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產擴產轉產創產 廣東已徹底扭轉“一罩難求”局面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晶 通訊員 粵工興

疫情發生以來,廣東省委、省政府堅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堅持全國一盤棋,高度重視重點防疫物資生產供應和保障工作,充分發揮廣東大局意識強、市場化程度高、科技創新實力比較雄厚、產業鏈較為完整、製造業優勢明顯的特質,迅速緊急動員部署企業加快復產、努力擴產、挖潛轉產、科技創產,實現進“紅區”的醫用防護服、醫用N95口罩、兒童口罩三個“零的突破”,目前廣東已徹底扭轉“一罩難求”的供應緊張局面。

廣東交出高分成績

記者從廣東省工信廳獲悉,全省納入產銷臺賬的口罩機生產企業已增至129家,2月以來累計生產口罩機2581臺,佔全國80%,其中交付省外1018臺。湧現出一躍成為全球最大口罩生產企業的比亞迪、疫情期間呼吸機累計供應量佔全國六成的邁瑞醫療、供應防護服膠條全國第一的廣東盈通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一批重點防疫物資生產巨頭。

廣東積極支持全國戰疫大局,截至3月18日,累計向國家調運醫用防護服16.72萬件、醫用防護口罩(N95)97.45萬隻、其他口罩3404萬隻、呼吸機65臺、口罩機1018臺、貼條機1218臺、膠條1.7億米及其他物資。口罩、口罩機、貼條機、膠條4類物資國家調撥數量均居全國第一,其中全國膠條几乎全部由廣東提供,口罩機、貼條機調撥數量佔全國調撥總量超過80%,為全國各地生產醫用防護服、口罩等防護物資提供有力支撐,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先後兩次來函致謝。

快速復產擴產轉產

2月6日廣東省政府發佈實施廣東“復工復產20條”,有針對性地提出5方面共20項政策措施。省工信廳會同省財政廳第一時間出臺支持重點物資企業擴大生產的技改、裝備獎勵政策,並鼓勵企業越早行動獎勵越大,對企業在技術改造過程中確實形成有效產能的設備購置額進行獎勵,最高獎勵額度可達80%,對口罩機、防護服貼條機、負壓救護車等急需設備和關鍵零部件,最高按照每臺(套)售價50%給予獎勵。同時,加強政策宣傳貫徹,並迅速開展現場兌現獎勵政策活動,已兌現獎勵資金超過4600萬元,給企業吃下加快轉產擴產的定心丸。比亞迪僅用7天就完成口罩機生產設備研發製造,目前日產口罩500萬隻,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量產口罩工廠。

允許“先上車後補票”

為不斷拓展重點緊缺物資範圍,廣東相關部門主動服務上門,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在確保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允許“先上車後補票”,想盡一切辦法幫助解決問題。累計推動省內20批1768家以及省外11批累計357家疫情防控物資產業鏈配套企業復工復產。短短一個月,廣東口罩復工復產企業從2家迅速提升到217家,日產量從不足10萬隻大幅提升到2300多萬隻,醫用防護服生產企業從4家增加到31家。

針對熔噴布供應緊缺、價格飛漲的問題,全力協調熔噴布省內供應,從廣州、佛山、東莞三地協調熔噴布,合計解決18個地級市和澳門的熔噴布緊急供應。

復產擴產的同時,廣東更重視創新,鼓勵企業科技創產提質,提升產品科技含量,增加產品附加值。再生醫學與健康省實驗室成功研發新冠肺炎AI輔助診斷系統,總體準確率達95%。達安基因率先研製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萬孚新冠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法)成為首批正式獲准上市的新冠病毒抗體現場快速檢測試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