有我,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没有替孩子着想。接下来我还读了教育专家尹建莉写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尹老师既是一位教育专家,还是一位妈妈,她从书中分享了好多她的育儿观念以及育儿经验,很实用也很受用,这本书也让我有如获至宝的感觉。中间我还买了一本绘本《妈妈发火了》,给孩子讲绘本的同时我也反思我的行为,插图中可怜的小山像极了我大喊大叫时我可怜的孩子。

阅读中的点点滴滴填补着我育儿路上出现的裂缝,循序渐进的改变着我和孩子的关系,不知不觉我已经记不起我有多久没有吼叫过孩子了,我的孩子现在性格活泼开朗,身体成长各个指标都很正常。阅读奇迹般的改变了我和孩子的人生轨迹。之后我一直在坚持阅读,也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1.充分的尊重孩子,让孩子和自己站在同一水平线上

成人可以爱很多人,可以爱很多事物,成人可以关注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而孩子他最关注的甚至唯一关注的是他的父母,他真的是全心全意的爱着父母的人,他们着迷父母,依恋父母,有时候为了讨好父母去顺从父母。虽然父母可以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但更在乎的是怎样从父母那里寻求足够的心里安慰。人性都是渴望被尊重的,他们渴求父母理解与尊重。可惜的是我们经常打着为孩子好的名头,以大欺小,对孩子大吼大叫,自以为是。在排除道德底线和人身健康安全的因素以外,在我们家大家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自由的生活氛围,凡事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比如在很早之前孩子每到出门穿衣服就很费劲,一看到我拿着衣服过来撒腿就跑,满屋子追着穿衣服,给他穿完衣服我一身汗。后来,我抱着他去衣柜让他自己挑衣服,他好开心啊,连袜子裤头都挑选好了给我,然后三下五除二衣服就穿好了。对于吃饭我们从一开始就尊重孩子,从来不满地追着喂饭,他有自己的餐桌,从一岁就随同我们一日三餐上桌吃饭,不吃了就离开桌子,偶尔有的饭菜他只吃几口就不吃了,我们也不强迫他吃,谁还没有个胃口不好的时候呢。带孩子出去,只要他愿意,他可以在土堆里打滚,可以在草堆里找蜗牛,只要不做不安全的事都可以。

2.拥有足够的耐心,才能静待花开

有一本绘本《牵着蜗牛去散步》,描述的特别形象,孩子就像蜗牛一样,我们只需要对他有足够的耐心就好,每当他做事情很墨迹,走路东张西望很慢的时候我就想象他是只可爱的蜗牛,心里的焦虑也就消失了。孩子看动画片,有时候饭熟了还坐在电视机前一动不动,我端好饭,只问他你是现在就关了吃饭呢还是看完这一集呢,大多时候他都立马关电视,碰到不愿关电视的时候我还陪他一起看完这集动画片,然后一起去吃饭。一集动画片能有多长时间,给孩子时间,孩子也能给你满意的答复。有一段时间他学习用剪刀,小小的手儿拿着剪刀,当妈的我心都吊到嗓子眼了,但是我还是忍着只是静静的坐在他身边陪着他,看着他笨拙的使用着剪刀,我表现出满满的耐心,一直陪他把一张纸全剪成碎片。也就是那一次,我才真正发现我的孩子专注力可以这么好,安安静静的,右手累了换左手,左手累了换右手,剪了四十多分钟,对于一个两岁半的宝宝,我真的很知足很欣慰。

3.巧妙的分解冲动的欲望,才能相安无事

之前调整期有一些特别让我抓狂的事情,比如他为了做饭把燕麦全部倒进面粉箱拌匀,把整整一瓶酱油和糖醋倒进一个盆,总之淘气的宝宝各有各的花样。碰到此类情况我要么自己躲进厕所,平复一下心情去收拾残局,要么告诉他你离我远点,我有点生气了。实在感觉自己忍不住的时候就想象如果有一个身材比我高一半,比我胖好几倍,用一个手指头就可以把我推到在地的人,每天跟我生活在一起,我全力依附着他,而此刻那个人凶巴巴的对着我,我心里一定也很害怕吧,这样一想我的怒气立马就消失了。在意识到怒火即将燃烧起来时就将它扑灭,有训孩子的冲动了在心里数五个数再做决定,其实没有什么事情是大不了的。


我是正真体会到了不吼不叫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不吼不叫让我们一家人相处的很和谐,孩子也没有有的人说的那么难养,很容易沟通,就算孩子出现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也能很好的应对,正确的加以赞扬,错误的予以提示。不吼不叫的路上,摆满了我们一家人的幸福石。


海娜育儿


作为一个妈妈,不吼孩子有时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好难,特别是每次实在忍不住吼了自己的娃又内疚的要命,不知道这是不是宝妈们的心声。说说我自己是怎样从一个忍不住吼到后面的不吼的吧……

曾经有一段时间情绪不好,休息不好,加上娃会走路了以后各种捣乱闲不住,真的是忍不住吼了娃,每次吼完娃哭的稀里哗啦找妈妈又特别的心疼和内疚,一段时间内我也发现娃的脾气特别大,情绪也特别大,可能是被吓到了或者是真的怕怕,你大声对他说话他就委屈的哭了,最后哄娃的还是我这个妈妈,心累。有一次看了一些文章和视频发现管理不好情绪的妈妈带出来的宝宝也会是情绪不好,类似的文章说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于是我慢慢的找到了根源,逐个攻破。

我是全职妈妈,独自带娃,爸爸又比较忙,几乎没有帮我做过家务,所有的跟娃有关的工作都是自己独自,我自己也认真分析了自己的情绪来源,然后逐个解决掉,以保障自己带娃能全身心的投入有劲有力气带娃,这样才能带好。我的情绪来源只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导致有时会对宝宝发脾气,供宝妈们参考。

一、休息不好导致带娃没劲、脾气大

宝宝一岁以内几乎没有睡过整夜觉,睡眠不好的时候白天带娃没力气。我是这样处理的,自己带娃摸清娃的作息,晚上睡不好的时候白天跟着他睡,一定要保证睡眠充足才有心情带好娃。

二、家务繁重,无人帮忙导致脾气大

有了宝宝以后,衣服多了要洗,宝宝大了辅食要做,自己带娃菜也要买,琐事特别多,有时候忙的一头雾水的,压根没有很多精力带娃,导致娃一哭的时候就没有思考,没有帮手的时候就烦躁不安,就会吼娃。我觉得作为宝妈,一定要规范娃的作息,作息规范了,才有知道哪个时间断有时间做家务。从小到大,我娃都是晚上八点左右睡,早上6点左右起。晚上他睡后我把衣服洗好地拖好,差不多9点之前睡下,保证白天就是带娃和做饭2件事。可能你还会问我买菜怎么买,我们这里有市场,我会推车带娃去买菜,一个星期一次到2次,来一个大采购,买完一周的菜。实在没有办法,我没有办法每天去买菜。娃可以吃的差点,觉一定要睡好,睡不好真没心情带娃,都是蒙查查的。

三、情绪来自于另一半

情绪来自于另一半的,宝妈们静下心来想想,那么宝贝的宝宝,怎么会吼他,无非是有时候发泄的渠道没了,只能在宝宝身上。这个可能跟另一半的工作、陪伴等等有关,宝妈需要正视问题。

其实宝宝生在过程都是可循的,宝宝一天天长大,男孩皮一些,很正常,宝妈们带宝宝没了朋友倾诉,对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困顿,需要找到人来倾诉。我带宝宝的时候建了一个一起玩的宝妈群,群里8个宝妈,出去玩的时候都会吆喝,大家一起在楼下玩,分享娃近期的状况,有经验的宝妈都会分享给我经验,原来这些都是必经之路。我顿悟,原来都是这样的,聊一聊就豁然开朗。有时候宝妈可能因为对问题的不知才会脾气大,多聊一聊,哪怕是群聊都是可以的。

现在我是一个妈妈,我也在控制自己,尽量的不对我那可爱的宝贝发脾气,宝妈们,一起努力吧。




小夕啃书


我是从学习中慢慢控制情绪的,人都是有情绪的,喜怒哀乐,特别是面对熊孩子时候,有时候都快气炸了。

最开始当妈时候,有我妈帮忙,孩子也小,还不会惹我生气。

但是自从二胎出生后,我妈回老家了,我一个人带两小朋友。特别是老二1岁多,两个小家伙经常为了一件玩具抢来抢去。我家两孩子相差2岁,相互之间还不知道谦让,一会大的哭,一会小的哭,我都快奔溃了。

有时候,我正做饭,大宝说:“她要上厕所”我说:“让你爸给你开门,她非要叫我开门”眼看锅里油都烧开了,没办法下菜,我特别生气。那段时间,我特别烦,烦孩子爱闹,烦我老公不帮忙。

有一次,我生气了,一大早我一个人拿着书卡,去书城逛,买了大家常说的《正面管教》《不吼不叫培养好孩子》《一双儿女,两个清华》《二孩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小儿推拿》《小儿常见病》等等多种书。

常言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好多的案例就是从书上学的。

  • 后来有报了自媒体写作班,为了积累素材,看了好多关于育儿方面的书。写作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能让人学会控制脾气。每当我想对孩子发脾气时候,我就先反醒一下自己,换个角度,站在孩子角度想想,我也就不生气了,觉得那点小事根本没必要生气。
  • 我发现,大人的情绪会影响孩子情绪的波动,如果想让孩子脾气好,大人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自己心态好了,孩子自然也就听话了。
  • 最近我也是带着两孩子,不停的研究怎么陪他们玩,在玩耍过程中既让他们开心的玩,有能学到一点东西,我自己也心情好了,我觉得这就是双赢。

如果你想要孩子脾气好,不惹你生气,真的先修炼自己,等你修炼好了,孩子自然就好了。修炼的途径就是多读书,多学习,提升自己,希望您也能成为一名不吼不叫培养好孩子的励志型宝妈。


嘟宝妈


孩子是我们练就狮吼功的催化剂,孩子最怕我们我喊他们的名字。在没有结婚的时候,惊喜是男朋友给的,结婚以后是老公,但是有了孩子之后,这个上帝派下来的神,天天给你惊喜,都不带重样的,就像和我们有些女生一样,衣服都不带重样的一样,但是这个过程是每个孩子都经历的,而父母也必须面对的一个过程。



上次在家对孩子发火,说到一半,老妈路过客厅突然蹦出一句“你以前更加过分,从到厕所,声音都没有断过,锅碗瓢盆木桶瓢,只看看到都是目标”,所以对于孩子要宽容。

很多宝妈说,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但是这样的行为对于现在的孩子用处不是特别大,对于孩子的真心健康其实影响很大,很多宝妈都是能动手的,肯定不会动嘴,之前看见朋友打过她女儿,后面孩子做梦都是她妈妈打她的画面,噩梦连连,半夜总是惊醒然后大哭。



如何让自己不吼孩子

第一、父母要以身作侧

很多的父母责怪孩子,现在两三岁就麻溜的使用手机,可以说现在宝宝非常的聪明,但是父母有没有想过,是不是自己整天手机不离手的原因造成的,妈妈刷抖音,爸爸玩王者荣耀,那么孩子自己玩,根本没有互动。

有一次教孩子写作业,怎么教她都都不会,每次数到29就直接数到41,连续错一直不会,又给她分析了好几次,突然火气压不下去了,就对孩子说,怎么那么笨,那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但是孩子的言语让我醒悟过来,“你们下班之后,都是自己玩自己的手机,没有原因陪我写作业,每次只有检查,我不懂还打我,骂我”一直重复”,就像一根针扎进我的心里,我们为人父母,竟然让一个孩子连续,真的惭愧。



第二、忍是教育的失败

如果等到孩子捣乱的时候,你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出的愤怒憋在心里,然后你用眼神秒杀孩子,放问题出现了,你才想到如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预防,如果你从小就开始这样,那样的教育孩子,让孩子的行为及时的矫正,才能让孩子不出现大的错误,可以允许孩子犯错我,但是不能让他犯两次,如果有,那么就是我们教育出现了问题,方式方法的引导不到位。

为什么华为面对美国的施压,可以那么从容,就是因为他们在零几年的时候,就开始准备自己的系统,已经开始预防对手的打击,如你愿问题出现,从容面对。



第三、与孩为友

孩子的世界里,什么东西都是新奇的,所以厕所的水龙头可以出水,让孩子觉得神奇,镜子里面有人,而且跟他动作一样,所以孩子生气砸它,而锅碗瓢盆是因为看到父母使用过,自己也要尝试一下,对于孩子这些好奇,我觉得没有什么,我们把自己贵重的东西收起来,如果孩子每次搞一次破坏,然后再对他教育,这让该你有反思,我们大人也是一样,多少人都是中年破产,孩子在那个时候,突然就长大了,因为那个时候他开始规划未来,预想所需要面对的问题,自然责任就变重了,被迫成长。

孩子也是一样,在他犯错,你把他拉到你身边,他的内心是后悔的,这个时候就看不懂父母,有不同的教育,有的父母动手,而有的父母会跟孩子交心,孩子长大了,对于自己过错也觉得父母的打也是可以理解,但是跟孩子交心的父母,因为关注孩子为什么这样做,了解孩子的心里,所以孩子会经常跟父母交心,长大以后,一会经常谈心,这就是不同的教育带来不同效果。

有时候道理我们都懂,但是孩子太过分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要破口大骂,上个月把我的护肤品全搞坏完了,涂得全身都是,地上都是口红的作画,而前几天,把喝剩下的牛奶,直接倒在电脑键盘上,说在上面打麻将!该出手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

孩子什么事情经常让经常他们,欢迎下方留言,我是艺迹育儿专注育儿领域多年,欢迎你的关注,后续更新更多育儿知识!!!

艺迹育儿


一个从不吼孩子的老妈,是怎样炼成的?那肯定是千锤百炼而成的,就像武侠小说里修炼神功一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炼成,而是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努力,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积累。

现实生活里从不吼孩子的妈妈真的很少,脾气再好的妈妈遇到熊孩子,也会有发飙的时刻。我们都知道吼孩子不好,但是火气一旦上来了,这些不好都被我们抛到脑后去了。吼孩子在我们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有些什么危害呢?


  1. 吓到孩子。我家孩子马上2岁了,前几天因为孩子尿尿的问题,我当场吼了她,她一听我声音变大,一看我脸色不对,就哭了起来,哭得很伤心。嘴里嚷着:“妈妈,抱抱、抱抱。”我抱了好一会她才没有哭,晚上睡觉的时候还哼哼了好几次,估计是被白天的事给影响的。

  2. 会使孩子胆小。经常被家长吼的孩子,胆子会变小,不敢说出自己的意见。我有一次陪我小侄女写作业,有一处我说了好几次她都没有懂,我就语气重了一点还没有用吼的,小侄女直接就掉眼泪了。后面与弟媳说起这事,说是小侄女写作业被骂了很多次了。

  3. 不利于与孩子的沟通。大一点的孩子有很多问题是可以好好沟通的,但是很多的妈妈火气一上来先吼了再说,一吼妈妈是出了气了,可是孩子却懒得说自己的意思了,有的孩子直接沉默不说话了,有的孩子直接和妈妈对着干了,这都不是好的结果。

  4. 不利于家庭关系的良好发展。家里应该是一个温暖的港湾,如果妈妈整天吼孩子,那么妈妈的火气就大,这样的火气肯定也会波及到家庭的其它成员身上去,或多或少是会有一些坏的影响的。

怎么慢慢修炼成不吼孩子的妈妈呢,我建议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我也在修炼的道路上。

  1. 控制自己的情绪。带孩子特别是带比较调皮的孩子,很容易情绪崩溃,那一天孩子特别的捣蛋就会引爆我们的臭脾气,恨不得这样的孩子都不要了,一出口就变成吼孩子了。这个时候请闭上眼睛,深呼吸5-6下,再睁开眼睛,孩子还是那个孩子,可是我们却是冷静多了,可以好好说话了。


  2. 找出我们吼孩子的真正原由。就拿我家孩子尿尿这件事来说吧,我吼过之后看着小家伙哭得那么伤心,我也难过就反思为什么会这样?其实最终的原因是我引导不到位,平时我没有经常和孩子说尿尿要去马桶,而是很多的时候孩子尿湿了裤子我就直接给她换了,孩子肯定认为尿尿就是这个样子的。

  3. 把自己也当做一个孩子,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以前我很反对孩子玩水,因为孩子玩水肯定是要弄湿衣服和鞋子的,那样子会很难洗,因为这事我和孩子闹过了好几次不愉快;现在我给孩子洗衣服的时候,孩子想来帮忙我也不反对,她玩她的、我洗我的,大不了就是给她换一身衣服。在我们大人看来水有什么好玩的,可是孩子们对所有的新事物都很有好奇心,认为这很好玩,站在孩子的角度就能很好理解这些事情了。

  4. 适时的给自己减压。带孩子有情绪低落和快要崩掉的时候,我们需要适时的给自己减压,感到自己累了的时候,就找一些自己喜欢的方式缓解不快。我的减压方式好几种:隔一些时间我就会去买一些零食来啃一啃;偶尔会追一部青春偶像剧,感受一下恋爱的美好;过个2-3个月,我就会找一本古代穿越小说来看看,感受一下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我不能保证做到从不吼孩子,我一直在努力减少吼孩子的次数,我相信经过我的不断努力,也会不吼孩子了。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我们成长的过程,我们陪着孩子长大,其实也是孩子伴着我们成熟。


我是六六妈妈,感谢您的阅读。

六六的成长日记


一个从不吼孩子的老妈,是怎样炼成的?

我没当妈之前,也觉得自己一定不会对孩子大吼的,但是事实证明,当妈之后总有情绪失控的时候,我有时会忍不住大吼孩子,吼过之后又内疚。


我记得我女儿第一次由于我的疏忽大意,从婴儿床掉下来的时候,我眼泪瞬间飙出来,手脚都在发抖,心里发誓一定会好好照顾孩子。

但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之后,自己一个人辛苦带娃还被人觉得自己是在享福不肯上班,心态就慢慢发生变化。孩子哭闹不休的时候,自己开始忍不住大吼,但是吼过之后,又觉得自己很神经质,怎么忍心对自己的孩子发火。

所以,当妈的一般都很容易发飙,因为带孩子真的很累,孩子生病或是有什么坏习惯都说是妈妈惯出来的,例如网上盛传的什么样的妈妈会让孩子日后没出息。

我对这种看法是持不赞同的看法,孩子是夫妻双方的爱情结晶,教育不应该全部由妈妈承担全部责任,爸爸也是孩子教育缺少不可的一部分。否则这叫丧偶式育儿。

因此,我觉得如果当妈的从不吼孩子,应该是不怎么可能的。但是长期吼孩子确实会让孩子畏畏缩缩或是叛逆。当妈的有时候也需要适当控制自己情绪,毕竟面前哭泣的是自己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宝贝,而不是仇人。

为了让妈妈能保持好心情去带孩子,爸爸们就需要行动起来,加入育儿的行列。请爸爸们下班回家后,帮妈妈们带带孩子,或是做做家务,孩子睡着之后陪妻子唠嗑一下家长里短,而不是我上班累了就应该躺在沙发上玩手机等着妻子伺候。


悦妈育儿


真的有不吼孩子的宝妈吗?我得竖起大拇指100个佩服,真心想问问是咋做到的?难道我是后妈吗?我就这么控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

其实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也不想发脾气,我也想温柔。但是看到熊孩子把家造的乱七八糟,东西满地扔;学习不积极,看手机、电视比妈亲,还没完没了。就这样每天气的都炸毛,忍不住对孩子大吼大叫。

记得前两天两个孩子玩,老大和老二打架,暴脾气瞬间上来把老大吼了一顿,老二当时就被吓哭了,老大也很委屈,和我一顿反驳.. 。冷静下来看见两孩子的可怜样,真的很自责,孩子会不会被吼叫的胆小,会不会恐惧?想想好可怕。


每次吼完孩子就后悔,心想下次一定不能吼孩子,一定控制自己的脾气。可是一见到孩子犯错,瞬间成了吼妈。

其实教育孩子是每个家庭都面临的问题。现在的孩子都很任性淘气。许多家长和我一样,生气的时候对孩子大吼大叫,这种习惯很不好,孩子小,正是性格形成的时候。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学习模仿。小时候在吼叫中长大的孩子,长大了会不会也会吼自己的孩子?这个问题值得家长们深思。

所以为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为了将来不后悔,家长们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暴脾气,遇事要冷静、冷静、再冷静。

希望有经验的家长把你们的育儿故事一起分享,多多留言。多多关注。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