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那年,他是北京高考狀元,他送給今年高考生5個建議

受疫情影響,現在各位高考生們肯定是在家中認真複習,衝刺高考。高考是否會遲來尚未可知,但它絕不會缺席。大家唯一要做的,就是靜下心來,專心備考。

2003年,中國遇上了“非典”,同樣也遇上了高考改革。其中,有這麼一批學生,他們在逆境中學習,在困境中生長,在當年高考中考取了很好的成績。今天我們就要聊聊這群優秀考生中的代表——閻天,2003年北京高考文科狀元,現為北大法學院老師。

近日他在北京電視臺《老師請回答》節目中聊起了高考往事,並在隨後的採訪中送給今年同樣受疫情影響的高考生們幾大備考建議。


非典那年,他是北京高考狀元,他送給今年高考生5個建議

1 正確看待焦慮

閻天老師回憶道,2003年高考時,都能明顯感覺到周圍同學的焦慮感——擔心疫情影響,害怕高考改革,總之都是在一片浮躁中進行復習。其實焦慮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可怕,同學們也沒有必要一心想著去戰勝焦慮,因為這是無可避免的,並且在你未來漫長的人生道路中絕對還能經常遇到。正確的做法是與焦慮“和平共處”,首先你就要接受它的存在,慢慢適應它。

閻天老師說,當時父親給自己的影響最大,因為在那個人心惶惶的日子裡,閻老居然還能靜下心來,不受外界的干擾完成了一部大作,這深深震撼到自己。所以正確處理焦慮真的很有必要。

2 設定小目標

在擁有良好心態的基礎上,考生們可以給自己設定一些目標。這個目標要“小”,大概是輕輕一跳夠得著。學習是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的,臨近考試,大家更不該著急,靜下心來往往有奇蹟出現。

3 學習要有儀式感

近年來,儀式感確實算得上是一個熱門詞彙,大家都說生活擁有儀式感才會更美好。其實學習上亦是如此。閻天老師建議,同學們可以每天給自己一點小激勵,比如一段熱血的勵志語錄;考得不好時給自己一點積極向上的自我鼓勵等等。這個方法其實特別好,很多人覺得沒有必要,但是他記得高三時他們要跑操,全班一起喊出班級口號,那種青春響亮的聲音真的可以瞬間點燃你的激情。

4 通讀教材

教材是個最基礎但也是最有用的書籍,很多人總是說“教材我很熟悉啊”,“天天上課,一輪複習又看了,難道這還不夠?”說實話,真的不夠。閻老師在高二時政治不是很好,一直找不到突破口,就去找老師請教。老師當時在忙,就說了一句:“你回去多看書,多看教材。”閻天覺得這老師別是在敷衍自己吧,但是作為好學生一枚,他還是照做了。那個假期裡,閻老師光一本教材,就做了200多頁的筆記。這個的結果是,上了高三,他的政治突飛猛進,後來把這種方法也應用在其他學科上。教材真的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花時間來琢磨。

5 製作專屬時間表

“時間花了,但是總感覺沒學什麼東西”,這是很多同學煩惱的地方。所以設置一個屬於自己的時間表就非常有必要了。哪個時間應該做什麼,詳詳細細地計劃好,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對於一些在家複習,連今天是周幾,複習進度究竟到哪裡也說不清楚的學生就更有幫助了。

以上就是2003年非典期間,北京市的高考文科狀元閻天在上節目和接受採訪中所提到的方法和建議,在此全部整理出來給大家,希望幫到今年同樣在疫情下備考的同學們。

多年來,精華學校聚焦中高考,助力考生人生關鍵時刻。近年來每年培養出20名左右的清華北大學子。2019年高考,精華學校多位優秀畢業生成績斐然,在高考中脫穎而出。今天,精華君推薦分享部分優秀學長的備考心得與複習攻略。

王婧軒(考入清華大學):“復讀時,我習慣於在精華效率手冊上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將每一個知識點和錯題系統地羅列下來,形成一本最適用於我自己的“乾貨手冊”。這讓我清楚地知道了自己在每個階段的目標,以及日常應該怎麼學,從而促進心態調整。”

范家齊(考入香港科技大學):“學習一定要切記安排好時間。尤其是在“百日倒計時”那段時間,我把每週的學習計劃安排好,科學地均攤了每日各科學習時間,並能保證在學習某一科的時候其他科沒有被落下,提升了學習效率。”

錢坤(考入北京大學):“備考時,基礎知識要抓牢,所以高三的時候要對高中知識進行全面地總結。當我把很多經典的題目都總結在效率手冊上後,會逐漸發現題目的出題套路,這有效地幫助我形成對高考題型的判斷和把握。”

徐丁涵(考入北京大學):“備考中,一定要清楚自己每天需要做什麼。大家要準備六科複習,而每一科有很多知識點,就容易漏掉一些。這就需要提醒和監督自己達到每天的複習目標,完成每日學習量,並找到自己新的缺點,再檢驗舊的缺點是否被彌補,掌握自身學習情況。”

部分文章素材源自北京電視臺《老師請回答》,精華學校補充並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