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故事:为了生计,父亲卖我入风尘,却惹来了无尽灾殃

源于壬辰龙年六月,梁上一梦。——题记

民国故事:为了生计,父亲卖我入风尘,却惹来了无尽灾殃

陕西蒲城县西北,有一村子名曰“蔡邓村”,据说得名由来于春秋时期流亡公子重耳君在此避难时的一段典故。相传当时晋国公子重耳遭人谗害逃亡四海,九州之内无处安身,某日刚跻身落脚在秦国某地,立脚未稳便又被后母骊姬派出的刺客追杀。为躲开刀剑之灾,重耳公子急忙蹬马仓皇奔逃,当时其一跃上马时“一踩一蹬”的动作刚好被村里的族长无意中看见。想来这位族长也是位能人,苦于村子没有响亮名号,遂于当时灵机一动,就取重耳公子上马动作中“踩”和“蹬”二字为村名,

之后,村名又几经改字变音,称之“蔡邓”了。听起来颇有些名人效应之嫌,不过也算是蔡邓村一段堪作历史渊源的材料了。

民国时期,这村里有家姓葛的富户,祖上靠的是买卖良田置办宅院发家。葛氏开山祖辈的字号大都无翔实史料可查。唯有那位家道末落时的少爷葛大有的故事大体听老辈人讲过一二,其中最是那“葛财主卖女”一段,流传甚广,颇为感人。今日就将耳听之旧闻写将纸上,聊以告慰故者先人。

民国故事:为了生计,父亲卖我入风尘,却惹来了无尽灾殃

民国伊始,社会环境还处在一片混乱之中,零星的战火和暴动接二连三的发生着。受此影响,蔡邓村葛家的家业已大不如从前了。葛家的独子葛大有年轻时又染上了赌瘾,还时有寻花问柳的风流韵事。年迈的葛老爷看着不成器的儿子也是束手无策,终于在某日大咳出一滩血后撒手人寰了。而那葛大有葛公子倒好,继续我行我素任意妄为,赌场、风月场,叱咤风云醉生梦死,为此还留有不少的乡间野史。此乃后话,其中详细,暂且不表。

可没过多久葛公子就把财主家为数不多的玩资挥霍一空了,最后为了还债连家中房契也压给了别人。等葛家老小被债主连铺盖带枕头一起赶出家门的时候,这位葛公子才幡然悔悟,然,时已晚矣。幸亏得到葛家长工长锁的收留,葛家上下七八位老小才不至于流落街头。

那年正逢蔡邓村遭了旱灾,之后又瘟疫横行。葛公子的幼子随安刚生下半月,就因为缺少母亲葛党氏的奶水给养给夭折了。七旬刚过的葛家老太当天就哭瞎了双眼,一家几口人的生计全都仰仗这位葛大有葛公子卖字鬻画来维持,再难过一些了就把夫人老母的配饰嫁妆拿去当铺换几个养家救命钱。

然而这银镯子、玉坠儿总有变卖完的一天,葛大有少爷的画技书法平平,也常遭人冷落。常锁家也穷的就剩苞谷皮了,眼看着妻儿老母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葛大有公子直愁得整日心里发慌,才三十多岁的年纪头发就已白了大半。

民国故事:为了生计,父亲卖我入风尘,却惹来了无尽灾殃

就在葛公子一筹莫展的时候,常锁的妻子玉凤给他出了个主意,(玉凤是村上另一家财主白玉堂家的伙房丫鬟)。玉凤告诉葛大有说:“白财主家的婆姨不喜欢男孩子,一直想要个丫头,可老天就是不随她的愿。私下里听人说这白太太正打算找家人过继一个女儿呢?还听人说白太太对葛家的二小姐雅安可是喜欢的不得了。要是葛公子愿意把二小姐给过继给白家。两家一结亲,白家岂能眼看着亲家上下几口饿死不管?”

玉凤刚说完这些话,葛大有就想起来当初雅安满月的时候,白家太太甄氏登门庆贺,曾在内房里见过雅安,还送了雅安一对长命银锁呢。

要说这蔡邓村白家也算是蒲城县内的豪门大户之一了,白老爷当年是举子出身,不过后来因为辛亥战火的缘故步入仕途的那条路便中道崩殂了。一气之下年轻气盛的白老爷一把火烧光了家中所有的经书,从此一心经营家业。不过因为白老爷的前半生功夫大都潜心在诗书的熏陶中,他在持家算账方面可就不甚聪明了。最要命的是白老爷的记性不好,不过幸亏白老爷娶了个精明的妻子甄氏,多年来家业也一直是稳中有进。

白葛两家的祖上还沾点亲戚关系,不过后来因为老人们的络绎故去,再加上因为些许利益纠葛,到了后辈几代就几乎是中断了往来。

穷途末路的葛大有少爷有些心动了,可又十分不舍,女儿一过继给别人家就喊外外人家爹娘了,这跟卖女儿有什么区别?想到这,葛公子立马就断了念头。

不巧,那一段时间葛妻因为产后染了风寒久治不愈,村里的郎中开了十几剂中药也不顶事,成天躺在炕上起不了身。葛大有虽说曾是个浪荡公子,不过与这个娃娃亲妻子还是十分恩爱的。他不忍看葛氏忍受病痛的折磨,又毫无对策,于是一咬牙,决定把二丫头雅安送出去。

那天早上,葛大有叫来玩耍中的二丫头雅安,说爹带你去县上买柿饼吃。雅安自小喜欢甜食,听说有柿饼吃,高兴的用脏兮兮的小手抹一把脸,小尾巴似的跟着爹爹出门了。

葛大有时走时停,内心五味陈杂很不是滋味;想雅安五岁不到,就会帮大丫头福安干活了,多懂事的一个孩子啊!可如今却要过继给别人了。一想到此,葛大有就心如刀绞。然而,想到床上的妻那张病怏怏的脸,他不得不迈开步子。葛大有没有好的选择。

雅安很听话,紧紧地跟在爹爹后边。到了白家大院门口,葛大有止住脚步先是用手揩去了雅安脸上的泥土,随后又简单拾掇了一下雅安身上的粗布衣服。看着雅安周身齐整了才抱起了她进了门。

白家庭院修得很大气,然而与旧时葛家的相比却逊色了点,葛大有心里此时竟有了点得意,可猛一瞥见自己身上的破烂衣裳,很快又颓废起来。

葛大有顺着白家庭院往前走,迎面看见两个小少爷追闹着跑过来。他忙侧身让道,两位小少爷给这不速之客努了下嘴、做个鬼脸,一溜烟跑了。

民国故事:为了生计,父亲卖我入风尘,却惹来了无尽灾殃

葛大有望着孩子们远去的背影长叹一声,继续往前走。突然,眼前一亮,他看见地上躺一块玉。葛大有捡起来看,竟然是一块做工精致的玉观音。葛大有知道这块玉价值不菲,至少在整个蔡邓村算得上稀罕之物,少说也能换几亩好地。(在葛大有的意识里,任何东西的价值都是用土地来衡量的。)可这块贵重的东西怎会掉在这地方呢?想必是从方才那两位小少爷身上落下来的。葛大有想,顺便送还主人,也好跟白老爷搭上个话。

葛大有握着这块玉,向白家内堂走去。葛大有进门,白老爷四下打量一番,这才认出来是昔日的葛大有少爷。寒暄几句让座,吩咐下人沏茶。

葛大有赶忙把手里的玉观音递给白老爷,还没说明这玩意的来历,白老爷抢先开口:“葛公子太客气了,乡里乡亲的,串个门还带这么贵重的礼。”白老爷倒也不客气,接过玉观音随手放在八仙桌上的一尊菩萨像旁。

葛大有觉得奇怪:“难不成这块玉并非白家的?自家东西怎能不认得?也好,索当见面礼,来个将错就错。”不曾想,这块玉竟给葛大有带来了灾祸。

坐定之后,葛大有放下怀里的雅安,给白老爷深施一礼,吞吞吐吐说明了来意。白老爷听完,呷口茶,打量葛大有身旁的雅安,眉头微展,道:“这事,我个人做不了主。稍等片刻,容我去和夫人商量一下。”白老爷说完起身离开,朝里屋走去。

葛大有坐在大厅等着,半天不见白老爷出来。葛大有等的心急,于是环视白家庭堂内外;不愧是大户人家,厅堂内外装饰的甚是奢华,门口那对瓷瓶,一眼便知是景德镇官窑烧制的上等货色。葛大有又被大堂南边八仙桌上供着的一尊菩萨吸引住了,他过去也曾是一位金石藏家,于是不自主的向前细细欣赏;这尊观音竟是用汉白玉打造,色泽光亮,晶莹剔透。刻工精湛,刀法娴熟,雕工之细致堪称绝伦。葛大有不由伸出手来来回抚摸。陶醉中,一女仆掀开门帘进来,说白老爷请葛大有父女二人进里屋说话。临出门,这位女仆斜了一眼立在供桌旁的葛大有,眼神有些异样。

葛大有父女进门,白太太想抱雅安,雅安吓得直往葛大有身后躲。葛大有躬身道:“失礼了。孩子认生,还烦白太太多多管教”

“哪里话,我喜欢都来不及呢。来,雅安,这盘子里的瓜子都拿去”看样子,白太太真的喜欢雅安,一张脸笑成了菊花。

葛大有拽拽身后的雅安:“雅安,大姨姨给你好吃的,还不快谢谢大姨姨。”白夫人皱一下眉,瞪葛大有一眼,看样子她对“大姨姨”这个称呼不满意。

民国故事:为了生计,父亲卖我入风尘,却惹来了无尽灾殃

雅安躲在爹爹身后,不肯见人。这时,忽听外边喊声大作,一个仆人神色慌张地跑进来,对白夫人说:“太太,大事不好了,一群当兵的把咱家围住了。”白老爷先一步走出屋门。

外边乱糟糟嚷声一片,白太太也坐不住了,对葛大有说:“葛少爷,你和雅安在这候着,我去去就来。”说罢,摸一下雅安的头走了。

约莫等有半柱香功夫,白老爷和白太太情绪愤然地进了屋。白太太边走边嘟囔:“这帮土匪,平日里除了抓人就是敲诈,迟早有一天要阎王老子给收了!”

葛大有思忖:莫非,是村里那支杂牌革命军来白家要钱来了?想到此,他不禁幸灾乐祸开来,我若仍富甲一方,指不定遭多少罪呢。活该!

“是哪个下人咬舌根,把我娘家陪送那块宝玉的事说了出去?”白太太坐在炕沿喋喋不休,“那块玉是我爷爷死的时候传给我的,值钱着呢。那个冯麻子(兵痞头)怎偏偏要那块玉......”

“谁他娘的知道!枪杆子握在人家手里,咱能不给啊?别那么多话,赶紧把玉拿出来好把那瘟神请走!”白老爷抽口烟,狠狠在椅子腿磕了磕烟袋。

白太太不再言语,哼哼唧唧的去抽屉里翻找。白老爷一袋接一袋吸烟、磕烟袋,没心思搭理他。此刻的葛大有,感觉今天来的甚不是时候。他尴尬的坐在一旁,看着眼前的一切。

“呀!老爷,我那块玉咋不见了?”白太太一脸惊恐,“吃晌午饭时我还看见来着!”

“仔细找找,不可能找不见。这屋里没外人……”说到这,白老爷突然看一眼葛大有,下面的话打住了。

“白老爷,那块玉是不是南阳玉石雕成的观音啊!”葛大有突然想起他在白家大院捡来的那块玉。

“是啊,有红枣那么大!”白太太盯着葛大有。

葛大有被白太太盯得有点不自在,忙低下头:“刚才,我不是把那块玉给白老爷了么?”

“给我了?我说葛少爷您别瞪着眼睛说瞎话!”白老爷猛地从椅子上坐起来,“我刚才在院子里忙着和那帮土匪交涉,几时进来过?”

就在这时,白太太的丫鬟过来附她耳边说了句什么,白太太立时变了脸:“好你个葛少爷,我看你过继女儿是假,来我白家行窃是真。赶快把那块玉交出来,否则,别怪我白家人不念旧情!那帮兵痞子可在院子里等着呢,别让他们把你抓蹲大牢!”

葛大有急了,他说:“白老爷,那块玉可是您亲自从我手里接过去,放在了那尊菩萨像旁,不会这么快就忘了吧?要不,我去给您拿回来。”说完,拉着雅安就往外走。

“慢着!好你个葛少爷,又打起我们家的那尊菩萨像的主意啦?”白老爷快步上前一把抓住葛大有的袖子,显然是气坏了,他朝门外喊:“来人啊!把这个窃贼给我绑喽!”

话音未落,外边就闯进两个仆人,三下五除二把葛大有捆了个结结实实,把身边的葛雅安吓得哇哇哭。

民国故事:为了生计,父亲卖我入风尘,却惹来了无尽灾殃

“白老爷,你怎么能随便冤枉好人啊!那块玉是我在您家院子里捡的,刚进门不就给您了么......”因为紧张,葛大有竟有点磕牙。他这会儿算有口难辩了,白老爷的记忆力差,在蔡邓村是出了名的,加上此刻院中一群大兵持枪威慑,白老爷脑子里更有可能是一团浆糊,葛大有傻眼了。

“你就编吧!我看你还能再编个啥故事来!”白老爷怒吼。

白太太瞪着眼:“快,把这人拉到外面搜身!我就不信他没藏在身上。”两个仆人拉着葛大有往外走,雅安死抓住葛大有的衣襟不放手。白太太恼了,她一把将雅安拽开,只听“撕拉”一声,葛大有身上的一块布被扯了下来。

白太太把大哭不止的雅安揽进怀里,吆喝身边的丫鬟一起搜身。瘦弱的葛大有在外边正要反抗,却被一个壮实男仆一拳打了个头晕目眩,顿时没了知觉。

话说那帮兵痞在白家大院里等了大半天不见白家人出来,一气之下就在白家大院里放了把火,绝尘而去。当气急败坏的白老爷听到仆人禀报的时候,院中已火光冲天。他声嘶力歇的招呼下人们灭火,一时间白家大院乱作一团。这便是《蔡邓村志》上所记载的“冯麻子夜烧白家院”的一段,据说当夜白家大院三分之二的建筑都葬于火海中,粮钱损失无数,还搭上了几十条人命。

大约到了后半夜,五花大绑的葛大有被刺骨的寒风吹醒了。他用力睁开眼睛,这一看,着实吓了一跳,月光下只见白家大半个院落已被烧光,大屋房梁上的柱子已经折了,另一根仍在冒着黑烟。

葛大有猛然想起了二丫头雅安,急忙朝里喊:“雅安,雅安……”叫了半响没人应答。眼前除了呲呲的冒烟声,四周死一般的静。

民国故事:为了生计,父亲卖我入风尘,却惹来了无尽灾殃

网络资料图

葛大有吓坏了,他挣扎着把身上的绳子解开,从地上捡起半节木棍点着,顾不上辨明方向就拔腿往前面跑,边跑边喊雅安的名字。他先跑进白太太的里屋,可里头除了正冒着浓烟的被褥外什么都看不见了。葛大有不死心,又向白家厅堂跑去,借着微弱的火光,看见白家厅堂也被烧了个干干净净,那两个瓷瓶,一个已经被烧得变了模样,另一个只剩下半个瓶底了。

葛大有已没有闲心再看这些,他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女儿。突然,他看见那方供着菩萨的八仙桌下有东西动了动,葛大有忙跪下身来,只见雅安正紧抱着头趴在桌底下。孩子身上已落满了灰渣,看见葛大有手里的火光,她微微抬起头,张开了被熏得乌黑的小手,手心里正紧紧捏着那块玉……

葛大有一把拽过雅安抱在怀里,放声痛哭。

天亮后,白老爷派人来葛家传话,说昨晚众人救火时场面太乱,白太太一时没注意到让雅安跑丢了。后来清理废墟时,下人们也没寻到雅安的尸首,估计已经被大火烧成了灰。白家老爷愿意给葛家良田五亩,算作赔偿。另外来人还说,白老爷已经想起,葛公子昨日进门时确实给过他一块玉的事。

正给葛妻喂药的葛大有听了来人这些话,厉声骂了句“滚你娘的蛋吧!”他一把将那块玉摔出门去……

没过多久,葛家人便举家迁到了别处,蔡邓村的人也再没有见过他们的踪影。(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