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剖析】從ofo到在線教育,在線教育等來的是風口還是危機?

前段時間,被眾多小學生瘋狂打一星的釘釘終於衝出了國門,走向了世界。終於小學生們不再孤獨了,因為國外的小學生和你們一樣感同身受。


【即刻剖析】從ofo到在線教育,在線教育等來的是風口還是危機?


而最近一段時間的股市,在線教育板塊的股票也是成為了股票市場的寵兒,漲幅僅次於醫藥股,納斯達克上市的網易有道,更是在兩個交易日內暴漲了80%,市值已經翻倍。而後,各大互聯網巨頭在線教育機構也紛紛發力。如網易有道,騰訊課堂紛紛開展贈課活動。


【即刻剖析】從ofo到在線教育,在線教育等來的是風口還是危機?


基於此,很多分析文章認為在線教育的風口已到;甚至連券商都表示此次疫情對在線教育的快速普及起到了很大的刺激作用,大大降低了在線教育的獲客成本;更有人鼓吹2020年,是中國在線教育楊帆起航的一年。


說起風口,就不得不提一下小米的雷布斯,正是他的”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上天“才讓風口理論為大眾所熟知。那麼2020年在線教育成為投資者新的風口嗎?


按照風口理論來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賺錢。但是我們要注意到最近已經有非常多的小型教育培訓機構因為現金流的影響而紛紛破產跑路,那麼它們連豬都不如嗎?


【即刻剖析】從ofo到在線教育,在線教育等來的是風口還是危機?


誠然,資本市場現在對在線教育都非常青睞,短期內股價暴漲,但這並不是它成為風口的理由,這只是疫情期間學生和家長沒有選擇之下的最優選擇。


同樣對於鼓吹在線教育的企業來說,表面上看著搞得風風火火,甚至有的教育企業更是號稱免費向學生髮放價值幾個億的教育資源,但其實它是受現實原因導致。


2月14日訊,國務院教育督導委發佈通知,要求疫情期間,嚴禁開展任何形式的線下培訓,不得舉辦任何形式的聚集性培訓活動。所以,也就不難理解這些教育機構為何一股腦扎推線上教育開啟引流大戰了。畢竟疫情持續幾個月,一點收入都沒有,員工工資怎麼辦?企業必要支出怎麼辦?當然有的企業如騰訊,百度確實有錢,畢竟前段時間百度不還曝出擁有現金流1300億嗎,那麼它們為什麼也要摻和這個搶人大戰呢?


其實,這不外乎資本的吹捧而已,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曾經的那個熟悉的小黃車OFO,聽說現在用戶的押金還沒退完。當初的共享單車的概念比現在的在線教育可火多了,但是最後的結果還不是投資人紛紛離場。


【即刻剖析】從ofo到在線教育,在線教育等來的是風口還是危機?


究其原因,共享單車,它只不過是一種提高了效率的自行車分時租賃而已,而ofo不過是找到自行車廠商生產自行車的一個貼牌企業而已,雖然它是用互聯網行業慣用的燒錢方式來形成規模效應,快速搶佔市場,但是它忽略了一點,用戶的騎車體驗會直接反映到ofo上。


反觀滴滴,口碑這些企業,它們本身其實並不生產這些產品,它只是其中的一個服務工具,用戶的體驗並不會反射到滴滴上,所以當用戶形成習慣,自然也就會長期使用。而共享單車卻不是如此,如果各種難騎,碰到一個壞一個,你還會再選嗎?


而且共享單車並不能很好的解決盈利問題,每次騎行提高一元,甚至0.5元都會增加用戶極大的不適感,就算後期這些企業在ofo小黃車上打廣告探索新的模式,其實收效也甚微。


現在的在線教育和當初的ofo何其相似啊,都有爆火的潛質,都在瘋狂燒錢以獲得新用戶,也都在銷售自身的產品,用戶對產品的喜好直接反應到產品本身。但是它們面對的困境也大致相似,即買免費營銷吸引來的用戶能夠轉化成為收費用戶嗎?換句話說,就是它能賺錢嗎?


短期來看,疫情確實增加了在線教育機構的市場份額,在線教育已經成為疫情期間的剛需,但是免費引來的流量並不是銷售業績,反而因為免費,機構處於純支出狀態,再加上技術升級,產品開發等費用的支出,如果企業沒有足夠的資本,反而會進一步陷入資金危機。


而當疫情過去,付費用戶的轉換也頗為艱難。根據這一段時間,眾多學生反應的來看,大家都在吐槽在線教育,網絡掉線,平臺崩潰等等,甚至有很多變成了自嘲的段子。而且老師因為不熟悉線上教育平臺,鬧出的笑話也是紛紛在互聯網平臺流傳,成為了大家的笑料。


【即刻剖析】從ofo到在線教育,在線教育等來的是風口還是危機?


不過,這個危機是很好解決,只要平臺升級優化,然後出具開播教程就行,實在不行,可以為客戶提供培訓服務啊。


這其中最難的問題莫過於人的問題。也就是如何保證學生的注意力能夠和線下一樣 ,保持專注度,尤其是對小學生或者中學生來說,怎樣控制他們想要玩的心思呢?而且,在疫情期間,家長由於不能上班,會在家起到一個輔助監督的作用。可是疫情總會過去,家長總要上班,那麼當疫情過去的時候,諸位家長還會選擇線上教育嗎?


著名品牌傳播與危機處理專家曹保印表示,現在的在線教育看似火熱,其實隱藏著不小的危機,而且一哄而上的教育機構層次不齊,給不少家長和學生帶來了極差的服務體驗,這也會影響到在線教育的發展。此外,隨著教育的減負與教育競爭焦慮的矛盾不斷加劇,即便很多家長選擇課外輔導班,但是面授效果比網絡教育好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


他認為,與ofo用戶相比,線上教育的用戶也是有區別的,中國的家長對教育普遍是價格不敏感的,不過這也是線上教育的一大弊端。現在在線教育的絕大部分用戶還是中小學生,在這個階段,家長們對教育的選擇慎之又慎,如果線上教育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那麼必定會導致用戶大量流失,繼續轉為線下教育,即便線下教育更貴。


【即刻剖析】從ofo到在線教育,在線教育等來的是風口還是危機?


目前來說,線下教育平臺都在燒錢獲得用戶流量,但是曹保印並不建議中小企業全力轉戰線上教育,畢竟燒錢的最後是為了盈利,但是很多中小教育機構如今已經舉步維艱,實在不宜跟風。而且一旦頭部玩家合併,剩下的玩家幾近沒有活路;即使合併不成功,也說明頭部玩家的投資者們已經無心戀戰,行業的降溫是遲早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