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文化與歷史,形成了東方電影和西方電影的不同之處

大傢伙要想探尋中西方電影的不同,首先,我們要先了解與知曉,這東西方國家文化的不同,和東西方特有的科學發展歷史和藝術傳承的軌跡。

要探尋不同,首先我們便要了解,東西方電影的形成歷史,文化底蘊,社會人文,和電影的製作結構,工業文化,文化輸出的側重點,東西方電影分別表達的中心思想​,資本運作等等與之相關的方方面面。

淺談:文化與歷史,形成了東方電影和西方電影的不同之處


因為篇幅所限,再加上我個人的知識水平有限,所以在這裡,先給大傢伙淺談一下這幾點不同。(不太具體,切勿見怪,互相學習)

什麼是電影?

電影,是一種文化載體。這種藝術形式的出現區別於華夏古國的書法繪畫,區別於西方國家的油畫等等。

淺談:文化與歷史,形成了東方電影和西方電影的不同之處


因為電影,是工業產品。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

1911年意大利詩人和電影先驅者喬託·卡努杜發表了一篇名為《第七藝術宣言》的論著,他在世界電影史上第一次宣稱電影是一種表演藝術,從此,“第七藝術”就成為了電影藝術的同義詞。

他有娛樂大眾和教育大眾的巨大功能。因而,電影藝術的進步,其實就是從另一角度展現了國家文化,與科技的雙重進步,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體現。但又區別於工業建設和軍事建設,是比較佛系的體現。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電影的起源,和具體的行成形式。

電影,它是由現代的科技技術為基礎,所製作而成的一種文化藝術表現形式,是融匯聽覺藝術和視覺效果傳達藝術的結合體。

1.語言形式,文化形式。

中國電影,就是華語電影,華語電影是指用華語製作的電影,是中華文化的重要部分,是中華特有文化的呈現。其開始於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的第一部黑白無聲電影“定軍山”。

隨著中國社會的進步和變動,華語電影現在中國大陸、香港、臺灣、澳門等地漸次形成各自的系統。其中香港(港產片)更成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出口基地、世界第三大的電影製作中心,被稱為“東方好萊塢”、“華語夢工場”、“東方之珠”。其中,更是開創了獨有而眾多的華語電影的獎項,為了表揚和激勵電影工作者,使他們精益求精,再接再厲,不斷突破華語電影的製作水準,便有了中國大陸金雞百花獎、香港電影金像獎、臺灣金馬獎,被視為華人電影界的三大最高榮譽。

文化底蘊上,東方華夏源於儒學的傳承。孔子提出的仁、義、禮、智、信、忠、孝、慈、中庸,也提出了“和為貴”、“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的思想。還有最重要的,就是現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所以東方電影具有明顯的國家特色和人文特色。

因為我們有著上下五千年源遠流長的歷史,所以人物事物及事件的刻畫就會偏重於此。有俠義精神,更包括特有的神話故事,和鬼怪傳說類型的故事。

我們的電影題材種類豐富,但是大部分還是以人文歷史為主。

西方的電影,因為工業水平的加持,再作用科學技術來製作和剪輯後期,所以,便是側重於視覺效果的呈現。西方電影發展,也是西方文化發展的縮影。

在西方傳統中,人們習慣稱西方文化(文明)為“基督教文化”或“基督教文明”。這是因為西方文化有著三大源頭; 分別是:古希臘文明;古希伯來文明;古羅馬文明。所以西方文化是以古希臘為開端。

淺談:文化與歷史,形成了東方電影和西方電影的不同之處


但是西方電影不一樣,西方電影在某些意義上,說的就是“美國電影”。

而奧斯卡獎的出現,便是美國電影發展的一個見證。(雖然奧斯卡具有偏袒性和文化審美差異性。)

奧斯卡金像獎,即學院獎(英語:The Academy Award of Merit),通稱奧斯卡金像獎、奧斯卡獎或奧斯卡。

淺談:文化與歷史,形成了東方電影和西方電影的不同之處


淺談:文化與歷史,形成了東方電影和西方電影的不同之處


在全世界的電影界,奧斯卡是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獎項。同美國電影界地位相同的音樂界裡的格萊美獎、電視界的艾美獎、戲劇界的託尼獎基本相當,但在西方娛樂圈的社會影響力上,奧斯卡更勝一籌。

這裡提一下西方電影限制級別的劃分。

美國X——禁止未成年者觀看的影片,

“G”級,所有觀眾可看片,

“R”級,十七歲以下禁止觀看,

“PG”級,般觀眾可看。

開放,西方電影文化的一個特色標記。

這是由於美國經歷過激烈的社會動盪、頻繁的人員往來和高度發展的海洋貿易文化,形成了高度開放的文化品格。因此西方國家以崇尚最高自由為民之基準。

所以在電影藝術的呈現上,就區別於東方的委婉含蓄,西方便是自由奔放。

但勇敢、進取、協作的民族精神是世界共有的,區別在於所做出的程度不一。

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西方人喜歡標新立異,突出個人英雄主義觀。因為特有的文化歷史,所以也就不奇怪,這許多西方電影中為什麼總會出現,一個人就能拯救全世界的角色和故事了。

2.科技發展與影視製作。

《定軍山》,1905年在北京的豐泰照相館誕生。實質意義上是中國的第一部電影。由著名京劇演員譚鑫培,在鏡頭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段子。用的是木殼攝影機和膠片來攝製的,從而組成了一個剪映片。

西方的第一部電影名叫《朗德海花園場景》(Roundhay Garden Scene)。

該片拍攝於1888年,是IMDB(互聯網電影資料庫)認證的人類歷史上第一部電影。

美國是世界第一電影強國,雖然美國只有200餘年歷史,但在幾百年的短暫發展中,逐漸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美國文化,其核心就是追求夢想,追逐自由,推崇英雄主義,渲染科技水平世界第一的風采!

淺談:文化與歷史,形成了東方電影和西方電影的不同之處


淺談:文化與歷史,形成了東方電影和西方電影的不同之處


進入千禧年,中國大陸及中國香港,乃至好萊塢都一同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代。中國作為科學技術上的後起之,其現在的發展成果,簡直就是人類的奇蹟。

正因如此,東西方的電影觀眾追求的電影質量也在飛速攀升。因為巨大的市場變化和需求,東西方電影的劇組結構,也在進行著升級和改變。

西方的電影製作結構,是投資方成為了主導。

因為製片方和導演的制衡,導致了編劇對影視製作上沒有了權力和話語權。所以,電影的走向已經跟編劇沒有關係了,或跑偏,或變質。

好萊塢,是夢工廠,工廠,其實就是流水線。寫的不是拍的,拍的不是寫的。所以,現在西方影片的質量當然也開始面向下滑。

​文獻所綜:電影具有獨自的特徵,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電影可以大量複製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淺談:文化與歷史,形成了東方電影和西方電影的不同之處


淺談:文化與歷史,形成了東方電影和西方電影的不同之處


不管是東方也好,西方也罷,全世界的人們也都處在這個世界共同體之中​。

電影是個特殊的藝術語言,它特有的呈現方式便是它特有的藝術價值和藝術魅力。也無論文化底蘊不同也好,人文理念不同也罷。​

有不同,但不衝突!

在這個新世紀裡,融匯貫通,各取所長,才是藝術之路發展的根本要義!

最後給大家分別介紹我喜歡的,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各國電影。

​《霸王別姬》《英雄本色123》《黃飛鴻》《我不是藥神》《中國機長》《功夫》

《阿甘正傳》​《泰坦尼克號》《阿凡達》《星際穿越》《教父》《羅馬假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