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聽著很扯淡卻確有其事」的歷史事件?

帶頭大哥讓手下的一群農民把縣令捆了起來,隨即他亮出了明晃晃的匕首,對著縣令的大腿就是一刀,大罵:


你還讓我們背書嗎?


縣令發出了殺豬般的慘叫,差點暈倒,哭著大喊:

大爺饒命,讓你們背書的不是在下,而是當朝宰相啊!


大漢又罵道:什麼狗屁宰相,老子以後再宰了他。


說著,大漢對縣令又是一刀,縣令繼續慘叫。農民們又大喊,剮了這狗官,一刀一刀剮,不能便宜了他,揹他妹的書!


他們口中的背書,就是背誦課本的意思,書名是五教。

他們為何殺縣令造反,就是因為他們不想背書。


這不是玄幻小說,而是我國曆史上真實的一幕。


隋朝初年,楊堅統一南方之後,讓宰相蘇威代替他去巡視江南,負責一切事務並且不必奏報朝廷。

蘇威到江南以後非常的高傲,充滿了勝利者的優越感,認為陳國人都是蠻夷,原來的政策、法律都是垃圾。


於是,他犯了一個非常低級的錯誤,完全忘記了政治就是“團結大部分打擊少部分”的道理。

他規定江南所有人,無論男女老幼都必須背書,這本書叫《五教》(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種倫理道德的教義)。

如果是一個好老師,學生不會背書了,最多也就懟兩句就算了。但蘇威明顯不是好老師,他又規定誰要背不會,就是一頓暴揍。硬生生把上課,變成了上墳。

有哪些「聽著很扯淡卻確有其事」的歷史事件?


很多底層群眾扁擔倒了都不知道是個“一”字,你讓人家背《五教》本身就不切實際。再說了,人家要會背書了,也不會在底層混了。

更荒唐的是蘇威又覺得以前的《五教》內容太簡單,他自己又加了一些非常華麗的辭藻進去,這下徹底激起了民憤。


是可忍,背書不能忍,反他孃的。

心存不滿的人開始到處散播謠言:“朝廷要將他們全部遷移到關中”,搞得百姓們人人自危,很快浙江、江蘇、福建、江西等地的幾十萬老百姓都反了。

而且大部分造反還特別血腥,例如饒州(今江西鄱陽)的造反頭子吳世華,將縣令捆了起來,用刀一塊一塊割死,一邊割還一邊問:“你特麼還讓我們背誦《五教》嗎?”

聽說南方都造反後,楊堅大怒,逮著蘇威就是一通大罵:背書這餿主意,你也能想得出來?

但是楊堅並沒有處罰蘇威,而是急忙派名將楊素,史萬歲等人去平定叛亂。兩位名將出場,斬殺叛軍(老百姓)十幾萬,很快就把叛亂平定了。

這事對隋朝的影響不大,但的確很扯淡。

因為背書而造反的事,歷史上好像也就這一回。

如果不是史書上明確記載,誰又敢信呢?

哎,還是那句老話,現實永遠比小說魔幻的多。


網友讓說一下蘇威結局,其實後面很複雜,文章會慢慢說。這裡只說個大概。

這件事他還繼續當宰相。不過後來因為其他的事,幾起幾落了。

隋煬帝登基後,人家仍然是宰相。隋滅後先後跟了王世充,李密等,最後又要跟李世民,被李世民派使者懟了幾句,罵他是宰相,隋朝滅亡和他有很大關係。

然後他因羞愧而病倒,不久之後便死了,享年82歲,活的挺久但屬於晚節不保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