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看似利润高,但是不赚钱,是什么原因?

新大风歌


其实农产品整体利润并没有看似高,有可能一些高、新、特产品会显得利润高,比如小罐茶、五常大米之类,实际利润率咱也不知道。面上来说,农产品利润率相对其他行业应该是居于中下游水平,所以大家感觉都是不赚钱,只是农业作为第一产业,行业规模大,老百姓刚需,政府也比较重视,所以比较收到关注。农业不赚钱我感觉有几个原因:

一是初级农产品大众化趋势明显,陷入价格战泥潭。简单说,你买米、买面、买菜估计没啥忠诚度吧。

二是不讲究品牌,总体溢价能力弱。农业品牌每个几百万估计也有几十万,你记住几个?有品牌的许多也未必注重品牌营销、推广,有跟没有一样。

三是靠天收,怕疫病始终是过不去的坎。你看看非洲猪瘟,看看又是旱又是涝的,几年忙活,一朝死翘翘。还有生鲜蔬菜的损耗真的是太大了。。。。

四是从企业来说渠道、研发、宣发等投入来说,市场的平均水平要远远高于一般农业企业的可承受水平,所以赚个毛线钱。

五是能赚到还不错利润的企业,市场规模小。讲真,做大了也就不赚钱了。

农业不赚钱一个重要原因是分散生产、分散经营,小农户、大市场,这个问题一直没得到根本性解决,所以总是出现菜多伤农、菜贱伤农这样的事情。从面上应该持续推动规模化经营,推动规模企业发展,垂直行业联盟、协会等发展,个人感觉现在漫天的直播带货方式,小而特的东西还是不错的,但是不宜从面上过渡宣传,会冲淡真正的农业市场的需求发现,对整个行业链条发展来说有可能存在阻碍。

以上想到哪里说到那里,比较乱,供参考。


摸头仔


农业生产我感觉就没有看似利润高这个事,如果真的说看似利润高,那是因为你看到了假新闻。

几千年的历史了,搞农业的一直都是非常辛苦而且也是层次不高的人。赚的钱当然也是不多的。有些人认为看似农业利润高,我们就来说说为什么会看着好像确实高。

第一点就是我们看到的“利润”并非真正的农户利润。最大的一点就是很多人看到的是地头价与零食价之间的差距,这里面的差价确实是挺大的,就拿最近几年特别火的一个砂糖橘来说,砂糖橘在产地几毛钱一斤甚至还没有人收,但是到了外地零食的时候就需要4-5元一斤。看着有4块多一斤的利润,但是这几块钱是被好几层人给瓜分了:去地头拉货的大采购商,然后他们分给二级批发商,最后才到零食店或者水果推,这几块钱就是被这几个人给分了。所以,你所看到了地头价几毛钱,零售价几块钱,这中间确实是有着不小的利润,但是这利润并不是种植户赚了,而是做生产的老板们。搞农业种植的赚的就是那几毛钱,里面还要包括成本,也许这几毛钱还是亏本卖的的。

第二点就是种养殖病害死亡。另外一个就是搞养殖的,利润大吗?比如说养牛,一年一头牛养好了能够赚3000-4000来块钱,而牛则主要就是吃草,看似成本不高,如果一年养几十头牛一年不就可以轻松的赚二十来万?很多朋友也是这么想的。可是一旦出现死亡,这就赚的钱不多了,甚至还会有亏本的可能,要知道一头小牛就要一万多呢。

还有比如养小龙虾,小龙虾最近几年也是特别 火,大家看中的一个是消费量大,二是利润不错。前段时间还看到有网友说自己父亲一门心思想着今年养小龙虾,他是这样打算:一亩地放苗120斤,苗价15元一斤,亩产800斤,怎么算也要有4000-5000块钱一亩的利润。可是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一亩放不了那么多苗,也没有那么高的产量。养得好行情可以确实一亩2000多块钱,但是这小龙虾也是很容易死亡的,这是很多新手无法控制住的。

第三就是生产成本很多人考虑较少。农药化肥也都是在不断的上升的,特别是人工成本上涨得更为厉害。在日常的生活中就有一个很大的开支,除去成本后所剩的利润并不多。

农业生产,一个与天气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人们也经常说要风调雨顺,另一个也与自己的技术有关,控制住病害很关键。然后尽量的控制成本,这样才有利润可图。并不是大家看到的或者是想当然的那个有几块钱一斤的利润,其实没有那么完美的事。


洞庭清水塘


我要回答的是,首先就没有看似利润高一说,就拿几样主产来说,棉花两三块钱一斤,每亩产量四百多斤,种,收周期长,(农药,化肥,水费,油费,运输费,人工)一亩地下来要一千多。像水稻,大豆也都一样,其实就没有什么利润。平原地区来讲,大多数都是机器操作,可节约点人工,人均种植面积大一些,收入会多一点。但中国农业地形丘陵和半丘陵地带占比也不小,像这样的地区农业种植人工陈本太大,好多地方真可以说是要靠天吃饭。再说农民的农产品由于文化水平的原因,也得不到好的推广,不会包装。所以说不赚钱。作为土生土长在农村的我是最深有体会。


宁氏坏大叔


农业看似利润高,但不赚钱,是什么原因?

这个问题涉及商业层面,我倒有一点浅见。

中国从古至今,都是小农经济,做的都是小规模农业,比如种个三五亩地,比如养几百只鸡,那种规模化的养殖,都需要大投入,现代化管理,做得起的人凤毛麟角。

所以,我们来谈谈,为啥会赚不到钱?

量和价是本质原因。

小农经济,能产多少量,我以红薯为例子,我去年种了2亩红薯(土地是朋友的,不花钱)收9000斤,直接批发了出去,大概是卖了7000快,生产成本(苗,水,肥等)一亩大概800块,人工成本请了一个大爷花了1200块,总计是2800,利润是4200块,一亩平均利润,2100块,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种植周期,是4个月

意思就是4个月,总共赚了4200,大家记住,我这还是因为土地不要租金。

所以,大家很明显可以看到,其实2亩地已经不少了,搞得焦头烂额,累成狗,产量9000斤,听着挺吓人,结果卖出去,不到8毛钱,

典型的价格问题,单价都不到一块钱,你10万斤,都不到10万块。

现在,我们再来看他们说的利润,如果按现有的这个数值算,因为成本是2800块(忽略土地租金是0的情况),利润是4200块,利润比例确实很高,

但数值呢?4200块,我说实话,我自己做着食品业务,一个月收入大概1万3,4200块,就是干十天的事。

而这边整整是4个月,才4200块,想想都醉了,我也就是喜欢喜欢农活,喜欢乡村生活,喜欢田园,然后,种了红薯自娱自乐。

刚才说的是种植到批发,

其实还有一个层面,你种植了,自己直接零售,这是自产自销

那么我们来看,这个情况利润是多少,正常零售价(按去年说,零售价1.5~3块不等,我们取中间值2块钱)

假设销售非常理想,9000斤全部卖光,都是2元的价格成交,那么收益总共是18000,刨去成本的2800块。还结余15200块,

哇,2800的成本,赚了15200块,利润太高了。

然后我们假设你用一个月时间把它卖光,那么总共生产到销售完全周期5个月,5个月只赚了15200块,一个月3000块钱。

你如今知道了吧,时间也是成本,按农业来说,叫周期,周期决定你这个利润分摊到天是多少,如果两个月赚一万五自然可以,五个月嘛,就只能呵呵了。

还有,这只是说的理想状态,你零售是什么渠道,是网上卖发快递嘛?

是去市场搞个摊位零售嘛?

网上卖退货有成本吧,市场摊位要租金吧,而且卖的过程中有损耗吧,

所以,实际能落你手里的,一万块,已经是烧高香了。

通常对于农产品,我们说的利润高,只是利润率高,光说利润,一斤就几毛钱,高什么高呢?

所以,量是个大问题,除非你大手笔,几百亩地一起种,那样管理压力,销售压力,人工成本,也是成正比上升的,种成了,卖出去了,才算成功了。

其它的,比如玉米,小麦,稻谷,是同样一个道理,其实,这些,还不如红薯。

那么,除了种植,养殖怎么样?

我兄弟,养了一万只鹅,赔得想哭,投入并不大,10几万,鹅苗是7.5进的,养死了一大批,卖不出去一大批,关键饲料钱还挺贵。

当初想的是,7.5进的,养成了,能卖60多块,有7-8倍的利润。

高利润背后就是高风险。

所以,除了本质原因,量和价,其实,不可控因素也是

这个不可控因素,就是土地成本,人工成本,饲料成本,销售成本,养殖成活率管理,还有更重要的是当年的行情价格(也就是卖价,卖价甚至能直接决定赚钱还是赔钱)

那么有没有农业可能赚钱呢?

渠道打通,然后规模化。

当年的硬通货除外,那种毕竟是特例,比如去年的非洲猪瘟,死那么多猪,养猪的都赚钱

但其实真正赚钱的,也是哪些手里握着大渠道的,然后有批量成交,能快速出货的大客户赚钱了,小商贩,也就落了点辛苦钱。

规模化,精细化,把品种质量做硬,就可以提高客单价,然后,才有赚钱的可能。归根到底,说的,依然是价格和量的问题。





杨大师0108


农业你用什么眼光看出来利润高了,你说的应该是毛利润,就像今年一亩玉米收成1500斤,确实喜人,但是你仔细核算一下看看到底有多少利润,如果自己亲力亲为还行,如果雇人,最后基本没有利润,看着硕大的粮仓确实惊喜,但是一般到最后就会瞪眼,清算完基本所剩无几。

种地利润很小,赚的就是辛苦钱,只有自己兢兢业业,不辞劳苦,才能有利润,你动不动就雇人,打药、浇水、施肥、播种都雇人最后你看看有多少利润,不赔钱就已经很好了,很多大基地都赔在了雇人上,天天地里几十个人忙活,这都是利润。

如果两口子种百儿八十亩肯定有利润,承包费一亩地不能超过500元,100亩地一年也有十万八万的利润,关键问题是自己必须亲力亲为,只有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很多承包大户都赔在了雇人上。

聊城东阿牛角店,三个年轻人承包了2340亩,我说你们都不会种地,怎么能赚钱呢?他们说哥呢不懂,现在谁抓住土地,谁就是抓住了财富,我是什么意思,手里有地就能赚钱吗?我说你们干干就明白了,几个人开始操作,浇水雇了30多个人,一天就是2400元,连续浇水5天,12000没有了。

反正是天天雇人,地里基本没有断过20人左右,一年后我们开始聊天,怎么样弟弟,什么也别说了哥,地已经退给老百姓了,我说这不是给老百姓送钱吗?财富不要了,一年赔了30多万,很多人说辛亏退的早,在干一年叫他们哭都没有地方。

农业不赚钱的根本原因是人力投资太大,动不动雇人,特别是合伙的赔的更多,你不干,我也不干,大家根本就不会齐心协力,相互推诿扯皮,你赔的起,我也赔的起,其实都是穷鬼,如果自己亲力亲为根本就不会赔钱,赔钱的根本因素是人力,这是发展农业的枷锁。


大海传媒


首先纠正题主你的问题,如果利润好的话我想就不会不赚钱,只是赚的多少问题!而你想问的或许应该这样说:农民看似收入高,为什么赚不到钱呢!


其实但凡生活在农村的人们都能感受到,每一家卖出去的粮食等农作物收入的话也有几万,如果是粮食大户可能有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乍一听不错嘛,可是只有当你真的了解数字背后的实际意义你会知道原来看似收入很高其实真正赚到的钱只是很少一部分!

成本较大

以东北黑土地种植玉米为例成本包括:玉米籽、化肥、农药、耕地、收地等。如果说按一晌地来说玉米籽钱700,化肥1500,农药200,耕地500,收地1200,(这是吉林长春下面农村实际大概的成本)这里面所有人工成本不计在内共计4100元!一晌地收成大概是20000斤左右,玉米去年的均价0.71-0.91左右,按均价0.8元2万斤是16000元,扣除成本4100,余下11900,也就是说如果风调雨顺没有任何自然灾害条件下,还要在扣除所有的人工成本一晌地的利润是1.2万左右!但如果地不是你的而是租地那么每年每晌地租金8000-9000左右,租地你的利润是3000元左右每晌!



看着收入还不错,投入4100元就有11900元的利润,前提别忘了不但是风调雨顺无自然灾害,而且还要不算一家人的人力成本,因为是一年一次性种植,一年只收入一次,不像上班月月是有收入的。所以也就是说这11900元的利润要支撑一个四口之家的12个月的花销,平均但每个月也就是1000元!!!

有人说租地吧,租地不是一晌地还有三千利润呢,我要是租100晌地那我不就是有利润30万科吗!一年赚30万这个在农村是可以吧!别忘了如果你种植30晌地,你除了租金之外还需要外在的人力成本和风险成本,如果一旦收成不好你是有一定亏损的风险的!所以近年来过来对于三农格外重视,提倡集体土地流转,实行机械化、规模化、科学化种植和养殖!同时村集体生产组织相配合,提倡休闲农业、返乡入乡创业等模式多方面多角度的去丰富农民的收入,提高其生活的幸福指数!



我是小亮,欢迎大家多交流!!!


三农晓亮


话要少说,但是要到位

不赚钱的几大原因

  1. 地租太高,我们这里每亩地500元承包费
  2. 种子、化肥、农药、不降价反而年年涨价 所结的果实,却不见涨价
  3. 农机具淘汰更新快,虽说国家补贴力度大,但是没等你赚回成本就被淘汰更新了,结果你被当废铁处理了。
  4. 人工特别贵,现在请一个工人,一天最少150元
  5. 中间商太多,种植的没有 销售的赚的多。

以上就是以我个人眼光所看到的问题。


农机手石小萌


农业虽然利润高,但是赚钱的确实没几个,大不部分是靠补贴、优惠政策在维持着日常运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总结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毛利润的计算,很多数据都是假的,不切实际的计算,毛利润对于工业,服务业的计算准确值较高,但对于农业就不一样了,农业的市场波动大,而且不好预测,以养猪为例,行业内基本都知道“一年挣、一年平、一年亏”个三年一轮的猪周期,而且第一年必须把后两年的钱挣回来,但生猪挣100元测算的,在实践中哪有吻合的时候,比如说非洲瘟疫,谁也无法料想,年初算好了稳赢,年未哭晕到厕所。

第二,就是农产品不是完全市场定价,受到国家的调控,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生猪等主要农产品,因为牵涉到民以食为天这个里政根本稳定问题,所以每个国家都不会完全市场化,而是强力进行宏观调控,确保供给的数量有保障,而且价格比较平稳。

第三,能挣得起,赔不起 农业挣钱不容易,但赔起来却容易得多,算好的利润根本经不起风险的冲击,农业的风险真的不好控,主要包括旱灾、洪涝、冰雹、病虫害等,防不胜防,算好的利润,遇上自然灾害就没有了。


农村里生活趣事


不赚钱的原因是心理作用,心里总想用一亩地赚多多的钱。

拿北方来说,年种一季小麦,一季玉米,年景好小麦亩产量1000斤,玉米1300,价格均按1块钱一斤算,一亩地收入是2300。说农业赚钱不赚钱,那就和工业比较:我现在的公司生产的是桥梁缆索专用的护套管,在精简人员、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原料等的基础上,净利润有8%,但是仍然面对客户降价3%-5%的风险。就是说实际到手的净利润也就是5%,说赚钱不赚钱,肯定还赚钱啊!最关键是产值大,即使一年2000万的产值,5%也要赚100万。回头再说种粮食的利润吧:种粮按20%的利润,一亩地年产值2300块,净利润460块。460块真不高,当然不会觉得赚钱了。但是如果农业1个人种地350亩,年产值和工业1个生产工人1年的年产值80万一样多来说,那种粮1个人一年就可以有16万的净利润了。一家子一年万把块的粮食能挣多少钱啊!所以说这个就是心里作用了,最关键是量的问题。如果1个人1年种1亩地,当然觉得不赚钱了,但是如果1个人1年种350亩地,还会觉得不赚钱吗?

有人说是粮食价格低导致不赚钱,我也是农民,家里也种粮,也在想为什么欧美国家的粮食价格是我国的一半甚至更低还能赚钱?最主要是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户分散种植,导致人工成本高,农资市场混乱,化肥农药等价格虚高,经销商随意定价,假冒伪劣的化肥农药层出不断,亩产量低,分散种植导致人工成本也大为增加,虽说国家对粮食有收购的保护价,还有种粮补贴,和美英等发达国家比较起来,我国的粮食价格确实不能算低,但是还不挣钱,为什么?归根结底就是我国粮食的产量低,生产成本高。如果我国的生产成本能降低到欧美国家的标准,这样的粮价就比欧美国家种粮的利润高了多少了。

昨天刚看个新闻说目前我国的生猪价格一斤降价到了16-17块左右,但是英国目前的生猪价格是7块左右一斤,为什么?我国的成本高。

所以说农业的利润不是看似利润高,而是确实利润高,觉得不赚钱的原因是人均产量低导致的心理作用。

国家现在的土地流转政策,提倡规模化种植,相信不久以后就不会再有人说农业不赚钱了。









佛洲


很高兴回答题主的问题。

农业看似利润很高,但实际并不挣钱,我觉得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比较大。一场大雪,一场风暴,就可能使能挣到的钱化为泡影。

二、是农业市场价格波动大。很多时候丰产却不丰收。你有的卖不出去卖不上钱,你没有的却价格很高。

三、农业生产周期相对工业要长。也就导致资金周转率相对较低。资金的回报率也相应会小一些。

四、农业,特别是高端农业,具有相当高的技术门槛。普通农民或者农业的新从业者对这一点的认识并不充分。往往是项目上马了,但是技术却跟不上。损失就非常大。

五、农业特别是在中国,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中国,现在劳动力成本上升非常快,加上青壮劳动力很少从事这个行业,所以导致劳动力雇佣成本增加很多。也增加了农业的生产成本。

六、农产品的物流、保鲜、仓储体系有很多不足,导致中国农产品从采收到餐桌,损坏率相当大。这也降低了农产品的收入。

七、中国农业现阶段还主要是以个体和一些小型农场为主的经营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市场盲目性。经营者会因为价格的变动而疯狂的扩种某一品类,使得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严重(跟风特别严重)。这导致常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以上几点我觉得就是农业为什么看起来利润很高,却挣不到钱的一些原因。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