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是出自於誰口?道理何在呢?

幸福一家人wjy


謝謝題主命題。

這句話出自《荀子·王制》:“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這句話包含的道理和思想:

一、體現了儒家一貫的思想

體現了儒家愛民、親民以及“民為貴,君為輕”的思想,勸誡當政者要體恤民情,否則,民怨沸騰之下,當政者便危矣。

二、以水與舟船來比喻百姓與統治者的關係

統治者能夠像船一樣平穩航行,靠的是百姓;如果當政者不親民愛民,激起民怨,就會揭竿而起,推翻當政者。這裡談的是君與民的關係,也是國與民的關係,它清楚地表明瞭庶民百姓力量的偉大,揭示了百姓乃國家根本的本質屬性,強調了依靠人民的重要性,“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是天下,”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魏徵在《貞觀政要》中也是這樣的觀點:“臣又聞古語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三、表達了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水與舟之間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辯證的。孔子倡導中庸之道,中庸的哲學意義就是折中、平衡、不偏不倚,講協調和平衡,關注事物的兩面性,“載舟、覆舟”即事物的兩面性。因而,它包含著深刻的唯物辯證法和系統的辯證法思想。

四、具有很強的現代意義

中庸強調的就是和諧、平衡,水與舟的關係就是和諧與平衡。在今天,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都要互相尊重,保持平衡。人與人不和諧,秩序就會亂;人不尊重自然,破壞自然,必將遭到自然的報復。

對於現代,更要注重“水與舟”的辯證關係和兩面性。現代科技帶給了我們便捷,卻極大地妨礙了我們的動手能力、身體力行和認真思考,造成人的懶惰、依靠思想。網絡方便了,但我們卻會沉溺於電腦和手機,浪費了時間和精力。因此,我們必須要重視事物的兩面性,既利用現代科技帶來的種種便捷,又不為其所左右和束縛,保持平衡與和諧,才能不斷進步與發展。

以上個人之見,不妥敬請指教。再次感謝。


音準不準的作家劉劍鋒


你好,這裡是“陽明悟行學宮”很高興為你回到這個問題:

  • 原句:

這句話出自《荀子·王制篇》中,原句是這樣的:“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 釋義:

君主如船,百姓如水,水既能使船安穩地航行,也能使船沉沒。

  • 謂喻: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亦作“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簡稱“載舟覆舟”。意指事物用之得當則有利,反之必有弊害。比喻民心向背決定生死存亡。

  • 故事:

戰國時,邯鄲籍著名思想家荀況,在他的不朽著作《荀子·王制》篇中,說:“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意思是說:統治者像是一條船,而廣大的民眾猶如河水,水既可以把船載負起來,也可以將船淹沒掉則
唐貞觀後期,魏徵在著名的《諫太宗十思疏》中說:“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意思是說:怨恨不在於大小,可怕的只在人心背離。水能載船也能翻船,所以應該高度謹慎。
唐太宗對荀子和魏徵的這一觀點十分欣賞,在與君臣討論國家的治理問題時,多次引用和發揮了這一觀點。他在《論政體》一文中說:“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荀子、魏徵和唐太宗,都深深懂得人民的力量是極其偉大的,十分強調了依靠人民力量的重要性。他們的這一光輝思想,為歷代統治階級所接受。對歷代統治者尊重民情民意,執政為民,起到了積極參與的促進作用。
成語“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載舟覆舟”便源於荀子、魏徵和唐太宗談論君與民的關係及其重要性故事。

陽明悟行學宮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是出自唐朝宰相、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魏徵(“徵”的繁體字),是他寫給唐太宗的奏章《諫太宗十思疏》中的一句話。

魏徵(網絡圖片)

這句話的道理何在呢?這要從魏徵與唐太宗的對話故事中得到解答。

相傳,有一天,唐太宗召見魏徵,問他:“為何自古取的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卻非常困難?”魏徵聽後,想起了戰國末期趙國人荀子。荀子在他著作《荀子·哀公》篇中有一句:“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危將焉而不至矣?”想到這裡,魏徵立刻答道:“臣民只求苟安於世不想收到刑罰,但他們卻不懷念感激國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內心裡卻不服氣。臣民對國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他們像水一樣能夠負載船隻,也能顛覆船隻。所以得天下民心者方能守住天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魏徵奏本(網絡圖片)

魏徵的直言進諫,引起了唐太宗的高度警覺,尤其是唐太宗經歷了隋末農民起義,更加認識到了人民的力量。魏徵就這樣輔佐唐太宗共同創建完成了“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

通過以上魏徵與唐太宗的對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闡述了一個如何鞏固政權?講明瞭一個很現實又很真實的道理:統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讓船安穩地航行,也能將船推翻吞沒,沉於水中。

總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出自唐朝宰相魏徵之口,不過,這是在對戰國末期荀子曾說過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解讀後說的。但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的確是出自唐朝宰相魏徵之口。

荀子(網絡圖片)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已被實踐證明:人民的力量是巨大的,是無限的,是不可忽視的,更是不可抗拒的。他們似水,能承載統治者這艘大船衝風破浪,奮勇向前!誰瞧不起人民,與人民為敵,那麼,就會被人民顛覆,沉於水底。


言者青青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釋義:統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讓船安穩地航行,也能將船推翻吞沒,沉於水中。

原文見《 荀子.哀公》篇,是荀子講述 孔子與魯哀公的一段對話。魯哀公問政於孔子,孔子曰:“且丘聞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危將焉而不至矣?”

其他記載,《 荀子·王制篇》:“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唐初 一代賢相魏徵多次向唐太宗轉引這樣的觀點。見《貞觀政要·論政體》:“臣又聞古語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陛下以為可畏,誠如聖旨。”

唐·魏徵《諫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這一觀點,是儒家民本思想的提現,與孟子所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主張一脈相承。實踐證明,人民不滿情緒的逐步加深就是社會動盪的不斷劇烈,各種黨派相爭,經濟崩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中國曆代王朝的覆滅,都與“水能覆舟”有關。

所以,中國共產黨建立的社會主義國家,首先是讓光大人民群眾“當家做主人”,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當作黨的根本宗旨,習近平也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國家的繁榮富強民主是“水能載舟”的有力提現。





半支蓮6


這句話最早出自戰國著名思想家荀況,在他的著作《荀子·王制》中: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統治者就像是船一樣,而廣大的民眾猶如河水,水既可以把船載負起來,也可以將船淹沒。

我們比較熟悉的是魏徵引用這句話勸誡唐太宗。

國家與人民從來都是緊密相依的,得道者多助,只有受人民擁戴信任,國家才能長治久安、繁榮昌盛。這次疫情可能是最直觀的例子,政府迅速作出反應和應對策略,人民群眾積極響應。如果人民不信任政府,不配合,那麼水可覆舟,這次的危機就真的只剩下了。眾志成城,團結一心,舉國共同應對疫情。為全世界作出表率。反觀國外,政府上有政策,群眾街頭遊行抗議,監獄裡的犯人越獄。政府部門簡直是焦頭爛額,壓力山大。如果此時

水去覆舟,應該是輕而易舉。


宮商角徵羽哆瑞咪發嗦


“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這句話原文是“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危將焉而不治矣?”,出自《荀子.哀公》,是荀子講述孔子與魯哀公的一段對話。“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意思就是統治者如同船,老百姓如同水,水既能載船平穩的航行,也能將船推翻沉沒,毀於一旦。引申為事物用之得當有益,用之不當有害。




蔚然成林4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出自《荀子.哀公》,是說統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讓船安穩地航行,也能將船推翻吞沒,沉於水中,表示事物用之得當則有利,反之必有弊害。

原文見《荀子.哀公》,(一)是荀子講述孔子與魯哀公的一段對話。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寡人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寡人未嘗知哀也,未嘗知憂 也,未嘗知勞也,未嘗知懼也,未嘗知危也。”孔子曰:“君之所問,聖君之問也,丘、小 人也,何足以知之?”曰:“非吾子無所聞之也。”孔子曰:“君入廟門而右,登自胙階, 仰視榱棟,俯見幾筵,其器存,其人亡,君以此思哀,則哀將焉而不至矣?君昧爽而櫛冠, 平明而聽朝,一物不應,亂之端也,君以此思憂,則憂將焉而不至矣?君平明而聽朝,日昃而退,諸侯之子孫必有在君之末庭者,君以此思勞,則勞將焉而不至矣?君出魯之四門,以望 魯四郊,亡國之虛則必有數蓋焉,君以此思懼,則懼將焉而不至矣?且丘聞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危將焉而不至矣?”

(二)《荀子·王制篇》中有這麼一段話:“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三)唐初魏徵和唐太宗也多次轉引這樣的觀點。見《貞觀政要·論政體》:“臣又聞古語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陛下以為可畏,誠如聖旨。”

(四)唐·魏徵《諫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原文釋義

君主如船,百姓如水,水既能使船安穩地航行,也能使船沉沒。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亦作“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簡稱“載舟覆舟”。意指事物用之得當則有利,反之必有弊害。比喻民心向背決定生死存亡。

荀子、魏徵和唐太宗,都深深懂得人民的力量是極其偉大的,十分強調了依靠人民力量的重要性。他們的這一光輝思想,為歷代統治階級所接受。對歷代統治者尊重民情民意,執政為民,起到了積極參與的促進作用。

成語“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載舟覆舟”便源於荀子、魏徵和唐太宗談論君與民的關係及其重要性故事。






平陽一虎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最早是荀子說的,出自《荀子.哀公》,講的是荀子和魯哀公的對話,原句是: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意思是說君王就像船一樣,百姓就像水一樣,水能載起船使船航行,也能淹沒船使其覆滅。

後來唐太宗和名臣魏徵也說過這個典故,一次太宗和魏徵探討君民關係,太宗問魏徵隋朝的滅亡的原因是什麼,魏徵回答說是失去民心,太宗又問君王與百姓的關係是什麼,魏徵引用荀子的這句話向太宗闡述了君舟民水的關係。這句話也多次出現在《貞觀政要》之中。

這個成語是用水和船的關係來比喻古代君王與百姓之間的關係,水有浮力,能夠支撐大船航行,水中又有風浪,一個浪頭就會打翻大船。古代君王善待百姓,百姓自然擁戴君王,如果君王實施暴政、激化民心,也會導致帝國覆滅。

作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此生無悔入華夏;作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無悔流淌華夏血;作為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華夏兒女,來生還做華夏人。


人到中年依舊藍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最早見於《 荀子.哀公》篇,是荀子講述 孔子與 魯哀公的一段對話。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寡人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寡人未嘗知哀也,未嘗知憂 也,未嘗知勞也,未嘗知懼也,未嘗知危也。”孔子曰:“君之所問,聖君之問也,丘、小 人也,何足以知之?”曰:“非吾子無所聞之也。”孔子曰:“君入廟門而右,登自 胙階, 仰視榱棟,俯見幾筵,其器存,其人亡,君以此思哀,則哀將焉而不至矣?君昧爽而 櫛冠, 平明而聽朝,一物不應,亂之端也,君以此 思憂,則憂將焉而不至矣?君平明而聽朝, 日昃而退,諸侯之子孫必有在君之末庭者,君以此 思勞,則勞將焉而不至矣?君出魯之四門,以望 魯四郊,亡國之虛則必有數蓋焉,君以此思懼,則懼將焉而不至矣?且 丘聞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危將焉而不至矣?”

又見於《 荀子·王制篇》中有這麼一段話:“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貞觀政要·論政體》:“臣又聞古語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陛下以為可畏,誠如聖旨。”

唐·魏徵《 諫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水有浮力,故能載舟行船。同時,水又會因風起浪,浪大時,也能傾覆舟楫。其實,這就是對水認識中的一種辯證思想。就水本身而言,獲取這樣的認識並不困難,但古人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將這種辯證思想推廣到社會生活之中,使之成為一種維護社會穩定的統治手段。在古代中國的階級社會,君與民是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它們的階級利益是根本不同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兩者在任何時期都處於尖銳對立的狀態。“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就是統治階級內部調和階級矛盾的一種手段,通過適當的利益再分配,也能在定程度上實現階級和解,從而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唐太宗李世民也正是因為聽取了魏徵“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忠告,才最終實現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


若巖17


原意是水既可以載船,也可以翻船。舊時用來告誡君王,要重視人心向背,居安思危。語出"荀子,王制"。馬駭輿,則君子不安輿。庶人駭政,則君子不安位。馬駭輿,則莫若靜之。庶人駭政,則莫若惠之。選賢良,舉篤敬,興孝弟,收孤寡,補貧窮,如是,則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這段話的大意是,拉車的馬受到了驚嚇,在車內的君子就不能安穩的坐著,如果老百姓對政事提心吊膽,君子在官位上就不安穩。拉車的馬驚了,沒有比使馬平靜下來更好的了,老百姓對政事提心吊膽,就沒比給他們恩惠更好的了。選擇賢良的人做官,提拔忠誠而又嚴正的人,提倡孝順父母,尊敬兄長,收養失去父親的孩子和失去丈夫的女人,補助貧窮的人,如果能做到這樣,那麼老百姓就會安於政事。老百姓安於政事,然後君子就能安於官位,古書上說:"君子如船,百姓如水,水既能使船安穩地航行,也能使船沉沒"。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即源於此。唐初諫議大夫魏微對唐太宗李世民也曾提出相同的論點:"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水比喻民眾,舟比喻君主,人民可以擁戴君主,也可以推翻君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