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稻聖稻22哪個品種最好?

用戶6662193551045


聖稻22由聖稻14與聖06134雜交系統選育而成的中晚熟優質抗病粳型常規水稻品種,2015年通過國家審定,具有優質、高產、抗稻瘟病、抗條紋葉枯病、抗倒性強等特點,適宜在黃淮粳稻區進行移栽、機插栽培。

  • 聖稻22的特徵特性:全生育期158.9天,分櫱能力一般,穗型直立大穗,有短芒,落粒性中等,株高95.6釐米,穗長17.3釐米。
  • 稻米品質:國家《優質稻穀》標準2級,其整精米71.5%,堊白米率20.0%,堊白度1.3%,直鏈澱粉含量15.6%,膠稠度76毫米。聖稻22外觀優良,加工品質好,食味品種優良。
  • 產量表現:2012-2013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47.9千克,,201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43.3千克。2019年11月4日連雲港種子管理站對聖稻22測產,畝產幹谷819.7公斤/畝。
  • 抗性表現:經天津植保所和江蘇植保所抗稻瘟病鑑定,稻瘟病綜合抗性指數2.1,穗頸瘟損失率最高級1級;2014年生產試驗中,條紋葉枯病抗性鑑定為抗條紋葉枯病;聖稻22的株高適中,莖稈堅韌有彈性,抗倒性強。後期耐寒,熟相好。
  • 栽培技術要點:適期早播早插,插足基本苗,在穩定適宜穗數的基礎上利用庫大源足特點,主攻大穗,提高結實率。①在魯南、蘇北稻區作麥茬稻栽培,一般5月中上旬播種,機插大田用種3-4公斤/畝。②水肥管理:為保證聖稻22的優良食味品質,宜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鉀肥,注意施用硅鋅肥等有益元素肥料;水漿管理掌握前期淺水勤灌促早發,中期乾乾溼溼強稈壯根,後期溼潤灌溉活熟到老。③病蟲害防治:播種前用氰烯菌酯浸種預防惡苗病等種傳病害,在生育期內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合理選藥防治。

聖稻系列中適宜作直播稻栽培的品種當屬聖稻19,直穗早熟(全生育期140.5天),矮稈抗倒(直播稻株高80釐米左右),抗病性好,豐產穩產性好,出米率高(正常年份出米率在75%-77%),適口性好,在適種區域江蘇省淮北地區種植面積迅速增長,受到不少種植戶的喜愛。

聖稻19在淮北及沿淮地區採用麥茬直播稻栽培,用種量25斤/畝左右,從大面積生產應用情況看,一般畝產1300-1500斤,具有成熟早,騰茬早,有利於稻麥安全生產和週年高產。

雲眾地服務宗旨:科普種植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種植的難題。更多種植技術知識,歡迎關注【雲眾地】


雲眾地


聖稻22水稻品種有什麼特點?聖稻22水稻品種適宜在哪裡種植?聖稻22水稻品種畝產多少公斤?以下耕種幫種植網就作簡單介紹,供網友們參考。

  一、品種名稱:聖稻22

  二、品種類型:粳型常規水稻品種

  三、選育單位:山東省水稻研究所

  四、審定編號:國審稻2015048

五、適宜種植區域:適宜河南沿黃、山東南部、江蘇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區種植。

  六、品種來源:聖稻14/聖06134

七、畝產量:2012年參加國家黃淮粳稻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47.6千克,比對照徐稻3號增產1.59%;2013年續試,平均畝產648.2千克,比徐稻3號增產4.2%。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47.9千克,比徐稻3號增產2.75%。201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43.3千克,比徐稻3號增產7.06%。

  八、品種特點:

聖稻22水稻品種在黃淮粳稻區種植,全生育期158.9天,比對照徐稻3號晚熟2.1天。株高95.6釐米,穗長17.3釐米,每穗總粒數156.1粒,結實率86.8%,千粒重25.9克。抗性:稻瘟病綜合抗性指數2.1,穗頸瘟損失率最高級1級,條紋葉枯病最高發病率18.18%;抗稻瘟病,中感條紋葉枯病。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71.5%,堊白米率20.0%,堊白度1.3%,直鏈澱粉含量15.6%,膠稠度76毫米,達到國家《優質稻穀》標準2級。

  九、種植要點:

聖稻22水稻品種一般5月中、上旬播種,大田畝用種量3~4千克,稀播勻播,培育壯秧。秧齡35天左右,6月中旬插秧,栽插株行距14×25釐米,每穴栽插3~5苗。適當控制氮肥用量,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畝施純氮18千克,氮肥主要作底肥、分櫱肥,酌情施穗肥。薄水栽插、淺水護苗、活水促櫱、適時擱田、薄水孕穗,後期乾溼交替,忌斷水過早。播前嚴格藥劑浸種,防治幹尖線蟲病和惡苗病;注意及時防治紋枯病、稻曲病、黑條矮縮病、稻飛蝨、螟蟲等病蟲害


阿志看生活


聖稻22是山東省水稻研究所中心用品種“聖稻14/聖06134”選育的粳型常規水稻品種,由山東省水稻研究所提出品種申請,2015年9月2日經第三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審定通過,審定編號為國審稻2015048。

直播稻是一種原始的稻栽培方式。原始農業時期,人們採取刀耕、火耕,乃至象耕鳥耘的方式整地,然後撒上種子,直至收穫10。這個過程中並沒有移栽環節。最多隻是將個別植株由稠密處移至稀疏處,進行補苗。這種原始的栽培方式一直保留下來,直到清代,乃至上世紀五十年代,海南黎族等少數民族都有直播稻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