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戰爭第二季:中國、美國、印度加大補充戰略石油儲備

中國瘋狂購買低價石油,驚呆國際原油市場


石油戰爭第二季:中國、美國、印度加大補充戰略石油儲備


受到 新型冠狀病毒蔓延 以及俄羅斯和沙特價格戰的影響,國際原油價格暴跌,美國國際原油和布倫特原油基準價格一度逼近20美元的低位,這對於中國這樣的石油需求國來講 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消息。

中國是世界原有最大的需求國,一度只能被迫以高價來購買原油,面對這個千載難逢的良機 中國開啟了買買買模式。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消息,近期中國已經有84艘超大巨型油輪船隊拔錨起航,紛紛湧向沙特港口。按照一艘巨型油輪一般可以承載200萬桶原油計算,折算下來約為20萬噸至30萬噸原油。

而這不是中國唯一的國際買單,據外媒報道,中國已經跟俄羅斯達成進口2700億美元的原油進口大單。此外,按照早先的中美貿易協議,中國還將從美國購買520億美元的原油和天然氣,現在的低價給了中國好時機。除此之外,中國還在其他國家加大了採購,圭亞那就表示過幾天有100萬桶的原油運往中國。

中國的購買讓國際油輪的價格大漲。3月從中東運往中國的巨型油輪的日租價格已大漲700%至24.3萬美元。根據Tankers International公司的數據,租用Princess Mary超級油輪的價格已經超過每日40萬美元。有分析預計,到2020年4月份,全球VLCC租賃市場的缺口達到60艘之多。

除了原油的現貨以外,中國還在期貨市場上加大了原油的遠期採購。5~6月份的遠期原油期貨市場上不乏中國的買單。


石油戰爭第二季:中國、美國、印度加大補充戰略石油儲備


中國低價購買緣由有兩個明顯的好處。

第一可以以比較低的成本建立戰略原油儲備,在當今世界格局劇烈變化的時候,一個國家的戰略原油儲備無疑具有重大的 戰略價值。中國這些年來也一直尋求 建立自己充足的原油儲備,但是苦於沒有原油定價權,所以一直被迫以比較高的成本在國際市場上購買石油,但是受制於價格,以至於我們的原油距離美國的90天一直有比較大的差距。這次國際原油價格暴跌給中國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時機。

第二就是在原油價格比較低的時候加大進口,有助於疫情之後的經濟恢復。可以有效的壓低國內的通貨膨脹。


美國和印度宣佈補充戰略原油儲備


石油戰爭第二季:中國、美國、印度加大補充戰略石油儲備


中國的購買驚呆了國際原油市場,美國和印度坐不住了。

美國能源部宣佈了計劃在國內市場購買7700萬桶石油,以支撐該國的戰略儲備,包括在不久的將來初步購買3000萬桶。

美國能源部部長丹·布勞耶特特表示:“能源部正迅速採取行動,以支持因COVID-19的影響以及外國行為人故意破壞世界石油市場而面臨潛在災難性損失的美國石油生產商。” 。美國商務部新聞稿指出,最初購買的3000萬桶石油將特別關注美國中小型生產商。據說下一步將利用國會批准再購買4700萬桶石油。援引化石能源部長助理史蒂文·溫伯格的話說:“(戰略石油儲備)已準備就緒,每天可接收多達685,000桶石油。”

同樣做出反應的還有印度,兩名印度政府官員表示,印度已決定利用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主要生產中心的低油價來補充其為應付緊急情況而建立的戰略石油儲備。印度已決定以當前每桶約30美元的價格購買價值500億盧比(約6.7億美元)的石油,以便從4月到5月開始交付,以填補三個石油儲備洞穴。l

目前,印度5.33噸戰略石油儲備中約有一半已裝滿。一旦簽定了滿負荷的產能並填補後,該國將可以通過戰略儲備來滿足其9.5天的石油需求。
印度目前在Vishakhapatnam,Mangalore和Padur擁有533萬噸地下戰略儲備設施。帕德(Padur)和錢迪霍爾(Chandikhole)還將建設另一座6.5公噸的設施。
不久將在比卡內爾和拉傑科特再啟動兩個設施的興建。完工後,它們將容納足夠的石油,以滿足一個月以上的國內需求。

隨著中國、美國、印度的購買,國際原油價格已經反彈。但是隨著疫情的擴散,以及俄羅斯和沙特的增產,國際原油價格仍然將在未來一段時間保持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