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爆款產品的商業邏輯,人、貨、場

15秒漲粉幾百萬,一小時銷貨幾萬件…有些企業通過直播電商能夠實現業績翻番,有些企業投入大成本卻石沉大海,短視頻電商賣貨的火爆並非易事,背後關鍵在於人、貨、場的有機組合,方法往往比運氣更重要。

3月18號,微播易CEO徐揚在黑馬大學直播課中分享《短視頻電商火爆的商業邏輯》,從內在商業邏輯進行深度剖析,幫助品牌打造屬於自己的短視頻電商爆款。

打造爆款,首先回歸賣貨最本質的三要素:人、貨、場。

短視頻爆款產品的商業邏輯,人、貨、場

人:找到“偶然買家”,需借自媒體效能

品牌想做短視頻電商之前,首先要想清楚三個問題:

你是誰?

你想影響誰?

你要帶來的價值是什麼?

賣貨的兩端,是“關鍵人”和“買家”,整體結構在於如何利用“關鍵人”去影響你想要的買家。這些可以影響用戶轉化的“關鍵人”可以是頭部IP、中腰部達人、也可以是你的員工、櫃姐。但他們在不同的場、不同的貨的變量下,帶貨的效果是有較大差異的。

帶貨是綜合因素促發的結果,從買家的角度來看,大部分買貨的人都屬於必然買家。在一些櫃姐、老闆賣貨中,用戶本來就喜歡這個品牌,本來就已經加入了購物車,這樣的買家購買意願很強烈,企業只需要合適的讓利,就能夠促使他們買單。但這種促銷的本質,其實是在透支產品的品牌影響力,用利潤換銷量,與直播帶貨無關。

而自媒體才是激發未知增量的途徑,是決定“偶然買家”的關鍵人。

頭部達人(或明星)最大的價值在於覆蓋圈層更廣,用極強的曝光能力,創造社會效應,推動品牌面向更多用戶。

中腰部達人在於與垂直領域的影響力,用更接地氣的“真人用戶”感知,塑造更強的信任感。在多場景中打造多元內容,激發用戶的共鳴,種草效用較為明顯。

如何選擇影響“偶然買家”的關鍵人?

首先,肉眼可以幫你去判斷一部分:比如看賬號日常的廣告比例,比例越高的相對質量會差,粉絲將對賬號產生“免疫系統”。其次,看互動內容,是水帖還是真實反饋,有無密切互動。再者他的櫥窗產品進一步的看銷量考察。

然而在肉眼觀測幾輪之後,品牌依舊會踩坑,無法找到匹配的那個“人”:

他的用戶是你的目標客群嗎?他近期的閱讀數據怎麼樣?用戶互動好不好?服務如何?有沒有被客戶頻繁投訴?


短視頻爆款產品的商業邏輯,人、貨、場

場:摸清你是哪個“場”,別做賣貨無用功


從批發市場到淘寶再到拼多多,再到現在以快抖為代表的社交、短視頻,每一個時代都在構建新的賣場。

短視頻在激烈競爭中,風格各異各顯神通,所以這些賣場也在分散化、區域化、個性化,未來將更凸顯長期動態不平衡、不穩定的狀態,如果你沒有正確瞭解這些場的人群及變化,所有的方法論都是徒勞。

微博:微博櫥窗+直播帶貨,信息開放的輿論場,熱賣品類是:服裝穿搭和生活日用品。

抖音:頭部主播相對集中,日用百貨+服裝佔比高,商品價格集中100元內。

淘寶直播:商家、達人內容推動流量留存,大主播收割大銷量;女性剁手明顯,穿搭是第一優勢品類,珠寶親子位居其後。

快手帶貨:去中心化的社交分發為主,帶貨主播相對多元、分散。原產地、產業帶、工廠直供、達人品牌是搶手貨。

騰訊看點直播:打通公眾號+小程序+直播,用私域的方式,去調動微信生態內資源,適合強關係、重信任的推廣,目前母嬰類產品賣貨效果極佳。

拼多多:低價白牌促銷打折為主,平臺商品較多,低價產品/大牌促銷+商家解說+折扣對商品衝動性消費有很好的引導作用。

小紅書:流量精準、用戶活躍度高、女粉多,暢銷的為品牌貨,進口貨、時尚潮流、有調性。

人、貨、場的高度統一,是賣貨爆火的必備條件 。貨的不同、人的不同,需要的場也不同。我們可以通過下表,去找到自己“貨”的營銷路徑。


短視頻爆款產品的商業邏輯,人、貨、場

貨丨人、貨、場有機結合,都有爆的可能

在所有的短視頻爆款產品中,最終賣火的只有特價的大品牌與超級特價的小品牌。 符合“多、快、好、省”四個特點的產品,是最容易被用戶接受的。

多:貨存量較大,產品品類豐富

快:快消品,下單快、物流快,購買流程短

好:具備產品特色,顏值好、效果好、成分好、賣貨氛圍售賣特點好

省:價格200以下,能夠通過用戶對自媒體的信任,迅速出貨

短視頻爆款產品的商業邏輯,人、貨、場

此外,線上賣貨也許有幸運,但走到最後,“火爆”的結果是必然,絕非偶然。保障一次直播帶貨的成功,每種“貨”都有它獨特的爆火路徑,這裡有一些公式:

特色貨+IP大咖+不打折=能火爆

一般貨+IP大咖+中腰部達人=有機會火爆

大牌貨+櫃姐+低折扣=火爆

特色貨+海量中腰部+非折扣=可以火爆

知名貨+櫃姐+中腰部=火爆

新貨+櫃姐+素人+不打折=無用功

一般貨+素人+不打折=等死

例如花西子浮雕彩妝盤推廣,採用全領域自媒體資源策略,以李佳琦為首的頂級流量頭部達人對產品進行影響力廣泛覆蓋,美容美妝類中腰部達人次用試色、評測、教程等方式進行深度、多層次產品種草,尾部達人及素人配合曬單。


短視頻爆款產品的商業邏輯,人、貨、場


在推廣中,花西子採用了“73法則”,前期大量的在短視頻平臺進行產品種草,使得產品在用戶心中形成一定認知和購買慾望,中後期重點通過直播批量收割轉化。最終產品銷量持續走高,口碑爆棚。

結語

人:櫃姐、老闆帶貨的本質,是利用品牌影響力,用利潤換銷量,與直播帶貨無關。所收割的大多為已知存量中的“必然買家”,真正開拓未知增量影響“偶然買家”的是自媒體,如何精準選擇自媒體很關鍵。

場:每個平臺的“磁場”不同,選擇上要有側重。成熟品牌產品可發力電商平臺收割,但新產品新品牌務必善用短視頻種草增加勢能,短視頻種草+直播收割,是心智蓄能與催化購買的黃金結合。

貨:有品牌/產品成熟度+ 利益刺激+“任何賣家”=可以爆,無品牌/產品成熟度+全員直播+利益刺激小=無用功,任何一個貨都可以找到火爆的路徑,但練好品牌/產品內功是基石。

爆款靠運氣,更要靠實力,真正洞悉當下人+場+貨的變化,才能在國際國潮的激烈競爭中佔領一席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