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每年成千上万低龄留学生留学西方国家有什么看法?

乔丹335


自家的孩子,从小如果送给别人教育,长大后一定思维和行事方式像教育他的人,在一个人思维定型的关键阶段被国外塑造定型,他们今后一定是张着国人面孔的外国人,即使以后回到国内,他们也会人格分裂很难融入中国的文化环境。为国做贡献更是不可能,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一颗中国心,黄皮肤下澎湃的是一颗外国心。


绝地奢龙


喜忧参半,理性对待。

一、低龄留学之事近代中国就有。

洋务运动,不仅开启了中国出国留学的新局面,也被认为是我国低龄留学的开端。

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由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年龄最小的才十岁,最大的也不过十六岁,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

幼童留美,终因幼童在成长中,思想言行过于西化,而被清政府于1881年半途叫停。即使是“半成品”,但日后,他们却活跃在铁路、矿冶、贸易、外交、教育等各个领域,为中国的近代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从他们之中,涌现了清华校长、北洋大学校长、交大创始人、外务尚书、内阁总理、海军元帅、交通部长等一大批精英人物。

幼童留美,虽说是半途而废,但可以说,这是鼠目寸光的清政府,做的最正确的一次投资。

二、低龄留学又成出国留学新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出国留学开始出现“大众化”和“低龄化”的新趋势。

据媒体统计,在每年超六十万的出国留学大军中,属于高中(含)以下的低龄留学占到了40%左右。

低龄留学既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外交流不断增强的产物,也是国人对境外社会经济文化认识逐步加深的结果。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三、低龄留学有低龄的优势。

低龄正是学习的黄金时期。此时留学更容易学好境外的语言,能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和学习境外的思想、科技、人文地理和风俗习惯。能更好地适应境外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所有这些,都将为以后继续留学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境外初小级教育有它特定的一些优势。如: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孩子在将来创造力的积极发展,极大地增强他们入职工作的竞争能力。

四、低龄留学也有低龄的弊端。

低龄,意味着孩子思想单纯,是非难辨。如缺乏正确的引导,则难免形成有失偏颇的三观。同时,低龄孩子,思亲心切,孤独感更强。如得及时不到疏解,则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进而影响心理健康。

低龄,意味着孩子自理能力不足,自控能力不强。容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想、不良行为的影响和干扰。稍有不慎,轻则影响全面发展,重则走上歧途。在留学初始阶段,影响尤大,不可不防。

同时,境外社会环境,尤其是校园安全远不如国内。校园暴力,枪击事件,厌学赌博、吸毒斗殴等不良行为时有发生,安全问题就成了隐患。

此外,低龄留学使留学时间变长,各种资源投入加大,非一般家庭所能长期承受。

总之,低龄留学,喜中有忧,喜忧参半,需慎重和理性对待。





才友说教育


据报道,中国在英国大约有1.5万小留学生,由于疫情严峻,英国宣布关闭所有学校,受疫情影响,回国机票一票难求,有家长签字申请中国政府包机接回这些孩子。

小留学生的话题迅速热爆。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

先看家长。中国父母普遍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有了经济基础后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这个出发点谁都有。小留学生的家长是否崇洋媚外要一分为二来看,有的人只是想让孩子到国外去镀金,回来好发展;有的人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融入西方社会。两者的目的不同,后者是典型的崇洋媚外。

再看孩子。所谓环境造人,如果一个人从小生活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他的思想和行为一定会受到濡染。从小就接受西方教育的孩子,长大后必然会西化,中国肤色,外国灵魂。

当然,在国内或国外求学,那是选择的自由,但做为中国人,家国情怀不能缺失!不为什么,只为你身上流淌的是中国血液!


泥巴驿站


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离开父母,独自一人居住国外,寄居家庭能负责孩子心智培养?家长真是心大,是被歪果仁洗脑了,被他们忽悠了


用户8060975924741


未成年出国将来就是外国人,所谓英语思维。亲情连想都甭想,已经有过先例了,六亲不认爹妈去探亲没两个月催促回国。谈及此事老俩后悔不已。


用户8511997755271


选择,是自己的权利,没人干涉。请继续走下去!


现哥945


不赞成太小出国留学,小学生中学生是世界观形成阶段,如果这么早出门,又没有陪读,就会与父母产生终生的隔阂。


聪灵一钥通无电智能锁


从小被洗脑,以后就是反华急先锋,这是国家最应该防范的!


左边的那只手


这些孩子还很幼稚,受西方的影响,有可能会在潜移莫化中,成为蔑视祖国的异类。


凭海临3763991195407


三点:1、这些孩子将来培养出来的是西化了的贵族,绝大部分不回来了,不要指望着他们回来报效祖国。

2、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家长们对国家没好感。

3、他们本身是爸爸妈妈仇恨国家的牺牲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