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蛋雞四個階段的飼養要點,產蛋率自然能提高

蛋雞養殖過程中產蛋量的高低直接關係到養殖效益,要提高蛋雞的產量,培育出高產能蛋雞,在這4個時期一定要做好飼養管理工作。

一、產蛋率5%時

此時雞群剛剛開產不久,最易出現內分泌失調、脾胃失調的現象,表現為糞便稀散不成型、採食較慢、抵抗力低下等。且此時是卵泡高速發育期及輸卵管成期,故此時需要調理脾胃和內分泌以及補充營養和增加機體抵抗力。

教你蛋雞四個階段的飼養要點,產蛋率自然能提高

二、產蛋率50%時

此時大部分雞群已經開產,輸卵管受應激比較大,容易出現輸卵管炎症和啄肛現象。卵泡發育比較迅速,所需營養較多且肝腎負荷較大,此時機體抵抗力較低,因此此時雞群應以消炎、調理輸卵管和增加抵抗力及補充均衡營養為主。

三、產蛋率90%時

此時產蛋率正式上高峰,但尚有10%蛋雞沒有產蛋,想要使雞群產蛋達到更大的產蛋性能需要做到三點:

1)促進輸卵管發育,促進卵泡發育。

2)消除輸卵管炎症。

3)補充營養增加機體抵抗力。

教你蛋雞四個階段的飼養要點,產蛋率自然能提高

四、產蛋率下降至85%時

雞群在正常情況下產蛋率下降到85%時,機體內儲存開始不足,此時也是機體組織器官開始老化、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的時期。所以此時如果不加強飼養管理最易出現產蛋率下降相當快的現象。

引起蛋禽產蛋機能低下的根本原因

品種、集約化規模化飼養方式、黴菌毒素、藥物副作用、老齡化、天氣變化、免疫接種、斷喙、疾病、飼養管理不合理等應激因素均可引起機體免疫力下降,使機體氣血雙虧,處於亞健康狀態。

高產、老齡、疾病、飼料品質不佳或營養不全面、長期使用化藥或大苦大寒類中藥(造成損陽傷脾)等導致脾胃功能受損。臨床出現採食量不達標、消化不良、過料現象,蛋禽營養供應不足導致產蛋機能低下。

弱雛、開產體重過小、久病傷腎以及脾胃功能差導致腎氣難以得到後天水谷精微的滋養引起腎精不足、腎氣虛。臨床表現為產蛋上高峰慢,不上高峰或產蛋率下降等。

教你蛋雞四個階段的飼養要點,產蛋率自然能提高

疾病(外邪)導致的輸卵管炎症(有的會造成不可逆性損傷)、卵巢壞死等導致產蛋率低、蛋品質不良(出現軟皮蛋、褪色蛋、小蛋等)。

想要雞產蛋時間久,產蛋率高,必須注重各個環節的管理和用藥。

養殖無小事,養殖是一個細緻活。需要有一雙發現問題的眼睛和一雙勤勞的雙手,希望能幫到大家,亞菲祝大家輕鬆養殖。

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討論,關注【家禽養殖全書】,私信發送“在”。定時發佈養殖知識,聊管理,看養殖,探討天下事。歡迎收藏轉發幫助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