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帶娃和媽媽帶娃對比,寶媽:這還是我的娃嗎?

文|孕嬰育兒經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我們的生活,本應上學的孩子因為疫情的關係必須待在家中,而一些孩子的父母卻因為工作原因而不能在家陪伴孩子,因此有一些孩子就被父母送到了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家中,送去的時候都是漂亮的小公主、帥氣的小帥哥,而接回來時很多父母覺得這還是我的娃嗎?

媽媽把寶貝打扮的活脫脫的小公主一枚,在奶奶家呆了半個月後,媽媽都不認識自己的娃了,驚歎,這是誰家的假小子……

老人帶娃和媽媽帶娃對比,寶媽:這還是我的娃嗎?

這位寶媽相信平時也是時尚感極強的,把家裡的小寶貝精心打扮後,在姥姥家待了一段時間,寶媽再來看孩子時也是驚呆了,看來“人靠衣裝,馬靠鞍”,這句話還是有點道理的。

老人帶娃和媽媽帶娃對比,寶媽:這還是我的娃嗎?

無論成年人還是小朋友,貌似都是瘦一些會比較好看,這位小朋友我只想知道奶奶究竟是給你吃了什麼?

老人帶娃和媽媽帶娃對比,寶媽:這還是我的娃嗎?

疫情期間一段時間,全國各地都採取了限制居民外出的方式來控制病毒的傳播,也有一些人為了日益見長頭髮,變身為託尼老師,這位小朋友也沒有幸免,仙氣瞬間消失了。

老人帶娃和媽媽帶娃對比,寶媽:這還是我的娃嗎?

看來老人帶娃和父母帶娃的差距還是很大的,不僅是寶貝們的外形有變化,實際上對於寶貝們的身心也會產生一些影響,同時不是所有老人都適合幫忙帶娃,請各位寶爸寶媽們謹慎思考。

老人帶娃和媽媽帶娃對比,寶媽:這還是我的娃嗎?

哪些老人不適合幫忙帶娃呢?

  • 年紀過大的老人

年紀過大的老人無論在身體上還是在精力上帶娃都會有些力不從心,而且有些老人老一套的帶娃方式已經根深蒂固,很難接受現代人的帶娃方式,溝通起來也沒那麼容易,這樣一來還容易引起家庭矛盾。

  • 沒有退休工資的老人

沒有退休工資的老人,通常在退休後會找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來養活自己,這種情況的老人讓其幫忙帶孩子,就算是兒女每個月給老人一些錢作為補償,老人的心裡雖然不說,但也不一定是心甘情願,因為中國式的父母多數都是不想給兒女增添一點負擔,就算是自己應得報酬,但要拿兒女的錢也還是不習慣的。

  • 身體有疾病的老人

身體不好的老人原本就需要被人照顧,再讓這樣的老人幫忙帶娃,於情於理也是說不過去的,況且對孩子也沒有好處,且不說會不會把病氣傳給孩子,這樣的老人一般沒有辦法全心地照顧孩子,而且帶孩子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差事,如果因為帶孩子使老人的病情加重就得不償失了。

  • 愛抱怨、消極情緒嚴重的老人

孩子小的時候,家人的一舉一動會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腦袋裡,影響著孩子未來的成長,經常跟一個消極情緒嚴重的人身邊,孩子也會變得消極、不樂觀,遇到事情只會消極對待,完全不利於孩子的性格養成。

  • 過於溺愛孩子的老人

“隔輩親”是很多老人面對的問題,隔輩人看到孩子很多是感性衝破理性,喪失了育兒底線,導致過於溺愛孩子,使孩子成為了家裡的“小皇上”、“大魔王”,孩子從小在這種被溺愛的環境中成長,長大後會總以自我為中心,沒辦法接受失敗,一旦習慣成自然後會很難再改變。

老人帶娃和媽媽帶娃對比,寶媽:這還是我的娃嗎?

​錢可以再賺,但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希望每個家庭都能讓孩子留在父母身邊,這樣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