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种家长,操碎心却注定培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父母之于孩子,应如灯盏,而非拐杖。


自从生了宝宝后,生活的重心就是围绕着孩子进行。


这五种家长,操碎心却注定培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本能,而孩子对父母的爱往往需要学习。


想要孩子学会感恩,父母的言行很关键。


这五种家长,注定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1


富养孩子,穷养自己


多数家庭的经典戏码:


家里难得买一次贵点的车厘子和草莓,当孩子分享给妈妈吃时,妈妈说”妈妈不爱吃,都给你吃。“


每次家里有好吃的都留给孩子,孩子分享给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本着”爱“孩子的无私奉献的自我牺牲感,一律说妈妈/爸爸不吃,久而久之,当有什么好的东西,孩子 就丧失了分享欲,”反正你们不爱吃“。


这五种家长,操碎心却注定培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一句“不爱吃,你吃”包含了无数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


可是别忘了,父母越无私,孩子就越自私。


越是穷养自己、富养孩子,就越得不到孩子的感恩。


因为妈妈习惯了牺牲、而孩子习惯了享受,慢慢地孩子就会对妈妈所有的付出感到受之无愧。


说起来,我见过许多这样的场景:


女儿在商场挥金如土,身后的妈妈却穿着朴素;

儿子用着最新款的iPhone,妈妈却用着淘汰的旧手机;

孩子在前面趾高气昂,母亲却在背后辛苦地拖着行李......


不知道这些无私的妈妈们看到孩子脸上毫不愧疚的骄傲时,是否有一丝心酸?


许多妈妈把最好的都留给孩子,自己吃穿用度却总舍不得,最终不但没有富养到孩子,还助长了孩子的“受之无愧”。


一味地牺牲不是最明智的爱,真正的富养是让孩子感恩。


2


打骂,伤害孩子


靠打骂教育孩子的妈妈,总是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动不动就是一顿打骂。


孩子作业磨蹭、考试考差、做事犯错......不是挨骂,就是挨打。


而当妈的总是语重心长地说:

“打你不都是为了让你改掉这些坏习惯。”


但是到最后孩子不仅没改掉坏毛病,反而变得胆小怕事,跟妈妈产生隔阂。


这五种家长,操碎心却注定培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大学时有一同学,从不会主动打电话关心父母,说到父母也总是很冷漠,我们开玩笑说,你妈妈真是养了个白眼狼。


他却说,不是他不孝顺,而是曾经的打骂让他无法抹去对妈妈的恨意。


小时候妈妈对他很严格,一丁点做不好就要挨打。


他就像为父母学习的奴隶,做得好没有鼓励,做不好就要挨打。


童年的痛他到现在还记忆清晰,长大以后他便报考了离家很远的城市,直至现在都跟妈妈很生疏。


这五种家长,操碎心却注定培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许多打骂孩子的母亲寒心抱怨,为什么我明明是对他好,他却不懂感恩?


因为这种“好”只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当妈的都是“打在儿身、痛在娘心”,可是孩子未必想接受这种方式的爱。


因为打骂于他们而言就像一把把武器,我们都以利刃相对,如何要求他们报之以歌?


许多妈妈不解,为什么为孩子付出所有,孩子却不会感恩?


因为没有原则的溺爱,让孩子认为索取“理所应当”;

因为牺牲自己的富养,让孩子习惯了“受之无愧”;

因为在孝顺上的自私,让孩子的不感恩也“理直气壮”;

因为自以为对孩子好的打骂,让孩子对自己心生怨恨。


想要孩子学会感恩,就把付出的机会多给孩子,把最好的榜样做给孩子,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


2


从小不在孩子身边,缺乏陪伴


一个女朋友S,爸妈在她和哥哥上小学后就开始离开老家,到城市工作。


刚开始的几年,S每天都会想念爸爸妈妈,每天也会跟爸爸妈妈通电话。但爸妈工作繁忙,除了过年与一些大节日,一般都不会回老家,她与爸妈一年的见面时日屈指可数。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从开始非常渴望父母的陪伴,到最后习惯了不在爸妈身边的生活。


这五种家长,操碎心却注定培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后来她和哥哥上中学,爸妈把她们接到了城里一起生活。


再后来她大学毕业开始找工作了,明明可以留在爸妈身边的一线城市,却选择了去其他城市发展。


每次听她跟爸妈的电话聊天,都是不太愉快的。


这五种家长,操碎心却注定培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她跟我说过,不喜欢在家被爸妈管着,在我小时候需要陪伴的时候,他们都不在我身边,后来我都习惯了,他们再来管我,我已经不需要了。聊起成年人生活跟工作的艰难时说起,不想父母太早退休,以后也不太想花钱赡养父母,这样太累了。


现在一线城市的双职工爸妈非常多,把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人或保姆带养。


我们努力工作奋斗,希望给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却常常忽视了孩子的陪伴,而孩子童年错过弥补不了。


俗话说”生母不如养母亲“,小时候缺乏对孩子的陪伴,即使给予孩子再好的物质生活,孩子也感恩不了父母的苦心与爱。


4


”你只管学习,其他什么都不用操心“


之前看过这样一则新闻:


今年48岁的大卫,上海人,从小学霸,大学读的是同济,后来又在加拿大名校滑铁卢大学拿到了工程硕士学位,是传说中的「别人家孩子」了。


但是6年前他回国后,一直不肯工作,天天窝在家里,白天睡觉,晚上玩游戏,靠老妈给一点生活费苟活。而他老妈丁阿婆已经82岁了,有尿毒症,每周需要三次坐公交车去透析。


这五种家长,操碎心却注定培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丁阿婆一个月3500块退休金,医疗费要花2000多,再养活自己和儿子,深感力不从心。


她苦苦劝儿子出去工作,儿子死活不肯。身心俱疲之下,丁阿婆准备去法院告儿子,让他出赡养费,以此逼迫他工作。


但找了律师后发现:就算胜诉,儿子要是依然不肯工作,法院也没办法。丁阿婆无奈撤诉。


对于今天的局面,丁阿婆懊悔万分。


这五种家长,操碎心却注定培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沙拉曾经在《特别狠心特别爱》一书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中国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


不忍心让他们从小体验生活的艰难,也不懂得在适当时机向他们索要,因此最终导致子女们一辈子艰难,一辈子朝他们索要!”


这五种家长,操碎心却注定培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但很多时候,父母用尽一生心血,换来的不是感恩,而是一个个“受之无愧”的白眼狼。


“受之无愧”是指孩子觉得父母所有的付出都是应该的,如果哪一天父母付出的不够多,孩子还会心生怨恨。


前段时间,南京一对父子因为互殴登上了热搜榜。


据了解,父亲老王花几百万供养儿子出国留学十多年,结果儿子回国后非但不工作,还理直气壮的在家啃老。


为了惩戒儿子,老王卖掉了全款给儿子买的车,但儿子却一气之下砸了老王的车。


老王气不过,直接跑到儿子家砸东西。


于是父子两人便大打出手,儿子甚至还扬言要砍死父亲。


这五种家长,操碎心却注定培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家庭只关心物质上的养育,却忽略了精神上的教育。


父母们宁愿默默负重前行,也要隐藏生活的艰辛和无助,给予孩子一个架空的世界。


可血淋淋的真相却告诉我们:感恩教育的缺失,总有一天会狠狠惩罚在父母身上。


5


自私自利,不懂孝顺


我们怎样对自己的父母,也就决定了孩子会怎样对待我们。


前段时间,一个小女孩的问题,震惊了朋友圈,她问:


“妈妈,我以后能把你送去养老院吗?”


因为这位妈妈正与兄弟姐妹们商量着把老母亲送到养老院的问题。商量中,那些刺耳的话语全被女儿听了进去。


这五种家长,操碎心却注定培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妈走路又不方便,待哪都麻烦。”


“我们还有孩子呢,哪有时间照顾啊,送养老院最好了。”


听到这些,懵懵懂懂的女儿自然也想着,以后妈妈老了,麻烦了,就可以把她送到养老院。


我们之所以对亲情如此看重,就是因为它哪怕羁绊,也是人间最暖的温情,如果我们自私自利,只把父母之爱当做羁绊,那么未来孩子也不会回馈我们温暖。


想要孩子懂得感恩,先做一个懂得孝顺的好妈妈。


这五种家长,操碎心却注定培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他会感激别人替他所做的,珍惜他得到的一切,觉得拥有眼前的一切既快乐又幸福。


这五种家长,操碎心却注定培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让孩子学会感恩,让他心存感激地面对这个世界,学会爱他人,这不是父母的自私,而是对孩子未来生活的远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