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实地采访临沂餐饮企业堂食分餐 分餐分食成为堂食“标配”

3月16日,山东省《餐饮业分餐制设计实施指南》正式由省市场监管局批准发布并实施,这是国内首个餐饮分餐制的省级地方标准,旨在为餐饮企业推进分餐制提供技术指南,为提振社会公众餐饮消费信心提供技术支撑,为餐饮分餐制改革提供标准引领。

19日,记者实地探访多家餐饮企业实行堂食分餐情况。企业经营者们表示,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把餐饮堂食的人气一点点做回来。行业主管部门也为餐饮行业的“复工潮”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现场直击

连锁餐饮店:每天堂食客流在100人左右

19日上午10时许,在兰山区泰盛广场5楼的过桥缘鸡汤米线,记者在店门口看到,门店入口处摆放着“疫情期间用餐公示”,以此提醒顾客在用餐前需要知晓防疫规定和要求。想要进入店内堂食,需要先扫描无接触登记二维码。地面上还设置安全距离线,顾客排队等候间隔1.5米,测温登记才能进店堂食。

从3月16日恢复堂食,该店为了确保食客安心堂食,更是采取了很多“硬核”的防疫措施。据过桥缘鸡汤米线店长刘亚楠介绍,所有入店员工都需要测温上岗,后厨工作人员统一佩戴一次性手套及厨帽。消杀用品准备齐全,每日4次环境消杀并公示消毒记录。

“餐具两次高温消毒,洗碗机高温自动清洗,消毒柜二次高温消毒,顾客餐具到手仍有余热。”刘亚楠表示,为保证疫情期间的食品安全,店里还对菜品进行调整,减少生冷食物的供应。不仅如此,店里还将米线配菜拼盘统一改为熟食,让顾客吃得更放心。

进入店内,每张单人桌之间距离1米以上,顾客与工作人员全程无接触。“顾客直接用手机点单,送餐人员使用保护餐盖送餐。”刘亚楠告诉记者,从恢复堂食,每天饭点都会满员,就连外卖销量也翻了一番。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呷哺呷哺临沂泰盛广场餐厅。该餐厅经理贾克表示,自3月16日恢复堂食,消费者也会通过预约、错峰消费的方式来到餐厅就餐。记者发现,店外“配置”几乎和隔壁家的过桥缘鸡汤米线如出一辙,该店也对员工全员进行健康监控,严格执行岗前测体温、登记等必备环节。

“一人一锅,隔桌落座,餐厅内最多同时接待30人。”贾克告诉记者,餐厅全部使用一次性餐具,自助调料也改为由员工配好再上桌。“每天堂食客流在100人左右,这个数据每天都在上升。”贾克说,餐厅按照要求重新进行布置,每张餐桌间隔1米以上,顾客进行用餐时保证了安全距离。

星级酒店:自助餐堂食每餐70人左右

中午11时许,记者在临沂蓝海国际饭店(沂河)蓝钻国际自助餐厅内看到,餐厅布局较之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桌椅摆放严格间隔1米以上的距离。就连出餐形式,也是根据客人需求提供份餐、套餐等。

“我们会提倡客人自取自食,避免共取分食。”该饭店市场部总监李详告诉记者,自助餐餐台都增设了透明防护罩。为了响应“食安蓝海,健康生活”的理念,蓝海集团更是推出100条“硬核”措施,所有对客接触点均有管控,全方位守护顾客的安全与健康。

从第一道员工健康防护开始,到放心厨房、安心餐厅等多方面,提出具体细则。李详表示,从上周末开始,海鲜自助餐厅开启堂食服务,从每餐30人堂食消费,逐渐上升到每餐70人左右。

□政府监督

兰山区市场监管局:全力帮扶餐饮行业复工复产

为了满足群众就餐需求,兰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动作为,精准实策,帮助餐饮服务企业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基础上做好复工复产工作。

兰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先后印发《餐饮消费莫忘疫情防控》等宣传材料近万份,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帮助餐饮服务企业了解疫情防控期间餐饮服务行业政策。

兰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动走访餐饮服务相关企业,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复工复产情况,同城区3家网络外卖第三方平台、21处餐饮聚集区、部分大型餐饮企业和连锁餐饮企业建立沟通交流平台,联合相关部门对全区17家养老机构和部分中小学校等重点集中供餐单位的复工复产情况进行走访了解,为全区餐饮服务复工复产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针对不同类型的餐饮服务企业,结合疫情防控措施,兰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严格落实省市场监管局“八项要求”,采取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分批分类推进餐饮服务企业复工复产。

兰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邀请专家采取网上培训方式,指导餐饮服务企业完善防控措施,开展人员培训,调整设施布局、规范加工服务流程。确保实现防控措施到位、人员培训到位、布局调整到位、流程规范到位,推进餐饮服务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