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上网课的人被逼疯后,有个14岁女孩决定自杀……

在“停课不能停学”的号召下,上网课成为孩子的生活日常。


随着网课的全面铺开,问题接踵而来:老师直播难,家长打卡烦,孩子上课苦。


当众人都在吐槽网课时,河南邓州一名14岁的初三女孩,没钱买手机按时上网课,选择自杀。


第一批上网课的人被逼疯后,有个14岁女孩决定自杀……


女孩的父亲是残疾人,母亲精神有问题,姐姐高一,弟弟六年级,一家五口全靠父亲补鞋来维持生计。


疫情期间,为了三个孩子能够上网课,父亲东拼西凑才买了一部智能手机。


一部手机三个孩子使用,姐姐上完网课妹妹用时,妹妹的网课也已经结束了。


第一批上网课的人被逼疯后,有个14岁女孩决定自杀……


女孩父亲猜测说,孩子出事那天,学校要发考试题,女孩无法上网课答题。


一向成绩优异的女孩害怕没法考试,成绩出来后会遭到老师和同学的质疑,情急之下才服下了母亲的精神病药自杀。


所幸救治及时,女孩被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当线上教育成为疫情特殊期的常态,那些网课学困生为了不掉队有多努力,你一定想象不到。


1


有一张《借光·守望》的照片让人泪目:


“昏黄的灯光、相守的父女、沉默的父亲,专注的女儿。”


第一批上网课的人被逼疯后,有个14岁女孩决定自杀……


女孩叫翠珠,河南洛宁的一名初中生,因为家里没有网,又舍不得用掉父亲手机里仅有的一点流量,在征得村委同意后,她每晚来到大院蹭网学习。


第一批上网课的人被逼疯后,有个14岁女孩决定自杀……


这样的孩子,不止翠珠。


藏族大学生索巴桑姆,每天都要走两个小时山路,爬到信号好一点的山上,一边放牧一边听网课。


这座“信号好一点”的山,其实是一座海拔4500多米、气温低至零下十余度的雪山。


第一批上网课的人被逼疯后,有个14岁女孩决定自杀……


伴着牛羊群,索巴桑姆蜷着身子、戴着手套,在雪山明晃晃的阳光下,用手遮挡着手机屏幕,聚精会神听课…


一场疫情,一堂网课,牵出众多令人感动的身影。


线上教育早已不是新鲜的概念,很多人都没想到,在这个网络畅行的年代,竟然还有一群被网课“漏掉”的孩子。


同在疫情期,衡水中学高三学生的一日作息再次刷新我们的认知:


5点40,起床早读;


一天6节网课,每节40分钟;


每天8套练习题,每科目2套;


自习、考试,宅家与在校的作息一模一样。


第一批上网课的人被逼疯后,有个14岁女孩决定自杀……


岁月永远都不会辜负每一个认真努力的孩子!


2


疫情是一面照妖镜,照出百态人生。


网课,是孩子人生赛道上一记新的发令枪,很多人没有输在起点,却输在了网课上。


为了发泄内心对上网课的不满,一群小学生蜂拥至钉钉软件下给出一星差评,只求让软件下架。


第一批上网课的人被逼疯后,有个14岁女孩决定自杀……


网课已开播,老师讲得起劲,孩子却躺在被窝起不了床。


第一批上网课的人被逼疯后,有个14岁女孩决定自杀……


好不容易进了直播间,听着听着便睡着了。


也反省过,得出的结论却是:下次依然还会睡着。


第一批上网课的人被逼疯后,有个14岁女孩决定自杀……


一组假期游戏数据显示:


《王者荣耀》的峰值DAU(日活跃用户数量)在1.2-1.5亿之间;


《和平精英》的峰值DAU在0.8-1.0亿之间。


这两款游戏的用户大多数都是青少年学生,这意味着:


中国2.8亿在校生里,有至少90%的孩子,在自律和放纵之间,选择了后者。


第一批上网课的人被逼疯后,有个14岁女孩决定自杀……


一样的疫情宅家,一样的网课学习,努力的孩子,一如既往;松懈的孩子,步步拉开距离。


第一批上网课的人被逼疯后,有个14岁女孩决定自杀……


有人说,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可我却觉得,真正能够托举起孩子人生的,是他们自己。


长大之后再无儿戏,校园之外也没有温室。


你偷过的每一个懒,都会成为日后最深的遗憾。


3


《我们一无所有》中写道:


面对灾难,我们无路可退。


既然灾难已成现实,学会与它共生,便是最好的姿态。



偌大的医院,病床挨着病床,有人睡觉,有人聊天,有人刷剧。


唯独他专心致志地看书。


第一批上网课的人被逼疯后,有个14岁女孩决定自杀……


原来,这个“清流哥”是一位39岁的留美博士后,回武汉探亲,却不幸染上了病毒。


可他依然不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在危机面前,知识让人安定从容,从他身上传递出来的书香,令人油然起敬。


谁都没有经历过如此漫长被“禁足”的日子,也许过程有些无聊,可若一个人心中有追求,一样可以把生活过成诗。


第一批上网课的人被逼疯后,有个14岁女孩决定自杀……


不经意间会发现,你宅家葛优躺的时间,很多人已经甩了你十几条街…


一个医学生的网课日常:PPT课件都截了几千张;


第一批上网课的人被逼疯后,有个14岁女孩决定自杀……


健身、学英语两不误,每一天都过得身心充实;


第一批上网课的人被逼疯后,有个14岁女孩决定自杀……


“将来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拼搏的你”,这是一句被多少人一笑而过的鸡汤,道理简单,它却把人分成了两大类:

自律者和安逸者。


不要花自己的时间,去羡慕别人的人生,脱颖而出的永远是少数人。


即刻,行动,是你成功的关键。


4


一场疫情,让我们看见了知识的力量。


从一个多月前的举国恐慌,到如今有条不紊地恢复生活生产,知识的力量伴着我们度过难关。


挺身而出的钟南山、李兰娟院士,以他们权威的知识理论在疫情中力挽狂澜,遏制住疫情蔓延的脚步,让我们一点点认清了病毒面目;


第一批上网课的人被逼疯后,有个14岁女孩决定自杀……


锐减的确诊病例,递增的治愈病例,这些数据背后,是无数医护人员,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拯救每一个生命…


“知识救国”是这场疫情带给我们的启示之一。


第一批上网课的人被逼疯后,有个14岁女孩决定自杀……


告诉孩子,没有白学的知识和技能,没有白流的汗水,没有白走的路,你当下每一天的活法,铸就的便是你人生的高度!


第一批上网课的人被逼疯后,有个14岁女孩决定自杀……


- END -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云音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